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实践策略研究

2022-05-30 10:48陈庄农
考试与评价 2022年10期
关键词:写作能力信息技术作文

陈庄农

小学语文作文能力要想取得满意的提升,笔者认为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内容有创意、文章有深度、语言逻辑表达流畅。所以小学语文写作教学需要围绕这三个要素进行教学设计,激发学生想象力来构建写作语言和文章结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产生写作的动力和兴趣,并且获得充分的想象空间,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性,使得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提升语文写作能力。而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在写作方面进行了不断地发展和创新,将多种教学方法和写作理念进行了渗透和落实,教师要从情境创设、教学活动设计等多个方面对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进行培养。

1. 优化语文作文教学的教学要点

1.1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育改革不仅改变了教学方式,教学理念也悄然发生改变。传统教学思维忽略了对学生兴趣爱好和思考习惯的培养,造成学生感到学习枯燥乏味,感受不到写作的乐趣,丧失主动去思考、去写作的动力。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对趣味课堂的创设进行深入思考,找到合适的思路,可以在授课过程中给予学生新颖的学习情境,以及学生喜爱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写作中积极思考,加强对写作题目的想象,发现写作中蕴含的乐趣,并合理利用现代教学资源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这种趣味化的学习体验,是学生最好的驱动力。学生在文化的热情引导下才能热爱作文,愿意去写一点东西,围绕着作文题目想一想自己的生活、自身的经历,全身心地投入到写作中。在“双减”政策号召下,教师应让学生在写作中感受到的不是负担,而是快乐。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积极的写作情绪的培养,用兴趣去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效果是远远超过用教学语言去督促的。

1.2 拓展学生的写作范围

目前很多时候学生写作的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写作经验也比较欠缺,造成学生在没有写作思路的情况,存在下意识的模仿行为。教师在教学创新中需要对当下学生的心理成长情况与特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够为学生提供完善的模仿空间,使得学生能够在写作的过程中通过下意识的模仿习惯,掌握一定的语言结构,推动学生语言体系的完善,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利用文字描述自己的想法,为学生的写作学习提供促进力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效率。同时培养想象力需要引导学生增加自身的文化知识储备,尤其是开阔文学素材的选择范围,拓展学生的知识宽度和深度。语文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作文空间,拓展学生的作文思路,帮助学生通过阅读寻找作文的灵感。教师应鼓融入更多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写出更加精彩和完整的作文。

1.3 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融入丰富的情感

情感想象力是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但如果仅凭借教师的指导,学生很难把自己的情绪融合到写作中,对多样化的情感的认识往往存在一定的薄弱性,学生的情感体验不足,进而导致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受到了限制,进入了瓶颈期。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对教学活动进行多元化设计,把学生的想象与情感融入相结合,能够让学生以一个全新的角度,分析与研究文章内容,并从一些实践活动中得到情感的体验,通过大量信息的堆积找到其中的规律,更快地获取情感的突破口。学生在文化的引导下才能融入自身的感受,并对作文题目进行深度的解析。作文本身是需要带有感情的文字表现形式,语文教师需要改变学生过于直白或者呆板的写作模式,而是融入自己的思想和内心感受,让学生能够打开情感的大门,对写作中的情感描绘拥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促使学生从深度和广度上提升作文水平,并不斷发展学生的文化素养。

2. 优化语文作文教学的教学策略

2.1 构建读写结合课堂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小学生由于处于语文写作的起始阶段,容易出现“下笔无物”的现象,词汇量也得不到一定的积累,这些都是因为学生平时的阅读量不够。在作文指导中要将读和写作相结合,让学生逐渐从被动式教育转换成主动式教育,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拓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字组织能力。小学语文读和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在读写结合的过程中,教师要避免学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发生,要逐渐地培养学生的读写习惯。比如说强制性地要求学生每天必须阅读多少书,每天必须写多少字,也可能是写一段话,只要文字形式的都可以,重点是鼓励学生每天都下笔,熟能生巧,逐渐地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精神。对不喜欢读写的学生不要一味指责,而是要分析其不喜欢读写的原因,找出教育突破口。

2.2 结合生活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情感想象力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止要教会学生学习语文的方式和语文知识的用途,还需要让学生意识到文学作品中的生活气息。文章的根本是来源于生活的,在写作教学中也是这样,教师不应该只注重技巧性的知识传授,还应该让学生拥有丰富的思维去对内容进行建设和构思。作文先导式教学相对于过去的写作教学内容,更加重视写作内容和写作方法的理论性知识。在过去的写作练习中,语文写作中只是用简单的一句话对写作进行命题,使学生围绕着这一主题而进行写作;而在生活教学活动的指引下,是通过一个专门的写作板块,使写作的方向更加地具体。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每天练习写作,在练习写作时,教师鼓励学生结合生活中看到的景物,写出一篇描写风景的作文,同时教师要求学生每天写日记、写短文。在严格的要求下,学生积极动笔描写身边的景色和看到的事物。学生在描写过程中运用简练的语句写出内心的感受和对不同事物的理解,逐渐就能够详细写出精炼的作文,以及写出对事物的认知。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还使学生的文笔飞扬。如此一来,学生在平时写作中就能够将自己的体会和感悟写出来。

2.3 改善写作环境,提升学生的观察描绘能力

环境的创设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文字逻辑表达能力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现代语文教育注重引导学生将教学与实践环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从中发现文字描绘的独特魅力。教师带领学生身临其境地主动学习,认真地观察和分析眼前的事物,并组织文字去描述,学生仿佛融入于整个文化的氛围里。在小学语文写作课堂中,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为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也要确保学生在写作中融入更多的真情实感,进而写作内容更加打动人心,也更富有情感。对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开展教学,一方面帮助学生理解语文知识内容中的情感和生活,另一方面通过生活也让学生积累更多的素材,进而学生在写作中也有更为实际的案例进行写作,其情感表达也更为真实。

2.4 结合信息技术让学生写出“活力”

一篇好的文章的表现内容不仅仅是用词的修饰,还有内在的立意。低年级小学生的思维局限性较大,很多时候在作文写作过程中想象力得不到延伸。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设计写作的趣味小活动,让学生利用活动的参与增加对写作题目的感悟,刺激学生的发散思维。在写作过程中融入写作的主题,能够显著提高学生对于题目的拓展和想象,通过丰富的教学素材让孩子沉浸在文学海洋中。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要求小学生的写作需要实事求是,真实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写作依然是小学生的障碍,许多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写作方法。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耐心地指导,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写作方法。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主要流程就是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讲评、学生修改。要想让教师照顾到班级内的每一位学生是不可能的,一节课的时间也不允许教师这样做。所以教师只能在进行指导的时候简单给学生讲解一下,但是并不能做细致地指导。信息技术主要是对一个知识点进行详细地展示和讲解,更加侧重于方法的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讲解学生可以掌握写作方法,并能运用这些写作方法进行写作。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利用信息技术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弥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欠缺,教师可以有更多时间制作出更加完善的信息技术视频。另外,教师还可以建立一個信息技术资源教学库,教师可以将写作素材、写作技巧指导、优秀作文欣赏等进行分类。在选择信息技术资源时,教师可以将教学材料中的素材融入其中,将课文中优美的段落和句子融入到其中。另外,教师还可以将教学材料中的内容与网络素材进行融合,帮助学生拓展知识层面,营造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学生在观看信息技术视频后,可以根据相关的资源内容进行扩写、仿写等,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由于当前的小学生写作倡导自由拟题,所以写作不能只限定在某一题目,教师应该在拟题中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比如“我去过的XX地方”或者“XX真美”,把题目的大致范围规定在自然风景中。然后发挥信息技术的资源优势,给学生带来各种大自然的美景视频,拓展学生的思考范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孩子在观看中形成动态的印象,并带着十足的兴趣,想要用自己手中的笔去描述这些美丽的景色。

2.5 在体裁和风格方面拓展学生的写作广度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小学写作几乎完全由记叙文“一统天下”,所有的写作指导也基本上都是围绕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记叙文的四要素而开展的。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具备应对传统模式对写作能力的考查,但却并不利于学生写作素养的真正提升。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语言选择来进行指导,让学生根据同一种含义想出尽可能多的表述用语,而后仔细揣摩这些语句在语言风格上的不同点。这种训练的过程是相对漫长的,小学语文教师要表现出足够的耐心并保持动态的教学素材搜集,从而使学生得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写作风格的运用上“渐入佳境”。语文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布置不同的作文题目,以此引导学生围绕题目创作,在教师的耐心引导下,学生能够写出紧扣题目的作文,以及写出蕴含情感的作文,进而加强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保证基本的记叙文写作指导的基础上,还要有意识地将更多资源投入到对其他文体写作的教学中,让学生尝试更多种表达渠道和技法,进而实现学生写作技能类型的多端补齐。例如,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诸如“我眼中的‘低碳出行”“读书的意义是什么”或者“校服是否一定要天天穿”等适合议论文写作的题目作为指导素材,引导学生掌握议论文的写作方法,使学生学会通过开篇立论和引用具有说服力的名人事迹、客观道理等方式证明论点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需要利用多元化手段丰富的作文的教学方式,包括将写作拉近学生的生活、有效创设写作的情境、合理利用社会实践资源等方面。希望教师能够进行更多有效的尝试和实践,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下对语文写作能够有更加深刻的理解,用自己的头脑进行大胆的想象,并准确地在作文中进行描述,提升写作质量。

猜你喜欢
写作能力信息技术作文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