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型”作文怎样出彩

2022-05-30 10:48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2年35期
关键词:规矩古人境界

“联想型”作文,既能反映考生的文学功底,又能体现考生的思想水平。

1.“实”题要善于“虚”写

所谓“实”,指提供的题目、材料是具体的现实生活中的人、事、景、物和情理。“实题”若一味求“实”,直接而又具体地写,就会呆板,过于平面化,既不能“精骛八极,神驰千仞”地驰骋联想和想象,又不能写出有深度的思想和见解,使作文意蕴表面化。

“实题”要“虚”写,即由此及彼,展开联想,分析诠释,拓展升华,将具体的事物转化为虚指的现实意义,让读者感悟或领悟我们的独到见解和思想。“虚”要能跳出现实材料的束缚,通过创设情境,运用隐喻、象征等手法,为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由真实的脚印联想到人生的足迹,由脚下的道路联想到成长的历程,由房屋的窗户联想到对外的开放,由山涧的桥梁联想到感情的沟通,由竹之有节联想到人的节操,由叶落归根的景象联想到思乡的情怀,由登高望远联想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道理……这种由眼前的实在事物、景象或具体的事情写起,水到渠成地揭示其寓意的手法,就叫“避实就虚”。

2.联想拓展,提升境界

“有所感悟”并不是要求考生大彻大悟,其实只要有一点点对生活的真诚感悟就可以了。一般而言,写“联想型”作文,要由材料中的一个“点”引出思考与感悟。立意的“点”起于材料,联想生发的“面”则在自身。但仅到这一步,写出的作文充其量只能说基本符合“联想型”作文的要求,要想胜人一筹,则必须有拓展,必须提升作文的境界。这里所说的拓展与提升,指的是将个人的感悟、感受拓展到较为宽广的认知范围,提升到具有普遍意义的层面,激发起更多人的情感和认知的共鸣。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出自清代沈宗骞的《芥舟学画编》。“古人的规矩”是经验,也是要领,但是,再好的“经验和要领”也不可能完全适用于当今这个时代,我们要立足于今天的现实实践,对其进行深刻理解和灵活把握,以“创造性轉化、创新性发展”的方针为指导,开出新时代的“生面”。

作为一名高中学生,请结合你的读书体验和个人经历,针对阅读经典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和思考。

【片段示例】

一个人要想使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独立的思想、丰富的阅历,阅读是一条最佳路径。自然,这种阅读绝非让自己成为只知道照搬书中内容和观点的“两足书橱”,绝非让自己的头脑成为“他人观点的跑马场”,绝非“以古人之规矩,开古人之生面”……我们对那些古今中外的文化遗产要能做到取其精华剔除糟粕,使之完全转化成为有益于自己的精神养分。就像读《三国演义》,我们要能汲取书中的正义与智慧的营养,又要谨防江湖义气和勾心斗角的毒素;读《水浒传》,我们要能吸取书中见义勇为、追求正义的力量,又要戒除以暴制暴、以恶止恶的做法;读《红楼梦》,我们要见识大千世界的人情世故、世态炎凉,又要力避庸俗势利、蝇营狗苟的生活方式……如此,我们的经典阅读才能达到“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的境界。

如何让阅读更有益于我们的成长?黑德斯的一句名言可以作为“标准答案”:“书籍犹如朋友,必须慎重选择。”这种“选择”,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选择有益于自己成长的书籍,让书籍成为“进步的阶梯”;一是对一本书中的内容作鉴别与遴选,采集蜜糖而剔除毒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阅读中别开生面,在阅读中愉悦身心,丰盈精神,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规矩古人境界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好玩的古人
古人怎么洗澡?
“按规矩办”
古人如何睡眠养生?
新来的主任“立规矩”
循乎规矩 本乎天然
“人师”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