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证赛融通”课程教学 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022-05-30 23:44孙钦菊陈智理唐婷韦璐麻少莹郭静婕
中国食品 2022年17期
关键词:融通专业课程职业技能

孙钦菊 陈智理 唐婷 韦璐 麻少莹 郭静婕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提出将“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和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作为职业教育的重点工作推进。随后,教育部印发《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促进书证融通”。面对职业教育的新形势,基于专业基础、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企业岗位能力要求而设计的职业技能大赛应运而生,职业院校通过将职业技能大赛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从而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目的。

在新形势下,如何在“双证书”制度和职业技能大赛的引导下,把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有机融入职业技能证书考试及职业技能大赛中是当前各职业院校探索的关键,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做好与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行业企业的合作,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充分融入职业技能证书、职业技能大赛的相关理论知识、实操技能以及职业素养,做到职业技能鉴定和相关专业课程的考试、考核同步进行,力争把专业课程与职业岗位紧密联系到一起,使学生的知识储备及技能满足职业岗位需求。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食品工程系检测与质量控制类专业多年来承担着农产品食品检验员的培训工作,2020年10月增设1+X粮农食品安全评价员等职业技能证书的培训及鉴定考评站点。自2017年起,连续五年作为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赛项的承办单位,同时指导学生参加多项食品类职业技能大赛并获奖。基于此,本校开发了“课证赛融通”课程教学模式,并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本文将以本校食品检测与质量控制类专业为例,对“课证赛融通”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路径进行介绍。

一、“课证赛融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内涵

“课证融合”是将职业资格所要求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职业素养引入专业课程中,使学生明确职业岗位所需的理论知识与实操技能,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强化技能,从而提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通过率,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精神及职业能力。

“课证赛融通”是指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及职业技能大赛赛项的考核内容,以项目为单位,结合职业技能标准、职业技能大赛的相关赛项,将课程教学任务项目化、单元化,进而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和技能水平,构建多方位、立体化的人才培養体系。目前,“课证赛融通”课程教学模式在工科类及管理类专业中的应用较为广泛。

二、“课证赛融通”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1.基于“课证赛融通”制订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深入专业调研,将课程体系与农产品食品检验、粮农食品安全评价等职业技能资格及高职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检测类职业技能大赛的需求相结合,校企双方共同研究制订出科学、合理并具前瞻性的“课证赛融通”的人才培养方案,然后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全面开发和优化食品检测与质量控制类专业的课程,构建以培养“课证赛融通”为目标的专业技能课程教学模式,切实把1+X试点工作落到实处。同时,按照《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实施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将思政元素深度融入技术技能培养过程中。

2.基于“课证赛融通”开发课程标准、教材。根据农产品食品检验、粮农食品安全评价等职业技能标准和相关职业技能大赛的知识要求、技能要求,优化与之相关的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内容和实训教学内容,编写并修改基于“课证赛融通”的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技术、食品感官与理化检验技术等课程的活页式教材,修订现代仪器分析、食品化学检验技术、食品感官与物理检验技术、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及食品安全控制技术等课程的课程标准,达到课程教学与职业技能证书、职业技能大赛的需求相统一的目的。

3.基于“课证赛融通”制订课程成绩的考核评价标准。根据农产品食品检验、粮农食品安全评价等职业技能标准和相关职业技能大赛赛项,确定相关专业课程的理论及实训技能教学,将职业技能标准和竞赛项目内容融入学生期末考核的理论及实训技能考评中,以证代考、以赛代考。比如,以取得农产品食品检验员证、1+X粮农食品安全评价员证替代职业资格考证与培训这门限定选修课的期末考试;在国家相关规定的支持下,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赛项的奖项替代职业资格考证与培训限定选修课的期末考试。

4.建立和完善“课证赛融通”课程教学模式的保障机制。(1)完善学分替换制度。简单来说就是,如果学生取得了大赛奖项或职业资格证书,可以替换专业群限定选修课的学分。同时,如果学生在创新课题、论文、专利等方面有所成绩,也可折算为学分,计入学业成绩。

(2)对接行业企业证书,健全教学标准体系。以行业企业认证标准为基础,结合本校的教学实际,开发出符合职业技能的教学标准体系,用于指导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规范职业技能鉴定活动,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操技能,从而培养出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课证赛融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实施成效

1.制订了食品检测与质量控制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我们根据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食品工程系专业实际情况,制订了融入课程思政内容和课证赛内容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课证赛融通”课程教学模式的实践,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3个食品检测与质量控制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较大提高。

2.开发了基于“课证赛融通”的课程标准及教材。目前已经编写了基于“课证赛融通”的课程标准5门、新型活页式高等职业院校教材2部(食品感官与理化检验技术、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技术)。同时,参照国家(行业)标准,结合粮农食品安全评价、农产品食品检验员等职业技能标准的知识点、技能点及高职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检测类职业技能大赛的项目要求,再嵌入模拟真实工作任务,修订了食品安全控制技术、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及现代仪器分析等课程的课程标准,按照职业技能标准和食品质量安全检测类技竞赛项目确定课程的理论知识内容和技能教学内容。比如,现代仪器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归纳为分光光度计使用、色谱仪使用、pH计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使用四大项目。通过凝练农产品食品检验员、1+X粮农食品安全评价员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中的职业技能要求,并把它们融入食品安全控制技术、食品感官与理化检验技术等课程的活页式教材中,达到了课程教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技能大赛需求有机结合的目的。

3.制订了“课证赛融通”课程成绩的考核评价标准。参考农产品食品检验、粮农食品安全评价等职业技能标准和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检测类职业技能大赛的项目内容,制定了农产品食品检验员培训、职业资格培训①、职业资格培训②“课证赛融通”课程成绩的考核评价标准。该标准目前已经在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食品工程系的食品营养与检测1901、1902班,食品质量与安全1901、1902班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1901、1902班等6个班进行全面实施,具体考核标准见表1。

4.完善了技能竞赛、创新创业、论文发表、专利获取等成果的学分替换制度。食品检测与质量控制类专业学生参加技能竞赛,开展创新创业、论文发表、专利获取等成果,可以折算为相关专业群限定选修课的学分,计入学业成绩。具体学分折算与成绩计入标准见表2和表3。

四、“課证赛融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推广成果

1.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和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工作。“课证赛融通”课程教学模式在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食品工程系食品营养与检测1901、1902班,食品质量与安全1901、1902班,食品药品监督管理1901、1902班,药学系的药学、中药学和药品经营与管理等专业进行推广。我系承接农产品食品检验员的培训工作及农业092号鉴定站的农产品食品检验员的鉴定工作,2020年培训与鉴定考生由2019年的261人增加至700多人。2020年10月,成为了1+X粮农食品安全评价员等职业技能证书的考试站点,2020年10月对56名考生进行了培训与考核鉴定工作。自2017年起成为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赛项的承办单位,2020年参赛院校增至10所,参赛队增至20队。同时,学生参加食品检验与质量安全类职业技能大赛的获奖率有所提高。

2.通过1+X证书培训与鉴定工作加强高校间的交流合作。“课证赛融通”课程教学模式被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引进与借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推送考生到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进行农产品食品检验员的培训与鉴定,2020年鉴定80多名考生,通过率大大提高,促进了校与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课证赛融通”课程教学模式推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进程,加强了社会服务。“课证赛融通”课程教学模式依托广西食品工业职教集团、广西农业职教集团,达到了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产教融合的目的。还与检测机构检验人员、企业人员共同编写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证赛融通”人才培养方案和食品安全控制技术、食品感官与物理检验技术、食品化学检验技术、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及现代仪器分析等课程的标准,开发实训项目立体化指导书及食品感官与理化检验技术、食品安全控制技术课程的活页式教材,同时面向食品企业行业开发和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标准、新方法和新规范,并为食品类职业技能鉴定所及行业、企业提供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学术交流等社会服务工作。

综上,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将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专业技能竞赛融入专业课程,突破专业课程间联系不够紧密的问题,建立和完善了食品检测与质量控制类专业课程群,借助职业技能大赛与专业课程体系相融合的特点,在提升学生专业素质、职业技能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及创新意识;通过考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行业企业职业技能标准的理解,还可以提升他们的岗位实操技能。总的来说,“课证赛融通”课程教学模式取得的效果不错,值得大力推广。

基金项目: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课题研究项目:食品检验及质量安全控制类专业“岗课赛证融通”课程体系教学实践(ZI2021070103);2020年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院级教育科学研究课题:食品检测与质量控制类专业“课证赛融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YJJ2039)。

作者简介:孙钦菊(1991-),女,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农产品加工及质量安全检测。

*通信作者:陈智理(1979-),女,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食品加工及质量安全检测。

猜你喜欢
融通专业课程职业技能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包罗融通的艺术探索家
论教读与学写的生活化融通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融通生物借直销上市?
圆满融通品佳境,《思泉鼎竹》意浓浓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