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镌刻与烙印:从央视春晚40年透视社会生活的变迁

2022-05-30 19:08芦猛刘鸣筝
中国广播 2022年4期
关键词:社会生活变迁

芦猛 刘鸣筝

【摘要】从1983年第一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到2022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央视春晚已经走过了40载的发展历程。40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央视春晚如同一面镜子,呈现着社会生活,建构着社会记忆,记录着社会变迁。透过央视春晚,人们看到了国家的日益富强、社会的和谐发展、家庭的幸福美满和个人的生活期许。本文回顾央视春晚的经典瞬间,重温其中的美好回忆,从央视春晚40年透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生活的发展。

【关键词】央视春晚  社会生活  变迁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随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2年春节联欢晚会的落幕,央视春晚已经陪伴大家度过了40年的除夕之夜。央视春晚是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作为一种媒介仪式,也见证着社会变迁、维系着家国认同、共享着文化理念。央视春晚通过选择与再现政治话语、家国叙事、集体主义等符号表达,进一步输出主流文化,强调国家意识,形成了具有国家美学特色的审美范式。

一、承载:央视春晚与社会生活的发展

央视春晚40年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的央视春晚,主要呈现联欢晚会的原生态喜庆氛围,可视为破土和萌芽期;20世纪90年代的央视春晚不断探索和突破,融入时代特点和社会现象;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的春晚展现出中国的发展速度,也更趋向成熟并逐渐转型和不断创新;而近十余年的央视春晚不断融入网络文化和科技元素,创新性增强,展现了新时代的新气象。

(一)破土与萌芽:围坐圆桌边

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初期人们思想的不断解放和文化的日益活跃,央视春晚乘着春风破土而出。80年代央视春晚现场茶座式的安排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演员们穿着朴素,节目多为百姓喜闻乐见的内容。歌舞、戏曲等节目类型丰富,相声进入繁荣期,小品的藝术形式在摸索中成长。80年代奠定了央视春晚的发展基础,王景愚的哑剧《吃鸡》(1983)、马季的相声《宇宙牌香烟》(1984)、陈佩斯和朱时茂的小品《吃面条》(1984)等一系列作品至今仍被视为经典。这一阶段央视春晚歌曲类节目多为“一人连唱”,影视剧主题曲在央视春晚中广受欢迎。1984年,歌曲《难忘今宵》在央视春晚中首次唱响。20世纪80年代,港台艺人为央视春晚增添了新鲜的文化气息,歌手张明敏以一首《我的中国心》(1984)火遍大江南北,激起了观众的爱国热情;费翔的《冬天里的一把火》(1987)点燃了年轻人的青春火焰,引领了时尚潮流;韦唯的《爱的奉献》(1989)道出了人间温暖与感动。

由于当时电视机还未普及,观众多围坐在一起收看春晚,营造出全民大联欢的喜庆祥和的氛围。邻里家人围坐圆桌边观看央视春晚成为很多人的美好记忆。

(二)探索与突破:聚焦荧屏上

20世纪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活力不断提高,大众文化也朝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央视春晚改变了以往较为单调和小剧场联欢式的样态,节目类型逐渐多样,演员阵容逐渐扩大,更加重视服饰和妆容。90年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新的社会现象和问题,该阶段的央视春晚节目尤其是喜剧小品承担起了对社会不良现象的怀疑、批判和消解社会矛盾的功能。小品成为观众的新宠儿,如《手拉手》(1991)、《打扑克》(1994)等小品以小见大,通过日常生活叙事的方式讲述社会现象,抨击不良行为,引起观众共鸣。《涛声依旧》(1993)、《相约九八》(1998)等歌曲也成为脍炙人口、至今仍在传唱的经典之作。

电视机在上世纪90年代逐渐普及开来,进入千家万户。1992年,“我最喜爱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评选”活动启动,增强了电视观众与春晚的互动,开启了春晚节目集群发展的新时代。观众聚焦荧屏看春晚逐渐成为除夕夜新的习俗。

(三)转型与创新:沉浸短信中

新世纪第一个十年,我国经济腾飞,文化繁荣兴盛,综合国力显著提高,各行各业的人们都以崭新的面貌和喜悦的心情迎接新世纪的到来。21世纪初的央视春晚不断转型,在节目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舞台布景进行了全新的设计。语言类节目的取材多贴近百姓生活,描绘日常琐碎的故事,融入社会流行元素。如《让一让,生活真美好》(2004)、《开锁》(2008)等小品歌颂人间温暖,呼唤社会和谐相处。歌曲内容多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对新世纪的畅想,网络歌手也有机会亮相。网络歌曲《东北人都是活雷锋》(2002)登上央视春晚舞台,《让爱住我家》(2003)、《老婆老公我爱你》(2007)等亲情和爱情歌曲彰显了央视春晚的生活化、平民化气息。同时,《千手观音》(2005)、《俏夕阳》(2006)等新颖的舞蹈节目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2002年,央视春晚开始通过手机短信与观众互动,2008年,央视春晚手机短信互动进入免费时代,沉浸短信中成为新世纪第一个十年观众对于春晚的回忆。随着“开门办春晚”理念的实行,央视春晚逐渐借助网络的力量推进文艺创作。大型除夕特别节目《一年又一年》和互动类综艺栏目《我要上春晚》等的开播成为央视春晚的有力铺垫。

(四)创新与互动:活跃手机前

近十几年来,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为央视春晚注入新鲜的血液,成为其创新的源泉。极具现代感的华丽舞台设计、数字动画技术和科技创新成果的运用为观众呈现出精美绝伦的视听盛宴。近十几年来,春晚流量明星、草根艺人和“春晚常客”以各种跨界和混搭的方式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体验。语言类节目融入时代特色、热点话题和网络流行语等,以贴近生活的形式和内容传递主流价值观。如《提意见》(2018)、《演戏给你看》(2019)等小品将主流价值观融入喜剧之中,呼吁求真务实的社会风气。《想跳就跳》(2013)、《老伴》(2017)等小品运用并创造了诸多网络流行语,唤起观众对老年群体的重视和关怀。《天耀中华》(2014)、《我们都是追梦人》(2019)、《灯火里的中国》(2021)等朝气蓬勃、展现奋斗历程和献礼新时代的歌曲凝聚着人们对实现中国梦的激情与信心,广为传唱。2016年起连续五年设立春晚分会场,展现全国各地春节的喜庆氛围,展示繁荣昌盛的美丽中国。

随着智能手机迅速迭代更新,微信、微博、短视频平台等快速崛起,近十几年来,科技发展带来的改变不仅融入央视春晚节目内容之中,更改变着春晚与观众的互动方式。由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媒体融合进程的加快,观看央视春晚的渠道不单单局限于电视,央视春晚多屏化格局逐渐形成。观众可以一边通过电视看央视春晚,一边通过手机参与互动。

二、镌刻:央视春晚对社会记忆的建构

央视春晚是中国社会转型的表征和呈现,见证和塑造着社会记忆。央视春晚40年不仅成为几代人的回忆,而且通过对大国记忆的呈现、小家故事的书写、社会热点的关注、符号标签的刻画实现了对社会记忆的建构。

(一)对大国记忆的呈现

无论形式如何变迁,央视春晚作为当代中国集政治、经济、文化于一体的集体仪式这一地位与作用从未改变。央视春晚在发展过程中唯一未变的就是对当年国家社会热点和时政事件的折射与反映。经过40年光辉岁月的沉淀,央视春晚将过去一年的国家大事以各种艺术形式进行展现,呈现大国记忆,实现意识形态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统一,发挥整合集体情感记忆、倡导主流文化、构建文化认同的作用。

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经济日益发展,我国体育事业也取得了突出成绩,《老牛接班》(1985)以豫剧艺术形式赞美了中国女排姑娘们;《黑头发飘起来》(1990)、《亚运之最》(1991)表达了对北京亚运会的期待。《公元一九九七》(1997)和《七子之歌——澳门》(1999)分别铭记了港澳回归祖国的历史时刻。《温暖2008》(2008)诗朗诵流露出无情雪灾中中华儿女同舟共济的情感与信念。《北京欢迎你》《黄豆黄》(2009)等节目彰显了国人对北京奥运会的记忆和情愫。《我心飞翔》(2010)讲述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阅兵背后的军人故事。《爱是桥梁》(2020)呈现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艰难时刻华夏儿女众志成城的团结与无私奉献精神。《向祖国报告》(2021)表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和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性胜利。

(二)对小家故事的书写

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从侧面反映着社会生活的变迁,家国情怀、小家故事成为央视春晚的叙事主题。春晚关于家国一体的叙事主要是将主流价值观转换为民间叙事文本,折射出主流价值观的社会记忆和民间立场。春晚通过书写小家故事,将个人、家庭的情感升华为对国家的眷恋、归属感乃至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

《产房门前》(1987)通过对渴望生男孩的准爸爸的情节描绘批判社会中存在的重男轻女思想。《鞋钉》(1997)以修鞋摊老板的故事反映了市场经济大潮中行业的变化和社会风貌。《浪漫的事》(2005)融入家庭日常琐事的叙述,凝聚了中年夫妻的感动与温情。《家有毕业生》(2010)通过对家庭生活片段的演绎,反映了大学生就业和创业的热点话题。《今天的幸福》(2012)注入当年流行的“穿越”元素,反映了家人之间要珍惜眼前幸福的主题。《大城小爱》(2017)通过年轻小两口的爱情故事,展现了当前新兴行业劳动者的苦与乐。《阳台》(2021)展现了疫情期間各行各业和各家各户发生的暖心故事。《休息区的故事》(2022)讲述了一对“抗疫夫妻”背后的故事,歌颂了医护工作者令人泪目的奉献精神。

除了语言类节目,歌曲《常回家看看》(1999)、《家和万事兴》(2000)、《吉祥三宝》(2006)、《时间都去哪儿了》(2014)等都弘扬了亲情和优秀传统美德。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小家故事和情感更能触动观众的内心,央视春晚通过小家故事展现社会发展,透过普通人的视角传递主流价值、镌刻社会记忆。春晚以群众最喜闻乐见的方式传达着社会主流价值,回应着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诉求。

(三)对社会热点的关注

央视春晚舞台是社会舞台的缩影,对过去一年社会现象和社会热点的关注是春晚记录社会变迁和建构社会记忆最主要的任务。那些足以引起全体人民共鸣、能够强化社会共识的时新现象往往是春晚节目的“动情点”。央视春晚一直伴行改革开放,呈现40年来的社会生活,见证社会的发展,体现人文情怀,展现时代精神。

改革开放初期,《羊肉串》(1986)、《如此包装》(1995)等央视春晚小品对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不良社会现象进行揭示和批评。《三号楼长》(2001)、《邻居》(2006)等关注城市邻里之间的关系,倡导社会和谐相处。《“打工”幼儿园》(2006)、《农民工之歌》(2008)等关注农民工群体。《假话真情》(2007)、《梦幻家园》(2008)、《占位子》(2019)等关注养老、住房、教育等民生问题。《扶不扶》(2014)、《还不还》(2022)等小品讽刺不良行为,倡导良好社会风尚。《投其所好》(2015)、《走过场》(2020)等揭露了社会上的不正之风,直击反腐倡廉热点话题。《网购奇遇》(2016)、《喜上加喜》(2022)等展现了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日常生活和思维方式带来的改变。

除了小品,央视春晚的相声节目通过传统曲艺形式表现社会热点话题,《我惯着他》(2007)、《我有点晕》(2009)、《新虎口遐想》(2017)等都围绕社会生活的新现象和新变化而创作,用打趣的话语针砭时弊,引导大众。同时,《风雨彩虹铿锵玫瑰》(2003)、《天路》(2005)、《春暖花开》(2013)等歌曲的背后也是对社会热点事件的情感抒发和赞美,给人带来了直抵心灵的震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对符号标签的刻画

40年来,央视春晚通过对一系列标签和符号的刻画,建构起大众对春节及春晚的记忆。在沟通记忆中,春晚符号起着场景唤起作用,它力图在历时性时间中形成一种凝固的时间感,借此在春晚中打造一种固定、同质、不变的情感诉求。央视春晚从最初家庭式的联欢会,发展到如今隆重的过年仪式,其本身也成为一种春节符号和象征。央视春晚道出了中国人对春节的情结和思绪,当《春节序曲》的背景音乐响起时,全球华人的春节情怀被唤醒;当主持人向全国人民拜年时,年的味道和祝福被点亮;当零点钟声敲响时,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景被期许;当《难忘今宵》的旋律一年又一年响起时,新一年的征程被开启。喜庆的装饰、绚烂的灯光、华丽的服装、欢腾的歌舞、传统的戏剧、精彩的曲艺……共同构成了春晚的独特记忆场景。春晚上播出的节目,如《万事如意》(1995)、《恭喜发财》(2005)等,如今也成为人们对春节和春晚的特别记忆。

央视春晚的表演者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着春晚记忆和社会记忆,从陈佩斯与朱时茂的王牌搭档到“小品王”赵本山的爆笑经典,“白云黑土”等系列都已成为观众记忆深刻的春晚节目。赵丽蓉的“唐山味”、冯巩的“我想死你们了”、林永健的“干嘛呢”、孙涛的“我骄傲”、蔡明的“毒舌”、刘谦的“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沈腾的“郝建”、贾玲和张小斐的“啼笑皆非”……央视春晚演员的形象特征和符号标签建构起受众的春晚记忆。

三、烙印:央视春晚对社会变迁的记录

央视春晚如同一本纪念册,不仅记录着春晚自身的演变过程,更映衬着社会生活的变迁。透过央视春晚40年,我们可以看出社会生活中衣食住行的转变、流行话语的演变、通信工具的巨变、传统文化的流变。

(一)衣食住行的变化

改革開放40年来,社会行业不断变化,民众的衣食住行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改变。于衣,从80年代央视春晚清一色的单调便装到如今色彩缤纷的个性服饰,衣冠之变可以窥见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也折射出中国的日益富足、开放和自信。于食,小品《讲故事》(2004)中讲述的“粮票的故事”早已成为历史,老百姓的餐桌也在飞速发展。从1983年央视春晚“现炖的鸡”到2022年的“人参公鸡”,从粗茶淡饭到美味佳肴,从改善温饱到吃得健康,从勒紧裤腰带到减肥瘦身热,饮食之变反映出国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于住,透过央视春晚节目的背景板和道具,居住环境也在不断发生着改变,装修家具日益精美,从拥挤到宽敞、从普通到高端,正如《装修》(2005)、《新房》(2011)中人们对住房的期待。于行,《马路情歌》(2003)、《公交协奏曲》《街头卫士》(2008)中关于自行车、出租车、汽车的话题展现出交通方式的日益革新,近几年来,《站台》(2019)、《机场姐妹花》(2020)呈现出高铁和飞机已经融入日常生活,人们出行效率更高、范围更广。从《昨天·今天·明天》(1999)中的“家用电器手电筒”到如今的“智能家居”,40年,不仅是一部春晚的历史,更是改革开放和社会变迁的历史。

(二)流行话语的演变

流行语是时代变迁的“晴雨表”和社会发展的“温度计”,折射出社会风貌和社会文化的演变。40年的央视春晚创造和运用了大量的流行语,很多流行语如今仍经久不衰、耳熟能详。《宇宙牌香烟》(1984)中“宇宙牌香烟誉满全球”、《巧立名目》(1988)中“领导,冒号”、《过河》(1996)中“浓缩的都是精品”、《老将出马》(1999)中“点头yes,摇头no”、《策划》(2007)中“你太有才了!”、《同桌的你》(2011)中“此处略去××字”、《扰民了您》(2014)中“厕所里跳高,过分”、《真假老师》(2018)中的“焦头烂额”……央视春晚流行语从政治、经济领域逐渐转向日常生活。流行语的演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人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的变化,人们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央视春晚也逐渐融入网络流行语。如《不能让他走》(2010)中“你妈喊你回家吃饭”“别崇拜哥,哥只是个传说”、《快乐老爸》(2016)中“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主要看气质”、《父与子》(2022)中“破防了”……甚至很多央视春晚流行语在多年之后仍在被加工和二次创作,并被赋予新的内涵和意义,如《妈妈的今天》(1992)中“探戈就是趟啊趟着走”、《打工奇遇》(1996)中“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卖拐》(2001)中“要什么自行车”、《说事儿》(2006)中“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等流行语至今仍在社交平台上流传。

(三)通信工具的巨变

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印证着社会生活的变迁,央视春晚上轮番登场的通信工具则更为直观地呈现着社会的发展。上世纪80年代属于有线电话的时代,央视春晚开设电话热线,观众可以通过电话点播节目。90年代逐渐出现了寻呼机,《越洋电话》(1994)中的BP机在当时还属于新奇事物。1998年,小品《回家》中的主角为了买一部“大哥大”花光了买年货的钱,凸显“大哥大”身份地位的象征作用。

进入21世纪,手机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功能也开始多样化。《邻里之间》(2002)便是围绕一条手机短信而展开的故事。在此之后,《咨询热线》(2005)、《免费电话》(2007)、《一句话的事儿》(2010)、《群发的我不回》(2014)等节目都涉及手机话题,手机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加便捷,也改变了日常生活。在“大哥大”出现在央视春晚的整整20年之后,在同名小品《回家》(2018)中,手机则使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品中“进门就问Wi-Fi密码”、用手机打游戏、拍照、互加微信和建群等已经悄然成为人们的日常,智能手机融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借助智能手机,央视春晚与受众的互动也日益加深和频繁,发展日新月异的5G、4K/8K、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也在央视春晚中逐渐得到广泛运用。

(四)传统文化的流变

传统文化在每年央视春晚中都占据较大的比重,从传统文化的创新与流变中也可以窥探社会生活的变迁。央视春晚是中国“年”文化和“家”文化的集中汇聚,承载着亲孝、仁礼等传统文化意蕴,家国同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大特点之一,家国情怀是历年央视春晚永恒不变的文化主题。央视春晚节目创作不断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特色相交融,为传统的家国文化注入时代精神,潜移默化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戏曲、武术杂技、民族歌舞等节目在延续往年内容的基础之上不断创新,突出新意,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

近年来,央视春晚着力融合流行文化及数字媒介技术,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突破其原有的古老、陈旧的刻板印象,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本草纲目》(2009)运用民族与通俗两种演唱风格,融合中国风和嘻哈元素,歌词融入中药这块文化瑰宝,让年轻人了解中华民族的智慧。《茉莉花》(2013)由歌唱演员宋祖英和加拿大歌手席琳·迪翁联袂演绎,将传统民歌注入国际韵味,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开放包容。京剧《三家店》和《奔跑》(2015)碰撞出了具有深厚底蕴而又时尚流行的火花。《华阴老腔一声喊》(2016)将华阴老腔和现代摇滚大胆融合,突出传承性和民族性的同时更有震撼性。《山水中国美》(2016)结合流行音乐和苏州评弹,并引入全息投影技术,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活力。《只此青绿》(2022)深耕传统文化并结合新技术手段,演活了《千里江山图》,幽雅古韵,大气磅礴,惊艳全场。央视春晚的创新和新技术的运用不断为传统文化增添了别样风采,体现了文化的多元发展以及与日俱增的文化自信。

四、结语

从1983年到2022年,央视春晚陪伴大家度过了一年又一年的除夕之夜,春晚已经演变为民间习俗和国家仪式。央视春晚通过艺术形式,折射出社会主流价值观,成为中国面向全球展示其形象的一面窗户,成为宣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平台,也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一条纽带。如今已经步入“不惑之年”的央视春晚,仍在与时俱进。央视春晚仍在努力,观众仍在期待。

注释

王琳、田园:《2021年央视春晚:国家美学的符号表达与价值建构》,《当代电视》,2021年第4期。

张荣恺:《“春晚”喜剧小品的时代特征与主流价值传达》,《中国电视》,2017年第7期。

高红波:《集群化:央视30年节目形态的历时性考察》,《青年记者》,2013年第5期。

宫承波、张君昌、王甫:《春晚三十八年——伴行改革开放,欢乐国人大年》,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20年版,336~337页。

李颖:《央视春晚的社会记忆建构与生产机制浅析》,《中国电视》,2020年6期。

王娟:《从仪式传播到主流意识形态培养——央视春晚对国家认同的建构》,《当代传播》,2021年第2期。

任立:《总台春晚在守正创新中彰显新时代媒体主流价值》,《电视研究》,2021年第2期。

郭镇之:《从服务人民到召唤大众——透视春晚30年》,《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年第10期。

谢卓潇:《春晚作为记忆实践——媒介记忆的书写、承携和消费》,《国际新闻界》,2020年第1期。

高菲、康靖雯:《浅析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春晚”的创新路径》,《中国电视》,2021年第7期。

曾祥敏、翁旭东:《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如何构建视听传播新场景——基于2021春晚的分析》,《傳媒》,2021年第8期。

张兵娟、聂静:《“乐以观政”——论春晚的政治传播功能》,《新闻爱好者》,2017年第11期。

【本文系贵州省2021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国学单列课题“新媒体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1GZGX02)的研究成果】

(作者芦猛系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刘鸣筝系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编辑:乔伟)

猜你喜欢
社会生活变迁
回乡之旅:讲述世界各地唐人街的变迁
40年变迁(三)
40年变迁(一)
40年变迁(二)
清潩河的变迁
象棋子的变迁
互联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高职辅导员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及其实施途径
流动的时间,不确定的艺术
《西安晚报》广告视野中的西安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