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命若琴弦》,让文章“结尾”也如“琴弦”般余韵悠长

2022-05-30 10:48莫笑君
中学生博览·文艺憩 2022年8期
关键词:结尾处瞎子琴弦

作者简介: 莫笑君,原名胡姚雨。东南大学硕士毕业,青年作家。曾获香港中文大学第五届全球华文青年文学奖一等奖、2013全国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等。已出版青春中短篇小说集《余声不回》。

如何把文章结尾写好?我想,要从一个结尾里读出多重韵味,不就是所谓的“开放式结尾”吗?“开放式结尾”的作品中,史铁生《命若琴弦》十分典型。这是一篇以盲人为主角,深刻描绘人性和希望的动人小说,但因原文超万字,只好节选核心情节,来展现作品的结尾艺术。强烈推荐大家阅读原文,完整感受人性与生命之美。

结尾技巧一: 用金句结束试试

我们常说,文章要有“点睛之笔”,这“点睛”和“点金”还正好算半个谐音,都表示在几百字的文章里,总得出现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它可以是标题,标题取得好,文章就成功了一半;可有时候标题是命定的,那这点睛之笔就只能放在正文里,具体放哪个位置好呢?一般来说,把这点睛之笔放在结尾,往往就能为作文赢得一线生机。

为什么得是结尾?因为前文无论是叙事,还是议论,一定都是展开了说,往细了说的,读者读完后,如果能把前面看过的东西来个金句总结,无疑就给人一个“重磅”提醒:啊,刚刚看了这么多,就是说了这么个理儿啊!

用金句为文章作结,也叫作“主旨概括式”结尾,“升华主题”和“突出中心”往往就是靠金句概括实现的。

《命若琴弦》的结尾处,就有这么一个金句:

目的虽是虚设的,可非得有不行,不然琴弦怎么拉紧;拉不紧就弹不响。

这句“金”在哪儿?它说破了整个故事的核心设计,揭示了人物命运的关键转折——“虚设”!那张让老瞎子和小瞎子心心念念的治眼药方,是假的!那只是一张白纸,他们的复明愿望,到头来是一场自欺欺人的骗局!

这个关键的设定,被这句话进行了凝练和揭穿,同时,又通过后半句作了解释——为什么要虚设?为什么要骗人?因为,这是善意的谎言,正是有了这谎言,他们才会拉紧琴弦,冲着这个虚拟的目标,满怀希望地活下去。

我们可以做个小小的改动,把这金句往后挪一挪,挪到“永远扯紧欢跳的琴弦,不必去看那张无字的白纸……”后面,然后至此结尾。

如此,就算没有后面的内容,也能形成一个基本合理的结局。

这种概括式的、把主题说穿、说透的结尾方法,是一个非常管用的写作收尾技巧。它像一根皮筋,将文章完美收口,让原本快要四散逃逸的文字,统统归束其中,成为一个鼓鼓囊囊、饱满圆润的气球。

概括很难?别担心,中国古典小说里有很多例子!这种金句式结尾,在古典小说里用得最频繁,古人往往就是以诗句来为全书作结的。我特地去看了一眼四大名著的结尾,除了《西游记》,其他三本皆如此——

《三国演义》: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

《水浒传》:不须出处求真迹,却喜忠良作话头。千古蓼洼埋玉地,落花啼鸟总关愁。

《红楼梦》: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

《西游記》的结尾倒算是“一股清流”,十分直白地写:《西游记》至此终。这也算一个万能

的金句了!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引用诗词、名言这些现成的金句来为文章作结。当然,金句也不一定以诗歌、对仗或多么华美的语言呈现,只要这句话是有哲理、有思考的,就足以引人回味。史铁生就是通过总结前文,自己提炼出了金句。另外像《基督山伯爵》的结尾也很典型:“人类的智慧就包含在这五个字里面:等待和希望!”这种简单、独特的概括,也可以流芳百世。

相信善于“原创”名人名言的你,一定不缺炮制金句的能力,下次把它合理用在文章结尾处,说不定就会获得成功!

结尾技巧二: 直接重复某句(段)试试

这个技巧是不是听着耳熟?和我们前几期介绍的“重复”修辞是相通的。

没错,把这种重复用在结尾,就是典型的“呼应式”结尾,重复首段(句),就是首尾呼应;重复文中某一段(句),就是前后呼应。《命若琴弦》采用的是首尾呼应法:

现在让我们回到开始:

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两顶发了黑的草帽起伏躜动,

匆匆忙忙,像是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无所谓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也无所谓谁

是谁……

这里有一处很妙——作家写了这么一句:“现在让我们回到开始。”

相当于明摆着告诉你,我这结尾,就是直接重复了开头!

为什么要这么写?你会发现,这句话一说,让作家在小说里突然“显形”了,他好像是个说书人,突然把你从故事中拉出来,告诉你,看着我的稿纸,咱们呀跳回第一段去看看。这种很突然的“显形”,会给人一种旁观之感,我们一直站在故事之外,老瞎子和小瞎子永远是那平行世界里的人,我们无法插足、帮助他们,可即便如此,他们还是像最开始那样,再次为命运奔波起来,为那不可能实现的梦,努力弹奏起来……

这样的结尾,既形成了人物命运的闭环,更给人广阔的想象:一老一小两个瞎子,又要开始新一轮的循环,也许,谎言会不断加深,未来需要弹断的琴弦数量,又会增加两百根……

因此,“呼应式”结尾能给人故事源源不断、自我循环的绵长感,也是一种很经典、很讨巧的收尾方法。

用在作文里也十分简单,写一个人,结尾处只需“我的耳畔仿佛又传来了他的口头禅:……”你对这个人长久的思念、不舍便油然而生了;写一件事,结尾处可以“那天的夕阳仿佛又出现在我眼前,那样耀眼、温暖……”;或直接把某一句(段)话复制粘贴到结尾,如此都能让读者产生对前文的记忆和留恋,给人的印象自然也深刻了。

此外,像史铁生这样突然“显形”的方法也可以借鉴,那就是你为作文结尾的时候,可以笔锋一转:“亲爱的读者,你觉得呢?”或者“我永远不会忘了今天。换作是你,你会吗?”这种突然跳到读者跟前儿,“本尊现身说法”的小技巧,也很能制造出惊喜。

结尾技巧三: 往回删几个字试试

最后这个技巧很好玩,当你写完文章结尾后,别犹豫,直接往回删除几个字。

什么意思?

我们都知道这个经典的结尾:从此,他们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好吧,对喜欢happy ending的同学来说,这结局确实不错,可随着阅读的积累,我们难免觉得,这结尾可真够烂俗的呀!

拯救这个结尾的方法很简单:直接把这句话删了!

因为这句话之前,往往是这样的:公主面带微笑,和王子一起返回了城堡,从此,他们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删掉后,结尾就只剩:公主面带微笑,和王子一起返回了城堡……

你会发现,就算不说完,也不妨碍这个故事收尾。而省略号的存在,反而给人留下遐想,返回城堡后,还有没有新的故事发生呀?

这种留了点口子、不把话说满的结尾,就是有余味的结尾。它既给出了暗示,却又不封口,以便读者自行填装想象。

史铁生就是用这样的方法,把结尾写出了双重韵味:

永远扯紧欢跳的琴弦,不必去看那张无字的白纸……

其实,写完这句,他就可以结尾了。因为无字的白纸,就构成了一个新的悬念——小瞎子以后会发现吗?可他又重复开头:

无所谓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也无所谓谁是谁……

这个场景的重现,让小瞎子和老瞎子顛簸动荡的命运再次浮现在我们眼前,相当于在读者担忧之余,作者又补充暗示:他们会把这个秘密继续保持下去,目的地、姓甚名谁,都不重要了,目标只有一个:活着。

在创作理论中,这样的结尾,叫作“余波结尾”,犹如水面余波层层漾开,看似结束,实则无穷。像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莫泊桑的《项链》等,最终的大反转,都能产生余波效应。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逆向思考:史铁生、欧·亨利、莫泊桑文章的结尾,读完后,我们都可以为故事进行续写。能续写就表示,本来可以写出来的故事,作家们偏不写,或者是他们原本写了,但最后仍旧“聪明”地选择删掉了!

因此,在作文里,我们当然也能在写完后,往回删一些内容——

比如,写完游记后,把“这真是令人难忘的一天”这样俗套的话删掉;写完人物后,把“我永远忘不了这个人”这样常见的结尾摒弃,直接以倒数第二段作结,说不定反而能产生更大的回味!

当然,这个操作说来简单,实际中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不是篇篇文章都能“一删了之”的。比如,你的结尾是一个“金句”,自然不好把金句删了。上面这些句子毕竟太普通,远远不够金句的分量呢,所以删了说不定更好。

说了这么多,目的只有一个:要是写不出金句,就别把结尾说太死,如此才能让文章余音绕梁、不绝于耳!

猜你喜欢
结尾处瞎子琴弦
蛋炒饭的哲学
用"设疑"体现“学让引思”
编辑小语
我把雨丝当做琴弦
额头上的琴弦
瞎子算命
瞎子的故事
我们都是瞎子
谁动了我的琴弦
我们都是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