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不减质 提升学生学习力

2022-05-30 04:37汪颖华
天津教育·中 2022年7期
关键词:老舍草原课文

汪颖华

“双减”政策落地实施,向课堂要质量,向作业要优化,让教师思考:如何通过课堂问题设置指向学生能力的培养,优化课后作业,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延伸能力的拓展,统筹运用,做到减负不减质。因此,如何用好统编教材,做到“教、学、评”一致,这是每个语文教师必须思考的。《草原》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精读课文,属散文类文体。本课重点描写了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蒙汉两族人民的深刻友谊,在教师的指引下让学生深入阅读课文内容,加强他们对字词句的理解,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拓展其学习深度与广度。本文以六年级上册《草原》一课为例,谈谈笔者的几点反思。

一、依托教材,提高课堂的效度

教学中,语文教师必须紧密结合语文要素,从这一角度着手,在组织设计教学活动时注重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充分关注他们的课堂表达,循序渐进地引领学生深度阅读。针对本单元来说,教师要聚焦语文要素,整合语文园地中的相关内容,联系教材知识点,合理设计开展阅读能力训练,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引导学生从课文的“题目、内容、文本、生活”逐渐展开,由浅入深地实现教学价值的构建。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1.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思考。2.习作时发挥想象,把重点部分写得详细些。语文要素第一点指向阅读,第二点指向表达,两者紧密联系。

在教学中,让学生在初读课文,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有大体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品读作者是如何把这些景象写具体的,提出问题:“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让学生的思考指向关注文本的表达,引导学生观察作者描写的顺序,追问:“这样的表达有什么好处?”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写草原的景美,并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有顺序的表达会让文章更有条理性,特别是描写景的文章,进而借鉴作者的表达为自己的写作所用。除此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品读作者在表达上是如何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让表达更生动。

教师用好教材,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是“减负”的基础。课堂上师生之间有效的对话,既基于文本,又高于文本。在充分品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关注作者的表达,教师用最少的语言,给予学生最充分的表达,让表达有依据,有思考,在有目的的对话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在浸润中形成语言的建构能力。最终形成问题设置、目标指向、方法建构、能力迁移的层层推进。

二、精读训练,重视词句的理解

精读是以掌握阅读方法、发展阅读能力、理解文章内容以及积累理论知识为目的的读书方法。简而言之,就是精细而深入的阅读,具体要求是“字求其训,句索其旨”,也就是要把字字句句都读明白,并达到融会贯通的理解水平。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文章语句、结构、内容等方面进行精雕细琢的研读,才能从疑惑不解达到深入理解。

统编教材中,语文要素明确了单元训练的要点,教师在教学中应紧扣单元语文要素指导并推进教学。例如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阅读是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是本单元的一个语文要素,为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可以设置几个层级的问题。本单元《草原》一课,教师在指导学生品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中,先让学生画出描写蒙古景色的优美词句,并批注自己的阅读感受后,引导学生抓住“天空可爱”“空气清新”“天空明朗”等词语,体会作者愉快的心情。先自读,再抓住文本中的重点词句,对学生有组织有层次地进行精读训练,读出词句中的形、色、情、韵,在精读中感悟词句,形成自己的阅读理解。如此一来不但实现了深度品读,又能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文段要表达的情感。在理解了“写什么”的基础上,对“作者是怎么写草原的景色美的?”学习“怎么写”就有了基本框架。

由此可见,经过精读训练,学生不仅能感受到草原的魅力所在,还能进一步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领会作者的思想,从而不断充实自我,提升语文素养。历经时间的积累,可使学生变得温文尔雅,极具书卷气。正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才可提高写作能力,写文章时才能思维敏捷,进而提升学习能力。

三、总结升华,提升学习的深度

老舍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小说家、作家和语言大师,也是新中国成立之后首位荣获“人民艺术家”殊荣的作家。在前文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领略了《草原》这篇课文的语言风格,也感受到了情景交融的表达方法。《草原》作为一篇具有代表性的阅读课文,在国家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倡导各民族团结和绿水青山自然和谐理念的新时代下,这篇文章所具备的时代意义和主题内涵也开始显现出来——领略草原风情、畅享和谐自然、感受民族团结。对这篇课文的教学,语文教师应基于单元语文要素着手,从课文的词句分析理解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带领学生品读,做到学用结合,在阅读中理解与学习。通过上文中的教学设计,学生对文章与重点词句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在课堂教学后半部分教师应和学生一起对全文进行总结,提炼中心,升华主题,提升学习深度,确保教学目标实现。

课末,抛出“老舍先生用‘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诗句来概括这次的草原之行,诗中既有‘情也有‘景,它们分别指什么?从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样的情?”的问题引导学生梳理总结全文,讓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读书收获,在交流中碰撞,回顾课文描写的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对文章自然和谐、民族团结的主题予以升华。

四、举一反三,培养能力的维度

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仅仅依靠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但就目前情况而言,不少语文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只注重数量,却忽视了质量,导致课后作业多数都是抄写生字词等机械的内容。此类作业不仅占据了学生的大量课余时间,更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实际上,这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作用不大,还成了学生学习路上的沉重负担。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和设计,才能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真正发挥课后作业的价值。

那么,如何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呢?学生作业的反馈就是最好的途径。在《草原》这课的《优化设计》练习中有一道题: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请你展开想象,它们会回味着什么乐趣?这道题检测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力,即在感受草原美的基础上,结合“语文要素”中的“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想象骏马和大牛会回味什么乐趣,把它写具体。通过作业反馈,有的学生的答案是“骏马和大牛在回味着草原的乐趣。”对这些做错学生的答案进行归因,他们不知如何写具体。于是,笔者把学生的答案作为引子。引导学生站在读者角度去思考“作为读者,你看到的同学的答案,你有什么想说的吗?”这样的问题设置旨在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进而给予学生思考的方向“如果你此时站在草原上,你会如何向你的好朋友介绍草原?”引导学生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想开去”,这样写具体就水到渠成了。

《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是对本单元的主题要素和语文要素的梳理总结。通过这题作业,让学生反观“交流平台”中的梳理总结,学生对这单元的语文知识点的学习方法更明晰了。但不应止于此,还要让学生学会运用这样写具体的方法。结合本单元的习作“变形记”把“变形”后的经历写下来,注意把重点部分写详细的要求,对学生进行习作指导。在学生充分的表达交流写作的对象后,从中选择一个写作对象,引导学生多角度展开思考,拓宽学生的想象,让学生的表达有依据,如何写具体就有方法可循了。

以1~2道题为基点,整合单元的训练点,运用适切的教学策略,总结梳理学习方法,优化作业设计,对知识点的能力进行迁移运用,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就可以真正达到优化减负的效果。

五、迁移延伸,拓展学习的广度

“双减”政策下,虽减少了学生书面作业的时间,但作业的质量并不能因此降低。除了优化书面作业的设计外,阅读是学习语文一项很重要的要求,也是学好语文的关键。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读书?读什么书?怎么读?如何检测读的效果?

笔者认为要基于《语文课程标准》中学段的要求,结合统编教材中的“快乐读书吧”,以各个单元的人文主题为导向,根据学生具体的学情,做到“保底但不封顶”。还是以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草原》为例,这篇文章选自老舍的作品,在部编教材四年级下册已学过老舍的《猫》,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老舍的作品,所以在教学时,学生对老舍不陌生。纵观小学各年级教材,在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也是选自老舍的作品,因此,在学习完《草原》时,可以推荐学生阅读老舍的作品,感受名家作品。当然,教师阅读教学策略的选择是保障学生有效阅读的依托。教师可以在学习完这篇课文时,推荐学生阅读选文的出处《内蒙风光》(《老舍全集》第十六卷),进而拓展阅读《老舍全集》,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阅读老舍的其他作品,其中阅读《内蒙风光》应是“保底”。这是基于《课标》中对第三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的要求。

为检测学生的阅读效果,可以选择在“课后延时”的时间段,根据《课标》对第三学段的阅读能力的要求“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让学生在同一时间默读文章《内蒙风光》中指定的段落(选段900多字),在三分钟内能了解选段的主要内容。并让每个学生充分地交流,引导有能力的学生对作品中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或优美句段进行摘录,并在习作中鼓励学生运用。长此以往,学生的积累才能为日后的薄发打下基础。

以一篇文章为切入点,拓展学生阅读同一作者的其他作品,旨在纵向拓展学生阅读的广度。除此之外,还可以横向拓展阅读的宽度,如这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的“触摸自然”,可以推荐有关自然风光、赞美壮丽山河的优秀篇目供学生选择,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推荐,多渠道、多角度地拓展学生的阅读面。阅读的过程就是学生积累的过程,教师作适切的阅读指导,能让学生的阅读更有质量。

六、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一线语文教师在组织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必须真正意识到求知和审美的重要性,通过合理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把求知和审美紧密聯系起来,如此一来才可以真正凸显出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协调统一的特点,才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水平,实现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在新课改背景下,增效减负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此,如何让语文课堂变得更有效率,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至今都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应依托教材,提高课堂的效度;精读训练,重视词句的理解;举一反三,培养能力的维度;总结升华,提升学习的深度;迁移延伸,扩宽学习的广度,才能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总之,只有教师做到心中有目标,落实有策略,评价有依据,才能真正在“双减”政策下,做到减负不减质,切实打造增效课堂,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刘芸)

猜你喜欢
老舍草原课文
北平的秋
讲解《草原图》
《当周大草原》
一生的草原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周恩来与老舍肝胆相照的友谊
背课文的小偷
老舍的求婚
背课文
老舍给季羡林“付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