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顾虚实,静水流深

2022-05-30 10:48戴亮亮
师道 2022年4期
关键词:叙事诗叙事性诗性

戴亮亮

荀子《劝学》中曾言,“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意谓君子学习各种事物的法理,以完全纯粹为美。诚然,不全、不精的语文教学也称不上是完满的语文教学。而何谓完满的语文教学呢?便是兼顾虚实。推至初中语文教学,“全”即指具体全面的“务实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包括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巩固与提升等,侧重知识、技能的夯实与掌握;“粹”即指粗中粹精的“务虚观”——带领学生挖掘、深化文本的情感和文化价值,包括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等,侧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与渗透。前者重在知识、技能的落实,后者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二者相融合,指向的即是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基础性质。

常言道,“虚由实生,实仗虚行,以实为本,以虚为用”,初中语文中长篇叙事诗的教学莫过于此。长篇叙事诗兼有内容叙事性和语言诗性的特点,它的叙事性集中体现在诗人直面现实与人生,在创作过程中融入高度概括或抽象化的社会经历与民间疾苦,采取不同的叙述视角,以人物形象显示生活的本色,进而表达对时代的思考。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把握叙事诗的叙事特点,自发地进入较为真实的历史情境,进而掌握分析、鉴赏叙事诗的能力,这指向的即为“务实观”的实践。诗性特征主要体现在抒情性,寓于诗歌拥有特殊美感的语言中,包括韵律、节奏、修辞、色彩、意蕴之美,是诗人生命激情迸发的汩汩之泉。这也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品味语言,在知人论世后与所处不同时代的诗人产生内心情感的共鸣,进而领略诗歌的历史韵味和文化价值,这指向的即为“务虚观”的实践。

回观传统的师授生听的语文课堂,特别是长篇叙事诗的教学,教师在以考试为导向的教学中,又因为诗歌篇幅较长,往往将知识、能力的传授即诗歌的叙事性教学流于课堂步骤的形式化——介绍诗人、生平经历、概括内容、揭示情感的“四部曲”。此时处于被动的机械式学习中的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未得到真正激发,大多数学生游离在学习探索过程之外,扮演着“容器”的角色,等待着教师流程式地“肢解”诗歌文本,进而完成“填充”任务。在此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缺失了主动参与、互相交流、质疑论辩的过程,思维就得不到有效展露,无法形成良性的师生沟通与交流。表面上看,教师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预设的问题,但学生的实际生成却仍停留在浅层。学生虽然完成了学习,却仍懵懵懂懂,无法真正地与所处时代的作者产生内心的情感共鸣,也无法更进一步产生自我体悟与反思,获得有益的启示。此时的长篇叙事诗歌的教学就失去了其务实与务虚的意义。

那如何转变教学模式,使得长篇叙事诗的教兼顾虚实——即诗歌的诗性与叙事性特征,既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由被动学习进入主动探究知识、提高能力的状态,又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使教学真正触及学生心灵呢?

一、解读诗歌内涵,以“实”奠“虚”。

长篇叙事诗不同于一般记叙文,语言高度概括化、简洁化、意象化,诗人的真实经历与感受往往被压缩至寥寥数语,因此,要求生活经验感悟不多、所处时代背景不同的学生直接理解、领悟诗歌,是存在一定难度的。作为教师,应该由诗歌的叙事性特质入手,创设富有趣味的、能够吸引学生自觉进入的教学情境,紧紧抓住诗歌创作的背景与诗人所处时代下真实的人生经历,在反复地朗读、品味中引导学生将表意不明、指向不清的诗歌语言还原为丰满具体的事件、人物乃至场景等,由实际的诗歌文本走向对背后情节的想象与扩充填补,才能够为下一步教学中学生与诗人产生情感的碰撞和交流做铺垫。

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例,我将诗歌的叙事性化为背景,创设探案情境,赋予学生“侦探”的身份,通过朗读全诗、结合注释等,引导学生自觉关注文本与注释,快速提炼出“761年8月秋,成都近郊衰老、无力、体弱的杜甫的茅草屋被秋风所破”的事件,破除了长篇叙事诗教学中“重情轻事”的传统。继而组织学生继续探查导致“茅屋破败”的四个原因,即秋风、群童、夜雨、丧乱,以师生对话的形式聚焦杜甫笔下景、人、事的特点,促使学生思维外显,从字里行间中抽丝剥茧,根据史实、通过想象来还原当时杜甫所遭遇的真实境遇。如与学生探讨“原文中仅有四字指代的“南村群童”究竟是什么样的小孩子呢?”这一问题,有的學生从“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推断出这些孩子是喜欢调皮捣蛋、恶作剧的无知孩童;有的学生结合当时社会战乱下百姓民不聊生、衣食堪忧的时代背景,进一步思考,似乎在当时的情况下,可能不止有杜甫一家的屋顶茅草被吹跑了,有更多人家的屋顶在大风中也未能幸存,所以这些孩子可能是受家境贫寒穷苦所迫,看到飘飞的茅草,就喜不自胜地捡回家里去了。与此同时,我还补充了清末杜诗专家仇兆鳖提出的“此叹恶少欺侮之状”的观点,开拓学生固有的视野,使得这段已成过往的安史之乱下的百姓离散生活渐渐在学生眼中变得鲜活、生动起来。在此基础上,我适时地开展“历史直播间”,借由视频材料、史实典籍,并辅以杜甫一生坎坷经历的介绍,由浅层的、可触摸到的诗歌文本渐渐走入已成为历史的、虚空的诗人的经历过往,使学生更加全方位地、真切地了解、感受到安史之乱才是导致世上疮痍、百姓疾苦的真正成因,更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进一步实践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价值。

我相信,学生只有充分理解了当时现实的狰狞,以“实”奠“虚”,才能进一步体会在这“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情况下杜甫赤子之心的圣人情怀可贵。

二、捕捉情感共鸣,返“实”为虚。

在解读诗歌内涵的基础上,拨开长篇叙事诗的叙事性外壳,就需要更进一步去触碰其诗性特质。南朝文学家钟嵘在《诗品·序》中曾言诗味即诗的艺术魅力与美感,有赖于“指示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而长篇叙事诗的诗性特质正是集中体现在意象上,意象源于现实生活,但又超脱于现实生活,往往凝聚着诗人特有的人生经历,承载着诗人炽热的情感理想,在岁月变迁和历史传承中渐渐沉淀出文化价值。作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诗歌的某个主要意象或者几个重要意象为突破口,化实入虚,通过如对比阅读、读写结合等活动来感受、体悟意象背后所寄寓的丰富内涵,涵泳相同境遇下不同的人生况味,促使学生从领悟一首诗到学会欣赏、评价诗人及其他作品并且产生自己独特且真实的情感体验。

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例,我将诗歌的诗性意蕴集中于“茅屋”和“广厦”的探索和挖掘,借助“纸笔绘人生”的活动,让学生通过文本与想象,描绘出杜甫所住的茅草飘飞、屋漏雨落、布衾似铁的“茅屋”和梦想中的千万间、风雨不动的“广厦”并相互交流,在二者直观的强烈对比之下,便可窥见杜甫虽置身泥泞之中,却仍心怀光明的无畏与伟大。此时的教学逐渐由本体性教学内容,开始向非本体性教学内容转化,即感情理解、文化熏陶等方面,返实为虚。接着,组织学生自行深究文本,带领学生继续向文本更深处向漫溯,一同解读杜甫的心愿——广厦的意味,那不仅仅是天下所有寒士的庇护所,更是杜甫希望看到的国家繁荣昌盛的未来。与之相对的,是他所心甘情愿付出的代价——吾庐独破、受冻、死,学生加上标点,反复诵读。哪怕只有我的茅屋破了没有关系,哪怕只有我受冻也没有关系,哪怕只有我牺牲了也无所畏惧!层层深入、字字千钧,这“广厦”背后所负载的,是杜甫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家国情怀、由“小我”至“大我”的超越啊。

文本内的对比还不够,我将课堂延伸至课外,引入“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白居易,以《新制布裘》中的“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进行对比阅读,使学生涵泳相同境遇下不同的人生况味,进而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学生对比分析、独立思考与综合评价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白居易是在稳暖中思天下人,而杜甫是在饥饿受冻中仍不忘天下人,学生对于杜甫的敬佩感慨之情就又上了一层楼。最后,再结合《孟子》中关于士大夫的标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杜甫实则超越了传统士大夫穷达的界限,不论面对着多么不堪的生活处境,始终具有广博的济世情怀,也揭示了杜甫之所以被称为“诗圣”的原因。而这样的文人情怀,不应该只停留在历史中,理应穿越千年,在现实生活中继续传承与发扬,进而引导学生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知音人”,树立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拥有同理心、为他人考虑、热爱社会及祖国等,实现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促进学生核心素养下的深度学习。至此,长篇需实施的教学实现了由文及情、由实入虚、由课内向课外、由知识向素养、由浅层至深度的跨越。

三、强化学生个性参与,“虚”“实”相拓

所谓“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在长篇叙事诗的教学中,无论是对叙事性外壳的真实感受,还是对诗性语言、情感的领悟,贯彻联结始终的,都应是学生的个性化参与和体验。因为诗歌本身就是诗人个性化情思的阐发,所以唯有将学习自主权归还给学生,才能为学生留出施展的空间。作为教师,可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破除班级这个过于庞大的单位限制,化整为零,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尽可能地參与活动、探究问题、提升能力。而为了为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教师在分组前不仅需要掌握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而且对学生的性格特点、表达欲望、学业基础也要有较为充分的了解,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衡调配,以保证各个小组的综合能力较为一致、优劣互补。

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例,借由“我手写我心”的活动,组织小组合作交流,根据本诗及了解的杜甫生平,为杜甫撰写一篇颁奖词。该活动将叙事的内容和诗性的表达延伸至现实生活,能够调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促使学生在学会欣赏诗人及作品的基础上,能自由地表达、交流各自独特且真实的情感体验与评价,产生思维的碰撞。既能够将听、说、读、写融为一体,尽可能地实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综合性,践行语文教学中的“务实观”;在后续的作业反馈中,又通过评价的多元化,即教师评价、生生互评、学生自评,促进学生创新能力、批判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也融合了语文教学中的“务虚观”,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语文教学中的务实与务虚,本就是不可分割的一体,若能静水流深,方能润物无声,源远流长。

(作者单位:福建厦门市湖里中学)

猜你喜欢
叙事诗叙事性诗性
乐府诗中发展出早期叙事诗
叙事性景观中植物的特点及配置形式研究
形与影的诗性纠结——庄晓明的诗与诗评
口头文学与书面作品之间——现代长篇叙事诗《天子·格萨尔》
论象雄·曲旺扎巴的长篇叙事诗《罗摩衍那》
普希金的南方叙事诗中戏剧性故事情节
图像志的延伸:互文语境中的叙事性
高校初任英语教师身份构建的叙事性研究
诗性叙事与超现实叙事——论《尘埃落定》对于《百年孤独》的超越
《空山》不空——多重文化冲突下的诗性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