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绘画:一种现象学的视角

2022-05-30 02:20丁钰
江西教育C 2022年5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

丁钰

摘   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秉持现象学的态度,应用现象学的方法,引导儿童“看”,引导儿童“表现”,引导儿童想象。通过引导,让儿童获得自我的感受与体验。

关键词:小学美术   儿童绘画   现象学视角

绘画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绘画不仅具有绘画本身的特点,更有一种来自儿童的特质。现象学,是一种建立在“本质直观”基础上的方法论。在应用现象学引导儿童绘画时,要关注儿童“看”的方式,要关注儿童的“艺术表现形式”,要关注美术绘画之于儿童生命发展的意义和价值,尤其是绘画的辅助性心理治疗功能。

一、引导儿童的“看”:一种本质直观

毋庸置疑,“看”是儿童学习美术的重要方式,没有本真意义上的“看”,就没有儿童的美术学习。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儿童去“看”,让儿童会“看”,赋予儿童“看”的意义。对儿童来说,“看”意味着两个不同的过程,首先是“还原”,即让儿童的眼睛从科学主义、世俗主义等的羁绊中解放出来,摒弃先入为主的观念与观点,引导儿童面向事物的本身。只有这样,儿童才能从“看”中获得“事物”所给予的东西。其次,要赋予儿童“看”的意向,换言之,儿童的“看”不是随意、无目的的,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即“看什么”?只有这样,才能让儿童在美术的“看”中有所聚焦。

比如,在教学苏少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我造的花园”时, 笔者发现,学生仅依凭头脑中的一些经验、表象,并不能将想象中的假山、桥、亭子等画下来。为了助推学生的绘画,笔者借助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桥、假山、亭子。在这种“看”中,假山、亭子等作为一种审美对象,相关事物的属性一一呈现,让学生跳出了自我的观念,发散了思维,形成了“看”与“被看”的互动。有了对假山、亭子等的直观感受,学生就能用笔画出一些轮廓,并在反复的“看”中,获得对假山、亭子等相关细节的把握。通过“看”,学生不仅能获得“物”的表象,更能理解“物”的精髓。

现象学意义上的“看”,给予学生的观察一种新的体验。在美术的本质直观之中,我们需要回到事物本身,回到“看”的体察之中。通过现象学意义上的“看”,学生能更加接近事物和领会事物。因此,在儿童的美术绘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归到纯粹的视觉之中。

二、引导儿童的“表现”:一种如其所是的描述

在现象学的视域中,学生的美术创作既是一种表现,也是一种如其所是的描述。这种表现,基于儿童的“本质直观”,也基于儿童丰富的想象。在对美术的想象之中,儿童为事物本身“立法”。事物是什么样子的呢?就是儿童所看到的样子,就是儿童所表现的样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儿童的绘画是神圣的。在儿童的表现之中,儿童的美术作品不仅仅是一种模仿,更是对“物”的一种重塑与重构。

在儿童的表现与描述之中,绘画就是一种揭示,是对儿童眼中的“物”的揭示,是“物”在儿童主体性意义上的一种敞开与显现。比如,在教学苏少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门窗墙”时,笔者引导学生用线描的形式来表现窑洞门窗的造型和纹样。首先引导学生看,把握门窗的功能(如通风、采光),把握到门窗的特点(如自由地开合、时空的分割),把握到门窗的形状(如镂空的、雕花的结构)。其中,尤其是要把握门窗的分隔与连接。在儿童的描述之中,门窗不仅分隔着时空(如对房间的分隔、对室内外的分隔),更分隔着过去与现在。同时,门窗也连接着房间、连接着室内外、连接着过去与现在。在儿童的美术表现中,每一扇门与每一扇窗,似乎还有一些故事、一些意义。在引导学生进行美术创作时,笔者时常听到学生讲述他所画的门窗的意思,讲述他所画的门窗的故事,等等。比如,有的儿童所画的门窗,是对传统门窗的一种改进;有的儿童画的门窗,是儿童对未来的畅想。儿童在绘画过程中,会赋予门窗新的属性与功能。换言之,儿童在表现门窗这一事物时,有时候似乎在表现自我的生活世界。门窗,不仅向我们展示了物的属性的一面,更向我们展示了它的艺术属性与生活属性的一面。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筆者认为,儿童的绘画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表现儿童自己的生活世界。

借助儿童绘画的描述,我们不仅能解读儿童对相关事物的表现,更能读懂儿童的世界。在这个意义上,笔者认为,每一幅儿童作品背后都有特定的意义。儿童的美术创作,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儿童世界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我们能发现儿童生活世界中的一些遭遇,尤其是一些特定的遭遇。

三、引导儿童的想象:一种自我体验

儿童的绘画,不仅需要纯粹的“看”,也需要纯粹的表达与纯粹的自我体验。儿童在绘画过程中,应感受、体验到自我本质力量的生长与发展,应感受、体验到自我本质力量的解放与舒展。教师要引导儿童在绘画中想象,从而推动、推进儿童的自我体验。正如著名现象学家梅洛-庞蒂在《眼与心》一文中所指出的:“绘画是一种可逆性的思维运作。”可逆性,就是引导一个人的绘画表现从眼到心,又从心到眼。如果说,眼赋予了儿童的本质直观的功能,那么心则赋予了儿童的自我想象功能。借助想象,儿童的生活世界与绘画想象更加丰富。

在儿童的绘画创作中,其实有两个过程:一是通过眼赋予心,二是通过心赋予手。想象,就是引导儿童借助心在物体与心灵之间建立一种互动关系。在儿童的想象中,通常会发生一种“交感”现象。所谓“交感”,就是主体与对象能够达到统一。为了丰富学生的感受与体验,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入多媒体等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声色光影功能,催生、丰富儿童的想象。在这个过程中,儿童的感觉之间会相互启发,会发生一种联通现象,这就是所谓的“通感”。“通感”是丰富儿童美术创作的重要方式。比如,在教学苏少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的“画感觉”时,刚开始,学生对感觉这一概念比较陌生。为此,笔者没有用抽象的语言来解释,而是引导学生做各种各样的实验(让学生先尝一尝甜食,再尝一尝酸的醋;先摸一摸滑滑的物体,再摸一摸尖尖的物体;先听一听纯净的乐音,再听一听噪音;先嗅一嗅香味,再嗅一嗅刺激性的气味等),在引导学生对比感觉的过程中,让学生对应选择。通过这样的活动,抽象化的美术概念被形象化、直观化所代替。在此基础上,笔者再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学生就能调动自我的想象,将各种各样的视觉、听觉、味觉等表现出来。如此,学生的美术作品,就能成为学生内在生命的表达,成为学生自我体验的表达。

想象是将学生的自我感受与体验外化出来的重要方式。没有想象,儿童就不能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有效地表现出来。在想象的过程中,儿童能获得一种“本己性的言说”,进而抵达美术创作的澄明之境。在对儿童的绘画进行指导的过程中,教师犹如一个“考古工作者”,应当贴近现实、贴近儿童的心灵,其实这是一种面向儿童的谦逊态度,也是一种“有意味的艺术”。

参考文献:

[1]姚育晓.自媒体平台美术学习资源的设计与提升[J].教学与管理,2020(35):44-46.

[2]张学而.小学美术课堂合作学习的实施与评价[J].教学与管理,2020(17):43-45.

[3]于增忠.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及实施[J].新课程导学,2019(17):71.(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文靖东路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
刍议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试论小学美术中的美育教学
美术教学中育人本位功能的彰显策略
小学美术快乐教学之我见
美术教学综合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开发动画资源 优化美术教学
关于提升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