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在初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

2022-05-30 10:48马腾亮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应用

马腾亮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地理学科越来越被重视,这对地理课堂教学的质量要求有所提高,对地理教师的教学水平要求也有所提高。地理学科的实用性很强且和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实施地理生活化教学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教师在初中地理课堂中进行生活化教学能有效改善当前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地理学科和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便于学生学以致用和高效学习。文章主要分析初中地理教学现状以及探讨生活化教学在初中地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2)15-0040-03

生活化教学需要以生活实际为基础,将生活现象和教材知识相结合。因此,在初中地理课堂中,教师要把握好教学进度,运用能将生活现象和教材知识相结合的具体策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初中地理教师要逐渐改变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引入生活案例,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有效促使学生学以致用,构建高效地理课堂。

一、初中地理教学现状

第一,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师一方面要提升学生的地理成绩,另一方面要教会学生将所学知识灵活地运用于实际生活。但是,由于教师和学生都顶着升学的压力,导致关注点偏向其他学科,从而弱化了学生对地理的学习,甚至有时候会出现有的学生在地理课上做其他学科的作业,而不去主动探究地理学科和现实生活的联系的情况。此外,有些初中地理教师认为在教学的过程中较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部分学生认为地理知识是枯燥无味的,这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第二,初中地理师资力量较为薄弱,部分初中地理教师的职业素养有待提高。初中地理教师一旦缺乏专业和成熟的教学理念指导,就会导致整个教学过程死板。缺乏创新的初中地理课堂意味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反之学生难以全神贯注地跟随教师的思路去学习地理知识。因此,教师需要转变固化的教学方式,改变课堂气氛沉闷的现状,实施生活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有些学校的地理教学资源相对匮乏,这也会对教师开展生活化教学有不良影响。地理教学资源包括地球仪、模型、实验器具以及多媒体设备等,教师如果只是讲授教材知识,难以让学生长久地保持学习的兴趣,也容易使学生的学习途径较为单一。地理教学资源具有很好的教学辅助作用,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教师在实施生活化教学时应充分发挥地理教学资源的作用。

二、生活化教学在初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

(一)结合生活案例构建生活化课堂

在初中地理课堂中,教师如果引入生活案例,就能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通过生活化的语言和素材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例如,在教学“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先结合生活案例向学生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如“大家认为中国现在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学生通过生活案例、新闻报道或者家长的言谈已经明确了答案,那就是“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教师可以接着提问:“你们在生活中经常会听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这两个专业名词,可否列举出相应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学生可能会回答出美国、日本等较为熟悉的发达国家和印度、泰国等发展中国家。之后,教师就可以正式导入新课,即“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是根据什么划分的,为什么这样划分”。教师结合生活案例导入新课的方式,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对新知识的吸收和消化。

又如,在开展“中国的民族”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案例,向学生讲解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服饰特点等,或者用多媒体展示与之相关的小视频和图片,让学生轻松地了解相关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学习地理是为了培养学生对地理的正确认知,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以及世界,并逐步建立地理思维以及培养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地理与生活、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不管是人文方面还是自然方面,地理都是生活环境的折射。

例如,在教学“洪涝”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分析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以及讨论采取哪些措施能防治洪涝灾害。学生通过听教师讲解,和同学互相讨论,自主查阅资料,明白了洪涝灾害受地形地貌、降水量、植被分布等因素的影响。洪涝会产生很大的危害,如致使交通受阻、农作物减产,甚至会造成人员伤亡。因此,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探讨预防洪涝灾害的相关措施,如加强民众的防灾意识,建立完善的雨量观测和警报机制,植树造林,保护地球,等等。这样将生活中学生熟悉的情境还原至课堂,能有效帮助学生树立“地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意識。

又如,在教学“埃及” 这节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引入新课内容,如播放视频,展示两个小朋友的对话。小艾:我刚看见新闻上说埃及的沙漠里“长” 了一个发电站。小亮:啊?为什么沙漠里可以“长” 出发电站?小艾: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这样的视频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兴趣,同时营造了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便于学生进行思考和联想。然后,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展开竞赛式探讨,从而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随着“一带一路” 倡议的不断推进,中国和埃及的交流变得越来越多,埃及太阳能发电站的建设项目也有中国电力企业的参与。视频中,小艾和小亮参观了埃及的相关企业后,发现其中有很多中国员工,他们采访的几个中国员工都表示,现在正值高温月份,地表温度能达到65摄氏度以上,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参观的时候要做好防护措施,谨防中暑。接着,教师让各个小组讨论:为什么埃及的地表温度可达到65摄氏度以上呢?提示学生可以从地理位置、气候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各个小组成员踊跃回答,一组成员回答得不够全面,别的小组成员可以进行补充,最后获得较为全面的答案。这样,让学生体会到了合作共赢的好处,提高了思考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也有效开拓了思维。

视频中,小艾和小亮探索的第二站是尼罗河沿岸。小艾拿出一张埃及的旅游攻略图,然后指给小亮看,并说明坐船是参观各个旅游景点最便捷的出行方式。小亮不解地问:“为什么?”小艾回答说:“你看旅游攻略图,这些旅游景点几乎都是围绕着尼罗河的,所以选择坐船最适宜。而且,尼罗河就像中国的黄河一样,是埃及的母亲河。”小亮接着问:“为什么说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视频在此暂停,教师让学生从地形、水源、气候、交通、土壤等方面分析尼罗河能成为埃及的母亲河的原因。这种先创设情境后提出问题的模式,可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接着,教师将上述情境进行拓展:小艾和小亮选择了水运,他们在船上的时候看到了一大片白花花的植物。小艾惊奇地问:“那些是什么?” 小亮说:“那些是埃及的特产长绒棉。”小艾又问:“埃及的地表温度那么高,全年的降水量又少得可怜,适合长绒棉生长吗?”视频播放到此处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一起探寻长绒棉生长所需要的条件。经过探讨和分析,最终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棉花是喜热作物,且在开花期的时候忌多雨。因此,棉花的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棉花比较耐干旱,也适宜生长在埃及的沙土土壤上。这样,教师就能让学生了解到棉花这种农作物的生长条件,认识到尼罗河对于埃及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同时让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培养了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视频中,小艾和小亮探索的第三站是埃及著名的旅游景点金字塔。情境一变,小艾和小亮来到了金字塔前,他们抬头仰望着金字塔,由衷地感叹道:“真是太雄伟了!”小亮又说了一句:“怪不得埃及的旅游业产值会占他们国内生产总值的13%~15%。” 小艾说:“啊?有这么多吗?我看到来这里的人也不是很多啊!” 小亮答道:“那是因为除了金字塔,埃及还有很多别的景点。”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从交通、地理位置、旅游资源等角度探讨为什么埃及的旅游业这样发达,从而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因地制宜才能发展好经济” 。

之后,教师可以将这三个情境串联起来,让学生用思维导图总结出小艾和小亮的“埃及之旅”,并简要分析每个情境的优势。学生思考和小组讨论后总结出:了解太阳能发电站要考虑其地理位置、气候以及下垫面;了解尼罗河沿岸的情况要从水源、气候、交通和地形等方面综合考虑;了解金字塔要结合它本身的旅游价值、交通和地理位置等。

教师通过为学生创设三个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各有侧重点地培养了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积极参与,并采用了轻松的学习方式,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教师在创设情境时选择了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热门的“一带一路” 主题,让学生感受到地理和时事新闻的结合,感知到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有效激发了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三)从日常现象出发,让学生感悟生活中的地理

地理教师要秉持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善于观察生活现象,并将其合理引入教学当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概念,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生活现象或者身边事物”的良好学习习惯。

例如,在讲解“季风”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操场上方飘扬的国旗,将国旗飘扬的方向记录下来,为学生学习季风的知识和掌握季风的变化规律打好基础。教师重视生活细节,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现象,主动探索生活现象和教材知识的联系,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也激发了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四)结合室外活动教学,渲染生活化场景

地理教材中包含大量的地理知识,为了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学习,教师要勇于打破教材和课堂的局限,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通过实践教学解放学生的天性,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例如,在教学“中国的水资源”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学校附近相对干旱的地方考察,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并从气候、地域、河流等方面分析干旱的原因。学生通过课外实践活动深刻理解了水资源的分布情况,也懂得了节约用水的重要性。这节课的教学意义得到了升华。

综上所述,将生活化教学应用于初中地理课堂中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和教学改革要求的。教师要正视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结合生活案例构建生活化课堂,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从生活现象出发,引导学生感悟生活中的地理。教师还要结合室外活动教学,渲染生活化场景,让地理回归生活,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逐渐找到学习地理的意义,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实践能力,有效提升地理课堂教学质量。

[   参   考   文   献   ]

[1]  李慧.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5(7):13-14.

[2]  唐卫伟.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課程(中学),2018(7):55.

(责任编辑    黄    晓)

猜你喜欢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应用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