影响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心力衰竭的相关因素分析

2022-05-26 06:09梁德建郑强兴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年2期
关键词:射血冠脉综合征

梁德建 郑强兴

(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广东 东莞 523000)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主要是以心绞痛、心动过速等症状为临床表现。现阶段,临床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主要是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手术方式,其虽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其在应用中部分患者术后易发生心力衰竭[1]。心力衰竭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其可随着病情进展,诱发呼吸道感染、心源性肝硬化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及安全。因此临床上可通过研究影响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心力衰竭的相关因素,并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采取相应的急诊PCI术后防治措施,进而避免心力衰竭发生,达到提高其预后效果的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在接受急诊PCI术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相关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50例,且均于发病12h内实施急诊PCI手术,分析其临床基本资料,划分为非心力衰竭组(非心力衰竭患者,200例)、心力衰竭组(心力衰竭患者,50例),根据其术后是否发生心力衰竭,其中心力衰竭判定参照《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2]中的相关标准: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射血分数<40%)、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射血分数>50%)、射血分数处于临界范围的心衰(射血分数为40%-49%)。纳入标准: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均满足《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治疗指南》[3]中的相关诊断标准,且经影像学检查确诊者;临床病例资料齐全者;发病时间<12h者等。排除标准:有其他心脏病者;严重肝、肾等功能异常者;介入治疗失败者等。本研究已通过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于发病12 h内实施急诊PCI手术,统计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主要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冠脉病变支、左室射血分数(LVEF)、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清空腹血糖(FBG)、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其中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约5mL静脉血,待其凝固后,进行离心(3000r/min,10min),取血清,血清FBG、NT-proBNP、CK-MB水平检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长春市布拉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型号:BBA-460),使用超声诊断仪(通用电气医疗系统(中国)有限公司,型号:LOGIQ Fortis)进行检测LVEF水平,使用医用电子血压仪(北京东华原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型号:YXY-61)检测SBP、DBP水平。

1.3 观察指标

(1)影响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心力衰竭的单因素分析,统计两组临床基线资料,并以此为根据对其进行单因素分析。(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因变量:急诊PCI术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是否发生心力衰竭,自变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指标(单因素分析中),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急诊PCI术后,影响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生心力衰竭。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使用SPSS23.0统计软件做数据分析,计数资料(性别)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n(%)表示,计量资料均符合正态分布(年龄、BMI、冠脉病变支、LVEF、SBP、DBP、血清FBG、NT-proBNP、CK-MB水平)以±s表示,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分析,以P<0.05代表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单因素分析

表1所示,心力衰竭组患者年龄大于非心力衰竭组,LVEF比非心力衰竭组低,血清FBG、NTproBNP、CK-MB含量、SBP、DBP水平比非心力衰竭组高(P<0.05)。

表1 影响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心力衰竭的单因素分析[n(%)/±s]

表1 影响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心力衰竭的单因素分析[n(%)/±s]

?

2.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

因变量: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心力衰竭,自变量:自变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指标(单因素分析中),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SBP>140mmHg、DBP>78mmHg、血清FBG水平>8mmoL/L、血清NT-proBNP水平>600pg/mL、血清CK-MB水平>200U/L、LVEF水平<50%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OR=1.984、2.192、1.984、1.990、2.396、2.125、1.944、P<0.05)。见表2。

表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

3 讨 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主要是指由机体急性心肌缺血导致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其在临床治疗中主要是采用急诊PCI,但其术后可因多种因素导致部分患者发生心力衰竭,进而影响治疗效果[4]。

本研究结果显示,单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sgistic回归分析,年龄>60岁、SBP>140mmHg、DBP>78mmHg、血清FBG水平>8mmoL/L、血清NTproBNP水平>600pg/mL、血清CK-MB水平>200U/L、LVEF水平<50%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与王浩宇等[5]研究结果相符。SBP、DBP作为血压指标,其可反映机体的血管舒张及收缩力,故其水平升高可提示患者的血管弹性降低,损伤心血管,降低心功能,进而易诱发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诊PCI术后心力衰竭的发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机体多伴随不同程度的器官老化,导致其器官功能、自我修复功能,出现退行性改变,进而可增加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心力衰竭的几率;LVEF作为心室重构指标,其水平降低可引发左心房压力增大,损伤平滑肌松弛功能,降低心搏量,进而易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心力衰竭;FBG作为血糖指标,其可反映机体血糖水平状态,故其水平升高可促进机体产生氧化应激反应,损伤心血管细胞,进而提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诊PCI术后心力衰竭的发生率[6-7];其水平升高可提示患者的心功能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心力衰竭的几率升高[8];CK-MB可作为心肌指标,其水平升高可提示患者的心肌受到损害,心功能降低,进而易诱发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诊PCI术后心力衰竭的发生。

综上,年龄>60岁、SBP>140mmHg、DBP>78 mmHg、血清FBG水平>8mmoL/L、血清NT-proBNP水平>600pg/mL、血清CK-MB水平>200U/L、LVEF水平<50%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

猜你喜欢
射血冠脉综合征
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是未来防治重点
陈朝金教授运用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经验
心率对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的影响
两种64排GE CT冠脉成像信噪比与剂量对比分析研究
房颤合并射血分数降低的患者衰弱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灯盏乙素在抑制冠脉搭桥术后静脉桥再狭窄中的应用
远程工作狂综合征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考前综合征
二维超声Simpson法和M型超声Teichholz法测量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心功能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