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课堂的有效融合

2022-05-30 00:49孙雅敏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22年15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孙雅敏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迈入了信息化时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在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中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将信息技术引入到初中数学教学当中,不仅丰富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方式,而且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有效提升了数学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信息技术和初中数学教学相结合,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激发了课堂教学的活力,为学生营造出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关键词】初中数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初中教育阶段,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初中数学教材中包含着很多的知识内容,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学生要想学好数学课程并不是简单的事情.为了能够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可以尝试将信息技术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当中,作为辅助的教学手段,将数学中的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以多种生动的形式呈现出来,引导学生进行逐步的思考和分析,可有效地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1 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价值

1.1 可以将抽象的、复杂的数学知识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

中学阶段的数学课程知识具有明显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很多学生学习起来感很大的难度,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一定程度上影響着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1].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运用多媒体设备将那些数学难点知识和重点知识以图片、视频、动画等形式呈现出来,使得抽象晦涩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起来、直观起来,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数学学习的难度,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

例如 在学生最害怕的动点问题上,利用几何画板等工具就能使“动点”走进学生眼里,再走进心里.能让学生看到关键“节点”是解决动点题的关键.在《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中我就使用了GeoGebra展示了“2ax+x>-2a-1”点在数轴上划动时解的变化情况.效果非常直观易懂.在一些教学条件比较优越的学校,交互一体机被运用到了课堂教学当中,改变了传统的死板的课堂教学方式,使得现在的课堂充满了活力,学生可以非常便捷地检索出教材中的知识点,并以多样化的形式呈现出来,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沉浸其中,快乐地学习,切实提升了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1.2 交流平台的应用有效强化了师生间的互动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更加的便捷,互动探讨式的学习方式逐渐发展起来,并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喜爱和青睐,一方面实现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实时互动,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加强了相互之间的交流和互动[2].

另一方面,改变了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绝对权威、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更多的教育资源被引入进来,学生的选择性更大了,可以依据自己的学习需要适当的选择学习方式,满足自己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比如传统教室只能让个别学生上台板演答题,现今的IPad互联让每个同学都有板演机会.有一次,我用PPT讲《函数》中水位随着降雨的变化而变化时,学生觉得老师找的素材不够清晰,他将自己找到的教学小视频素材传于“云课堂”供老师同学一同参考.这样有层次、有交流的课堂才是同学们所喜爱的.

1.3 数学知识框架的构建帮助学生理清了知识学习的思路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将信息技术应用其中,通过对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逐渐的构建起数学知识的框架,帮助学生理清数学知识的思路,将这些知识以框架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不仅有利于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而且有利于培养起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系统学习的能力,对他们继续参与探究式学习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例如 将电子白板运用到初中数学教学当中,不仅实现了交互式的教学方式,而且对数学教学发挥了积极的辅助作用.在苏科版八年级上《中心对称图形》章节时,教师需分别向学生教授:平形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及判定.内容繁多,但若在教学实践中,用电子白板保存信息、录制视频、建立知识导图.有效帮助学生串联各知识点.交互式电子白板上所具有的绘图、聚焦等功能,也能够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起到极大的辅助作用,帮助学生清晰地掌握知识的脉络,在良好的师生互动中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质量.

学生在电子白板上进行数学题目的练习,非常便捷,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教师对学生数学学习的监管.学生完成数学练习后可以及时地进行订正,对于出错的题目通过观看解析,能够及时地弥补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在练习中弥补自己的学习不足,长此以往,学生的数学学习必将有较大的进步,同时也会有效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为将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4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初中教育阶段开设数学课程,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并在现实生活中有效的应用知识.进入到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如果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机械式灌输现成的知识内容,学生只能在沉闷的课堂教学氛围中被动地接受知识传输[3].长此以往,便会对这种枯燥的教学方式产生厌烦情绪,失去对数学学习的信心,产生抵触的心理,严重影响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信息技术被引入到了中学数学教学当中,逐渐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由之前的被动学习逐渐向现代的主动学习转变,课堂教学氛围得到了有效改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厌学、抵触学习的情况大大降低了.

例如 我在区公开课《线段、射线、直线》中就利用seevo5中的“课堂活动-分组竞争”互动pk小游戏,将课堂氛围推至高潮.教师将知识以多种形式呈现给学生,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降低了,自然会激发他们学习的劲头,逐渐培养他们探索式的学习方式,成为数学学习的探索者.

1.5 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和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不管是对教师的教学,还是对学生的学习都提出了更好的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开展数学辅助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的学习也要发生一定的变化,由之前的“学会知识”逐渐转变为“会学知识”.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而且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知识探究的自主性,在宽松的、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在积极地吸取知识,同时也在积极思考和创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2 简述当前信息技术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状况

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很大程度上已经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绩.然而,我们在看到发展成绩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发展中暴露出的突出问题.

其一,教师对信息化教学存在差异化的理解.一些教师认为信息化教学就是加强对信息技术的教学依赖,将教材知识依靠演示文稿完全呈现出来,运用课件教学替代板书教学,运用课件播放代替知识内容的讲解.这样的信息化教学方式是不完全正确的,是教师对教育信息化理解出现了偏差,忽视了学生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

其二,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具有较大的差异性,有的教师不具备扎实的信息技术知识,不能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因而不能充分地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3 信息技术和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策略

3.1 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将信息技术运用到中学数学教学当中,实现了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可以让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生动、直观地呈现出来,大大降低了数学知识学习的难度.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将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相关联,为学生创设出熟悉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加准确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 在学习《三视图》时,教師发挥电子白板的教学优势,通过视频的方式向学生展示立体图形的几个面,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和动态的画面相融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立方体知识,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3.2 依据教学内容,适当运用信息技术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当前的数学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具有很大的关联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迁徙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他们在生活中重视知识的运用,培养自己的知识运用能力[4].

教师要立足教材内容,适当的运用信息技术.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以学生上学路程为例,让学生思考从家到学校是平移还是旋转?发生位置变化的距离是多少?在问题情境的带动下,学生很容易参与其中,进行积极的思考和分析.

例如 在学习《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章节内容时,涉及到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解决生活中的最优问题,即如何从多种策略中选择一种最优的策略.解决这类问题需要相应的生活经验以及比较成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这正是七年级学生所普遍欠缺的,因此借助于信息技术开展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是非常有价值的.

课堂上,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提出一个生活化的事例.小明一家三口外出旅游,先有两家旅行社,收费标准如下:甲旅行社是大人全价,小孩半价.乙旅行社是大人小孩一律八折.这两家旅行社的基本价格一样.问:假如两家旅行社的基本价格都是100元,应该选择哪家旅行社比较划算?

因为题目中有具体的数字出现,学生认真思考和分析就可以轻易地得出正确的答案.如果将题目中的基本价100元这个条件去掉,解答的难度就提升了,很多学生就犯了难,这时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逐条的进行分析,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就可以顺利地解决问题.

借助于信息技术,可以更加直观地帮助学生理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从而为获得最优的问题解决方案找到了突破口.

4 结语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将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相融合,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的方式,而且为学生营造出了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可以帮助学生更加高效的学习知识和消化知识,体现出了学生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使得学习方式得到了彻底的转变,对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加强探索,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推动中学数学的快速发展[5].

参考文献:

[1]李建伟,康淑瑰,田果萍,纪利霞.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09):181-182.

[2]李华政.信息技术如何与初中数学课堂有效融合[J].华夏教师,2018(25):76-77.

[3]宋新星.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J].计算机与网络,2021,47(06):35.

[4]韦宝安.浅谈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J].科技风,2021(16):17-18.

[5]朱环.信息技术和中学数学教学有效融合的策略研究[J].现代中学生(初中版),2020(24):23-24.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