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

2022-05-30 10:48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22年10期
关键词:心性学者教授

以内容与形式组织而成文,二者不可偏废。使内容可取而形式不足观,或形式虽佳而内容不足观,其文皆不能博阅者之嘉赏。初学作文者,心性聪敏,则思想灵活,内容必能随时发生,应有尽有;心性迟钝,则思想枯滞,内容必致百思不获,敷衍成篇。故教授作文,当以开发学者之思想为第一义。思想发展,则内容自剀当。学者既有支配内容之能力,然后于形式上教授之。盖内容之取择无穷,而形式之考求有限,不可漫無区别也。

内容有意思与材料之分,而意思一项,因人而异,亦因时因地因事而异者也。但欲作何种文字,必先决定此文当用何种意思,不能无论何文,而同用一种意思,亦不能无论何种意思,而同用于一文。学者往往能发展意思,而不知此意思之当否。故教授抉择意思之当否,实为作文最要之事。此文应用何种意思,抉择既定,即当讨论此意思,宜如何分配。使应前者而用于后,应后者而用于前,其文必因之减色。意思得矣,行文之间,绝无敷佐之材料,其文即不能耐人寻味。同一材料,有甲用之而适宜,乙用之反为文字之累者,是亦教授时大宜注意者也。

——庾冰《言文教授论》

猜你喜欢
心性学者教授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心性与现实
SUMMARIES OF ARTICLES
学者介绍
胡宏心性观中的“儒佛之辨”
恐怖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