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研究与实践

2022-05-30 10:48黄淑芬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30期
关键词:全过程课程思政思政

[摘           要]  “课程思政”就是要求所有课程都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在专业课中融入思政元素,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目标。基于成果导向的审计基础与实务课程教学目标,结合审计行业特色及审计精神,构建“三维度、六方面”课程思政目标,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探索创新课程思政建设模式、方法路径和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方式,实现课程思政育人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思政元素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0-0034-03

一、前言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由此可知,“课程思政”就是要求所有课程都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在专业课中融入思政元素,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目标。

审计基础与实务课程是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集审计理论与审计实务于一体的课程。旨在引领学生通过对审计基础知识与审计实务的学习,能熟练掌握审计工作规范、审计工作过程、审计工作方法及运用这些方法对各业务环节具体审计、最后形成审计报告等一系列内容。同时,经济越发达,审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地位和作用就越重要,此课程既承担了审计人员审计职业技能培养,又承载了实现审计人员德育目标的重要任务。因此,本文根据审计基础与实务课程的内容和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结合审计行业结合审计行业特色及审计精神,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以期有效实现“知识技能目标与德育目标”双目标协同效应的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

二、深挖思政元素,构建课程思政目标

(一)课程思政目标设计思路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主要培养面向企事业单位、事务所专业机构,从事出纳、会计核算、ERP系统维护、代理记账会计、统计分析、审计等业务管理人员,本课程是学生第四学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课程直接对应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工作岗位,作为一名审计人员,是国民经济健康安全运行的“免疫系统”的忠诚守护者与执行者,就应具备“依法、求实、严格、奋进、奉献”的审计精神,恪守审计职业操守、坚守审计职业道德,践行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因此,审计基础与实务课程立足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注重专业与产业的有效对接,结合审计行业特色及审计精神,深入挖掘课程的德育内涵和思政元素,从“家国情怀、职业精神、团队精神”三个维度,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使学生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规范严谨、团队合作的职业素养,树立爱国敬业、民族自信的家国情怀。

(二)课程思政目标的具体设置

在對课程的整体设计、对课程知识点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凝练成了“家国情怀、职业精神、团队精神”三个维度的“文化自信、制度自信、诚实守法、工匠精神、团队合作、岗位创新”六个方面的课程思政培养目标,成为课程思政主线,并将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审计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和制度自信,分层次、有计划、潜移默化地融入教学全过程。具体见文末表1。

三、强化价值引领,创新课程教学模式

(一)“全过程育人”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

课程思政建设贯彻“全过程育人”理念,坚持立德树人,以“德技并修、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为主线,以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工作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专业教学标准为依据,注重专业与产业的有效对接,深入挖掘课程的德育内涵和思政元素,从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系统设计教学内容,在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岗位创新能力、审计职业道德养成、工匠精神的培养。通过模拟企业审计项目、审计过程,采用成果导向+任务驱动教学策略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依托审计综合实训软件、企业经营管理虚拟仿真综合实训软件结合手工实训,形成“校所共导、三位融合、四阶递进”的教学模式。借助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和丰富的教学活动,针对教学全过程开展“五维度过程”评价,以实现培养“德技并修、全面发展”的创新型审计人才。按照课程项目教学的实施过程,遵循教育教学和学生学习成长规律,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在课程知识体系中贯穿价值引导,并将育人贯穿课堂教学“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

(二)“全过程育人”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课程采用成果导向+任务驱动教学策略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详细设计知识点或技能点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搜集典型材料,设计课程思政目标的实施途径,通过“进、学、练、强”等教学环节,将价值塑造潜移默化地融入教学全过程,其课程思政教学方法主要有典型案例法、故事讲述法、职业体验法、观看纪录片、职场宣传片等。

课前,自主查阅本课程开放在线教学平台发布的课前导学任务,按任务清单内容完成课前讨论、预习,通过小组互助,引导学生团队合作学习,教师进行课前评价;课中,教师讲解流程规范,演示填制底稿技术要点;学生角色模拟体验流程,填制技巧反复练习,达到熟能生巧,将底稿填制关键步骤以图片或微视频形式上传教学平台,实现教学过程的评价;课后通过完善拓展环节和课前导学准备,进行全过程评价,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然穿插工匠精神认知,强调审计工作要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不忽略核实一个数据、不漏看一本账簿,自觉形成“岗位专注、精益求精、坚持不懈”的工匠意识,培养学生的“匠心”和“匠技”,明确“匠人”的职业定位,为审计工作后备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通过走进职场,让学生更能领悟到“审计不仅是同数字打交道,更重要的是和人打交道”,“同一个问题,前提假设不同,环境不同,答案就不同”,审计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因而,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能引导学生快速认识新的问题,并学会从其内在机理及相关环境变量着手思考应对之策。

以审计风险知识点的教学环节设计为例:(1)教学目标。以“诚实守法”为主题的主线贯穿于审计风险知识的教学全过程。(2)教学实施。①感知:结合世界最大的会计师事务所安达信因为安然公司造假而荣誉尽毁的案例,讲解审计风险模型应用以及审计责任,让学生感受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实事求是、依法执业的重要性。②体验:学生以企业真实的财务舞弊案例为背景,以情景剧形式进行作品展示,引起学生情感体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悟。③升华:课间向学生播放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员工改编的歌曲,随音乐唱起“他有天的视野、海的胸怀、山的肩膀,他要问诊经济、把脉市场、为国勇承当,一张报告波动全球K线势无挡……”让学生感受到注册会计师背负的使命与荣耀。(3)教学成效。能正确实施风险程序以及了解违反诚信原则所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探索测评方法,构建有效测评体系

课程突破了任课教师单一评价的传统模式,设定了校内教师评价、事务所导师评价、学生互评、审计软件测评等多元评价机制,即学校教师与事务所导师共同制订知识、技能、素质三方面内容的课程考核方案,包括评价内容、权重、评价方式等;课程教学中由教师评价+组间互评+计算机测评+导师评价,最终确定课程成绩。对于学生素质评价,结合课程思政目标,以任务为载体,学生、教师、导师三方协同,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文化自信、制度自信、诚实守法、工匠精神、团队合作、岗位创新”的养成进行全过程评价。(详见表2)

五、结语

大数据与会计是一门传统的学科,在人类经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人类经济越发展,会计就越重要,审计也就更重要了。新时代,国家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要求审计人员要更好把握审计实质,更加注重自身的觀念、素质和责任感,审计基础与实务课程承担了审计人员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双重目标的培养任务,在德育目标培养上,要认真梳理课程知识点和技能点,挖掘其中蕴含的审计职业、精神内涵,设计典型素材与融入方式,切实将“思政”的“盐”融入专业教学的“汤”。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张奕奕,李晓培.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9):133-137.

[3]盛庆辉,刘淑芹.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思政建设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21(11):46-50.

[4]刘金金.思政元素在《审计学》课程中的应用探讨[J].知识经济,2020(12):151-153.

[5]牛一鸣,李姣姣.审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内容探讨[J].山东纺织经济,2021(9):50-52.

[6]马亚男.审计文化建设主要内容的传统文化根源[J].新会计,2010(9):38-41.

[7]丁慧茹.中国传统文化对审计的影响分析[J].会计之友,2014(16):94-97.

①基金项目:广东高职教育财经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21年度教育教学改革立项课题(CJ202121);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立项项目;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度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KCSZ202223)。

作者简介:黄淑芬(1979—),女,汉族,广东五华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会计与审计。

猜你喜欢
全过程课程思政思政
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全过程民主立法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土建工程中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应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让创新贯穿深化医改的全过程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