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框架下读后续写内容质量提升的教学研究

2022-05-30 10:48姜发兵
关键词:读后续写

姜发兵

摘    要:读后续写所提供的语言材料通常是非小说类的记叙文,包含事情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尾等,这正与情境呈现、冲突升级和问题解决的发展过程相契合。读后续写内容的梳理和设计可以从情境呈现、冲突升级和问题解决三个方面展开,帮助学生在“读”中加强对原文信息的梳理和整合,进而快速建构“续”的内容,提高续写内容的准确性、逻辑性和丰富性,从而提升续文的质量。

关键词:读后续写;SCR框架;内容质量

一、问题的提出

读后续写试题提供一段掐去结尾的约350词的语言材料,要求考生依据该材料的内容和所给的段落开头语,将其发展成一篇完整的短文,并从内容、语言表达和篇章结构三个方面对续文进行考查[1]。写作是意义表达为先的活动。写作内容在价值理论上大于语言形式。内容主要包含情节、主题、时间、地点、人物、环境和心理描写、结尾等要素。笔者发现读后续写教学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重形式轻内容,即过度重视词汇、结构等的运用,忽视了对内容情节建构的教学和评价;二是重续写轻阅读,即对所给的材料内容往往一笔带过;三是重细节描写轻情节构思,即过度注重心理、环境等信息的描写,忽视了情节间的相互关联。这使得学生的续文内容质量普遍较低,出现了续文内容与原文内容或世界知识(world knowledge)不一致、缺乏合理的逻辑关联、漠视对主题意义的探究等现象。

基于此,读后续写有必要从“situation(基于调研得到的事实、现状、情况)—complication(事件的问题和冲突)—resolution(解决方案)”(简称“SCR”)三个方面展开,引导学生对原文信息进行梳理和整合,进而优化读后续写的内容设计,从而提升续文的质量。

二、SCR框架下读后续写的内涵与特点

读后续写所提供的语言材料通常是非小说类的记叙文,包含事情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尾等,这正与SCR相契合。SCR是一种简洁、高效的问题解决和决策方法。

“situation”通常指向读后续写的原文部分,呈现的是事件的起始阶段,为故事的发展提供背景知识和铺垫性信息,包含语境(context)、角色(character)和给定句(clues given)三个元素。语境是叙事的底层逻辑,是内容和情节发展的基础和载体,可以分为自然时空语境(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自然环境)、社会文化语境(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等)和情感情绪语境(某一事件进展过程中相对稳定的情绪和情感基调)等。从原则上来讲,续文应与原文的语境一致,但也允许出现逻辑上可以解释的语境挪移。角色即原文中出现的各个人物,对其进行设计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一是人物的言行举止必须符合其身份和性格;二是人物的主次决定其“戏份”多寡;三是几乎所有的人物都应在续文中再现;四是尽可能不增加新角色,避免续文过于松散。给定句即所给的两个续写段落开头语,是情境呈现的重要部分。读后续写的评分标准要求续文与原文所给的开头语相融洽。因此,认真分析给定句,使续文与给定句保持衔接和连贯显得尤为重要。

“complication”通常出现在原文后半部分与续文第一段。原文后半部分初步呈現冲突,续文第一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冲突升级并达到高潮。它包含冲突(conflict)和呼应(call and response)两个元素。冲突也就是矛盾,是内容情节向前发展的原动力,主要分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类冲突,它通常在续文第一段激化,并在续文第二段得以解决。呼应指的是续文应出现与原文内容相关的情节。呼应不是指词汇在续文中的简单重复或再现,而是指续文对原文伏笔的回应、对原文疑问的释解,或是从原文已知信息上获得灵感,产生推动情节发展的新信息。以呼应方式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可以使文章内在的逻辑更紧密、内容更完整,富有真实感和感染力。

“resolution”指的是原文和续文第一段呈现的冲突或矛盾在续文第二段趋于缓和并最终得以解决,包含变化(change)、结局(conclusion)和主题(central message)三个元素。变化指的是原文中人物负面的性格、悲惨的境遇、消极的人生观等在续文中向正面、积极的方向转变,原文中正面的、积极的内容在续文中得到发展或强化。变化包括矛盾的激化及其解决过程中引发的情绪变化,而情绪变化的频度往往与故事的曲折性高度相关。结局主要是指续文的结尾部分。在这一部分中,原文或续文中的矛盾得以解决、疑团得以解开、谜底得以揭晓,形成完整的故事闭环。主题主要指文章传递的主题意义。对主题意义的探究应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重要内容,可以直接反映其对语篇理解的程度、思维发展的水平和语言学习的成效。主题的揭示可以散落在续文中,但主要集中在结尾部分。续文的内容,无论是以明的方式还是暗的方式,都应服务于主题和主题意义。

需要指出的是,SCR框架下的八个元素在语篇中所处的位置不是一成不变的,即它们并不是严格限定在前文所述的区域,如变化的起点在原文(“situation”),矛盾的解决方案通常在续文第二段(“resolution”),但也有可能出现在续文第一段。

三、SCR框架下读后续写内容的梳理与设计示例

下面以2022年6月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浙江卷)英语读后续写题为例,探讨SCR框架下读后续写内容的梳理与设计。原文讲述了作者因毕业需要学分,第一次参加社区soup kitchen义工工作的事件;所给的段落开头语分别为“As they came in my direction, I put on my brightest and happiest smile.”和“I was happy that I had earned my service hours in this way.”。根据SCR框架,学生梳理的原文信息和设计的续文内容如表1 所示(斜体部分为学生填写的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结局”记录的是一些主要的冲突和矛盾,这是因为只有冲突和矛盾得以解决才意味着故事有一个读者心理上所期待的完结,“主题”记录最为主要的矛盾,这一矛盾的解决过程往往能够揭示整篇文章的主题。“维度”和“元素”为“原文信息梳理”和“续文内容设计”提供结构化的引导。同时,“原文信息梳理”为“续文内容设计”提供指南或灵感。在表1的指引下,学生可以确保续文与原文在语境、角色、给定句等方面保持协同,或续文是基于“原文信息梳理”发展而来的关于冲突、呼应、变化、结局、主题等方面的有价值的信息。“原文信息梳理”和“续文内容设计”通常是同步进行的,且存在对应关系。

一位学生基于SCR框架分析后创作的续文如下:

As they came in my direction, I put on my brightest and happiest smile. ① Still, I felt a little nervous as I handed them the salad one by one, not daring to make any direct eye contact. ② Noticing my nervousness, the lady next to me leaned over, smiling, and whispered in my ear, “Say ‘hello to them and it would make you feel better.” ③ I nodded thankfully and continued my work, still smiling but more sincerely and wishing everyone I served a nice day, just as the lady did. ④ Much to my delight, the next guests rewarded me with either big smiles or sincere thanks. ⑤ Even those who looked dangerous had rather friendly demeanors now. ⑥ The day went past quickly, and then a whole week. Before I noticed it, I had comple-

ted the job in the soup kitchen.

I was happy that I had earned my service hours in this way. ⑦ I learned that while some people might not be lucky enough, they were just the same with us in many ways. ⑧ And with some respect and extra help, and by opening our heart instead of just opening the doors, we could get them back on their feet. ⑨ Inspired, I worked on a non-profit website for the rest of the summer helping some soup kitchen guests seek employment. ⑩ A year later, when I returned from college for holiday and visited the soup kitchen again, I was greeted with seve-

ral “homeless”, who thankfully told me that they had found jobs and that  they still visited the soup kitchen regularly, not for food but as volunteers. ? I was very happy and fulfilled on hearing the news. ? It was the best ever that experience those nice people helped create.

该续文具有以下三个优点:一是富有逻辑性(如句①、句②和句④);二是创造了丰富、合理的内容(如句⑨和句⑩);三是拥有完整的结局(如句⑩和句?)。总体而言,该学生所产出的续文内容质量较高。

四、SCR框架在教、学、评中的应用

借助SCR框架梳理原文信息和设计续文内容,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原文细节内容和主题的理解,提高学生续文内容的准确性,也有利于学生在给定时间内更快、更好、更全面地梳理和理解信息、发现信息之间的关联,进而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增强续文内容的逻辑性,还有利于学生充分、多元地解读冲突、变化等元素,进而在正确的思维路径下作出合理推理,提升续文内容的丰富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具象、全面、深入地分析原文信息和设计续文内容,其发散性思维、结构化思维、逻辑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等方面的思维品质也得到了提升。

(一)“教”:关注语言与内容的融合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基于SCR框架,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梳理原文信息,并运用“situation”的信息,对后续的“complication”和“resolution”进行推断和预测,在培养学生逻辑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同时,使学生更为深入地理解记叙文的特征,为续写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关注语言与内容的融合,引导学生在SCR框架的基础上评判语言是否表达了合适的意义,帮助学生树立语言要为内容服务的意识,避免学生续文的语言、内容与原文脱节。

(二)“学”:形成基于主题的新知识结构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教师要善于利用思维导图或信息结构图,引导学生通过自主与合作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对信息的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内化与运用,教会学生在零散的信息和新旧知识之间建立关联,归纳和提炼基于主题的新知识结构[1]。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关系、情节发展都非常适合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思路,展现作品的内在框架结构[2]。基于SCR框架建构思维导图(如图1所示),可以有效地将原文中散落的信息以可视化的形式关联起来,使之主次分明、条理清晰。同时,借助SCR框架设计的续文内容可以在构思的过程中随时列入续文提纲图中(如图2所示)。

借助图1和图2,学生能够建构清晰的写作提纲,从而提高原文信息处理和续文内容产出的效率。

(三)“评”:关注个体差异

SCR框架为“评”的准确性、逻辑性和丰富性提供了可视、可测的方式。“评”既可以以学生完成的SCR框架下的表格或思维导图为内容,也可以让学生以有声思维的方式讲述其基于SCR框架建构内容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在“评”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需要注意的是,SCR框架的三个阶段是具有进阶性的,“situation”侧重于对原文的理解,“complication”需要学生运用解释、演绎、推理等思维技能,“resolution”要求学生具备概括、创新的能力。针对不同学生和同一个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分层次、有侧重、发展性地评价学生利用SCR框架创作续文内容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63.

[2]任萍.基于文学作品阅读的高中英语读写能力培养[J].基础教育课程,2021(4):49-55.

猜你喜欢
读后续写
重视写作积累培养解读能力
学生读后续写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读后续写任务中母语思维探究
精准猜读合理续写
浙江省英语新高考首考卷写作试题的评析与教学建议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语以读促写的教学实践
精准猜读 合理续写
英语阅读教学提高记叙文读后续写能力策略
读后续写的解答策略和教学建议
读后续写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