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2022-05-30 17:03栾岚
理论观察 2022年9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实效性高校学生

栾岚

摘 要:我国越来越重视高等教育的改革,在构建健全的高等教育体系中,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至关重要。目前,高校大学生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比较复杂,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容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思政素质也受到一定的冲击。高校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其思想道德素养和价值观对于其未来人文素质有着重要的影响,高校也要将思政教育摆在重要的位置,高校管理者要重视学生的思政教育内容,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本文首先对新时期对高校学生思政教育提出的要求进行了交代,指出了新时期新媒体对于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的意义,分析了高校思政教育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科学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2)09 — 0048 — 04

高等教育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步伐进行着调整,高校十分重视大学生的多元化素养的发展,高校可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强化学生的素质教育,创新学生思政教育形式和内容,丰富教育的素材,尤其在新时期高校改革背景下,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开展学生思政教育。目前,国家和社会各企业需要复合型的人才,高校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人才,是促进国家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助推力,是国家发展建设的主力军,培养其完善的人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助于为国家建设培养新的接班人。高校要善于运用新媒体或新的教学手段,强化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际效果,进而突出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和作用,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新时期对高校学生思政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一)政治教育敏锐性与针对性有待提高

新的经济文化发展背景,对于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敏锐性与针对性,这关系到思政教育的质量和实际效果。部分高校中教师仅重视对学生思政教育理论知识的讲解,但是对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的素质培养不够重视。部分高校不能针对社会环境和政治背景的变化,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和热点问题,导致部分学生认为思政教育不重要,认为其教育内容十分枯燥,对国家时事不够关注,高校思政教育管理中敏锐度明显不足。其次,思政教师在政治教育中针对性不足,使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掌握相关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知识因为与现实生活距离较远,成为了学生忽视的知识点。部分高校思政教育资料不够齐全,没有随时根据时代进行调整,且思政教育的通识性较强,没有针对高校大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思政教育,影响了学生参与思政教育的积极性。

(二)健全的思政教育管理机制有待建立

部分高校缺乏健全的思政教育管理机制,长期得不到高校管理者的重视,比较重视各个专业的教育内容和课程教育的开展,重视科研事业的开展,而对于通识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忽视的情况,使之处于边缘化的位置;部分高校对于思政教育体系建设不够重视,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相关工作人员或教职人员缺乏足够的责任意识和课程教育意识,这对于学生思政教育的效果必然会带来一定的影响;部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实施中,各个部门的协调和联系不足,教师们没有形成合力,学生思政教育的投入不足,导致支持思政教育的软件及硬件建设不到位,教室现代化、多媒体设备的运用不充分,党组织和团组织对于学生思政教育的开展管理不足,没有突出组织性的作用,学校的支持力度不够。

(三)思政教育课程安排有待规范

现阶段,部分高校开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工作开展的力度不足,管理方式相对陈旧,缺乏创新意识,难以满足现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际需求。由于高校管理方式落后,导致学生自身对思政教育不够重视,对于提升自我的思想政治素质积极性不高,甚至个别学生对教师思政引导比较抵触,参加思政教育活动主观意愿不强。高校对于思政教育的课程安排不够合理,部分课程作为选修课,课程课时安排较少,学生思政教育不够深入。思政教育工作者对于学生思政教育目标设定不够清晰,缺乏足够的教学经验,没有为广大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思政教育管理与实际脱节,对学生参加培训的纪律管理不够严格,个别学生存在思政课逃课的情况。

(四)思政教育人性化有待提升

高等教育的对象是高中毕业后参加高考的大学生,教育的对象是人,任何教育形式都要呈现一定的人性化理念,才能有良好的教育效果,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也是如此。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管理没有体现出人性化的特点,人文理念的融入不足,这也是影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效果的重要原因。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多由高校的党组织和团组织负责,他们定期组织学生党员、积极分子、优秀团员等参加教育座谈会和教育讲座,召开大小例会等等,很多思政教育管理者以领导自居,脱离教育实际,开展思政教育相对主观,缺乏對当代大学生的引导和服务意识,甚至个别校领导对学生颐指气使,导致部分学生参与思政教育的积极性大打折扣。高校学生思政教育除了《毛泽东思想概论》《思想道德基础与法律修养》等通识性课程教育之外,还通过组织汇报、会议的形式展开,工作形式相对死板,不重视实际问题的解决,思政教育管理比较片面,导致学生根本没有处于主体地位,学生感觉自己被忽略,人性化制度没有建立起来,不能满足学生自我发展和提升的需要。

二、新媒体应用于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

新时期,想要提高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就要从手段的多元化和形式的创新化角度入手,因此,探讨新媒体的重要作用至关重要。

(一)有助于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载体

新媒体由于其高效性与便捷性,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比较普遍和广泛,例如线上教育的开展都是依托于现代的新媒体软硬件等,因为新媒体具备传播速度快,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新媒体技术的信息交互和共享十分便捷,可以实现海量信息和数据的瞬间传输,因此,应用在高等教育中深受高校教师的认可和肯定。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高校教育获得了新的发展契机,也为高校学生思政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有利于创新思政教育的形式,丰富思政教育的素材。新媒体技术有着难以比拟的优越性,应用在多种行业中,可以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实现发送者与接受者之间的互动。新媒体技术共享性较高,可以促进用户个性化发展,学生也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学校可以利用新媒体发布信息等,在学生群体中宣传性十分明显。新媒体服务于学生个性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也可以为高校教育工作提供传播的有效载体。

(二)有利于创新思政教育形式,丰富教育内容

要提升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可以充分借助于新媒体的优势,高校可以借助于新媒体推送思政教育的相关内容,比如文章、音频、视频,宣传正能量的影视剧等等,主要用于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大局意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先进事迹作为影响学生行为的资料,通过新媒体进行传播可以使学生获得足够的教育资源,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偏爱的教育形式和内容,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具有明显的交互性,传统媒体如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书籍等主要是一种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输出,学生处于相对被动的位置,一味地接受,而新媒体的运用可以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建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新媒体上可以自行选择教育内容,如网络中、论坛中、公众号上,学生可以下载和观看一些关于思政教育的资料,一些爱国宣传事迹,感受当今的国际局势,了解中国科技、文化、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学生和教师或学生之间可以借助于新媒体进行交流,对于一些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困惑可以及时向老师请教。高校思政利用新媒体进行传播可以提高其效率,而且教师思政教育的素材可以通过新媒体寻找,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下载一些资料,保证思政教育的前沿性,将最新政治事件引入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教学实际确定教育方法和策略,提高思政教育的质量。新媒体技术运用在思政教育中可以拓展和延伸教育的内容和内涵,使高校思政教育突显出多元化态势,传播正能量的思政教育内容,帮助学生建立轻松的学习氛围。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政学习的自主性

新媒体是开放的,尤其是网络中包含着各类知识,可以为高校学生思政教育提供足够的资源,借助网络平台,学生可以随时查找和下载学习的资料。高校学生不同于初高中,他们对于学习的把握完全在于自己的节奏,因此,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的建立至关重要。新媒体为学生拓展学习内容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其提高政治觉悟,使大学生增强爱国意识,对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有更加客观的认知,有助于促进其身心发展。媒体的开放程度越高,高校思政教育的形式就可能越多样化,教师与学生要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学生之间的氛围也要调整好,针对思政教育工作,要创新教育方法,借助于新媒体实现教育教学的创新,发挥学生的主观作用,思考现实的很多问题,关注国家大事,关注民生,做一名遵纪守法、仁爱无私的人,关心他人,以正能量影响社会,构建和谐的社会秩序。

三、高校学生思政实际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思政实际教学方式相对陈旧

在部分高校中,学生思政教育的主要形式就是被教师灌输思政概念及思想,对于一些理念不理解,难以消化,教师也没有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导致学生对于一些理念理解不够深入,很多知识难以运用到生活和学习实践中。部分高校思政教育没有把以人为本的理念作为指导,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思政教育存在形式化的问题,课堂教学比较正规,教师讲解也相对成熟,但是就是与实践的关系不密切,学生主要是听教师讲解,观看纪录片,内容相对陈旧与单一,学生的积极性难以被调动起来,导致思政教育收效不佳。

(二)思政教育形式与内容脱离实际

在高校中,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都要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学生才能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成果,转化为自己的能力,但是高校学生思政教育还存在一个明显问题,那就是思政教育理论和实践的脱节,部分高校思政教学理论教育就是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缺乏联系。思政教育针对性不足,部分教师没有结合时代特点和学生实际更新教育内容,很多内容难以触动学生的心灵,学生难以找到共鸣,导致思政课堂毫无生气。其次,高校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没有发挥出积极的主观作用,教师留给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时间不多,师生之间的互动不足,还有部分教师甚至将思政教育简化为政治知识的教学,这本身就是偏离了教育目标的行为,更不要谈及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学生对于思政知识理论理解不够透彻,导致思政教育产生的效果不是很明显。

(三)不良思想对学生产生不利的影响

高等教育过于关注专业知识教学的过程,对于学生价值观和道德素养的培养不够重视,在目前的社会背景下,很多学生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一些不良思潮对大学生的侵蚀不容我们忽视,例如享乐、攀比、物质、拜金等等,这些不良思想对于尚未建立稳定价值观的学生来说其影响不言而喻,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就显得更为重要。

在网络时代,各类资源与信息充斥網络,学生接触网络后,难免不被网络中的一些舆论和信息所干扰,很多信息将学生包围,其中就包括暴力、血腥、色情、消极厌世等负面思想,对学生的价值观影响明显,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

部分学生对于马克思理论尚未掌握,对待自己的人生缺乏规划,不够坚定和坚韧,面对挫折经常自暴自弃,甚至部分学生对于世界呈悲观态度,近些年调查大学生抑郁症数据显示,各大高校大学生抑郁症患者不在少数,且逐年呈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缺失政治信仰和人生信条,对于自己的理想缺勇敢追求的勇气。一些学生体现出一种偏激和个人主义思想,比较封闭和自我,甚至出现一些极端的行为,不懂得尊重他人,比较自私,只考虑自我,缺乏公德心和社会责任感等等,可见,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势在必行。

(四)缺乏科学的教学考核评价制度

部分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缺乏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对于实际教学的考核不足,这也是导致思政教育不被重视的原因之一。首先,部分高校将思政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和内容,没有将其纳入高校教育的完善体系之中,考核方案没有建立。其次,缺乏健全的考核制度,思政教育内容比较单一,考核方式比较简单陈旧,主要就是以笔试的形式进行考核,往往学生到年底考试前临阵磨枪,背一背答一答,好像思政教育就完成了任务,但实际上不是这样。部分高校对于思政教育的考核过于简单和随意,缺乏科学的指标体系,且考核实践系统性较差,这需要高校的努力整改,强化对思政教育的考核和评价,倒推思政教育水平的提升。

四、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提升的对策

(一)融入以人为本的正确理念

高校思政教育要想提高其实效性,首先要明确教育主体,要明确学生思政教育的对象,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年龄特点。首先,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方案,要满足学生思政教育的需求,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关心学生的情况,关注其言行举止,倾听学生的诉求,尤其是针对一些性格缺陷、家庭离异、生活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及时的帮助。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民族风俗习惯,重视学生的价值观念,要引导其丰富精神世界,而不是盲目跟风和人云亦云,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識,重视其专业能力与道德品质的培养。教师要结合当代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分析其个性化特点,对思政教育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和拓展,重视挖掘学生的主观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互动,鼓励其参与思政活动实践。教师要把握课堂教学的尺度,创造自由民主的空气,为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允许学生提出建议并耐心解答,求大同,存小异,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思路,保证提高其自觉性,进而提高其政治素养。

(二)强化教育资源整合的能力

这里提到的教育资源不仅仅是高校思政教育的课堂理论知识成果,还包括师资力量、教学硬件与软件、网络中的教育资源等等。高校要积极整合思政教育资源,是指高校要拓展思政教育课程内容,创新教育形式,挖掘思政教育的内涵,从网络中查找一些可用于教育的素材,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思想案例和分析资料。高校要重视思政教育,并且加大投入,完善思政教育需要的硬件设备设施,如多媒体教学资源,电脑网络等终端设备,还要利用校园局域网和一些新媒体通讯软件实现教育资源的传递和共享。教师在教育资源的整合过程中责无旁贷,要发挥重要的引导和指挥作用,成为学生的表率,以自身的价值观念和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教师三观是否端正也是实际教学中十分重要的问题。学生可以采用网络获取更多的思政知识,可以搜索自己想要寻找的内容,且线上教育APP的发明使学生又获得了一个新的知识学习的渠道,还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关于学习问题随时与教师沟通,教师也可以利用QQ、微信群发布信息,布置作用和学习反馈,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

(三)围绕学生调整教育策略

高校思政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思政教育要围绕学生的实际要求和学习能力进行必要的调整。传统灌输式的教育是高校思政采取的主要形式,这种形式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思政教育实效性的提升。高校要结合社会各岗位对于大学生人才需求开展思政教育,当代复合型人才不仅要具备专业的职业技能,还要具备坚定的政治信仰,要爱国、爱人民,孝亲敬老,热爱集体,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对待挫折能够坚韧不拔,对待成绩能够泰然处之等等,因此,思政教育要从这些内容出发,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

(四)弘扬并继承传统文化

我国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中的很多精髓是历经千年留下的宝贵财富,仍是我国人民现在尊崇的真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要发挥传统文化的价值,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历经千年、生生不息的原因就是一种坚定的信仰在支撑,要找到我们的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信,思政教育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是思政教育的核心内容。高校应承担文化载体的作用,以传统文化为切入点,对当代思想进行解读,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在文化融合过程中,要看到优秀文化的作用,要正视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撞点,了解文化差异,让学生学会判断,提高其认知水平。

结语

总之,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的提升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要创新思政教育模式,强化教育资源的整合,发挥新媒体的重要作用,同时,借助于传统文化的手段,提高思政教育的效果。思政教师要重视实践活动开展的重要作用,为学生设置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爱国主义精神”“敬业精神”“民族团结精神”“奉献精神”等方面的沟通交流项目,增强学生参与思政知识学习的效果。在思政教育中融入培养学生三观、道德素质的内容,追踪社会热点问题,创新教学手段,确保在新时代通过高校思政工作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境界。

〔参 考 文 献〕

[1]许海光.新媒体视域下对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的思考[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9(08):190-191.

[2]顾以传,刘银华.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24):57-58.

[3]周玉锋,李志华.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创新路径分析[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0(04):139-140+143.

[4]朱玲玲.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与实践[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0(20):234.

[5]徐濯潇.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9(10):89-90.

[6]张映.新媒体对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9(11):227.

[7]王增宝.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政工作创新路径研究[J].吉林教育,2019(42):9-10.

[8]杨志伟.新媒体时代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特色及其创新路径[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13):164-165.

[9]潘京萍.新时期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强化路径[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02):93-94.

[10]吴菲琼.信息化教学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探析[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

33(03):100-101,104.

[11]董会.基于新媒体的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发展策略探讨[J].才智,2020,44(09):208-209.

[12]蒋文贤.基于资助育人工作的高校思政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

32(15):72-73.

〔责任编辑:丁 冬〕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实效性高校学生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