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中文言文有效教学方式探究策略

2022-05-30 14:52宋群英
考试与评价 2022年10期
关键词:含义文言文教师

宋群英

文言文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材中的占比也在逐渐增加。初中文言文的教学需要学生接触工具书进行简答的文言文阅读,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来说,这也是一项比较难以完成的教学任务。现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效率低下、教学时间长、教学质量差的现象,这就需要构建高效的文言文课堂进行教学。

一、文言文的教学情况

在初中文言文的教学中,语文教师为了让学生先了解文言文的含义,一般都是先进行文言文的大概讲解,然后再逐字逐句地进行讲解,这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一直处在被动教学的位置,根本没有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文言文的教学中,更加注重文言文的语法和重要字词的注释,让丰富的文言文感情变得黯淡无光。如果教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对文言文中人文精神的讲解,这样虽然活跃了课堂的教学氛围,但是学生学习到的知识都是有限的。还有就是语文教师没有培养学生文言文的良好学习习惯,没有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往往在学生背诵文言文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对文言文的整体感受,从而直接影响背诵文言文的进程。而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是固定的,这就造成初中学生的文言文诵读量不足,导致学生缺乏对文言文的整体阅读感受。再加上学生本身不在课外进行文言文的阅读,就会使学生的文言文阅读体验停滞不前,导致学生文言文的整体感受没有提升。经过调查,只有少部分的学生能够认识到文言文教学的意义,绝大多数的学生学习文言文都是用来应对学校的考核。

二、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的探究策略

(一)明确教学的目标,重视文言文的教学价值

初中文言文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是很多初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中的重点。但是,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根本没有把文言文的教学价值体现出来。主要的原因就是教师没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针对文言文的讲解缺乏一定的针对性,过分地对文言文中的字词进行讲解,使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在进行文言文的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大意,把握好重点字词的含义,这些都是学好文言文的前提条件。但是,文言文的教学不止于此,更多的是文言文中包含的文学价值,这些才是教师应该挖掘出来,针对学生进行教学的重点,也是要进行文言文教学的真正目的。

比如:在进行《诫子书》文言文的教学中,这是一篇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写给自己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里面包含了诸葛亮对儿子诸葛瞻的无限期望,希望儿子戒骄戒躁、志存高远。教师在对这篇文章进行讲解的过程中,不要过分强调里面重点的词句,这样只会丧失整篇文言文教学的意义。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要明确这篇文章的重点教学目标,然后再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教学知识,让学生走入诸葛亮的内心世界,感受诸葛亮告诫儿子一定要修身養性,勤学成才,对今后学生的人生规划具有重要的学习意义。这样的有效教学,可以提高文言文的教学价值。

(二)背诵文言文,注重品味体验

背诵文言文是学习文言文中最常见的教学方法,这种最常见的方法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学生通过反复地诵读文言文,可以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掌握一些基本的文言文写作手法。这样的学习方式,对之后文言文的学习有所帮助,也会提升文言文的学习效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文言文背诵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品味文言文中作者的情感,一定不可以进入死记硬背的模式。在指导背诵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和文言文的内容,给予学生更多的空间去想象、感悟和思考,形成自己独特的品味理解文言文。

比如:在教学《狼》这篇文言文时,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有效的诵读,然后指导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联想出一些自己见过的狼的图片,增加整体的画面感,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记忆。在学生进行有效诵读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准确地读准相关的词汇,因为文言文中有很多学生不会的字词或者不认识的字词,只有学生本身读准了,才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字词的真正含义。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一定要代入自己丰富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不再陷入死记硬背的状态下,才可以提升学生品味文言文的能力。接下来,教师就可以由浅入深地引入合适的问题进行教学,设计一些合适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帮助学生掌握《狼》这篇文言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本身想要表达的情感。

(三)注重文言文的学法指导

由于文言文的特殊性,导致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接触不到,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很难把握文言文的主题思想。这时就需要教师在文言文讲解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了解一些重点字词的含义,还要帮助学生了解一些古代的重要文化。因为古人十分讲究文体的结构,所以古人的炼字能力都很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文言文中的规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其实很多的文言文都具有一定的规律和共性,很多的文章中都涉及一些实词和虚词的用法,并且在不同的语境下同样的词汇表达着不同的含义。

比如:在教学《论语》十二章时,“为人谋而不忠乎”和“可以为师矣”,这两句中都有“为”这个字但是所表达的意思是不一样的,一个表达的是“替”的意思,另外一个表达的是“成为,做”的意思。相同的字在不同的语境下表达的含义不同,这样可以提高学生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当学生在接触类似的句子时,就会举一反三,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率。

(四)品读文言文,积累赏析妙句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具有注重典故、音律工整的特征。经过教改之后,选入的文言文都是古典文学的精品,里面蕴含深刻的思想、优美的语句和巧妙的构思,这些都是学生需要学习的典范,值得学生仔细地进行揣摩。所以,在文言文的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学会欣赏文言文中精妙的语句,还有就是学生一定要把这些精妙的语句积累下来。

比如:在教学《咏雪》这篇文言文时,里面的“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生动地把雪描绘了出来,同时也寓意春天马上就要到来。这样优美的句子,学生一定要揣摩其中的含义并且积累下来。

(五)故事导入,降低文言文教学难度

在初中文言文的教学中,很多的内容都具有一定的故事性,这个时候就可以运用导入故事的教学方法。故事本身就具备一定的吸引性、趣味性,学生在教师讲故事的过程中,就会对所学的内容倍感兴趣。同时,学生也可以借故事的内容,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这样故事导入的教学方法,可以降低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度,增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比如:在教学《陈太丘与友期》这篇文言文时,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入合适的故事《一诺千金》,类似的故事可以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不一样的理解,同时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让学生明白一定要做一个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人。

(六)创设合适的教学氛围

在文言文的课堂教学中创设合适的课堂氛围,可以立即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入到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和兴趣。教师可以设计合适的导语,但是一定要根据教学的内容,精准地设计具有创意性的导语,这样才可以抓住学生的兴趣,将学生代入到文言文中。

比如:在教学《孙权劝学》这篇文言文时,教师可以这样进行导入: “学习”有什么重要性?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学习对我们的整个人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学习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劝学的文言文。这样的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又符合这篇文章的内容。

(七)互相帮助,理解文言文

在初中文言文的学习中,文字障碍是教学的难点,教师一定要指導学生进行一些常见字词的积累并且掌握这些字词的含义。针对文言文中的字词,可以借助工具书或者文章中的注释进行学习。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口译,注意一定要给予学生肯定的评价;当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及时地进行纠正并且让学生进行理解。在进行注释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古今词义的不同、句子的语序、省略句子的成分等,在学生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深究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文章的核心内容。

比如:在进行《寓言四则》的教学中,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明白了整篇文章的字意,教师可以将班级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把不同的学习任务分配到小组中,让小组之中的成员进行合作,最后指派代表进行结果汇报。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借助以往的学习经验,根据文章的前后文进行推测等。教师只需要进行点拨,让学生自己完成,去体验其中的乐趣,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八)重视对学生文言文阅读技巧的培养

如果想要提升学生的文言文水平,就要多给学生讲解一些文言文阅读的技巧。学生在阅读技巧的帮助下,可以轻松地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在传统的教学中,往往教学任务的中心是课本本身,但是文言文的学习不仅仅在对文章的掌握上,更多的是让学生理解一些经典词汇的含义,并进一步地掌握这些词汇的运用。所以,在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技巧时,可以选取经典的文言文进行教学,针对文章中一些经典的词汇进行着重讲解。

综上所述,文言文是一篇辞藻华丽、蕴含作者情感的文章。我们不可以把文言文看成古文字堆积成的材料,应该通过不同的朗读形式去品味文言文,欣赏里面的妙语佳句,并且进行理解和掌握。最后一定要了解作者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去感受作者复杂的心情,一步步地去感悟作者作品的内涵,逐步发现文言文中的古代文化。

猜你喜欢
含义文言文教师
Union Jack的含义和由来
最美教师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虚荣的真正含义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
关于“获得感”之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