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班主任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

2022-05-30 10:48毛玉翠时景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30期
关键词:思政班级班主任

毛玉翠 时景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当前我国对于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尤其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德育”成为教育界近年来重点关注的问题。对高职学生来说,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一直是重中之重,如何发挥思政教育的价值,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帮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是高职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分析当前高职思政教育的现状,同时提出一些思政教育创新性策略。

[关    键   词]  高职教育;思政教育;协同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0-0007-03

思政教育的落实,不仅要依靠对应的学科教师,班主任教师在思政教育工作中,也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作为学生在校的直接负责人,班主任教师不仅要体察学生的学习情况,还需要关注学生的生活情况,通过多样化的信息收集了解学生在校成长的过程,并从中找到问题,抓准重点开展思政工作,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成长,提升素质。

一、高职学生思政教育现状

(一)学生思想觉悟低

高职院校的学生相较于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整体素质有略微的差距。因为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不良因素的干扰,很多高职生的思想觉悟、理想抱负、责任感都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因此,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很多学生缺少同理心。以笔者所负责的护理专业班级学生来说,学生仅仅把护理当作一个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并不能体会到“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使命,问及学生未来对于自己职业的规划时,很多学生也都以工资为标准,缺少使命感、责任感,也没有把护理这一高尚的职业作为终生奋斗的目标。学生思想觉悟较低成为思政教育良好开展的禁锢,制约了思政教育的进步和发展。

(二)对于思政教育不够重视

对思政教育工作的轻视在高职院校中是一个广泛存在的现象,有的学校不仅学生不够重视,教师、督学组、校方对于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也远远不够。高职院校更加关注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问题,因此,在思政教育上的投入很少,师资力量欠缺、相关活动开展的较少、经费有限,这些都成为阻碍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因素。而对于班主任教师来说,因为需要统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工作压力较大,在思政教育工作上所能够投入的精力十分有限,导致思政教育开展受限。

(三)缺少责任感、使命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代的学生群体从小锦衣玉食、生活优渥,没有“居安思危”意识,学生沉溺于信息技术带来的愉悦之中,流媒体的发展也让“娱乐至死”成为年轻人社交平台的主格调,部分学生被这种不良风气所影响,越来越信奉“享乐主义”。当前一些学生缺乏朝气和拼劲,社会责任感和国家使命感更是无从谈起。在这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下,思政教育的开展很难顺利进行,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意志品质、人文关怀等素养被拖垮,个别学生甚至认为正能量的思政教育、德育为“唱高调、装清高”,这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德育品质发展。

(四)思政教育途径单一

当前的高职教育中,思政教育的途径仍旧较为单一,思政教育的直接途径为“思政课”,有的学校无论是班主任教师还是校方,都缺乏必要的思政教育的措施。在这种时间有限且相对集中的思政教育中,学生很难获得思政品质的提升,因为思政课毕竟课时有限,且周期较长,学生记忆深度不够,且很少有学生会自主学习思政,这就导致思政教育开展受阻。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生很少关注与思政有关的内容,校园中也缺少相关的宣传,班级内部也很少组织相关的活动,单一的教学路径不仅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降低教学效率,阻碍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不利于学生思政品质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强化。

二、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策略

(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知识的内化以及思政品质的塑成,不仅需要教师外部引导,也需要学生内部探究。所以学生对于思政的重视度,很大程度决定了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成败。高职学生普遍把思政作为一门课程,当作毕业的阶梯,没有意识到思政教育对于其个人发展的重要性,班主任教师首先应当改变学生对于思政教育的观念,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班主任教师应当与思政教师协同合作,除了课堂讲授以外,还应将思政教育穿插到日常生活中,定期对学生进行思政学习评估,了解学生思政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在当前这个信息传输迅速的时代,高职学生能够从各类渠道获取五花八门的信息,这些信息有好有坏,对学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班主任教师在思政教育工作中,要重视这个问题,要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社会主流价值观念,避免学生形成错误的价值观。通过构建有效的思政教育机制,倡导和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对高职学生的思想素质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班主任教师应当意识到高职思政教育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建立且健全高職思政教育体系,提升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首先,班主任教师应当通过倡导社会正能量来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如通过观看红色革命电影、社会优秀事迹纪录片、新时代优秀青年采访等专题,帮助学生了解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教师应当在班级中定时定点发起讨论,例如每周的班会时间,或是特定的某一个自习,用来与学生分享一周学习思政的心得感悟,以笔者所在的班级为例,笔者会让学生结合一周所学的专业知识,讨论未来履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状况,遇到这些状况该怎么处理,贴近生活的事实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同理心,同时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析这些实事,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最后,班主任教师还应当成立思政小组,定下学习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阶段性地进行相关读物的学习,由组内成员互相监督、互为依托,通过学生间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完善学生学习思政的思维过程,提升其思想觉悟。通过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鼓励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形成正向的理想信念,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和学习。这样能够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信念感不足和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偏差的问题,同时也能够在班级中构建正向的教学氛围,对深度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同时能够为强化学生综合素质提供良好的外部基础。

(二)巧用新媒体,搭建思政教育平台

在传统的高职思政教育中,思政课是开展思政教育的主要手段,在新时代的教育中,班主任教师首先应当积极地拓展教学路径,寻求多样化的思政教育路径为学生提升思政素质打开局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运用成为近年来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公众号、校园网、论坛、社交软件等这些新媒体传输路径,不仅信息发布快、传播快,且拥有实时共享的特点,利用新媒体进行思政教育,能够摆脱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极大地提升思政教育的延展度,减轻教师教学负担的同时,还能够提升教学质量。其次,教师还应当组织学生定期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思政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德育品质、思想觉悟,而在参与社会实践、为社会贡献力量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加深学生的感悟,让学生从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中,意识到年轻一代对祖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有助于强化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对学生思政品质的提升有着巨大的帮助。

新媒体近年来的发展让信息的传输变得更加高效快捷,学生通过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等电子设备,能够更加高效快捷地从各种渠道获取信息,这加快了学生的进步和成长。信息的加速传输利弊参半,學生能够从新媒体上收获优质信息,但一些低俗信息也会被学生所获取,为了让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有所提升,明白自己成长所需、未来发展所需,班主任教师应当学会运用新媒体搭建思政教育平台。

新媒体背景下的思政教育平台搭建形式多种多样,首先是社交软件的运用,教师可以运用QQ、微信等学生常用的社交软件工具,创建思政交流群,思政交流群需要由班主任教师来引导群内讨论氛围,通过关注每日的热点时事、名人事迹、社会事件,在群内发起问题,引起学生的讨论。比如“医护人员救死扶伤尽全力,坚守手术台72小时”“医护人员坚守岗位,受到社会积极提供各类物资,小区居民人人感谢”,通过不同类型的事件,让学生以辩证思维看待社会问题,了解社会百态,在各类网络事件中关注民生实事与国家大事,不再沉迷于游戏、娱乐中,通过思政交流群逐渐培养学生的思政意识、思政情感、思政思维。其次,教师还可以利用当前学生所喜爱的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建立班级号,以此作为思政教育宣传的工具,让学生成为思政教育内容的制作者、传播者。最后,教师还可以利用新媒体软件搭建点对点沟通平台,通过电子邮件、QQ匿名纸条等沟通方式,让学生向教师提出一些私密问题,以解决学生成长期的烦恼,这同样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的一部分。

(三)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思政品质

思政教育除了理论讲解,还需要大量的社会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加深学生学习体会的最好途径。班主任教师应当适当地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踏足社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培养思政品质,使教学事半功倍。

以笔者所执教的护理专业为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敬老院参与扶老活动,帮助老人测量血压、血糖等指标,解决老人一些基本的病理问题。相比于教科书上所描述的空洞理论,实践过程中得到的心得感悟,能够让学生意识到思政元素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社会中人人互帮互助。这种氛围能够刺激学生的同理心,深化学生的思政素养,提升教学效果,对学生的发展大有裨益。在亲身参与的实践活动中,学生感受到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远比书本上和教师口中说出更有影响力。通过有意识地强化思政教育的地位,逐步改变学生对思政教育的感受,让其意识到思政教育并不是文字化的知识,而是能够切实感受的品质、精神、素养,这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有着积极的帮助。

(四)强化师资素质,优化评价机制

班主任教师在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不仅是思政教师延伸教学成果的帮手,也是督促学生提升思政品质的监督者,更是学生遇到思政问题时的解答者。因此,班主任教师应当有较高的思政水平。但是当前高职教育中,很多教师的水平并不足以胜任这一工作,不仅专业素养不够,而且对于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也认识不足。因此,校方应当敦促教师不断地提升个人的思政水准,定期组织培训,由专业的思政教师对班主任教师进行集中培训,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同时结合阶段性教学方向,教会班主任教师思政教学方法。除此之外,班主任教师个人也应当有提升意识,根据班级学生学习生活实情,通过书籍、网课来寻找针对性解决办法,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升个人思政教育水准,与思政教师协同合作成为一股教育合力,这样才能够为学生思政水平的提升提供保障,进而促进学生素质的提升和发展。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对现有的评价机制予以更新,在高职教学中,目前评价学生综合能力及素质的依据主要来自分数与日常的操行分,其实这种评价方式是片面的。因为学生的思想活动过程不能够通过纸面化的分数切实地展现出来,教师应当将思政考核实体化,对学生进行定期的思政品质评定,以学生阶段性的生活表现,比如对于班级事务的参与程度、参与社会实践的次数、公益活动的累计参与数等内容,形成量化的思政考核标准,同时定期进行思政考试,要求学生提交阶段性思政感悟等,将思政考核由抽象化转为实体化,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思政考核标准模糊的问题,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思政素养的提升。

(五)营造良好氛围

思政教育的开展不应只局限于课堂中,也要延伸到课堂之外,除了每周的思政课,班主任教师应当设法为学生营造课外学习思政的氛围。在教室之外,可以利用校园的社团组织思政活动,利用党小组开展主题演讲活动,以轮流的形式每周在校内开展思政教育活动;也可由教师组织开展“党史知识竞赛”“时事辩论会”等活动,吸引学生参加,以此推广思政教育。另外,学校也要利用好校园黑板报、广播站等途径,积极地传播有关思政教育的内容,在校园中营造一股学习思政的风潮。而在班级内,班主任教师需要利用班级组织、班级活动、班级氛围来开展思政教育。首先以宿舍为单位,每周定期进行思政教育内部学习,通过宿舍内部讨论来取长补短,同化思想,以点带面地进行思政教育工作;其次,要利用好班级活动,比如每周的党会、班会、班级集体活动,教师都可以作为开展思政教育的舞台,将学习优秀人物、先进事迹,以及分析社会时事、国家大事作为主题,潜移默化地渗透思政教育。最后,要在班级中营造良好的思政教育氛围,将每周一定为“思政学习日”,在班级群内由学生轮流分享思政学习心得,同时在班级中建立思政学习角,放置相关书籍,收集学生学习手书等内容,在班级中营造出良好的思政学习氛围。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高职教学中,想要做好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教师就要分析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地对当下的教学措施进行创新,让思政教育能够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课堂上,提升教学模式与学生的适配性,进而强化学生的思政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沂,张辉,毛玉柱.新时代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改革与创新[J].时代报告,2021(43):152-153.

[2]刘彦超.高职思政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创新研究[J].记者摇篮,2021(8):40-41.

①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编号:2021SJA1150)。

作者简介:毛玉翠(1988—),女,汉族,安徽宿州人,大学本科,研究生在读,讲师,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护理教育、护理心理、老年护理。

时景(1987—),女,汉族,安徽宿州人,大学本科,讲师,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护理教育、老年护理、护理管理。

猜你喜欢
思政班级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班级“四小怪”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夸夸我的班主任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班主任
不称心的新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