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良性与恶性结节高频超声特征及诊断价值分析

2022-05-29 03:40陈剑宝陆平赖冬梅
现代实用医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乳头状实性良性

陈剑宝,陆平,赖冬梅

甲状腺结节多见于中青年人群,发病率为5%~7%,病因较为复杂,与碘摄入、药物及炎症等有关[1]。大多数结节为良性,表现为甲状腺腺瘤、囊肿及结节性甲状腺肿,也有部分结节为恶性,即甲状腺癌。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方法较多,包括甲状腺功能检查、核素扫描、超声及穿刺活检等,甲状腺功能检查、核素扫描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低,易发生误诊和漏诊[2]。低频超声对鉴别甲状腺有无结节有一定价值,但鉴别良恶性价值较小。穿刺活检属于创伤性检查,不适合作为首选检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高频超声逐渐应用于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相比常规超声,在结节形态、边界、钙化及回声等特征上更具优势[3-4]。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甲状腺结节患者的高频超声影像学资料,对比良性与恶性结节的高频超声特征,分析各项特征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 年1月至2021 年10 月浙江省安吉第二医院收治的149 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高频超声影像学资料,其中男35 例,女114 例;年龄14~87 岁,平均(51.1±13.5)岁。纳入标准:(1)符合甲状腺结节诊断标准[5];(2)接受甲状腺高频超声检查;(3)患者病历资料完整,影像学图像清晰。排除标准:(1)甲状腺超声检查禁忌;(2)既往有头颈面部手术史或放疗史;(3)有甲状腺手术史;(4)颈部皮肤存在伤口或感染;(5)意识障碍;(6)精神病史。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高频超声检查,检查仪器为飞利浦EPIQ5、LOG IQE9、MyLab60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荷兰皇家飞利浦电子公司),探头频率7~10 MHz。患者采取仰卧位,头向后仰,暴露颈部,保持静止不动,平静呼吸,避免吞咽动作。在颈部甲状腺区涂耦合剂后开始扫描,从外向内扫描范围包括左侧颈总动脉至右侧颈总动脉之间,自上而下扫描范围包括颌骨向下至锁骨和胸骨柄之间,观察甲状腺的左右叶、峡部和颈部淋巴结,观察甲状腺结节的影像学特征,包括数目、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及钙化特点等。

1.3 评价标准 由2 名中级以上职称的超声科医师独立诊断,若意见不一致协商处理。钙化的判定标准[6]:钙化直径≤2mm定义为微钙化,钙化直径>2mm定义为粗大钙化,呈团块状钙化为团块状钙化。结节回声的判定标准:包括极低回声、低回声、等回声和高回声,低于颈前肌群者为极低回声,仅低于甲状腺实质者为低回声,与甲状腺实质回声相近者为等回声,高于甲状腺实质者则为高回声。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绘制ROC 曲线,计算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及ROC 曲线下面积(AUC)。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理结果 在149 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良性121 例,病理类型:甲状腺腺瘤36 例(29.75%),甲状腺囊肿 31 例(25.62%),结节性甲状腺肿 54 例(44.63%);共检出结节233 枚,其中单发结节48 枚(20.60%),多发结节185 枚(79.40%)。恶性28 例,病理类型:乳头状癌 22 例(78.57%),滤泡状癌 4 例(14.29%),未分化癌1例(3.57%),髓样癌1 例(3.57%);伴随颈部淋巴结转移9 例(32.14%);共检出结节46枚,其中单发结节31 枚(67.39%),多发结节15 枚(32.61%)。

2.2 影像学结果 甲状腺恶性结节的超声特征:实性结节,不均匀极低回声,结节纵横比≥1,边界欠清晰,呈锯齿状或蟹足状,形态不规则,钙化特征主要为微钙化。甲状腺乳头状癌高频超声图像检出右侧叶极低回声实性小结节,结节纵横比≥1,边界欠清晰,边缘毛刺呈蟹足样改变,结节形态欠规则,可见微钙化(图1a和1b),甲状腺左侧叶矢状面及甲状腺峡部未见结节(图1c 和1d)。甲状腺良性结节的超声特征:结节主要为实性,部分为囊性,低、等或强回声、混合回声均有表现,结节纵横比<1,边界较为清晰,形态规则,无钙化或者粗大钙化、团块状钙化。

图1 患者男,55 岁,甲状腺高频超声检出右侧叶极低回声小结节,疑似恶性,经穿刺活检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a 为甲状腺右侧叶矢状面,显示极低回声实性小结节,结节大小约10 mm×12 mm,结节纵横比≥1,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晰,边缘毛刺;b 为甲状腺右侧叶横截面,显示极低回声实性小结节,形态不欠规则,边界欠清晰,边缘毛刺呈蟹足样改变,可见微钙化;c 为甲状腺左侧叶矢状面,未见结节,超声显示正常;d 为甲状腺峡部,未见结节,超声显示正常

2.3 良性与恶性结节的高频超声特征比较 良性与恶性结节在结节纵横比、结节性质、回声、边界、形态、钙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1。

表1 良性与恶性结节的高频超声特征比较

2.4 Logistic 回归分析 结节纵横比≥1、极低回声及微钙化是鉴别甲状腺恶性结节的重要特征,见表2。

表2 Logistic 回归分析

2.5 ROC 曲线分析 结节纵横比≥1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灵敏度为65.22%,特异度为84.55%,准确率为81.36%;极低回声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灵敏度为 86.96%,特异度为50.64%,准确率为56.63%;微钙化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灵敏度为65.22%,特异度为81.55%,准确率为78.85%。见表3 和图2。

图2 高频超声各项特征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ROC 曲线

表3 ROC 曲线分析

3 讨论

甲状腺结节早期表现为轻度肿大,一般无自觉症状,随着病变进展逐渐增大,可能压迫气管、神经,引起呼吸困难及声音嘶哑等症状。目前临床发现甲状腺结节有5%~10%的恶变率[7],确定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直接决定治疗方案的选择。本研究探讨良性与恶性结节的高频超声特征,分析高频超声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结果显示恶性结节的结节纵横比≥1、实性结节、极低回声、边缘毛刺、形态不规则、微钙化的比例均高于良性结节,进一步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结节纵横比≥1、极低回声及微钙化是鉴别甲状腺恶性结节的重要特征,上述结果与文献[8-10]报道相似。

从外形上看,恶性结节多为形态欠规则的实性结节灶,边界欠清晰,边缘有毛刺,呈蟹足样改变,部分结节边缘可见厚薄不均匀声晕。而良性结节实性与囊性均有,边界清晰,形态规则。甲状腺结节纵横比≥1 的结节发生恶性的风险较高,这是因为恶性结节具有较高的侵袭性,往往纵向生长,尤其是1 cm 以内的微小乳头状癌。本研究结果显示结节纵横比≥1 诊断的特异度为84.55%,该项特征对于鉴别甲状腺良恶性具有一定临床意义。既往研究认为结节内部极低回声是恶性的一个可靠的特征[11-12]。本研究结果显示极低回声鉴别诊断恶性结节的灵敏度可达86.96%,极低回声提示为实质性肿块,结节密度较低,结节极低回声相比等高回声的恶性可能性更高。结节微钙化多提示恶性,是乳头状癌的显著特征,这是因为乳头状癌的乳头排列分支较多,乳头部血供差,易发生坏死形成细砂状钙化。高频超声的探头频率较高,图像分辨率较高,能够检出2~4 mm的小结节,还能清晰显示1 mm 的微钙化,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及早诊断甲状腺癌,及早治疗,提高存活率。

综上所述,高频超声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临床上可根据结节纵横比、内部回声及钙化等特征综合鉴别。

猜你喜欢
乳头状实性良性
超声造影在乳腺囊实性复合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及指导活检决策中的价值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术前高频超声诊断分析
超声在诊断甲状腺囊实性结节中的应用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球囊扩张与再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
Bp-MRI灰度直方图在鉴别移行带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中的应用价值
甲状腺乳头状癌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转移率及影响因素
中老年人更需警惕鼻内翻性乳头状瘤
提高CAXA制造工程师课堂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