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句补写题的解题策略

2022-05-30 10:48张勇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2022年9期
关键词:文段语意造句

张勇

语句补写题是高考语文卷中的一个重要考点,旨在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语句补写题实际上要求考生具备句式变换、提取关键词和仿写句子的能力。自2010年全国卷出现此类题型后,就备受命题组的青睐。这道题从材料构成到答案组织都有明确的要求和限定,材料字数在131-170字之间。

从考生的得分情况来看,这道题的得分率比较低,得满分的同学少之又少,可以说是高考试卷中非常有区分度的题,也是高三复习过程中要突破的一个难点。在高三复习阶段,如何提高解答这类题的能力,显得至关重要。笔者就这类题总结了一个解题顺口溜:“通读文段提话题,找出标志看对应,上拉下顶来造句,得出句子前后连。”

通读文段提话题

在解题的过程中首先要通读一遍材料,然后提取材料的中心话题。中心话题常常是文段中反复出现的高频词语,如: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水是植物主要的组成成分,植物体的含水量一般为60%-80%,有的甚至可达90%以上。   ①   ,土壤中的矿物质、氧、二氧化碳等都必须先溶于水后,   ②   。水还能维持细胞和组织的紧张度,以利于各种代谢的正常进行。水是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原料,它还作为反应物参与植物体内很多生物化学过程。因此,   ③   。

这段材料中反复出现的词是“水”和“植物”,因此可以确定文段的中心话题就是“水与植物的关系”。在补写三个句子的时候,需要考虑语段的中心话题。补写的句子在文意上与中心话题密切相关,在结构上,中心话题常常充当补写句子的主语。如: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

太阳能与风能   ①   ,通常白天阳光强而风小,夜晚光照变得很弱而风力很强;夏季阳光强度大而风小,   ②   ,这种互补性使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在资源上具有很好的匹配性。常见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有两套发电设备,夜间和阴天由风力发电装置发电,   ③   ,在既有风又有太阳的情况下,二者同时发挥作用,比单用风力或太阳能发电更经济。

这段材料反复出现的词语是“太阳能与风能”。通读全段,可以得出文段的中心话题是“太阳能与风能互为补充的关系”。

找出标志看对应

在提取了文段的中心话题之后,第二步要做的就是找出材料中的补写标志。常见的补写标志有句式对应、关联词语、标点符号和补写句子的位置,等等。

①关联词语:如表并列关系的“不是……而是”,“既……又”,“一方面……另一方面”等;表承接关系的“首先……接着”,“一……就”,“于是”,“然后”,“随着”等;表递进关系的“不但/不光/不只……而且”,“尚且……更”等;表选择关系的“与其……不如”,“宁可……也”,“不是……就是”等;表因果关系的“因为……所以”,“由于……因此”,“之所以……是因为”,“既然……就”等;表假设关系的“假如/倘若……那么/就”,“即使……也”等。

②标点符号:冒号的作用主要是提示、解释后文,或总括前文。顿号与分号表示词或分句是并列关系。

③句式的对应关系。句式对应包括正相对应和反向对应,“正相对应”是指前后句意思相同或相近、句式相同或相近的上下句对应,如对偶句、排比句、使用相同修辞手法的句子的对应。“反向对应”是指前后句意思相反或矛盾、句式相同或相近的上下句对应。如:

太阳能与风能   ①   ,通常白天阳光强而风小,夜晚光照变得很弱而风力很强;夏季阳光强度大而风小,   ②   ,这种互补性使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在资源上具有很好的匹配性。常见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有两套发电设备,夜间和阴天由风力发电装置发电,   ③   ,在既有风又有太阳的情况下,二者同时发挥作用,比单用风力或太阳能发电更经济。

第二个空应填的句子“冬季阳光强度小而风大”,与前文“夏季阳光强度大而风小”就是“反向对应”的句子。

④补写句子的位置。观察句子补写的位置也是解题的一个重要的思路。如果要补写的句子位于句首,一般该句领起全文,其语意需要结合后文来综合概括。如果补写句位于文段中间,一般是过渡句、照应句式展开句,补写时则要瞻前顾后,结合前后文。如果补写句位于文段末,一般是总结句,补写时则要纵观全文段,概括关键词,提取主干造句。如:

近年来,不少学校开展的感恩教育活动都要求学生给父母洗一次脚。这引发了有关人士的质疑:   ①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知恩图报是我们的传统美德。   ②   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年龄以及生理与心理的差異和特点,只是简单地采取   ③   ,恐怕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④   。感恩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而且涉及到很多方面,它需要   ⑤   。

第四个空的解题关键在于前面的关联词“不但”,“不但”与“反而”或“而且”搭配表转折关系。最后一个空则是一个总结句,需要综合概括前面的文段,根据前面的提示词“而且涉及到很多方面”,得出关键词“学校”“家长”“社会”,然后用三个关键词造句,得出答案“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⑤“123”式。“123”式指的是文段按照“总分或分总”的结构来展开,也可按照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展开,“123”是结构和顺序的代称。这类补写题难度较低,注意观察找出标志就可以迎刃而解。如: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读书的目的僅仅是为了记住书中的内容吗?答案是否定的。   ①   。记忆型阅读是我们缺乏想象力的根源之一,因为它容易导致盲从书本知识,从而失去质疑精神。批判型读是一种创造性阅读,它不追求   ②   ,而主张激发想象力和灵感,带着自己的思考,让自己变得更有思想。能通过阅读提出有价值的质疑,   ③   ,通过分析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在泛阅读日益普遍的时候更显得难能可贵。

这段材料就是典型的“123”式,观察文段可以发现,文段是按照总分结构来展开的,所以第一个空应填“阅读分为记忆型阅读和批判型阅读”。

上拉下顶来造句

所谓的“上拉下顶造句法”指在没有明确标志的补写文段中,可以通过补写句的上下文提取关键词来造句。上拉的可以是关键词也可以是话题的主体,下顶的关键词一般要根据材料内容进行概括。造句后应将全文前后勾连通读一遍。如: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自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进入太空以来,除了载人航天飞行器会回收之外,其他上天的人造物体陆续被遗弃在太空中,   ①   。太空垃圾已经威胁到人类的航天活动。比如厄瓜多尔的一颗卫星升空后不到一个月,就与太空中的火箭残骸相撞而报废。这种威胁不仅仅发生在太空,甚至地球上的人类生活也会   ②   。因此,   ③   ,应是人类接下来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这段材料的中心话题是“太空垃圾”。第一个空没有明确的标志,可采用“造句法”。上拉主体“它们”,下顶关键词“太空垃圾”,然后用这两个关键词来造句,得出句子“它们都变成了太空垃圾”,补回原文,发现前文已经有主语“在太空中”,所以第一个空应填“它们都变成了垃圾”。又如: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l5个字。

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大气保温气体之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会导致全球变暖,造成天气干旱或旱涝不均,甚至可能造成海洋水位上升,淹没大量沿海城市,   ①   。然而,也有研究指出,   ②   :比如增加的二氧化碳可以给植物“施肥”,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但这必须有个前提,植物还活着!如果土壤被污染,   ③   ,我们就失去了这些向大气中释放氧气的“氧气工厂”和“空气净化器”。

文段中心话题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第二个空没有明显标志,我们可以采用“上拉下顶造句法”,从上文拉下关键词“二氧化碳增加”,从下文“可以给植物‘施肥”,“有利于植物生长”进而提取关键词“好处/益处”,然后用关键词来造句,因此第二个空可填写补写句“二氧化碳增加也有好处/益处”或“二氧化碳增加会带来好处/益处”。

综合运用解题示例

以上的口诀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往往综合使用。笔者以全国卷真题为例,做一个解题示范。

例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药品可以帮我们预防、治疗疾病,但若使用不当,   ①   。以口服药为例,药物进入胃肠道后逐渐被吸收进血液,随着时间推移,   ②   。当药物浓度高于某一数值时就开始发挥疗效。然而,   ③   ,超过一定限度就可能产生毒性,危害身体健康。

首先提取材料的中心话题“药品浓度的利弊”,第二步找出关键词:第一个空的标志词是表转折关系的“但”;第二个空的标志词是表承接关系的“随着”;第三个空的标志词是表转折的“然而”。“但”的后面表示对前面内容的否定或与前面内容意思相反,再由药品可以帮我们预防、治疗疾病得出第一个空的答案“则可能对人的健康造成伤害”。第二个空除了有标志词“随着”以外,还需要用上拉下顶造句法,上拉主题“血液”,下顶“药物浓度”,结合标志词“随着”,得出第二个空的答案“血液中的药物浓度会逐渐上升”或“血液中的药物浓度会渐渐升高”。第三个空仍然需要借助标志词和上拉下顶造句法,“然而”表转折,对药物浓度越高越好这一观点持否定态度,下文讲述药物浓度超过一定限度就可能危害健康,进一步证明了药物浓度并非越高越好,因此得出第三个空的答案“药物浓度并非/不是越高越好”。

例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为了保护自己,变色龙经常换上与环境接近的颜色。人们对此有一种根深蒂固的看法,以为变色龙   ①   ,就可以变成什么颜色。其实,   ②   。蜥蜴类动物的皮肤变色   ③   ,温度和光线是其决定因素,而且每种蜥蜴能变什么颜色也是固定的。

首先通读文段提取话题“变色龙变色”,然后寻找标志。第一个空的关键词构成“想……就”表示承接关系;第二个空前面的“其实”表示的是转折关系,表达对前面内容的否定;第三个空没有明确的标志,可以采用上拉下顶造句法。第一个空得出答案“想变成什么颜色”;第二个空实际上是对前文中人们根深蒂固的看法的否定,因此得出答案“事实并非如此”或“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三个空原文已经有了主体,不需要在从上文拉主体,可直接从后文顶上关键词造句。后文提到了“温度和光线是其决定因素”,言外之意就是还有很多因素影响了它的皮肤变色,所以提出关键词“其他因素”,通过造句得出第三个空的答案“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或“还受其他因素的制约”。

例3: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

太阳能与风能   ①   ,通常白天阳光强而风小,夜晚光照变得很弱而风力很强;夏季阳光强度大而风小,   ②   ,这种互补性使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在资源上具有很好的匹配性。常见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有两套发电设备,夜间和阴天由风力发电装置发电,   ③   ,在既有风又有太阳的情况下,二者同时发挥作用,比单用风力或太阳能发电更经济。

材料中心话题为“太阳能和风能的互补性”。寻找标志,第一个空和第二个空之间有一个分号,表明前后两个句子之间是并列的关系,或存在句式对应的关系。第一个空在文段开头,领起后文,需要从后文顶上关键词造句,结合后文语意可得出关键词“昼夜”和“季节”,因此得出第一个空的答案“在昼夜和季节上具有互补性”。第二个空为对称句式,可得出答案“冬季阳光强度小而风大”。第三个空在前面有提示“由两套发电设备”,后面又跟上“既有风又有太阳的情况下,二者同时发挥作用”,可以得知这也是一个对称句式,因此得出答案“白天和晴天太阳能装置发电”。

猜你喜欢
文段语意造句
语意巧连贯,旧“貌”换新“颜”——从“八省联考”卷探析高考语意连贯题
从造句入手学写话
《说文段注》之“同意”及其理论意义
运用思维导图,做好提炼语意题
造句
单一·连贯·完整
五年级阅读主题:壮观景象
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符号学语意——读《符号学产品设计方法》有感
造句
从中日两国宗教基本概念的语意表达看两国对宗教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