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协同育人,美育赋能社会

2022-05-30 04:15罗春慧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30期
关键词:校企舞蹈育人

[摘           要]  随着全民艺术素质整体提高,社会对舞蹈教育的需求愈发凸显。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舞蹈特色专业建设中,依托悠久的幼儿教育和舞蹈特色的双重优势,找准专业定位,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积极创新,探索出行业协会参与专业建设、多种手段开展美育、服务社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从深化校企共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进行突破,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全面提升毕业生质量,为社会培养舞蹈教育基础师资,推动专业发展服务于社会。

[关    键   词]  高职舞蹈教育;美育;校企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0-0121-03

随着全民艺术素质整体提高,社会对舞蹈教育的需求愈发凸显,从而对优秀舞蹈教育师资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社会对舞蹈基础师资的需求及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我校”)悠久的幼儿教育和舞蹈特色的双重优势,为舞蹈教育专业发展服务于社会提供了大有可为的机会。作为全省唯一开设舞蹈教育专业的高等职业学校,我校在基础舞蹈教育上具备自身优势和实力,舞蹈系在十年的舞蹈特色专业建设中,认真领会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一系列教育改革政策文件,结合舞蹈专业特色和师范教育育人的特殊性,遵循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积极适应社会需求,在深入调研和分析的前提下,研判社会发展和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找准专业定位,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积极创新,探索出行业协会参与专业建设、多种手段开展美育、服务社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从深化校企共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进行突破,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全面提升毕业生质量,为社会培养了一批舞蹈教育基础师资,推动了专业发展服务于社会,受到了行业的广泛关注,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并得到社会的认可。

一、校企共建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助推行业发展

校企合作是实施美育服务社会的有效途径,行业协会是推动校企合作最好的桥梁和纽带,通过行业协会穿针引线搭建学校与社会艺术培训学校合作的平台,促进合作纵深发展。

(一)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合作共赢

2018年,我校主动联手湖北省艺术教育行业协会——湖北省文化艺术交流协会舞蹈专业委员会,建立了“依托行业、校企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助共赢”的校企合作机制。结合区域办学特点和现状,融合行业协会的社会地位、引领作用和管理职能,学校专业理论领先的优势、社会培训行业基地条件资源和实践指导经验,达成协同育人意向,搭建“C-G-T”(College Guild and Training institutions)多元实践实训教学平台。结合行业标准和岗位需求,在人才培养、课程开发、教学教研、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资源共享。以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为社会艺术培训行业开展实质性的教育帮扶服务,助推产教研深度融合,实现区域服务一体化。

1.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过程中,结合舞蹈教育特色专业建设方案,我校制定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案与管理办法》《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指导方案》,加大力度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管理、舞蹈教育专业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实习实训体系的构建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2.通过社会艺术培训学校申请,学校和协会共同考察审核,从武汉、孝感、咸宁、黄冈、鄂州等省内50多家申请少儿艺术培训学校中遴选出24家具有行业影响力和良好口碑、具备规范办学资质、优良的校风师风、雄厚的师资力量、丰富的课程资源和教学实践经验的社会培训学校,作为舞蹈教育专业长期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确保能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岗位、充分的实践机会、有效的实践指导和安全健康的实践环境。

3.近5年间,24家实践基地累计承接了舞蹈教育专业学生完成各学段多形式的实习指导任务,其中有13家学校实习指导工作组织有序、管理规范、表现突出,被授牌为“湖北幼专舞蹈教育专业示范性教育实践基地”。通过校企合作,为社会培训行业培养储备了一批基础舞蹈师资,缓解了社会舞蹈培训行业师资紧缺的压力。

(二)构建“全学程”“双导师”“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1.结合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特点,我校舞蹈教育专业将教育实践贯穿学生培养全过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足量的教育实践内容,根据专业在不同学段的培养目标,分别在三学年的6个学期中以“感知性观摩见习”“体验性跟岗实习”“研究性顶岗实习”“寒暑假生源地自主实习”等形式,精心设计、严格管理、组织开展实习,构建全方位的教育实践内容体系。让学生在岗位实践中了解艺术培训行业发展现状与动态,适应地区发展的需求,结合在校所学专业知识,为艺术教育资源匮乏的城镇乡村支教,学以致用,服务社会。学生通过深入体验与不断反思,更好地积累感性经验,提高实践技能与工作能力,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通过拓宽渠道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实践,开阔学生的视野,对所学专业及未来的职业有进一步认识,为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打下基础,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在組织学生参与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学校和实习基地共同承担指导任务。一方面学校安排专业基础扎实、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专任教师,通过驻校指导、巡回指导和远程指导等多种方式,从专业知识、教育理念、教学理论等方面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对实践教育案例进行解析,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积极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开展多维度的实习指导。全面检验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内容的实用性及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运用情况,为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案及提升教学质量提供反馈信息。另一方面由行业协会推荐具有3年以上少儿舞蹈培训行业工作经历的一线教师,参与校内外实习实践指导。在岗位导师的亲身示范与指导下,学生明确少儿舞蹈教师的工作规范及岗位职责,逐步了解少儿舞蹈培训的工作内容,体验幼儿舞蹈教学组织的方法,以规范教育教学行为,让学生形成基本的职业规范准则。在“双导师”教师团队建设中,通过专题研究、协同教研、定期交流等多种形式,推动行业一线教师与学校专业教师的双向学习、共同成长,不断提高双导师师资团队的专业教学水平和实践指导能力。

(三)合作科研促发展,课证融通促就业

1.通过校企合作,学校邀请行业专家、外聘行业一线教师通过选修课、专场讲座,完成课程共建和专业拓展学习。还积极与行业合作开发课程、申报科研课题、开展科研教研。积极分享交流经验、编写专业核心教材及实习指导手册,积累形成成果,不断推进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成功申报省级规划课题、教指委课题各一项,合作开发专业核心课程的“十三五”规划教材一本,以科研促教学。

2.舞蹈教育专业借助“1+X”证书培训完成“课证融通”,拓展学生就业创业能力。舞蹈教育专业75%的学生通过学习获得文化和旅游部、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中国舞蹈家协会颁发的舞蹈教师职业技能等级资格证,在丰富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中,基本实现双证书支撑毕业要求达成,体现学生参与职业活动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完整能力和素养。通过特色专业建设、“1+X”证书的实施、校企合作的深入,构建与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满足行业需要,促进就业,在校企合作共同搭建的教育实践、就业创业指导与供需平台上,学生直接进入岗位就业,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零对接。在历年毕业供需见面会上,都出现了岗位需求数大于毕业生人数供不应求的良好局面,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逐年攀升。

二、积极承担美育服务社会的责任

(一)深入開展专业培训,助推区域教育发展

1.在美育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舞蹈系教师团队利用专业优势,发挥高校教师责任担当,不断增强社会服务意识。积极主动承担省级培训项目授课任务,分享普及舞蹈专业发展新观念、新理念,为高等职业院校舞蹈教育专业发展、教师队伍建设做好引领、贡献力量。

2.面向社会开放教育教学资源,开展舞蹈教育教学服务与指导,舞蹈系90%以上专任教师具有少儿教育行业教学服务经历,能为区域教育发展提供智力资源与保障服务。其中受聘于北京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家协会中国民族民间舞等级考试中心的高级教师和考官,多年来深入全国开展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普及,传承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帮助指导社会艺术培训学校规范开展舞蹈教学、艺术展演、比赛和考级活动,开展公益性舞蹈教育讲座,引领社会艺术培训行业的少儿舞蹈教学专业化、规范化发展。

(二)纵深加强对外交流,社会服务显担当

为进一步发挥美育育人功效、拓宽育人载体,近年来,舞蹈教育专业按照既满足人才培养目标,又服务于社会的建设思路,积极走出校门,主动寻求对外发展、服务社会的机会。通过开展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实践活动,助力社会群众文化服务活动的开展。强化社会服务功能,增强师生社会服务意识,体现高校文化创新传承的责任担当。

1.坚持参加武汉市文化局、武汉市洪山区文化体育局历年举办的“区校融合、和谐洪山”大学生文艺展演、艺术节比赛等系列活动。响应武汉市政府号召,在“千场演出社区行”文艺轻骑兵活动中,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分别为武汉市洪山区保利才盛景苑小区和农科院社区的广大居民呈现了两场内容积极向上、反映当代大学生精神风貌的公益性文艺惠民演出;参加武汉市江夏区举办的百花奖大赛、江汉区文化体育局举办的武汉市“庆五一 迎军运 颂祖国”惠民晚会演出;参加武汉市第十五届“青春激昂、梦想起航”大学生艺术节开学季惠民文艺展演;参加“与军运同行”2019年武汉市阳光体育大会体操嘉年华比赛等各级各类多场群众文化惠民演出和艺术节比赛。学生专业的表演不仅得到组织方的高度肯定,还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在对外交流服务的同时,收获了丰硕的成果[1]。

2.深入基层,加大属地服务力度。为了服务学校所在地鄂州区域地方群文活动,舞蹈系主动参与鄂州市举办群众文化广场舞大赛、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文艺汇演、周周乐惠民演出、鄂州公安系统的军民共建110春晚演出、湖北幼专走进葛店惠民演出、建党百年文艺汇演等大型活动。在一次次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掌握实践技能,形成专业教学与实践能力相互提升的良性循环。通过多途径、多层次、多形式将思想政治、意志品德、师德修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融通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渗透“立德树人”的德育价值观,师生们的专业技能、综合素养、社会服务意识和责任感有了整体提升。我校参与社会服务的各项活动,在报纸和新媒体上得到大力宣传,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提升学校整体形象和舞蹈教育特色专业口碑的同时树立了专业在行业的引领地位和社会的良好形象。

3.加强高品质社会服务,提升社会影响力。2018年,国庆期间舞蹈系组织138名师生共同参加了中央广播电视台音乐频道《唱响新时代》国庆特别节目——武汉篇的文艺汇演;第34个教师节参加了由《楚天都市报》联合湖北省教育基金会、湖北省教育厅开展的“寻访荆楚好老师”表彰活动。学生精彩的歌舞表演、颁奖礼仪服务呈现出规范的仪表仪态及良好的精神风貌,赢得了现场领导和嘉宾们的一致好评。2019年10月举世瞩目的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在武汉隆重召开,此次从全省100多所高校中挑选出30支队伍近万名学生参与军运会开闭幕式表演的重要任务,我校是为数不多专科参演的学校之一。在活动中参演的全体师生全力投入、积极承担、主动作为,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路途远等多重困难,从选拔组织到完成训练表演的120天里,及时解决了演员紧缺的问题,在排练过程中积极配合、组织有序、管理到位,学生素质高、执行力强、出勤率高等出色的表现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和导演团队的表扬。

湖北幼专舞蹈系舞蹈教育专业在美育服务社会的实施过程中,不断提升艺术教育水平,通过校内艺术活动实践、校外教育教学实践和社会服务实践,突出高职舞蹈教育的师范性,将所掌握的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社会实践中,增强了师德体验与职业认同感。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注重把爱国主义、民族情怀贯穿渗透,突出培育大学生高尚的文化素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树立起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把学生培养成在讲台上是称职的教师,在舞台上是合格的演员,在社会文艺活动中是出色的创作者和组织者。在促进就业创业、文化传承创新中积极推进社会艺术教育的发展,使学生真正成长为心系社会并有时代担当的新一代大学生。未来我们还将继续发挥高校美育育人、服务社会的作用,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做出贡献[2]。

参考文献:

[1]马秀玲,鲁芬霞.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美育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8(6).

[2]易姗姗.美育改革视域下民族地域性舞蹈与高校艺术教育的融合价值及路径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15).

作者简介:罗春慧(1973—),女,汉族,广东番禺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早期艺术教育、舞蹈教育。

猜你喜欢
校企舞蹈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学舞蹈的男孩子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我和舞蹈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