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

2022-05-30 04:15钟小芬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30期
关键词:思政意识融合

[摘           要]  随着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整个社会开始提倡创新创业,这是党和政府的明确要求,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然而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一些高校过多专注于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业能力提升,忽视了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导致一些大学生在创业初期面对挫折的时候,会自暴自弃,对个人成长和发展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因此,针对高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探讨关于高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的举措,希望可以帮助大学生在创业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

[关    键   词]  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0-0133-03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大学生具备专业技能,还要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因此,各高校开始逐渐重视对于思政课程的教学,积极开展思政教育。思政教育对于大学生未来发展和创新创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大学生创业可靠的思想保障,将思政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中,有利于培养大学生优秀的品质,为未来的创业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

一、高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可行性

(一)教育目标的一致

思政教育的重点是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规范和约束,是引导大学生形成优秀的品格,从而培养出能够为我国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做贡献的优秀人才。从本质上而言就是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而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养成不断创新的思维模式,让大学生有能力完成自主创业,为社会主义发展提供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把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作为核心教育内容,除此之外,还要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拼搏奋斗精神,让学生在将来能够适应瞬息万变的发展环境,践行现代化创新型人才的发展原则,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素质人才。这个观点其实与思政教育的宗旨有相似之处,创新创业教育追求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提升教育人才培养的规格,塑造一种高水平的素质教育,由此可见,两者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在育人理念上可以做到相统一。

(二)内容和方式的互融性

从发展的角度分析,创业型人才需要首先具备完善的人格和全面的综合素养,这其实在教育方面与思政教育是存在相互交叉和交融的地方。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将大胆创新、乐于冒险等创业活动品质渗透在思政教育中,让思政教育的内容变得丰富和生动,相反,思政教育通过对大学生价值观、创新能力的培养,把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融入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过程中,让理想信念教育变得更加靈活和有效。另一方面思政教育不提倡个人主义,正好对应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团队协作,有利于学生形成团结互助、拼搏进取的精神,为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因此,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的教学内容存在密切的联系。同时,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方式不仅仅依靠课堂完成,还需要在实践教学活动、线上讲座等形式中不断完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共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高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一)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思政教育是高校教育的基础,对高校教育具有关键性作用,传统的思政教育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忽略了实践课程对于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上,呈现出来的效果过于单调和乏味,教学效果达不到理想状态,在思政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之后,可以将两者的教育目标进行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注重对实践课程的教学,在课程安排上实践性比较强,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很多理论知识都是以实际生活作为案例展开教学,弱化了思政教育中的说教色彩,让整个课程安排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和当代人才的发展要求。

(二)思政教育为创新创业教育引领方向,保驾护航

高校思政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基础,创新创业在我国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成熟的课程体系,一些高校在开设创新创业教育的时候,过于注重对创业技巧和创业知识的培养,造成整个课程过于功利化,创业者在创业的时候过于追逐经济效益,而忽略对思想道德和企业文化的建设,这与最终的教育目标产生偏离。因此,要实现优质化教学,就需要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正确发展引领方向和保驾护航。思政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全的思想道德体系,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提高创新创业的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同时我国如今正处于科技发展比较迅猛的时代,青年在创业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受到一点影响,他们的创业主观能动性可以得到更好的发挥,但在真正的创业过程中,还需要思政教育加以引导,帮助他们树立坚定的创业信念,避免因为创业受到打击之后一蹶不振,对大学生的心理造成严重损伤。

三、高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中的问题

(一)高校思政内容缺乏创新

如今我国高速发展的形势对高校大学生来说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种挑战。国内一些高校都开始重视思政教育的深入探究,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高校思政课的内容并不能满足学生学习发展的要求。我国一些高校在开展思政课的时候都是以授课为主,而课堂授课的主要内容来源于课本知识,这种情况下的教学内容过于单一,缺乏多样性。另外,思政课教材的文字内容比较多,很多知识都是以理论为主,教师如果在授课的过程中过度依赖课本内容,就会使教学氛围过于沉闷和空洞,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只会让学生越来越厌烦,从而导致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大打折扣。由此可见,高校学生缺乏创新性思维的主要原因与学校的授课方式有着密切联系,授课方式的传统让学生的潜在能力得不到发挥,所以,必须尽快加强高校思政内容的创新。

(二)思政教育缺乏主体意识教育

主体意识是大学生在创新阶段一个十分关键的因素,主体意识可以帮助大学生增强创新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在如今高校的思政教育中,高校教师和学生都过多关注思政教育理论知识,尤其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高校学生学习思政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应对学分,而不是想要提升某种能力,导致大部分学生并没有认识到主体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让大学生的主体意识都存在偏差,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的过程中从来都不会对教师的教学内容产生怀疑,大学生自我探究、独立思考、探究创新的精神得不到锻炼和提升,就无法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新创业意识,而且受到传统思政教育模式的影响,不管是教学手段还是教学内容都存在问题,让大学生的创新思维无法得到发挥,存在严重的局限性。

(三)师资队伍体系建设不完善

创新创业课程主要是根据市场需求作为主要导向,以开发市场作为主要教学目标的一门专业性课程,需要大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对于授课教师也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创新思维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养才能教授学生更多技能和知识。目前,一些高校缺乏专业的创新创业教师进行授课,大部分创新创业教师都是兼职授课,这种情况下的创新创业课程缺乏专业性和针对性。同时,一些高校教师在教授过程中,过多注重创业实用性的教学,忽视了思政教育方面在创新创业课程中的重要性。另外,还有一些分校的教师是一些兼职或者是其他学科的教师,这些教师对课程缺乏了解和专业性解读,对于创业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也把握不准,由此可见,一些高校在师资队伍方面是严重缺乏的,这对于开展创新创业课程存在难度。

四、高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的路径分析

(一)树立两种教育融合发展的教育理念

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离不开教育理论作为支撑,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应该相互融合,高校思政教育不仅仅要以大学生的道德品质、政治觉悟作为教育目标,更应该从当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新时代特点出发,立足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赋予大学生新起点,充分考虑社会的发展需要和人才需求,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思政教育改革的一个着力点,培养学生的互助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思政教育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自身的教育局限和育人思路,积极努力学习和探索适合当代社会发展的新型教学方式,同步有效机制,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建立完善的人才认定机制和人才标准,在学生同时接受两种教育之后,能够学有所用,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从业观,从源头意识到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加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教育

主体意识作为大学生创业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因素,必须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大学生只有形成强烈的主体意识,才能加强创新创业的责任感,而不是持无所谓的态度进行创业。主体意识的培养为大学生创业注入灵魂,可以让大学生形成自己的主观判断,引导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不断创新,提升创新创业的综合实践能力。针对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教育,需要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改变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中加入适当的主体教育,而且在平时的创业课程中也要关注学生的主體意识培养和提升,从而引起大学生对主体意识的强烈重视,帮助学生在课程学习阶段能够形成主体意识思想。另外,不仅仅需要在思政理论课程中加强对主体意识的培养,还应该在创业实践课程中加入主体意识教育,加快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进程,打破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形式,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技术突破大学生主体意识的思维局限性,从而形成正确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思维。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融合的重要铺垫,对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高校应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和时间、精力,可以聘请一些专职教师进行相关教育内容的授课,这些专职创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遇到的一些问题,增强创新创业课程的授课专业度。在选用创业教师的时候,要制定一套严格规范的用人体系,运用高标准、高要求的选拔机制,选拔一些高素质、高技术的专业教师,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授课提供充足的师资。其次,高校对于新任教的教师,要进行定期的考核,在新任职之前要进行岗前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是一些创新创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对于老教师可以提供定期培训的资格,通过培训丰富教师的眼界和实践经验,利用学习和交流提高教学能力,从而为高校打造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最后,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对于自身的教学要定期进行反思和完善,改进其中不足的地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四)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课程思政建设的详细攻略,充分利用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势,一方面有针对性地提高对课程思政的建设,让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教材和生活中,在思政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要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合理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通过视频、动画、图片等方式,以微课、慕课等形式,将创新创业内容融入思政教育内容中,最终形成完善的教学架构体系,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三观”,为将来的创业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要健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利用好思政基因,在设置创新能力和创业思维等基础课程之外,还可以适当加入创业精神、创业法务等相关知识,从而将创业课程体系变得更加立体和富有层次,将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从而形成高度融合的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五、结语

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原本是两门不同的学科,但是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和社会的发展,两门学科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高校发展的必然结果,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玉芳,高华明.高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研究[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64-67.

[2]刘莉莉.高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探究[J].才智,2020(1):101.

[3]张红梅.高校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有效融合分析[J].黄河·黄土·黄种人,2020(8):57-58.

作者简介:钟小芬(1987—),女,汉族,江西南昌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思政意识融合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