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纺织专业思政协同育人模式研究

2022-05-30 04:15张立峰陈贵翠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30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纺织育人

张立峰 陈贵翠

[摘           要]  为实现高职院校现代纺织技术专业育人和育才的双向同行,明确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培养原则,准确把握新时代课程思政要点,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纺织专业教育教学全过程,整合教师团队,构建科学、完善的纺织专业课程思政育人体系,融入传统纺织文化,实现思政元素与专业教学相互促进、相互结合,培养“为人出彩 精益技能”的专业人才,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并促进了学生可持续发展。

[关    键   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纺织专业;思政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0-0127-03

2017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要构建课程育人质量提升体系,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在近年来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工作中,课程思政的理念和方法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和实践,它对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简称纺织专业)是轻工类专业之一,如何培养出既掌握扎实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如何将专业建设、课程体系、人才培养真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发展服务,如何充分挖掘纺织专业课程的思政要素,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实现育人和育才的双向同行,构建科学、完善的纺织专业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探索和讨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纺织专业思政育人模式,是从事纺织教育教学研究的重点。

一、课程思政提出的背景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健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掘各门课程中的德育内涵[2]。将课程思政理念列入中央文件,是对立德树人教育理论和内涵的创造性发展,更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的生长点。这一理念要求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贯穿育人的整个过程,思想引领不能局限于“第一课堂”,而要融入学生成长成才的方方面面。

胡鹏等[3]以修订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为契机,明确将课程思政的教育观贯穿专业教育全过程。根据专业课程学科分类,搭建了四个专业课程平台通用的思政建设框架,并丰富通用的课程思政教学资源。通过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改变考核方式,革新教学模式、教学团队建设及实践检验,得出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工程管理专业教学的路径。

侯丹[4]从分析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现状入手,在国际商务专业课程思政实践中,提出国际商务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思路,从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保障等方面探讨国际商务专业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最后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为例,介绍专业课程思政的具体实践路径,有助于发挥国际商务专业课程的“三全育人”功能,實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江晓珍[5]为了培养具备系统财务管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建设需求的现代化企业财务管理人才,采用思政融合教学改革,在各类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通过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实现立德树人。以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为例,阐述了高校财务报表分析和思政融合教育教学改革的意义,分析了开展思政融合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目标制订、教师队伍培养、教学方案设计和激励机制建立等方面,对思政融合教学改革提出了建议、意见。

陈亮[6]提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在信息技术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传统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亟待调整。构建课程思政视角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立体化教学资源体系,在课程思政、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课程思政视角下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立体化教学资源体系的建设背景,分别从教师资源建设、教材资源建设、实践资源建设和实习资源建设四个维度,给出具体建设路径。

李勇[7]从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出发,提出纺织工程专业的课程思政要着力完善课程思政的教学体制和教学方式,从纺织文化、历史、科技事例等挖掘思政要素,还以思路纺织、纺织变革、屯垦纺织、“一带一路”倡议、纺织与国庆、工匠精神等为案例,介绍案例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

曹笑笑等[8]着力从挖掘专业课程思政要素、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做好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保障、运用互联网新媒体教学方式、融入地方产业背景和特色元素等方面落实纺织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任务,以培养全心全意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专业人才。

郁崇文等[9]梳理纺织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策略和方法,结合纺织行业的特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提出从专业课程、专业知识、行业历史、典型人物、国家发展和实习实践等方面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帮助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课程是传授知识和塑造灵魂的主要载体,将纺织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高度融合,是培养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围绕国家、纺织行业对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组建师资团队,构建育人平台,设计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和教育内容,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学习、走进学生生活的育人路径,探索出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纺织专业思政育人模式。

二、纺织专业思政协同育人模式的实施路径

纺织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关乎纺织服装行业能否健康、稳定、持续地发展。纺织专业准确把握新时代课程思政要点,明确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培养原则,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纺织专业教育教学全过程,融入传统纺织文化,实现思政元素与专业教学相互促进、相互结合,培养德技双优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一)树立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观,明确纺织专业育人目标

纺织专业人才培养为实现育人和育才有机统一,以专业总体目标设计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育人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见图1)。教师遵循课程思政教育观,融入传统纺织文化进行专业思政设计,将课程思政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纺织专业思政育人模式的实施路径

1.升级传统的纺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坚持以学生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育人目标为导向,在师资队伍、课程体系、育人平台、教材建设等方面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构建,努力探索将课程思政内化于育人体系的育人模式并加以实践。

2.整合单一的专业课教师师资队伍,融合思政课教师与专业教师协同落实课程思政

思政课教师与纺织专业课教师结对,参与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政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参加课程团队教研活动,在课程团队建设、教学资源建设、课程教学改革中落实课程思政要求。将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加强教师师德素养,打造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水平、结构化思政教学团队。

3.重点挖掘专业教学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教学设计全面融入思政元素

为了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书育人效果,充分发挥育人和育才的协同育人效应,在纺织专业课程教学设计中,课程目标紧紧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在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模式等方面合理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实现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人格养成等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与纺织专业课程固有的知识诠释、技能传授有机融合。其中,如何挖掘专业教学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形成典型思政课程示范教学案例是研究的难点。

4.贯彻课内和课外思政协同育人,构建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贯彻课内和课外思政协同育人,形成教育内容、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之间的统一思政目标,凝聚合力,是研究的重点。课内构建“一课一思政、一课一技能、学做创合一”的课程体系:公共基础课程为思想道德修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英语、体育、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军事理论、军事技能、劳动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国家安全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语文;专业基础课程为纺织导论、纺织材料检测、纺织商务英语、纺织机电一体化、纺织视觉审美设计、纺织信息技术、纺织企业管理等;专业核心课程为纺纱工艺设计与质量控制、机织工艺设计与质量控制、针织物设计、染整技术、新型面料来样分析;专业拓展课程为装饰织物设计、纺织试验与数据处理、纺织创新创业、产业用纺织品、智能纺织品开发与应用等。挖掘优质传统文化思政教学元素,融入课程内容,形成共享型平台金课。课外打造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活动)和“第三课堂”(社会实践活动),协调好课内外、课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为人出彩 精益技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专业技能与创新能力,增强纺织专业的思政育人效果。

三、育人模式的实施效果

经过实践探索,基于思政引领的国际高水平纺织专业育人模式成效显著,杨贺同学荣获2018年“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國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全国总决赛特等奖,杨贺和薛松同学分别获得2018年和2019年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物,黄诗慧同学获得2021年度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学生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成果显著,学生申报专利数全省第一。企业对2020届毕业生工作满意度达到94%,培养了大批“为人出彩 精益技能”专业人才,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并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在育人过程中,师资队伍经过不断打磨、锻炼,实现了教师的职业能力提升。纺织专业拥有2个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1个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8项省级以上人才项目。对接的党支部获得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获得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思政示范课程1门,省级乡村振兴在线开放课程5门,校级课程思政案例11项,发表思政相关研究论文5篇,省级以上教科研项目80项,教科研成果丰硕,为人才培养、专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师资力量和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陈康林.圆梦,从这里起航:新生入学读本[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7.

[2]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Z].2017-09-24.

[3]胡鹏,杨惠源,易进翔.“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工程管理专业教学的路径研究[J].建筑业管理与政策研究,2022(5):49.

[4]侯丹.“三全育人”背景下国际商务专业课程思政路径探讨[J].对外经贸,2022(3):106-110.

[5]江晓珍.财务管理专业课程和思政融合教学改革研究:以《财务报表分析》为例[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22(2):169-172.

[6]陈亮.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基于课程思政视角[J].教育教学论坛,2022(2):29-32.

[7]李勇.纺织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J].福建轻纺,2021(12):66-68.

[8]曹笑笑,葛烨倩.纺织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索[J].现代交际,2021(4):170-172.

[9]郁崇文,李成龙,许福军.纺织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策略[J].纺织服装教育,2021(10):422-425.

作者简介:张立峰(1983—),男,汉族,黑龙江肇东人,硕士研究生,副研究员,研究方向: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学生工作与后勤管理工作。

*通讯作者:陈贵翠。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纺织育人
澳洋纺织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