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学习理念下大班自然角环境创设之我见

2022-05-30 04:35胡珂嘉
考试与评价 2022年10期
关键词:蝴蝶创设植物

胡珂嘉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要充分利用周围环境的有利条件,以积极运用感官为原则,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项目化学习理念下的自然角,将大自然引入幼儿生活并强调幼儿在真实情境中跨领域学习,其环境创设是为幼儿的发展而服务,直接影响幼儿探索的兴趣和欲望。同时,项目化学习是一种综合化的学习,该理念下的大班自然角环境关注幼儿真实生活、注重幼儿与环境的有效互动、引导幼儿成为班级自然角环境创设发起者。此外,以自然角环境为契机激发幼儿保护、尊重并关爱生命的愿望,潜移默化中拥有自己对生命的独特看法。实践中,我园大班教师发现自然角环境创设中的一些问题,由此也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项目化学习理念下自然角环境创设的问题审视

(一)自然角创设方式“自上而下”

当下,自然角创设尚未摆脱教师主导的局面,虽然“幼儿为本”的理念深入教师心中,但往往实际行动中仍然存在“教师主导”的行为。例如,为了解教师创设自然角环境现状,对某园27名教师采取了谈话法,我们发现在新学期准备工作中,19名教师选择网站搜索、参考其他幼儿园照片等方式来创设自然角环境。其中,一名教师说:“网上搜索自然角环境创设时,发现过一种自带刻度的展示架可以帮助幼儿及时观察植物是否‘长高。投放进自然角后,幼儿一开始很好奇,但很快便失去了兴趣。”其实,教师心中有幼儿是正确的,但并未结合自己班级幼儿在自然角项目化学习中的实际需求,停留在“教师认为幼儿需要便创设”的自上而下阶段,而此类问题在当下幼儿园大班自然角环境创设中比比皆是。

(二)自然角创设内容“琳琅满目”

内容丰富、琳琅满目是不少大班教师在自然角环境创设时的特点、偏好。往往自然角會被详细分为种植区、观赏区、饲养区和实验区等,对应的环境创设上往往也会出现墙面、地面、柜面、花架、空间被教师填满装饰,很少有留白的空间。虽然猛地看上去十分“丰富”,但其实幼儿自主创设的空间却变少了,有时这些鸡肋的环境甚至会影响幼儿在自然角中的活动。例如,在大班的一次《看!窗外飞来小蝴蝶》项目化活动中,教师一开始将师幼共同发现的蝴蝶生长过程步骤图直接挂在栏杆边,之后的几天里孩子们只是路过时看一看,并没有较大反应;随后,教师观察认为是幼儿对这些步骤图片不感兴趣、不需要,便将这些步骤图撕下随手放在了自然角一旁的角落里。第二天,教师却发现几名幼儿围在自然角的栏杆边,原来孩子们正在摆放蝴蝶生长步骤图,相互讨论蝴蝶究竟先是毛毛虫还是茧。该案例中,教师的无心之举却为班级幼儿营造了自主学习、操作、同伴间相互交流的机会。

(三)自然角创设原则“领域性强”

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的要求,自然角项目活动是幼儿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要渠道,不少班级自然角创设也倾向于科学领域特色,铲子、水壶、记录表、刻尺等是大班自然角中常见的环创内容,不少大班还会将自然角融入班级科学区。同时,教师会重点引导幼儿观察植物、做植物生长对比的科学实验,但也易缺乏全面性的自主学习。例如,一名幼儿在自然角突然闻到一股臭味,她赶紧叫来小伙伴,终于在“试验区”找到了臭味的来源——水培洋葱。大家像炸开了锅,开始讨论洋葱变臭的原因。这时,教师看到幼儿都围在自然角,便赶快走近并把发臭的洋葱扔掉说:“我们换一只洋葱来做对比实验吧!”一下子自然角里只留下继续讨论的孩子们,洋葱的故事也戛然而止。教师将发臭的种子倒掉,避免了“节外生枝”, 却扼杀了幼儿后续对植物生命成长的探究愿望,阻断了幼儿多领域学习、合作交流和寻证探究的可能。

二、项目化学习理念下自然角环境创设的有效策略

(一)自然角创设形式应“师幼共参与”

“师幼共参与”是项目化理念下自然角环境创设的关键之一。自然角的环境创设不是教师的“独角戏”,而应是在项目化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师幼共同参与及时增添或减少的。

例如,在大班新学期自然角环境创设中,教师起初只是搭建了自然角的大框架,如铺草皮、购置花架等。在之后的项目化活动《各种各样的绿叶子植物》中,孩子们自主设计、商讨自然角的观赏区、饲养区、实验区如何划分,并通过投票的方式选出了最终方案。之后,孩子们又分组合作将不同类型的绿叶子植物进行分类,摆放在自然角的观赏区;孩子们运用废旧物酸奶罐、塑料瓶罐等设计改造成种植绿叶子植物的器皿,并给自己设计了独具个性的标记。整个过程中幼儿的自主性和合作意愿得到明显提升。在之后的一天,孩子们提出问题:“绿叶子植物生长需要哪些帮助?绿叶子植物和其他植物有什么区别?”通过亲子查阅资料、小组合作实地到幼儿园周围的公园观察、采摘标本,每位幼儿制作了自己的“我眼中的绿叶子植物”小册子,老师将每个孩子编写的自主学习笔记装订成册,并展览于幼儿容易拿放的围墙边,幼儿可以随时与同伴交流自己或他人的学习成果。这样一来,每位幼儿都参与了壁面环境的创设,大大激发了孩子自主参与环境创设的兴趣。此后,孩子们还将学习空间扩展到幼儿园内,帮助园内的绿叶类植物录制二维码语言介绍、制作DIY介绍牌、值日生轮流照料植物……潜移默化中也促进了幼儿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乐于合作等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

(二)自然角创设内容应“有舍有得”

项目化学习理念下的自然角环境创设内容应当是有舍有得的,根据幼儿需要学会“留白”,不能为了创设自然角环境而创设。例如,不少大班教师为了让幼儿自主而特地在自然角的种植区用鹅卵石铺上一条精美的“小路”,但是在实践中便发现不便于幼儿自主走近植物进行照料,这样的环境创设便是无效的,甚至对幼儿的活动产生了干扰,应该及时与幼儿商讨是否需要这样的环境、为什么需要,如非必要则共同撤销、调整。再如,结合项目化学习理念,教师与幼儿商讨自然角的种植区需要哪些物品、工具,不需要的墙面可以空出,留给幼儿自由展示自己在种植区的新发现、张贴自己的自然物作品进行自然角氛围创设,亦可空白,并非随时随地都需要填满环境。再如,教师在观察过程中发现自然角1.2米以上空间难以与幼儿互动,大班幼儿往往需要伸长脖子观看内容,因此教师应该从儿童视角出发,结合他们的实际身高,在1.2米以下的部分进行有效环境创设,便于幼儿与环境的有效互动,实现自然角环境的特有教育价值。

(三)教师预设与幼儿生成相辅相成

教师预设自然角的环境创设是指教师根据培养幼儿自主表现的教育目标,在学习活动中创设激发幼儿自主学习、自主探索,满足幼儿自主表现的学习环境。而幼儿生成学习活动的环境创设是指按幼儿的意愿、兴趣和需要,运用多种表现方式,孩子自发产生的生生互动的学习环境。“预设”与“生成”是连续过程中相辅相成的两方面,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我们的自然角环境往往由教师预设和幼儿生成两部分组成,教师更要恰当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例如,在班级自然角中,幼儿对窗外飞进来的蝴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家自发讨论了起来:“蝴蝶是彩色的。”“蝴蝶有两个翅膀,飞起来真好看!”借助这样的契机,教师便可“顺水推舟”,生成了项目化自然角活动《看!窗外飞来小蝴蝶》。活动中,师幼共同初步认识蝴蝶是什么样的,对自然生物产生了解,教师便跟随幼儿脚步将“蝴蝶种类”等相应的图片放置在自然角。但正是这样不起眼的行为,在之后的一周内,班级孩子自己找来雙面胶并给蝴蝶分起了类,甚至出现了颜色、品种和形状等多维度的分类行为;其次,在之后的活动中,教师与幼儿共同发现自己眼中的蝴蝶,也就是说一说、谈一谈,孩子们提出想成为自然角蝴蝶标本的小小介绍员,教师便根据幼儿的需求利用二维码的形式,共同录制了一段段介绍。这样一来,在每天的自然角中,孩子们不仅可以说一说自己眼中的蝴蝶,还可以用手机扫码听一听同伴口中的蝴蝶。在第三阶段中,师幼共同了解蝴蝶破茧成蛹,并在家长和社区的帮助下探究蝴蝶是怎样来的。第四阶段画一画、做一做蝴蝶手工,自然角也丰富了起来:幼儿自制的手工作品、亲子收集的蝴蝶生长过程照片与介绍。面对这些繁杂的内容,教师选择了与幼儿共同重新规划自然角、布置自然角的环境,无形中幼儿的团队商讨、自主收纳能力也能得到提升。

在《看!窗边飞来小蝴蝶》的案例中,幼儿不仅提升了观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师幼共同跟随兴趣及时增减、重设自然角环境、与环境互动的过程,更是帮助幼儿感受蝴蝶一生的美好,进而拥有了自己对生命的独特看法,自然角重新成为幼儿自发探索的实践场。

(四)珍视自然角的环境互动价值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自然角属于幼儿园班级中的空间之一,教师也应该关注自然角环境与幼儿间的有效互动。例如,在自然角实验区的“豆豆生长实验”中,前期幼儿仅自主观察红豆、绿豆、黄豆等不同种类豆子的生长情况、自主记录,过了一段时间,有幼儿在用相机拍照的方式记录豆子生长现象时提出:“老师,我们的照片想贴在墙面上可以吗?”就这样,幼儿根据需要将一张张豆子生长对比照片贴在墙面,增加了同伴间的分享欲望和成就感,也方便了其他幼儿相互学习。此外,教师还可以将实验区的墙面可以设计成便于幼儿自主学习的内容,如:张贴关于不同种类豆子发芽特点的照片、照料注意要点等。这样一来,幼儿能够与自然角更好地互动,自然角的墙面、地面和空间均能得到充分运用,幼儿在与自然角环境的无声互动中,其发展也逐步对教师“可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孩子们天生属于大自然,他们与大自然万物有着与生俱来的同理心,自然角更是他们探究自然的重要场所之一。自然角是大自然的缩影:幼儿自己饲养的各类小动物、一年四季变化的种植植物……这些小生命无时无刻不吸引着幼儿,自然角环境更扮演着无声的“教育者”的身份。对教师来说,研究就在我们身边,更要创设适宜的自然角环境来激发幼儿自主探究、感受自然、与自然对话的兴趣和愿望。

猜你喜欢
蝴蝶创设植物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哦,不怕,不怕
为了蝴蝶
将植物穿身上
捉蝴蝶
捉蝴蝶
植物罢工啦?
植物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