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实训室文化建设理论和实践的探索

2022-05-30 06:00卢喜宏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30期
关键词:三体实训室实训

[摘           要]  职业教育是不同于学科教育的类型教育,职业教育的实训室是教书育人、传授知识、提高能力、提升素质的重要场所,亦是教育教学德技兼修的主战场。四川三河职业学院通过对实训室建设的特点进行探讨,摸索出了实训室文化建设“三体一标”的有效途径和模式,经过对该模式的实践探索和验证,有效地为高职院校实训室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工作保证,为学校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关    键   词]  职业教育;实训室文化;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0-0157-03

高职教育作为类型教育,从诞生以来,就烙上了自己明显的印记,具有自身显著的特点,其不仅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而且是以技术应用为导向的技术教育[1]。虽然高等教育中的高职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目的同样是为社会主义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但德技兼修,立德树人,成为类型教育的高职教育的显著亮点和特色。

高职院校的实训室是教书育人、传授知识、提高能力、提升素质的重要场所[2]。因此,实训室建设对高职教育的建设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基于以上认识,我校开展了职业院校实训室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

一、高职教育中学科教育与职业教育实训室建设的异同

高职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我国兴起,从成立的那一天起,隶属教育单位高教部门管辖,经过发展,高职教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的实训室建设随着类型教育思想的逐渐明晰,建设方向更加明晰,建设定位更加准确。

高职院校的建设经历了逐渐演变的过程,高职院校一般由中专、技工校过渡而来,在兴办初期,高职教育实训室的规范还在襁褓之中,其实训室早期沿用中专、技工校的模式,除实验室自建外,实训一般利用工厂、矿山的生产设备进行实际操作,极少的实训设备支撑极为基础的实训教学,因此,其管理手段、设施设备等离党和国家对高职教育的要求有明显差距。随着高职院校的兴起以及业务关系隶属各省教育厅高教部门管辖后,部分高职院校逐步借鉴本科院校实训室的管理办法和方式实施管理,这期间高职院校的实训室建设有了较大进步,呈现出既有中专、技工校的建设痕迹,又有本科院校实训室管理的痕迹。随着2019年国务院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将职业教育定义为类型教育,并明确提出“职业院校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占总课时一半以上”,并提出“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这为高职类型化教育的实训室建设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各高职院校为保障教学,加大实训设备的投入,实训室建设步入了类型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建设轨道[3]。

学校在理论和实践的探讨中,经过学习,认为在立德树人的前提下,学科型教育和职业型教育对实训室建设存在差异和区别[4],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两类教育在实训室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和区别:高等教育的学科教育以理论教育为主,实践教育为辅,为学生进入社会不确定的人生做准备,有着不确定的就业方向;职业教育以实践教育为主,理论上做到够用、适用,为学生进入社会确定的职业人生做准备,有明確的就业方向。

二是两类教育在实训室建设的功能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和区别:高等教育的学科教育强调主要通过理论的验证实验和实践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服务社会;高职的类型教育强调主要通过实践的操作训练以加深对知识的掌握,从而形成技能,服务社会。

三是两类教育在实训室师资配备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和区别:高等教育的学科教育教师、实验师职责泾渭分明,分别配置,各司其职;高职教育则希望教师成为理论和实践皆具备的、具有教学能力的“双师”素质教师,综合配置,一师多岗,一师多能。

四是两类教育在实训课时要求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和区别:高等教育的学科教育的实践教学以实验为主、实训为辅,教学课时约占比25%;高职专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以实训为主、实验为辅,教学课时约占比50%。

五是两类教育在实训工位配置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和区别:高等教育的学科教育实训室因课时仅占总课时的四分之一,因此,实训室本着足够用的原则进行建设;高等教育的类型教育实训室因课时占总课时的50%以上,因此,实训室建设工位数超过学位数,理想状态要达到学位数的两倍。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高职教育的实训室建设成为类型教育中教育教学的主战场。因此,搞好高职院校的实训室建设,对高职教育而言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着这一思想,学校对实训室文化建设从理论深入实际,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讨。

二、高职院校实训室文化建设的“三体一标”的内涵和外延

教育以文化人,化成天下。什么是文化呢?文化是精神和物质成果的总和,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这个过程就是以文化人。因此,高职院校的实训室建设说到底就是文化建设。

在实训室文化建设过程中,通过借鉴和探索,逐渐形成了“三体一标”的实训室文化建设模式。即通过认真分析、归纳、提炼、总结,将实训室文化建设的“三体一标”解读为“三个体系”和“一个标准”。“三个体系”包括管理和安全体系、实践和能力体系、思想和价值体系;“一个标准”即是三个体系的标准化表达和呈现。

我校在實训室文化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中,对管理和安全体系包含的内容作了以下界定:所属部门、实训项目、课程安排、使用规范、安全规程、责任人员等相关内容。

对实践和能力体系包含的内容作了以下界定:培养任务、技术要求、设备要求、工位数量、操作规范、实习记录、过程管理、能力目标、达成绩效、熟练程度等相关内容。

对思想和价值体系包含的内容作了以下界定:思想引领、氛围营造、成才激励、行业历史、业内典范、项目成就等相关内容。

对标准化表达和呈现包含的内容作了以下界定:实训室5S管理[5]、设计规范、思想引领、要求到位、流程清晰、一目了然、氛围真实、设备完好、工位充足、物品有序、大方整洁等相关内容和相关要求。我校通过对实训室文化“三体一标”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为学校实训室的规范建设寻找到了一条较科学、规范,逐渐形成体系的建设思路和方法,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的开展。

三、高职院校实训室文化建设的“三标一体”的探索和实践

学校在实训室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对“三体一标”实训室文化建设的模式存在由零散到系统、由概念到内容、由认识到实践的探索过程。

2015年起,我校积极准备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学校新增了教学实训大楼,在实训室布置过程中,学校管理者、举办者和教育者同时开展了办学思想的大讨论,对学校实训室建设规范提出了总体设想,经过不断探索,学校“三体一标”的实训室文化建设思想逐渐形成了雏形,我们将此思想付诸实训室建设实践中,使学校的实训室文化建设初步得到规范,并初步形成了实训室文化建设的范式,在四川省人才培养评估中得到了专家组的高度赞扬和肯定。

2019年,学校在准备四川省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复核的过程中,又对学校实训室文化建设的“三体一标”进行了提炼,开始凝练和形成了我校实训室文化建设的基本模式,进一步规范了实训室文化建设。

2021年,随着学校专业调整工作的开展,学校在对中药学专业进行申报和对汽车实训中心、建筑实训中心搬迁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了对实训室文化建设“三体一标”模式的认识,丰富了其内容,逐渐固化了实训室文化建设“三体一标”的模式,形成了学校实训室文化建设的典型案例。

学校在“三体一标”的探索中展开了以下实践:

管理和安全体系的建设:一是学校对各实训室的管理和安全规章办法进行了归纳,将各实训室的安全和管理制度进行了修订,对实训项目、课表、教师以及安全管理人员等内容进行了明示,将设备、工位和实训项目、实训内容等一一呈现;二是对各实训室的管理和安全操作规范及流程确定了图示,将设备操作规范、工具使用和归置、油电气及危化物品使用、应急处置流程等管理、要求等分别载入安全规程。

实践和能力体系的建设:一是学校对各实训室的实践和能力培养路径作出了规范,包括实训项目、能力目标、培养目标、达成绩效等;二是学校对各实训室的实践和能力培养过程做出了规范,包括项目流程、步骤、规范、操作要领、过程管理、图示图例等。

思想和价值体系的建设:一是学校对各实训室的思想和价值体系做出了规范:在思想引领的打造方面,学校统一在实训室中最醒目的位置提炼了结合实训特色的,呈现思想引领、价值追求的名言警句,展现课程思政特色,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室一氛围”的要求,如中药学专业在中药炮制实训室呈现的“炮制十七法、良心入剂中”,中药调剂实训室呈现的“牢记十八反、熟知十九畏、计量不差分毫”,中药化学实训室呈现的“成分性质分子,练就三河学子”,中药制剂检测实训室呈现的“检出合格制剂、测量人生高度”,中药鉴定实训室呈现的“明辨中药真伪、成就地道人生”等,将专业和思想熔为一炉,收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二是学校对各实训室思想和价值体系在氛围营造方面将神医华佗、药王孙思邈、药圣李时珍等的介绍置于中药学专业的实训室外墙上;三是学校对各实训室思想和价值体系在成才激励和项目成就方面,汽车实训中心实训室摆放了获得全国节能车竞技大赛第2名的学生作品“节油实车”,双创中心实训室摆放了获得学校第一届创新创意大赛一等奖的、2015级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学生高李的“高御空中无人机”和2015级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学生王朝光的“XC40智能喷气式垂直起降无人机”等。

标准化表达和呈现:学校在各实训室的入口和左侧将管理和安全体系的内容尽量用白底黑字呈现;在各实训室右侧将实践和能力体系的内容尽量用白底蓝字呈现;在各实训室墙外和正前方将思想和价值体系的内容尽量用白底红字+图片等方式呈现,以达到标准化表达和呈现的效果;学校将管理和安全体系、实践和能力体系、思想和价值体系熔为一炉,打造实训室文化,实施实训室标准化建设,按照教育部专业建设规范购置实训仪器设备,根据学生生源常态配备实训工位,将实训仪器设备予以编号,做到账、卡、物一致,并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探索和实践了对设备的管理、使用、运行、维修等逐步纳入信息化管理系统,准确、方便、快捷地实施了仪器设备的管理,保证了实训室的高效运行;对危化物品实施专人专管,责任明确,工作到位,迄今为止,学校未发生实训室安全责任事故。

四、高职院校实训室文化建设的“三标一体”的收获和体会

学校之所以凝练了“三体一标”的实训室文化建设模式,是因为学校在办学思想大讨论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了教育即文化、教育即化人,而逐渐形成自觉行为。

通过对类型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特点的探讨,对职业教育实训室建设三个体系的探究和对职业教育实训室文化理论和实践的探索,最终寻找到了适合学校实训室文化建设的路子。

学校通过办学思想大讨论,逐渐形成了“四个坚持”的办学指导思想。第一个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德树人,这是全国教育的总遵循;第二个是坚持“培养一个学生,致富一个家庭”,这是王忠平先生在办中职教育时提出的;第三个是坚持“以党风带教风,以教风带学风,促成优良校风”,这是学校第二次党员大会提出的学校党建目标;第四个是坚持“双核共融,双向统一”,培养人才,这是学校在办学实践中总结出的办学体会和心得。

正是遵循“四个坚持”的办学指导思想,学校破解了民办、边远、县域办学等三大不利因素,顺利通过了四川省人才培养评估,率先在同类院校中通过了四川省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复核,专家组对学校实训室文化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说“学校既像一所新校,又像一所老校,像新校是指学校建设还有待完善,像老校是说在学校师生身上显露出一种老校的精气神”。

学校被命名为“四川省文明校园”,省市领导陆续到校指导工作,兄弟院校来校交流学习,我校办学规模突破万人。学校办学指导思想的提炼,转化为文化建设的热情,使学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教育报、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学习强国等主流媒体和网站对学校文化建设予以报道。

学校获得了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等5个省级命名表彰,实训室文化建设的“三标一体”的探索和实践,使学校在今年的实训室安全建设省级大检查中受到专家组的良好评价;为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了坚强支撑,2021年麦可思报告显示:学生对学校满意度达95%,学生对教学满意度达97%。

通过对高职院校实训室文化建设的理论探讨、实践研究,学校深刻地体会到高职院校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明确方向,坚持培养目标,立德树人,坚持教育规律,规范办学,学校才能又好又快地不断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求.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特征: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1,22(31):17-20.

[2]熊曦明.高职院校实训室建设与管理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9(39):240-241.

[3]张健.能育视野下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演变与创新[J].职业教育研究,2021(7):70-74.

[4]杨西京,刘延民,于咏莉.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模式探索[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8(4):36-38.

[5]刘佳.5S现场管理法及其应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1(7):58-59.

作者简介:卢喜宏(1978—),男,汉族,四川泸州人,本科,中教一级,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三体实训室实训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实训室安全管理规范可操作性的探索与实践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基于遗传算法的三体船快速性仿真分析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虚拟实训室设计与实现
基于7.1 m三体高速船总强度有限元分析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
建筑类专业识图实训室建设及实训组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