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探究

2022-05-30 12:33张文婷
考试与评价 2022年10期
关键词:整本书书籍阅读教学

张文婷

阅读教学对帮助高中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培养他们的读写水平和语文综合素质方面具有很大意义,还可以使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学更为顺畅地开展,所以,阅读课堂在整个语文课堂中占据了非常关键的地位。在中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和新课标制度的大背景下,全面培养学生的文学综合素养,是培养其基本素质的重要途径。而阅读又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视野、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采取整本书阅读方式,鼓励学生探索有效的阅读技巧,以方便日后的阅读,在阅读过程中熟练掌握精读和略读的阅读技巧,从而提高学生做题时的速度,并且能够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精确度。利用整本书阅读的方式进行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整理出文章的基本脉络,更加理解文章的整体内容,方便学生回顾与思考。如果学生只是阅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或者一小部分文章内容,那么学生对整篇文章内容的理解是不足的,只能片面地理解文章。大量地阅读文章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并且在养成良好的阅读兴趣方面有极大的帮助。所以,教师要引起对整本书阅读方式的重视,并将此方式广泛地应用于语文教学中,让其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并发扬光大。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随着教育教学的持续推进与改革,高中语文教师积极响应教育教学的新方针,不断走在探索创新改革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的道路上,奮发向前。在探索有效语文阅读方式的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些小的成就,但是还是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学生对阅读不怎么感兴趣,导致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很低。对于高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从踏进高中生活那一刻起就背负上了“考上理想大学”的使命,学生日以夜继地做题、刷题,留给阅读的时间非常少,阅读的积累仅限于教师在课堂上所讲授的那些,对考试中阅读理解题只会套用公式去解答,对文章的理解少之甚少,看到好词好句只会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其次,教师的阅读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性。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制约,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常常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这不仅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也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学生的成绩也不能得到显著的提升。当学生失去了兴趣之后,就很难再让他们积极地去学习,培养阅读习惯,从而导致他们的学习成绩不会有太大的提高。最后,教师忽视了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要教育对象,忽视了其主体性。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更重视自己的领导作用,讲授的重点是考试内容,在追求学生的学业成绩的同时,忽视了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学习能力与态度,从而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而且,在指导学生的阅读过程中,教师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只注重数量的增长,而忽视了阅读的质量,这就造成了学生虽然表面上读得多,但是却没有真正掌握好自己的阅读技能,从而影响了学生的阅读水平。

二、实行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践策略

1. 提高教师对整本书阅读的认知,并丰富教师掌握的技巧

要想让学生充分运用整本书阅读方式进行阅读,教师必首当其冲,只有教师对整本书阅读产生正确的认知,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整本书阅读这一方式。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单单只有教师这一个身份,而且还是一个学习者,教师和学生应一同寻找有效阅读的正确方式,在此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教师在进行大量阅读后会对整本书阅读产生一定的认知,可以给学生传达更加准确的关于整本书阅读的意义以及感受,从而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这一方式,更好地运用于学习实践中。教师在阅读过程中要不断探索寻找有效的阅读技巧,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师要积极改变自己原有的教学模式,将对成绩的关注降低,增加对阅读的关注,以此培养学生“爱”上阅读的兴趣,在阅读中加强自身修养和丰富学生的学识。

举例来说,当教师在进行课外阅读活动时,鼓励学生积极交流分享自已读过的书籍,学生一开始可能会害羞,不好意思站出来讲解,那么教师就要想办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鼓励他们要勇敢地讲出来。教师可以先讲解一本自己读过的书籍,为学生做一个示范,在讲解完成后,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并讲解自己读过的书籍。这种阅读教学模式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2. 创设情境,营造整本书阅读氛围

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可以大大增强学生参与到阅读课堂的积极性,并且学生的身心都会感到很快乐。进行有效阅读还有个前提条件,就是我们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安静、愉悦的阅读环境,就像教师在独立学习思考的过程中,也需要一个安静和谐的学习环境,同时对学生阅读来说也是这样的,也需要给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更好地促进学生更有效的阅读。这样学生既可以充分学习到阅读的知识,还可以改变一些不良习惯。环境对人的行为和思想有极大的影响。同时教师要营造出一个温馨的氛围,学生如果在一个充满温暖的环境中进行阅读,身体和心情也会好起来。

举例来说,当学生阅读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店》时,在一个温暖的教室里进行,恰巧这时有一束阳光射进来,照亮了整间屋子,同时感受书中人在迷茫与不知所措中不断前行的勇气,照亮了内心世界。另外,在教室里,教师还可以组织开展一些读书活动,像定期阅读、一起阅读课等。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还可以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长此以往阅读的学习氛围也会越来越浓厚,还可以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另外,阅读除了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之外,还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保证。

3. 选择书籍,打好整本书阅读基础

选择适合于现阶段高中生的书籍,以此来打好整本书阅读基础。处于现阶段的高中生往往被学校、教材束缚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其思维受到了极大地限制,不能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但是由于高中生自身的发展,又有极其丰富的内心世界。这两者是极其矛盾的。所以,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来释放自己的内心世界,畅游在书海里,完成自我的完美蜕变。学生时代接触的书籍是形形色色的,内容千姿百态,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选择适合他们自身的书籍。一些内容质量好的书籍,可以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并且从中获取他们自己需要的知识,还能提升他们自身的知识修养。但是内容质量差的书籍,往往会将学生的思想带偏,会给学生增加负能量,让学生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受到本质的打击。因此,教师要带领学生选择内容质量好的书籍,同时满足学生的喜好,让其在阅读过程中理解书籍的真谛,体验语言文字带来的巨大震撼。

举例来说,教师在给学生选择书籍时,可以秉承两个原则。其一,经典性原则。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阅读经典书籍,比如《红楼梦》《呐喊》《朝花夕拾》等等。这些经典作品永不过时,经典咏流传,可以让学生充分体会人生的千姿百态,并且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散发的无限魅力。其二,多元性原则。多元性即书籍的内容、文体、类别的不同,让学生阅读不同类别的书籍,可以丰富学生的学识,感受不同文化的属性,让学生多元发展。

4. 教给方法,提高整本书阅读能力

整本书阅读方式可以大大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量,提升自我修养。但是进行大量的整本书阅读,教师也会对此产生厌倦之情,更别提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了,没有合适的阅读技巧往往会大大降低学生主动阅读的积极性,并且会使他们抵触阅读。所以,教师要寻找一个适合现阶段高中生的阅读方法,以此增加学生自愿加入整本书阅读队列的自信心。比如,标注式阅读,即学生在阅读时用笔勾勾画画,勾画自己认为好的句子和段落,并作以标记,以此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例如,当教师推荐学生阅读《红楼梦》这本经典名著时,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将其认为好的故事情节、美好词汇、美好语句进行勾画,并在标注的地方加上自己理解的语句,以此加深对阅读过的部分的记忆。还有,当阅读到《林黛玉进贾府》这一片段时,让学生对其中描写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勾画,让学生学习这种描写手法,同时勾画出其谈话内容。通过这种方式阅读整本书,在学生读完后,对整本书的故事情节熟记于心,整体脉络也非常清楚,有助于学生对整本书的理解。

总而言之,阅读教学具有重大意义,需要小学语文教师不断革新,为学生创造各种阅读条件,指导学生更好地开展阅读,推进阅读教学的开展。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水平,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逐步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从而使他们的语言知识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阅读自主性。当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时,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温馨的氛围,促使学生养成整本书阅读的好习惯,使学生享受阅读乐趣,并以读书为荣。

猜你喜欢
整本书书籍阅读教学
鲁迅与“书籍代购”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AOS在书籍编写的应用
书籍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书籍是如何改变我们的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