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相关理论与实践应用

2022-05-30 02:14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22年10期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理论小学生

语文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小学教师要做好语文教学设计,致力于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2020 年,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由吴亮奎、翁璐瑶、蔡玲等数位经验丰富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共同编撰而成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模型与应用》。本书主要回顾了20 世纪60 年代至今各个时期小学语文的教学特点,对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进行了系统研究。

从内容上看,本书分为三个模块。首先,作者就不同时期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特点进行了梳理和汇总,指出小学语文教学重点、内容、模式、方法上的变化,指明了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与改革方向。其次,从认知心理学出发,对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展开了辨析与阐释,着重探讨了现代教育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转化,分析利弊,提出改进措施,以启发新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最后,从教育实践出发,尝试构建基于人文教育、素质教育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型,从教育工作者的视角探讨了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对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和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具有一定的价值。

语文素养的培育对学生成长具有广泛而深刻的意义,因此教育工作者要积极落实语文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强化语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然而,由于小学生认知能力、逻辑思维尚不健全,要落实语文教学目标,教师必须要采用有效的方式和方法,以确保教学秩序和教学效率。结合本书内容和实践经验,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设计应当遵循以下理论和原则,以更好地适应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需要。

第一,尊重学生的个性。小学生心智不成熟,学生基础、智力发育水平、家庭教育存在一定的差异,且个性较为突出,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不因一时的成绩而过分重视或轻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做到因材施教。

第二,尊重学生的心理体验。小学生自我调节能力较差,很容易因个人“好恶”而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产生差异化表现,这意味着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语文能力,更应当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给学生更好的课堂体验,使学生专注于学习。

第三,创新方式方法。小学生普遍喜动不喜静,变化能够让学生感到新奇,而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并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掌握多样化的教学技术,打造多姿多彩、多元化的小学语文课堂,这是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有效思路。

教師要遵循相关教育理论、遵循认知心理学理论进行语文教学设计,打造多元化的课堂、多样性的课程,才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语文学习上来。

本书以新的理论视角探讨如何在教学中将培育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落到实处,对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与教学能力具有一定的价值,值得小学语文教师阅读和学习。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茆圩中心小学杨方春)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者理论小学生
坚持理论创新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我是小学生
学院十大杰出教育工作者颁奖大会召开——精彩晚会掠影
学院十大杰出教育工作者颁奖大会召开——风雨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