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引领和实施路径

2022-05-30 01:35张丽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30期
关键词:思政高职体育

[摘           要]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推动社会发展,具有家国情怀和创新创业精神应用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的主要阵地。通过分析高职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强身健体增力的体魄引领、中华体育精神的品格引领、学习先进榜样的观念引领、大国工匠精神的心灵引领,探寻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以体现思政价值引领的多元化教学目标、突出思政价值理念的个性化教学内容、重视思政价值引领的系统化教学过程、贯穿思政价值引领的现代化教学设计,最终实现高职体育课程“以体育人”的目标。

[关    键   词]  高职体育;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目标导向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0-0013-03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核心环节,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1]。讲话精神高屋建瓴,从根本上回答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引起全社会的强烈反响。2020年,教育部要求高校要发挥专业特点,全方位推进各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课程思政”已成为新时期高等教育领域实现“立德树人”的基本任务,已是课程与教学领域改革的重要内容[2]。

体育是大学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铸魂”的载体。体育“课程思政”是高校课程思政体系建设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将价值引领贯穿始终的体育课程,必将实现健康知识与运动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锻炼习惯与健康意识的有效融合,于无声处实现“立德树人”。高职体育课程要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融入学校体育的各个环节,既要使学生在锻炼过程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和錘炼意志,又要加强“健康第一”的思想,同时还要把体育锻炼和职业体能培养结合起来,通过对学生所在专业、岗位的体能需要的分析,开展职业体能训练,帮助学生掌握预防职业病、开展工间操、运动急救、运动保健等知识,培养身心健康的技术技能人才。

一、高职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引领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价值引领可以具象化为主体为实现特定目标,而对其客体内部成员或进行一定的价值引导,使其具备符合该主体长远利益的思想观念与行为规范。就影响形式而言,价值引领分为显性价值引领和隐性价值引领,前者指公开表明主张,引领对象在被教化或影响时能明确感知到这种引导;后者指隐晦地、潜移默化地通过化解各类思想困惑和精神困扰,让引领对象不自觉地受到影响。

(一)强身健体增力的体魄引领

毛泽东早年在《体育之研究》中以“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来表达强烈的体育强国强种观念。维新运动的旗帜梁启超发出“少年强则国强”的时代最强音。教育家蔡元培指出,“现代学生必须具备‘狮子样的体力,猴子样的敏捷,骆驼样的精神,‘完全人格,首在体育”,期望学生有健康的身体和强健的体魄去开创事业。习近平总书记用“磨刀不误砍柴工”来形象比喻锻炼身体并不会耽误工作的时间,反而会提高工作效率。体质是人体生命过程中先天赋予和后天获得的综合固有特质,相对固定又具有可调和性。体质一方面取决于先天遗传,另一方面是后天获得所形成的[3]。体育锻炼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其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体育教学活动是通过学生的身体活动来促进机体各系统发展,提高生理机能,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实现增强体质的目的。在教学中加强思想价值引领,让学生在思想上意识到强身健体增力的价值引领,才能真正实现“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美好愿景[4]。

(二)中华体育精神的品格引领

中华体育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5]。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延续,是中华民族精神和现代体育精神共同作用的结晶,是建设体育强国、实现健康中国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具体表现。1959年容国团夺得第一个世界冠军,喊出“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更待何时”的人生格言,成为多少青年学子的座右铭,激励着青年一代勇于攻坚克难,以拼搏的姿态投身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1960年,中国登山队前无古人地从喜马拉雅山的北坡勇攀珠穆朗玛峰,以勇于牺牲、舍我其谁的大无畏精神征服世界之巅,他们奋发向前、永不服输、挑战命运的登山精神永远激励我们在强国之路上迎难而上,奋勇前行。1981年,排球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中国男排与韩国男排在决赛相遇,胜者将代表亚洲参加世界杯。中国男排开局不利连输两局,在绝境中奋起直追,最终连胜3局获得了胜利。北大学子们沸腾了,他们聚集起来高喊“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成为那个时代激励中国人奋发图强的精神力量。精神的力量是强大的,我们要在体育教学中传递体育精神,强化思想感召,突出价值引领,促进观念形成。

(三)学习先进榜样的观念引领

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个体会在日常生活中对他人行动偶然或有意识地观察并无意识地进行学习,从而通过观察习得态度[6]。研究显示,大学生体育态度的形成受体育兴趣、同学、榜样、媒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这诸多因素中,榜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疫情让我们熟知了钟南山院士,不仅医术让国人安心,健硕的身材也让民众惊叹。他常说“锻炼就像吃饭一样,是生活的一部分”,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体育锻炼对保持身体健康和事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飞人”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创造了9″83的亚洲纪录,梦想的实现离不开不懈的奋斗,训练中全力以赴,生活中极度自律,意志品质极度顽强,最终成就了速度的突破。北京冬奥会冠军苏翊鸣是单板滑雪大跳台中唯一一名两次成功完成转体1800度的选手,学习和挑战高难度都知道过程是无比艰辛的,唯有付出全部的努力才能有所收获。校园里同样有优秀的榜样,要在体育课程思政中发挥榜样的力量,感染和带动学生喜欢体育,生活自律,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四)大国工匠精神的心灵引领

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而职业素养的核心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精神信仰,其核心是“专”、灵魂是“德”[7]。在建设现代化国家和美好家园的过程中,专业技术技能人才不仅需要具备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技能,还要具备严谨细致和专注负责的工作态度,以及爱国敬业的责任感和强国有我的使命感[8]。高职体育教育不仅要强身健体、培养道德品格,更要培育规则意识,树立遵纪守法的理念。在由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阶段,能否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养成自律的习惯显得非常重要。通过体育规则教育,使学生形成条件抑制,明确在规则约束下的自由与犯规。让学生能体验个体对于团队的重要性,感知个体在团队中应该承担的责任,能正确对待竞争,遵守纪律,习惯有组织、有纪律的团队协作。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实践活动中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自信的状态,敢于创新挑战,练就过硬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勇做新时代的先锋。

二、高职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

高职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要立足于能够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提高品德修养,弘扬奋斗精神,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教育家马约翰指出:“体育的功效最重要的是培养人格。”任何体育项目都有比赛规则,参与的人都需要按照规则行事,都要尊重规则、崇尚秩序,运动员要在裁判员公平、公正的裁决下诚信公平竞争,教练员要依照规则教导。久而久之,学生的规则意识、道德意识、法律意识就会一步一步地得到提高,从而塑造健全人格。

(一)体现思政价值引领的多元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教学效果和标准。合理的目标设置能够有效地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思政价值引领下,教学目标重点从五个维度的两个方面得以体现,一是健康行为方面,包括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乐观的心理品质、遵从敬畏的生命意识、保持良好的社会适应;二是体育品德方面,包括团结互助的团队精神、积极进取的上进精神、遵纪守法的规则意识、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以及从遵守时间、讲究规则、服从管理、文明礼貌、追求公正等良好的体育道德行为最终内化为日常生活行为,形成行为自觉。在课时教学目标中,要把五维教学目标和具体教学内容相结合,通过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如通过小组间的练习或集体游戏活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在团队活动中的配合和沟通能力,通过重复练习熟悉动作技能,增强学生顽强拼搏、积极进取的向上精神。

(二)突出思政价值理念的个性化教学内容

高职体育教学内容有体育与健康知识、身体练习、运动技能学习、教学比赛等。在课程思政理念下,针对不同专业的职业特点,增加有针对性的职业体能练习、职业疾病的预防和保健、与职业密切相关和紧密联系的体力提升练习。如空乘、导游专业的学生,需要良好的体态,在常规形体、健美操等项目的基础上增加拉伸、舒展的练习和减脂增肌的基本知识;长期操作电脑的学生,需要發展腰背肌肉的耐力,需要增加长跑、跳绳、体操器械的练习;汽车驾驶员类,需要发展上肢和下肢的协调性以及手眼协调配合的能力,以及肌肉静力性耐力,需要专门进行灵敏性练习;精密仪器维修的学生,需要手指灵巧性高,上肢平衡能力强,需要增加注意力练习、灵活性练习、手指手腕的力量练习等。

(三)重视思政价值引领的系统化教学过程

教育过程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为达成教学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培养学生体育学科素养的教育过程,是体育课程思政的实现过程。在体育教学过程的准备环节,教师要钻研教材内容,选择适宜方法,融入思政元素,提升教学质量。在实施过程中,课堂常规是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养成良好时间观念的最佳时机,在此环节还可以结合历史上的今天、时政新闻进行言简意赅的思政教育;队形组织、调动本身就是培养学生一切行动听指挥、积极响应指令、个人服从集体的良好行为;在游戏环节,要注重培养参与意识和服从大局、团队荣誉至上的品格;在课堂练习中,突出体现同学们之间尊重他人、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良好风貌以及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在体能练习或者重复性练习中,正是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努力进取的好时机;在教学比赛中,遵守规则,在规则约束下公平竞赛,无论胜负都会收获尊重和友谊;在教学评价环节,不仅要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状况,更要树立典型,让学生在榜样力量的感召下创优争先;考评环节用过程性评价尊重学生的不同起点,对学生体能、技能、品格的进步做出客观的评价,通过演讲的形式考察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理解规则的重要性、践行体育生活方式等方面,开展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和教师评价,切实将思政理念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全过程。此外,要善于利用课堂的意外事件,任何意外的事件都是进行“润物细无声”式思政教育的好时机。如学生迟到,是时间观念教育的好时机;学生上课没有穿运动服,是安全观念教育的好时机;值日生忘记借器材,是责任与担当教育的好时机;体能练习中偷懒,是意志品质教育的好时机。

(四)贯穿思政价值引领的现代化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师以完成教学活动和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解决教学问题,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选择教学实施方案的过程[9]。体育教学设计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要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课程的教学目的,分析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特点,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衔接新旧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思政教育需要教师和学生建立感情的纽带,这种感情的关联很难在思政大课中实现,而体育课程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得益于教师与学生接触广泛、互动频繁。体育教师不仅是学生运动技能的传授者,还是学生健康观念的引导者、体育精神的传播者、体育故事的讲述者、体育梦想的构筑者。因此,体育教师自身必须政治立场明确、理想信念坚定、道德品质高尚、业务水平优良,才能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自觉将思政资源融入教学全过程,才能在教学活动中将思政内容传递给学生,促进学生升华思想。体育教研室可以采用专家讲授、集体备课、观摩研讨等形式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水平和教学设计能力,并将师德师风建设和个人政治素养的提升作为教研室的重要工作,倡导“以德立身、以德教学”。

三、结语

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深层次的教学改革。高职体育教师要积极探索,将课内、课外、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课程思政建设紧密融合,发挥价值引领作用,形成协同效应,抓住学生成才的关键期,从体育人的本质出发,培养奋斗有我的信念,激发提升全民族身体素质的责任感,从而真正实现高职体育课程思政的价值和目标。

参考文献:

[1]聂迎娉,傅安洲.课程思政:大学通识教育改革新视角[J].大学教育科学,2018(5):38-43.

[2]王秀阁.关于“课程思政”的几个基本问题:基于体育“课程思政”的思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9,34(3):188-190.

[3]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4]陈宝生.发挥课程标准的龙头作用[J].基础教育课程,2018(Z1):1.

[5]舒宗礼,王华倬.生命教育视阈中我国体育教学现状的思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4,29(3):237-240.

[6]刘洋波.论红色体育文化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4(3):6-9.

[7]田菁,石鸿儒,郑颐乐.体育课程价值新论[J].体育文化导刊,2008(6):101-105.

[8]陈群.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缘起、内涵与路向选择[J].教育与职业,2018(24):5-11.

[9]樊临虎.关于现代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1):1533-1534,1551.

①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体育强国背景下甘肃高校学校体育现状审视与发展路径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0]GHB4764);2022年度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及课程思政专项科研课题(课题立项号:2022YSZ-05)。

作者简介:张丽(1980—),女,甘肃兰州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

猜你喜欢
思政高职体育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