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解题策略的有效训练方法举隅

2022-05-30 04:20王东海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解题策略实践应用高中物理

王东海

摘要:高中物理教学中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有效的训练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文章首先分析了高中生物理做题能力较差的原因,然后从掌握学生学情的差异性、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习惯、采用一题多解拓展解题思维、整合课程重点完善知识体系、优化学生的思维方式、适当结合高考真题几个方面总结了高中物理解题训练的教学策略,最后从等效替代解题法、分类讨论解题法、绘图解题法三个方面阐释了高中物理解题方法的实践应用.

关键词:解题策略;高中物理;原因;教学策略;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2)19-0103-03

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与初中阶段相比,不仅知识点的复杂性有所提升,习题的难度也提高了不止一个层次.物理教师应当针对解题思路进行科学的训练,确定解题训练的教学要点,分析各种解题方法的实践应用,帮助学生迅速掌握各种物理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物理综合运用能力.

1 高中生物理做题能力较差的原因

观察高中生的物理做题情况,普遍存在做题能力较差的问题.这主要因为以下三点原因:

①教师在解题教学中,只注重解题的过程,未对学生分析规范解题的重要性.因此,虽然学生们掌握了教师的解题思路,但在实际应用时,不能规范、准确的在解题过程中表达出来,这导致学生的解题出现了扣分项.②学生的物理基础不够扎实,相比于初中阶段,高中时期的物理课程明显难度更高,有些学生由于初中接触物理的时间较晚,没有打下良好的基本功.到了高中阶段,这一学习薄弱点就会不断放大,成为学生学习的短板.随着物理课程的不断推进,需要学生掌握的物理知识点不断增多.学生面临的习题难度也在与日俱增,基础不出色的学生很难跟上教学进度,导致学生在面对物理难题时,常常产生无从下手的感觉.③教材中的例题省略了解析步骤.物理教材是高中生掌握知识的主要学习途径,学生在独立解答物理题之前,需要通过教材中的例题,来学习相应的解题技巧.而教材中的解题过程过于简略,会导致学生学的一知半解,对解题方法掌握的似是而非.一旦物理题型发生变化,学生就会束手无策,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2 高中物理解题训练的教学策略

2.1 掌握学生学情的差异性

由于高中物理习题的知识难点较多,部分物理基础比较优秀的学生可以迅速找到破题点,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则可能迟迟无法“得窥门径”.在实施解题训练时,教师不宜采用“平均化”的教学思路,而是要分析学生学情的差异性,采取分层教学的策略.帮助基础不佳的学生巩固知识,熟练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让物理能力优秀的学生多接触难度较高的习题,从中积累解题的经验.

2.2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习惯

高中生在做题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出错的情况.如果不对错题进行积极反思,学生再次遇到这类习题时,就可能重蹈覆辙.因此,教师应当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学习习惯.在每次考试、练习过后,都能将自己犯错的地方有条理的记录下来,在复习时勤加回顾.这样可以让学生吸取教训,改正错误,促进解题能力的提升.

为了帮助学生做好学习总结,教师可以为高中生布置“錯题集”任务.让学生专门将容易弄混的物理概念、答错的物理习题记录在一本笔记上,在每周周末上交给老师.教师从中找出学生犯错的共性问题,专门设置一份考卷,不定时的考察学生.这样可以起到突击抽查的作用,成功加深学生对错题的印象,在心中形成一定的警惕心理.当学生再次面对同类型的易错习题时,就能通过错题训练的经验迅速形成条件反射,避免重复错误的情况出现.

2.3 采用一题多解拓展解题思维

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重在思维拓展,如果学生的思维僵化,局限在固定的解题思路中,那么解题能力必然无法得到提升.对此,物理教师可以筛选出一题多解的习题,提供给学生进行专项训练,充分拓展学生的解题思维.

例一辆列车遇到突发事件而紧急刹车,如果此时列车处于匀减速直线运动状态,在7s后停止运动,最后1秒移动了2m,试问该列车刹车的总位移是多少?

这道习题可以采用三种解题思路求解答案.

方法一:用基本公式求解,这种方法比较适合物理基础较差的学生.

方法二:逆向思考,比较适合物理思维能力比较活跃的学生.

方法三:数形结合,适用于全体学生.

2.4 整合课程重点完善知识体系

针对部分高中生物理基础不扎实的问题,教师想要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解题方法,首先要夯实学生基础.对此,教师可以从日常教学入手,通过整合课程重点,完善知识体系的方式,帮助学生架构物理知识体系,形成严谨、清晰的知识结构图.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就能迅速找到知识点之间的衔接之处,在做题过程中,也能做到游刃有余,迅速联想到解题所需要的知识点.

例如,教师在教学完以上课程之后,可以为学生专门制作思维导图,带领学生将课程知识点填充在思维导图的框架之中.学生在解题时,就会联想到知识结构图,迅速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2.5 优化学生的思维方式

对于这个教学目标,每当教师完成一个阶段的教学任务之后,可以组织学习交流会,带领学生们重温这个时间段的学习收获.在交流会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谈一谈自己的学习心得,比如在做物理习题时,学会了哪些高效的解题方法.通过交流互动,学生们才能互通有无,从他人身上取长补短,让自己的解题思维更加开阔,弥补自身学习上的不足之处.

2.6 适当结合高考真题

若想提高学生的物理解题效率,规范学生的解题过程十分重要.而如何规范,需要教师确定一个标准.对此,高中物理教师可以从高考真题入手,将高考的答题流程融入到日常作业之中,成为学生习以为常的学习经历.由此,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适应能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高中物理解题方法的实践应用

3.1 等效替代解题法

等效替代法是高中物理常用的解题方式,有些物理习题中的题干条件比较繁琐,想要将这些题目信息有条不紊的逐个梳理,具有一定的解析难度.而利用等效替代解题法,可以将题目中的信息简单化,用其他的数值进行替代,帮助学生迅速突破难关.

比方说,在解答高一物理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必修第一册中“力的合成与分解”这一类习题时,經常会应用到等效替代解题法.譬如以下习题:

如图1,已知小球重量为G=50N,细绳和墙面的夹角为30°,求小球对绳子的拉力以及小球对墙面的压力.

对于这一类问题,可以应用等效替代法,将小球的重力看成合力.在细绳方向和垂直墙面的方向进行分解,等效替代成两个分力,求解出最后的答案.

3.2 分类讨论解题法

分类讨论解题法也是高中物理习题中比较实用的解题策略,尤其在运动学的题目中,经常涉及到多种不同的运动情况.需要学生根据题干信息总结出所有的可能性,逐一进行分析,分别求出最后的结论.

例如图2所示,有A、B两个物体重叠在一起,放置在光滑的平面上,已知A物体的质量为10kg,B物体的质量为2kg,二者之间的动摩擦系数μ=0.1,假如用一根绳子牵引A,施加大小为F的拉力,试分析物体A和物体B的运动状态.

这类物体习题需要通过分类讨论来求出最后的结果.从动摩擦因数的角度进行分析,以F大于等于摩擦力作为临界值,分类出两种可能,分别进行解析,可以避免出现遗漏答案的情况出现,保障学生做题的准确率.

3.3 绘图解题法

绘图解题法可以直观形象的将习题中各种数量之间的关系展示出来,在高中物理的各种解题方法中,相对而言最为实用.同时,这种解题方法也应用了跨学科的学习理念,体现了数学学科的数形结合思想.帮助学生掌握绘图解题法,学生的解题思路会逐渐变得有条不紊,解题的过程也会显得更为轻松.

总之,培养高中生的解题能力不能急于求成,教师需要让学生多转换解题思维,不要固步自封,局限在固定的解题套路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对于学生物理思维与创新能力等学习素养的成长都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需要物理教师重点关注、认真投入,助力学生物理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如玉.基于高中物理学习中解题策略的训练方法分析[J].中学生数理化(学习研究),2019(04):48.

[2] 赵淡宁.高中物理解题策略的方法训练研究[J].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18(06):11-12.

[责任编辑:李璟]

猜你喜欢
解题策略实践应用高中物理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略谈整体性思维在化学解题中的应用策略
初中数学解题策略实践应用研究
论高中数学的解题策略
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税务筹划在财务管理中的实践应用探究
微课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新模式中的应用
新形势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