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持续性护理干预对肺部感染患儿疗效及依从性的影响

2022-05-29 03:40陈晓和吴倩
现代实用医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持续性肺部居家

陈晓和,吴倩

肺部感染已成为儿童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各个季节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但以5 岁内儿童和冬春季最为多见[1]。尽管在抗感染基础上给予支持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肺部感染患儿症状体征,但相关研究显示肺部感染患儿治疗期间机体免疫系统功能较弱,较易在医院内发生多种致病原交叉感染[2]。有学者认为,病情稳定的肺部感染患儿及早接受有效居家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或避免医院内交叉感染发生风险,加快疾病康复进程[3]。因此,本研究探讨居家持续性护理干预对肺部感染患儿疗效及依从性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浙江省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6 年3 月至2018 年2月肺部感染患儿70 例为对照组(常规院内护理),2018 年3 月至2020 年3 月收治的70 例为观察组(居家持续性护理)。对照组男38 例,女32 例;年龄(3.2±0.9)岁。观察组男36 例,女34 例;年龄(3.2±0.8)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儿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根据临床症状、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确诊肺部感染[4];(2)年龄<8 周岁;(3)既往无肺部手术史;(4)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自身免疫功能异常;(2)结核;(3)严重脏器功能障碍;(4)先天性心脏病;(5)发病前服用免疫抑制剂。

1.3 方法 两组均接受经验性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完善实验室检查,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确定为细菌性、病毒性及支原体感染,并据此给予针对性抗感染治疗。待患儿体征稳定,无高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后接受下一阶段护理干预措施。

对照组采用常规院内护理干预,即在院内治疗观察,根据临床转归情况给予常规儿科护理,出院时由护理人员指导出院及居家健康宣教。观察组采用居家持续性护理干预,由接受过专业培训护理人员指导家长掌握家庭延续护理要点,具体内容包括:(1)生活行为干预,督促患儿按时作息,严格按照科学营养食谱进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摄入,维持低脂肪和高蛋白饮食,增加肉蛋奶以及新鲜水果蔬菜摄入,保证合理户外活动量并避免劳累;(2)定期健康宣教,通过微信或手机等保持与患儿家长顺畅沟通交流,每天发送健康知识信息,如肺部感染病因、预防措施及早期症状识别处理等;(3)病情监测,及时了解患儿服药情况,监测患儿原有症状转归情况和是否存在新发症状,叮嘱家长及时带患儿回院复查。

1.4 观察指标(1)疗效评估标准:显效,肺部未听诊到湿啰音,咳嗽、喘息或呼吸困难症状消失;有效,肺部湿啰音、咳嗽、喘息或呼吸困难症状均改善;无效,未达上述标准。(2)依从性评分参考《家庭陪护依从性量表》,共15 个条目,每个条目2 分,分值越高提示依从性越佳。(3)护理满意度。(4)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或Fisher 确切概率法。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显效38 例,有效27 例,无效5 例,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显效20 例,有效29例,无效21 例,总有效率70.00%。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31,P<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疾病加重7 例,新病灶出现6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8.57%;观察组新病灶出现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4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15,P <0.05)。

2.3 两组干预后依从性、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两组干预后依从性、护理满意度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1。

表1 两组依从性、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分

3 讨论

儿童因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相较于成人更易出现各种类型肺部感染;同时呼吸道作为与外界进行气体物质交换通道,免疫屏障功能构建在婴幼儿时期尚未完成,更易被病原体侵袭[5]。研究显示,正常状态下定植于咽喉部位机会性致病菌如肺炎链球菌等亦可侵袭免疫系统功能较弱婴幼儿,进而导致肺部感染性疾病发生[6]。肺部感染患儿容易复发或进展性,故需要接受持续治疗护理干预;但在医院内接受相关干预因病患较为集中,无法避免院内病原微生物感染,特别对于长期住院患儿再次感染风险往往更高[7]。面对这一问题,有学者提出对于病情稳定肺部患儿可居家完成后续护理工作,在有效节省医疗资源和减轻医疗负担同时,最大限度减少院内感染风险,加快病情康复进程[8]。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这提示居家持续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肺部感染患儿病情控制效果。研究显示,积极有效护理干预能够辅助改善疾病相关症状体征,加快康复进程;故护理行为除应以医院为导向和住院期间加强外,还需伴随患儿整个恢复阶段,以最大限度提高干预效果。规范化延续性护理服务形式及流程可协助患儿及其家长获得更为系统化的康复保健指导,帮助患儿更为顺利完成从医院向居家阶段的过渡[9]。肺部感染患儿在康复期居家完成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对于医疗资源占用,避免院内交叉感染发生;而居家阶段通过保证充足睡眠、建立良好作息习惯、实现科学膳食营养摄入及全面健康知识宣教指导,可获得与住院相同甚至更佳护理干预力度;此外护理人员定期微信或电话随访,使医护人员能够及时掌握患儿病情变化情况,且更为高效地向患儿家长传递儿童疾病预防与病情早期识别处理知识,这对提高病情控制效果具有重要意义[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这说明肺部感染患儿接受居家持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避免疾病加重和新病灶出现,是加快患儿康复进程加快的关键。同时,观察组依从性、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证实居家持续性护理干预在提高肺部感染患儿依从性和改善护理满意度方面较传统干预具有明显优势。传统干预模式下由护理人员在患儿出院时对其及家长进行口头健康宣教,整体效果欠佳,无法达到满意居家护理干预效果[11];而居家持续性护理干预能够通过更为合理有效健康宣教,降低患儿及家长执行难度,增加医护患儿沟通概率,最终达到更佳护理干预效果。

猜你喜欢
持续性肺部居家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居家的日子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2020年江淮地区夏季持续性强降水过程分析
2016年华南地区一次持续性异常降水过程分析
什么是HPV持续性感染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云创新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持续性学习机制
中医四看判断肺部好不好
staycation居家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