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发挥书法课美育功能的实践

2022-05-30 08:13吴婉忠
广西教育·B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书法课

【摘要】本文以书法课《行书之美》教学为例,阐述巧设情境导入进行师生对话,以任务驱动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的方法,通过鉴赏《兰亭序》《祭侄文稿》《寒食帖》作品,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引领学生感受书法之美,从而达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目标。

【关键词】书法课 美育功能 行书之美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20-0135-03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从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四个维度进一步强调美育的价值功能。”《意见》明确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把美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学段”。《意见》确立了美育工作应坚持的三项原则:坚持正确方向,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增强文化自信;坚持面向全体,健全“面向人人”的学校美育育人机制,缩小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让所有在校學生都享有接受美育的机会;坚持改革创新,全面深化学校美育综合改革,形成充满活力、多方协作、开放高效的学校美育新格局。

新时代背景下,笔者任职的柳州地区民族高级中学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重视美育工作,在开足开齐音乐课、美术课的基础上,于2012年开设了书法课。书法课作为美术学科中的一个模块,学校面向高一年级全体学生开设了每班每周1个课时的书法课;2015年,学校投入资金30余万元建设书法教室,为书法课教学提供了更好的环境和条件支持,有效健全了“面向人人”的学校美育育人机制。下面,笔者以《行书之美》书法课教学为例,探索新时代背景下书法课发挥美育功能的教学实践。

一、教学目标

《行书之美》是高一年级书法教学的第一节课,旨在通过与学生探讨“天下第一行书”“天下第二行书”“天下第三行书”之美,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引领学生感受书法之美,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达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教学目标。

二、学情分析

柳州地区民族高级中学的学生大多来自县城及农村学校,美育是这些学校教育教学中较为薄弱的环节。经了解,柳州市县城及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美术、书法、音乐等学科的师资较为薄弱,美育硬件设施落后,美育条件急需改善。笔者所任教的班级里,大部分学生未上过书法课,他们对书法的认知仅停留在表面,在欣赏书法作品时,更多的是关注作品写了什么内容、属于什么字体,以“整齐”或“不整齐”评价书法作品。在信息化时代,抖音、快手等短视频App盛行,不少学生受“江湖书法”的影响,盲目追求标新立异的“表演型”书法,难免对书法存在误解。对此,笔者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薄弱的书法学习基础,以“天下第一行书”作为切入点,带领学生走进书法的世界。

三、教学内容

大部分书法教材的第一课主要介绍汉字的起源、演进,书法的书体分类、简史等,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引领学生感受书法之美。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书法教材挖掘书法中鲜活的、直击学生心灵的内容,激起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行书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它从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弥补了楷书书写速度慢和草书难于辨认的不足,在我国书法发展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有着极高的实用性与艺术性。在书法教学第一课中,教师选用行书这一代表性的字体作为鉴赏内容,以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在本次课教学中,笔者以“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的《兰亭序》、“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天下第三行书”——苏轼的《寒食帖》为鉴赏作品,通过对这三幅作品的创作背景、书写技巧、风格特点、人文精神等方面的教与学,引导学生感受王羲之秀美新妍的艺术风格、随兴自在的心境及旷达俯瞰世间的洒脱,感受颜真卿的悲痛欲绝、令人震撼的坚守及其忠君爱国的家国情怀,以及感受苏轼在逆境中的悲苦与顽强、天真与豁达,从而让学生对书法产生正确的认识,感受书法点画、线条、笔墨之美,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探究意识,以此落实美育工作应坚持正确方向、坚持面向全体、坚持改革创新的原则。

四、教学过程

(一)鉴赏《兰亭序》:巧设情境导入课堂,师生对话探究

1.巧设情境,了解《兰亭序》的创作背景

笔者利用多媒体播放纪录片《台北故宫》的视频片段,以及展示笔者亲自拍摄的兰亭实地照片导入新课,给学生呈现了兰亭实地“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的江南秀美风景,并介绍了古代文人墨客诗酒唱酬的雅事——曲水流觞,即文人列坐溪水两侧,将斟满美酒的酒杯放在溪水中,让酒杯顺流而下,酒杯在谁面前打转或停留,谁就要即兴作诗,作不出来的就会被罚酒。以上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感受到东晋文人饮酒赋诗的风雅,体会春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快乐氛围。

2.师生对话,感悟中国书法之美

《兰亭序》全文共有20个“之”字,其书写特点使作品本身达到了艺术多样化与统一性的效果。为了让学生感受王羲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书法之美,笔者利用多媒体展示作品中每一个“之”字的写法特点。直观的展示、生动的讲解,使学生感受到了“之”字或遒劲有力,或一波三折,或飘逸灵动的独特之美。

笔者再设计两个问题与学生进行对话。其一:“能不能把作品中‘之字的位置互换,如将‘暮春之初的‘之字”及“今之视昔”的‘之字进行调换?”笔者展示了模拟调换的图片,学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如“暮春之初”中“之”字写得比较工整,“今之视昔”的“之”字书写速度很快。笔者继续鼓励学生分析其笔画和书法家书写时的心境。师生对话后得出结论:“暮春之初”表现的是良辰美景之下的平和欢喜,其中“之”字的平捺写出了“一波三折”;“今之视昔”表现的是万古同悲的感叹,“之”字的平捺迅速往回折,与下一个“视”字的点画有笔断意连之妙。

其二:“《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天下第一的标准是什么?中国书法的美主要体现在哪里?”针对此问题,学生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有学生认为,《兰亭序》的字形非常优美;有学生认为,《兰亭序》文章精妙绝伦;还有的学生说,因为《兰亭序》的作者王羲之很有名气,等等。另外,也有学生提出疑问:《兰亭序》这幅作品中有不少增补、涂改的内容,如第一列、第四列补入“癸”“崇山”等字词,作品的中半段修改次数明显增多,有“因寄所托”的“因”字、“向之所欣”的“向之”、“岂不痛哉”的“痛”字等,那么,为什么这幅作品还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笔者引导学生分析,让学生在师生对话中感受书法作品与书法家情感的深刻关联,感悟书法飘逸流动的“气”和起承转合的“韵”。

对话是师生之间的一种交流形式,是书法鉴赏教学中使学生享受学习、获得审美认知的途径,在此过程中,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至理性认知,对书法作品的鉴赏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培养了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有效落实了《意见》中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目标。

(二)鉴赏《祭侄文稿》《寒食帖》:任务驱动,学生合作探究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学要使学生躬行实践,探究知识,“凡是应当做的都必须从实践中去学习”。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鼓励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以自主、合作与探究等方式获取知识和技能,形成创意和见解,学会用美术及跨学科的方式解决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任务,让学生之间展开合作探究是本节课的一次尝试。在师生对话之后,笔者接着介绍《祭侄文稿》《寒食帖》的创作背景,并提出任务:以行书之美的标准,分小组合作鉴赏《祭侄文稿》《寒食帖》,然后分享鉴赏成果。学生在任务驱动下进行合作学习,展现了极大的学习热情。以下是部分学生的发言实录:

生1:小时候,我学过颜真卿的楷书,笔画工整、饱满大气。而这篇《祭侄文稿》作品涂涂改改、字体大小不一,感觉和印象中的颜体不一样。后来我查阅资料了解到,《祭侄文稿》是颜真卿为侄子颜季明写的一篇祭文。颜季明与他的父亲,也就是颜真卿的哥哥颜杲卿,在安史之乱中被杀害,两年后,颜真卿找到了侄子的头颅,并完成了《祭侄文稿》。我想,他在写祭文的时候心中应该有太多的悲痛,这样的文字真正源于内心,展现了艺术之美。

生2:书法作品一丝不苟、整整齐齐,是方正之美,而饱含真情实感是张力之美。当颜真卿看到侄子的头颅,他十分悲愤、痛苦,在写“父陷子死,巢倾卵覆”时,他一定极度悲愤,书写速度很快,挥笔豪放,一气呵成;每一個字线条凝练遒劲、坚决果断;从作品也可以看出,颜真卿一次蘸墨书写数行,墨色从浓变淡,浓墨厚重苍润,淡墨干枯老辣,让人感受到了他内心的震恸。

生3:我很喜欢苏轼的诗词,“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也喜欢吃东坡肉,以前老师给我们讲过,苏轼才华横溢却命途多舛,被贬了很多次。今天看到《寒食帖》,更觉得苏轼不简单,他虽然处境艰难,但书法作品空灵淡然,给人一种云淡风轻之感。

生4: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苏轼的《寒食帖》和王羲之的《兰亭序》,一笔一画饱含着书法家的深情。我从中感受到了,在评价一幅书法作品时,并不只是评价书法作品的艺术技巧,还要体会作品中渗透的情感。书法和诗歌、音乐相通,只有发自肺腑、表现真情的作品,才能跨越长久的时间,成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

学生的发言精彩纷呈,课堂气氛活跃热烈。当笔者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时,我们能够从中感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快乐。一幅幅书法作品,一个个丰富的艺术世界,也是学生面向艺术世界的窗口,书法教师不仅要为学生打开窗户,让他们感受书法的精彩世界,产生发自内心的审美兴趣,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欣赏、学会理解、学会感悟,在书法作品鉴赏中提升自我的审美情操。

(三)课程总结

在课堂总结环节,笔者设置问题:为什么学习书法?学生纷纷表示:为了开阔视野,为了陶冶情操,为了提高书写技巧,等等。学生的回答脱口而出,过于公式化,并没有真正思考学习书法对个人成长的意义。此时,笔者以倒序的形式展示了书法的发展历程,从草书回到行书,从行书回到楷书,从楷书回到隶书,再到小篆、大篆、金文、甲骨文,将中国灿烂的书法史展现在学生面前,并总结道:“书法承载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它就像一把钥匙,可以为我们打开通往传统文化的大门。”接着,笔者向学生再次展示《兰亭序》《祭侄文稿》《寒食帖》,强调了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我们也可以像王羲之、颜真卿、苏轼那样,把心中所思所想通过笔墨寄托情怀。最后,笔者向学生展示本人的毛笔、硬笔书法作品,其中毛笔书法作品展示的是笔者临摹的智永《真草千字文》,硬笔书法展示的是笔者制作的微视频书写过程。通过以上教学环节,笔者与学生深层次探讨了书法学习的意义,让学生了解书法是一门手上功夫,可以磨炼意志、舒缓压力,由此坚定了学生学习书法的决心,使课程教学得到了升华。

五、教学反思

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指出,兴趣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不仅包含预见的客观结果,包括活动发展的全部状态,而且呈现为个人情感上的倾向,兴趣是贯穿活动始终的统一体,而不只是一时一事的短暂注意。本节课教学主要围绕《兰亭序》《祭侄文稿》《寒食帖》三大行书名品进行赏析,让学生在师生对话、合作探究、交流分享等环节中,充分感受行书之美、书法之美。教学以此为切入口,使学生产生学习书法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基本实现了发挥书法课美育的功能,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操和人文素养,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塑造美好的心灵。

经过认真反思,笔者认为课堂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兰亭序》《祭侄文稿》《寒食帖》三幅作品虽然分别代表自然与人的关系、家国与人的关系、逆境与人的关系,但不足以代表中国行书的全貌,《行书之美》这一课题范围略广,教学内容的选择、课题的命名等工作还需改进。另外,由于学生书法学习基础较为薄弱,本课对作品的赏析略显粗浅,对高中生而言深度不足,加上分析笔墨技法的内容过多,难免使学生失去兴趣、产生畏难情绪,不利于笔者今后开展课程教学。因此,笔者今后将结合学情继续探究更多有效的书法课堂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颜莹.教育写作[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20.

[2]王镛.中国书法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4]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魏莉,译.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吴婉忠(1984— ),广西武鸣人,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学美术、书法教学。

(责编 杨 春)

猜你喜欢
书法课
推动书法课型创新优化书法课堂教学
高中书法课走班制教学有效路径研究
浅谈在小学阶段开设书法课的必要性
农村中小学书法教学之我见
书法课
浅谈怎样抓好书法课的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让书法课从沉睡中苏醒
浅议中小学开设书法课的意义
浅议中小学开设书法课的意义
低年段书法课激趣法宝之甲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