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

2022-05-30 10:48刘慈欣
小猕猴学习画刊·下半月 2022年11期
关键词:光柱霞光流浪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这是一本短篇科幻小说集,作者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领军人物、第73届“雨果奖”(世界科幻文学最高奖)的获得者—刘慈欣。本书一共收录了包括《流浪地球》在内的11篇短篇小说。其中的《流浪地球》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太阳即将变成红巨星,太阳系里的行星都将遭受灭顶之灾,人类启动庞大的地球逃脱计划,在地球的一侧安装上巨大的地球发动机,将整个巨大地球环境圈化为移民方舟,准备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

我没见过黑夜,我没见过星星,我没见过春天、秋天和冬天。

我出生在刹车时代结束的时候,那时地球刚刚停止转动。

地球自转刹车用了四十二年,比联合政府的计划长了三年。妈妈给我讲过我们全家看最后一次日落的情景——太阳落得很慢,仿佛在地平线上停住了。过了三天三夜太阳才落下去。当然,以后没有“天”也没有“夜”了。东半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有十几年吧)里将处于永远的黄昏中,因为太阳在地平线下没落深,还在半边天上映出它的光芒。

就在那次漫长的日落中,我出生了。

黄昏并不意味着昏暗,地球发动机把整个北半球照得通明。地球发动机安装在亚洲和美洲大陆上,因为只有这两个大陆完整坚实的板块结构才能承受发动机对地球巨大的推力。地球发动机共有1.2万台,分布在亚洲和美洲大陆的各个平原上。从我住的地方,可以看到几百台发动机喷出的等离子体光柱。你想象一座巨大的宫殿,有雅典卫城上的神殿那么大,殿中有无数根顶天立地的巨柱,每根柱子都像巨大的日光灯管那样发出蓝白色的强光,而你则是那巨大宫殿地板上的一个细菌,这样,你就可以想象到我所在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了。其实这样描述还不是太准确。地球发动机的喷射必须有一定的角度,这样切线推力才能刹住地球的自转,所以天空中的那些巨型光柱是倾斜的,我们是处在一个将要倾倒的巨殿中!如果有人突然从南半球到北半球,多半会精神失常的。比这景象更可怕的是发动机带来的酷热,户外气温高达七八十摄氏度,必须穿冷却服才能外出。在这样的气温下,常常会有暴雨,而发动机光柱穿过乌云时的景象简直是一场噩梦!光柱蓝白色的强光在云中散射变成无数种色彩组成的疯狂涌动的光晕,整个天空仿佛被白热的火山岩浆所覆盖。爷爷老糊涂了,有一次被酷热折磨得实在受不了,看到下大雨喜出望外,赤膊冲出门去。我们没来得及拦住他。外面雨点已被地球发动机超高温的等离子光柱烤沸,把他身上烫脱了层皮。

但对于在北半球出生的我们这一代人来说,这一切都很自然—就如同刹车时代以前的人们,看见太阳、星星和月亮很自然一样。我们把那以前人类的历史都叫作“前太阳时代”,那真是个让人神往的黄金时代啊!

在我小学入学时,作为一门课程,老师带我们班的30个孩子进行了一次环球旅行。这时地球已经完全停转,地球发动机除了维持这颗行星的静止状态外,只进行一些姿态调整,所以从我三岁到六岁的三年中,光柱的光度大为减弱,这使得我们可以在这次旅行中更好地认识我们的世界。

我们首先近距离见到了地球发动机,是在石家庄附近的太行山出口处看到的。那是一座金属的高山。它在我们面前赫然耸立,占据了半个天空。同它相比,西边的太行山脉如同一串小土丘。有的孩子惊叹它如珠峰一样高。我们的班主任小星老师是一位漂亮姑娘,她笑着告诉我们,这台发动机的高度是11000米,比珠峰还要高2000多米,人们管它叫“上帝的喷灯”。我们站在它巨大的阴影中,感受着它通过大地传来的震动。

地球发动机分为两大类,大一些的叫“山”,小一些的叫“峰”。我们登上了“华北794号山”。登“山”比登“峰”花的时间长,因为“峰”是靠巨型电梯上下的,上“山”则要坐汽车沿盘“山”公路走。我们的汽车混在不见首尾的长长车队中,沿着光滑的钢铁公路向上爬行。我们的左边是青色的金属峭壁,右边是万丈深渊。车队由50吨重巨型自卸卡车组成,车上满载着从太行山上挖下的岩石。汽车很快升到了5000米以上,下面的大地已看不清细节,只能看到地球发动机反射的一片青光。小星老师让我们戴上氧气面罩。随着距喷口越来越近,光度和温度都在剧增,面罩的颜色渐渐变深,冷卻服中的微型压缩机也大功率地忙碌起来。在6000米处,我们见到了进料口,一车车的大石块倒进那闪着幽幽红光的大洞中,一点声音都没传出来。我问小星老师:“地球发动机是如何把岩石做成燃料的?”

“重元素聚变是一门很深的学问,现在给你们还讲不明白。你们只需要知道,地球发动机是人类建造的力量最大的机器,比如我们所在的华北794号,全功率运行时能对大地产生150亿吨的推力。”

我们的汽车终于登上了山顶,喷口就在我们头顶上。由于光柱的直径太大,我们现在抬头看到的是一堵发着蓝光的等离子体巨墙,向上伸延到无限高处。这时,我突然想起不久前的一堂哲学课,那个憔悴的老师给我们出了一个谜语:“你在平原上走着走着,突然迎面遇到一堵墙,这墙向上无限高,向下无限深,向左无限远,向右无限远,这墙是什么?”

我打了一个寒战,随后把这个谜语告诉了身边的小星老师。她想了好一会儿,困惑地摇摇头。我把嘴凑到她耳边,把那个可怕的谜底告诉她:“死亡。”

她默默地看了我几秒钟,突然把我紧紧地抱在怀里。我从她的肩上极目望去,迷蒙的大地上,耸立着一座座金属巨峰,从我们周围一直延伸到地平线。巨峰吐出的光柱,如一片倾斜的宇宙森林,刺破我们摇摇欲坠的天空。

我们很快到达了海边,看到城市摩天大楼的尖顶伸出海面,退潮时,白花花的海水从大楼无数的窗子中流出,形成一道道瀑布……刹车时代刚刚结束,其对地球的影响已触目惊心:地球发动机加速造成的潮汐吞没了北半球三分之二的大城市;发动机带来的全球高温融化了极地冰川,更给这大洪水推波助澜,波及南半球。爷爷在三十年前目睹了百米高的巨浪吞没上海的情景,他现在讲这事的时候眼还直勾勾的。事实上,我们的星球还没起程就已面目全非了,谁知道在以后漫长的外太空流浪中还有多少苦难在等着我们呢?

我们乘上一种叫“船”的古老交通工具,在海面上航行。地球发动机的光柱在后面越来越远,一天以后就完全看不见了。这时,大海处在两片霞光之间,一片是西面地球发动机的光柱产生的青蓝色霞光,一片是东方海平面下的太阳产生的粉红色霞光。它们在海面上的反射使大海也分成了闪耀着两色光芒的两部分,我们的船就行驶在这两部分的分界处,这景色真是奇妙。但随着青蓝色霞光的渐渐减弱和粉红色霞光的渐渐增强,一种不安的气氛在船上弥漫开来。甲板上见不到孩子们了,他们都躲在船舱里不出来,舷窗的帘子也被紧紧拉上。一天后,我们最害怕的时刻终于到来了。

(选自《流浪地球》,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年版)

猜你喜欢
光柱霞光流浪
好美!漠河寒夜现梦幻七彩光柱
霞光
霞光
Night of the Whippoorwill
流浪
流浪的歌
梦幻大舞台
流浪猫鲍勃
霞光为什么那样美
遇见一只流浪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