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信息技术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融合

2022-05-30 02:56朱双全
中国新通信 2022年15期
关键词:融合策略人力资源作用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是各单位的重要工作,对单位的正常运行、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方法。信息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既要结合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还要发挥信息技术数据化的优势,优化管理过程,提高工作的效率。本文笔者着重从信息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一些运用、策略入手,进行阐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人力资源;作用;融合策略

一、引言

人力资源管理是单位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工作,合理、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不仅能甄选优秀的人才,还能更合理地配置人才,使单位的人力资源发挥最大效用,产生最大效益。在信息技术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融合中,主要探讨信息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数据优势,以及聚焦人力资源管理的六大模块,阐述信息技术与员工激励、薪酬福利管理、绩效管理、员工培训模块融合的一些思考。

二、信息技术与人力资源管理融合的优势

(一)有效进行信息整合,提升工作效率

在过去缺乏信息技术支持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大部分基础性工作都存在重复性,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员工个人信息、考勤、人事报表、简历信息、绩效考核、薪酬福利等工作情况的数据采集、更新和统计上。而且各模块之间并没有有效建立数据共享,增加了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无效劳动,信息的错误率也比较高。无形中耗费了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使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陷入繁重的数据收集、整理和统计等基础性的事务当中,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数据采集者而不是人力资源管理、分析和决策者,制约了工作效率。

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中,每个岗位所使用的数据虽有侧重点,但基础数据是共用的,各数据之间的运用也是相连的。信息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融入,可以充分利用管理平台高效、准确地开展数据的收集、汇总、整理和共享,能更加准确、科学地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为后续的人力资源管理决策做好铺垫。既优化了工作流程,又提高了工作效率。比如单位的绩效考核,过去要统计出一个季度或者一年的工作绩效,要花费很多人力和时间,从以往的数据中进行统计。在信息技术融入的条件下,统计可以提取以往的基础数据,利用平台对个人或对部门进行分项统计和分析。这一数据分析的结果可用于人员选拔、职位分析、员工培训需求分析等工作中。

(二)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流程,推动企业发展

在过去缺乏信息技术支持下,员工的数据采集、更新慢,数据结构零散,人力资源管理一定程度上是经验导向型的,主要凭借个人以往的经验、专业化程度等主观因素来规定制度或做出决定,使人力资源管理在流程和管理上都难以达到合理、科学的管理要求。

信息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融入,使员工数据采集变快,可以进行动态更新。只要建立起员工数据库,就能将员工各方面的数据进行有效的归类和归纳,将员工的绩效指标和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等胜任力指标进行量化,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对其整合分析,对人力资源信息进行挖掘。总结出部门和个人的工作效率与工作态度,贡献与能力,使人力资源管理和决策向数据导向型转变,管理和决策基于数据反映的事实作为依据,能最大程度上减少偏差,有针对性地优化工作流程,实现更科学、更精准的人力资源管理。

比如,在人才调配方面,如果需要一些业务能力强的人才,或者业务能力较高,工作态度稳定的得力助手。人力资源管理者,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平台,借助信息技术平时收集、整理、归纳、分类的大数据,就能给相关部门或者单位推荐相应的人才,使人尽其才,体现价值,也使各部门的运用更加的流畅,工作效率更高。所以说,信息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融合,对于管理者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好的助手,也是一个好的信息库,智囊库,能助力管理者更好地完成工作,也能极大地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效率。

(三)逐步实现前瞻性和个性化管理,激发员工活力

在过去缺乏信息技术支持下,由于对员工数据的采集不及时、不完整,员工的数据样本不多,而且数据呈现出零散的状态。无法对员工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和趋势预测,只能做到对员工某一时刻的绩效、工作态度和胜任力进行静态和局部的现状分析,人力资源管理更多地体现在标准化上面,更多的是针对员工群体的行为管理,无法做到管理决策的前瞻性。

信息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融入,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可以运用信息平台的客观数据,获取单位的人力资源现状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有前瞻性地为单位制定人力资源发展规划,针对不同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人员招聘和培养方案,优化单位的人力资源结构。运用信息平台的客观数据,了解员工个体平时的工作绩效、工作态度和能力特征,分析其综合能力以及潜在优势。有针对性地为员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增强员工的向心力,提升员工的满意度,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每一位员工的特长,使人力资源管理向个性化转变成为可能。

比如,在有效掌握员工信息的条件下,通过信息平台,能更准确地了解员工的工作经历、专业知识背景、以往的工作业绩。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甚至可以了解员工的人格特征和行为习惯,可以发现员工的某些个体需要。在此基础上,可以更为精确、有针对性地为员工安排工作职位,提供教育培训、团队建设等方面的福利,实现员工激励的个性化、精确化,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更好地发挥其个人价值。

三、信息技术与人力资源管理融合的策略

(一)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员工的创造力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被尊重是人的第四重需求,排在自我實现需求之前,对于自信心的提升,创造力的提升都非常的关键。在过去缺乏信息技术支持下,由于能力和条件有限,人力资源管理者无法对每一个员工都做到全面、客观、合理的评估与预测,无法全面了解一个员工,导致员工身上的某些价值和潜能无法被发现,使其能力在工作中得不到发挥,员工的个人成长也得不到体现,员工个体被尊重的需求无法满足。这虽然是客观条件造成的,但对于人力资源的浪费,对于员工工作能力或者创造性的抑制却是存在的。将信息技术融到人力资源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者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收集的数据,如工作能力、纪律表现、突出贡献等,对于每一个员工都可以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并根据考核、评价把他们放到更适合的工作岗位上,使员工感觉到被单位需要和尊重,让员工有一个更好的,更适合自己的工作环境和成长空间,做到人岗匹配的同时充分挖掘员工的潜能并发挥其特长。这不但能让员工与单位融为一体,也能真正把自己当成主人,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其在工作中的创造力,实现更高工作价值,为单位的发展发挥最大的价值的同时,实现员工个人的成长。

事实证明,信息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不但是一个好的助手、管家,还是一只能发现人才的慧眼,能让每一个员工有适合的工作环境,能发挥更大的价值,成为推动企业发展中的一块坚实的砖。

(二)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薪酬福利管理的公平和高效

企事业单位的薪酬福利关系到每个工作人员的生活,也与每个员工的工作能力、职务关系密切。所以,薪酬福利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中之重,与人力资源的运用并驾齐驱。尤其是事业单位人员薪酬福利,不但要尊重每个员工的合法权益,还要兼顾社会分配的公平性。所以,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制度与工资构成,不但要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还需要执行行业统一的工资标准和国家的社会保障政策。在过去缺乏信息技术支持下,用于发放薪酬的基础数据统计大多由人工完成,比如员工的休假、工作时间等,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随意性和差错率,使员工的薪酬发放与制度规定存在偏差。另一方面,虽然行业有统一的薪酬等级和发放标准,由于为实行信息化的统一管理,行业很难实行薪酬的实时监控和动态监控,在薪酬统计上报工作中有调整的空间,造成行业内部薪酬执行标准不统一。这种状况容易出现薪酬福利发放错误,发放员工薪酬的公平性的得不到保障,影响员工队伍的团结和工作进展,还会制约事业单位发展等。

将信息技术融到人力资源管理中,运用统一的信息平台进行薪酬福利管理,将计算员工薪酬的基础数据采集与计算相连接,将薪酬的计算交给信息平台来完成,能有效避免人为干预和数据错误。如果行业内使用统一的信息平台管理薪酬福利,实现薪酬福利发放数据的动态统计和实时监控,能在过程中更好地监控行业内各单位和各部门对行业薪酬制度的执行情况,及时对薪酬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纠偏。这样,就能有效保障薪酬制度的公平执行,提升员工的满意度和薪酬制度的透明度,使员工在工作中不分心,能一心一意投入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比如,为了实现按劳分配的薪酬管理的原则性,也可以根据一些信息技术手段,了解工作人员的考勤制度,纪律情况。具体有人脸识别、指纹打卡、钉钉打卡等,保证薪酬发放的合理性、公平性,也让单位福利惠及应得的员工。薪酬福利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工作人员工作的动力,只有薪酬福利能得到保障,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才能被调动,才能无后顾之忧地全身心投入工作,提升工作效率。

(三)运用信息技术,做好绩效管理工作

要想实现人力资源的信息化管理,做好员工绩效管理,保障每个员工的利益。首先,需要人力资源管理者有一定的信息技术管理能力,如,查询相应的信息,在网上阅读相关的文件、政策等。其次,要建设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平台,让其能有效监督或者管理员工的工作绩效,部门的工作绩效;第三建立信息化绩效管理流程,及时收集相关信息,以保证绩效考核的准确性,客观性,从而做好管理中的绩效评估和绩效反馈工作,维护员工的合法利益。

比如,为了实现客观、公正的绩效评估,人力资源管理者可以运用事先设计好的信息化绩效管理流程,跟踪工作人员的工作过程,连续性地记录工作,为正式或非正式评估做好准备,使绩效考核更合理,更真实、更客观;再比如,为了绩效的客观性,在考核绩效时,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从一些相关的信息化渠道了解对某一个工作人员或某一个部门的反馈,信息技术可以结合评估系统,整合反馈的结果,并把结果传递给相应的工作人员或部门,使其明白、了解自己的绩效,知道奖在哪里,罚在哪里等,从而引起工作人员的重视,使其在今后的工作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高,避免工作中再出现同样的错误,影响绩效考核,进而影响个人绩效,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情绪等,最终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体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价值。

(四)加强相关信息平台,促进其与人力资源的结合

无论是事业单位,还是企业,对于员工的福利除了显性的工资、物质奖励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能促进员工不断成长,发挥员工最大潜力的隐性福利,那就是对于员工的培训。随着单位的发展和员工的工作积累,工作能力、专业知识,文化素养、思想道德的培训,是不可缺少的,也是员工成长的主要途径。信息技术与人力资源管理融合,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员工的数据分析,找到员工现状与其所在岗位的能力素质模型、绩效要求、晋升方向等差距,形成针对员工个人的个性化职业生涯发展路径,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帮助员工尽快适应岗位需要,更加有针对性地挖掘员工的潜力。信息技术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融合,可以快速、有效、准确地识别员工对于学习的需要,制定出有利于单位发展的培训策略,促进培训体系改进,提高培训效率。信息技术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融合,还能运用以往的培训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准确把握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以及能力素质状况,在此基础上制定单位中、长期的培训计划。

四、信息技术与人力资源管理相融合要做好信息管理和维护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在很多方面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工作方式,实现了超越时空,天南海北随时随地沟通的方便性。尤其是人力资源方面,为了对员工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进行有计划的统筹安排,会把每个工作人员的详细信息收集在电子档案中,便于了解到某一个员工的年龄、住址、文化程度、专业特长、兴趣,以及家庭成员等等,这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很多方便,也为员工的成长发展,创造更高的价值创造了条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信息技术成为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得力助手,在统计数据,人员培训,分析预测等,都能实现便捷服务。但也正因为信息技术的这种便捷性,开放性,便存在信息泄露的风险。但与此同时,员工的这些信息如果遭到病毒的攻击,也会造成信息的丢失,给工作带来损失,也给员工的财产安全造成潜在的危险等。所以,企业单位要想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融入信息技术,不但要做好网络安全的防护,也要做好信息的管理,设置信息管理和访问权限,以保证单位工作计划、工作内容等不外泄,也保证员工的个人信息的安全性。

五、结束语

事实证明,信息技术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融合,不仅仅给人力资源管理增加了一个助手,一個强大的数据库,还让人力资源管理多了一双慧眼,既能全面地了解人员配置,团队和员工的能力、特长,为人力资源在管理做出前瞻性的人力资源规划,还能更便捷地实现薪酬福的发放和绩效管理统计分析,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也使人力资源的管理具有创新性,使它更加完善,更有可操作性,为单位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作者单位:朱双全    民航甘肃空管分局

参  考  文  献

[1]闫星宇.关于大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若干思考[J].商场现代化,2019(9):82-83.

[2]叶蔚萍.关于大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思考[J].智库时代,2019(39):29

[3]许鸿雁.大数据时代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变革措施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0):83-84.

[4]蔡明堂.大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新变化和新趋势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24):70-71.

猜你喜欢
融合策略人力资源作用
浅谈内蒙古农村信用社在电商大趋势下的融合策略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试论人力资源会计
浅谈数学游戏的指导策略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性学习结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