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再构,阅读开花

2022-05-30 17:36翁金环
考试与评价 2022年10期
关键词:读后文本教材

翁金环

阅读课的最终目的并不在于通过自己的阅读方式来读懂文章内容,而是通过对输入信息的利用来完成某项语言任务,引导学生在完成活动任务的过程中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所以,读后活动设计是阅读课相当重要和关键的环节,它是文本知识的综合运用阶段。教师可以尝试采用多样化的真实活动来延伸、拓展对文本的理解和运用,将学习目标从知识提升到能力层面,从而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内化语言,并发展智力和培养创新意识。本文将以小学英语PEP教材中的读写课为例,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的角度出发,探寻读后拓展活动的设计策略。

一、基于文本话题,创编表演,提升核心素养

现在教育界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英语学科已从强調学科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运用转为关注学生各方面综合素养的培养。教师要善于利用多种资源,拓展学生自我表达的渠道,例如利用课本剧、戏剧表演,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高段PEP教材的读写版块主要以Robin为主线,围绕Robin和主要人物开展故事,贴近学生生活,趣味性强,深受学生喜爱,非常适合学生表演。在学完文本内容后,可以指导学生分析人物和情节并进行朗读与表演,之后学生小组再合作表演故事。

以PEP 7 Unit 6 Read and write为例,讲述的是Robin和一只蚂蚁互相帮助的故事。教师在对文本进行了理解和语音语调朗读处理后,为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体验,可以设置课本剧表演的读后活动。学生可以对文本进行创编,为文本增加剧情。原文本中以叙述为主,对话篇幅比较少,表演起来不生动,学生不仅可以给文本增加角色,还可以给每个角色添加符合角色特征的语言,自己设计剧本,自己准备道具,自己创编台词……这样的读后活动会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锻炼与提升。

二、围绕文本话题,辐射创作,培养思维能力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不是课程的唯一目标,英语教学中还应当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观察、记忆和想象等。PEP教材读写板块多以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为主线编排学习内容,话题是教学的“题眼”,也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利刃。课堂中教师若能结合话题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不仅能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愉快地融入思维训练的活动中,同时围绕话题展开辐射性的想象活动更利于学生思接千载,充分调动学生相关的表象积储,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新语言项目的理解、吸收和运用。

PEP 5 Unit 1 Read and write是PEP教材第一次呈现Robin,文本对Robin的由来、它的外貌特征和品质以及它的能力做了详细介绍。学生在学完该文本后对Robin充满了喜欢之情,心中也梦想能有一个像Robin一样的机器人陪伴自己或者家人。教师可以在阅读后设置两个梯度性的读后活动,首先可以让学生帮助Wu Yifan完成对Robin的升级,从Robin1.0版升级到Robin2.0版,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使Robin2.0功能变得更加强大,下面是学生输出的一些语言。

S1: Robin2.0 is very helpful. He can help clean the room; he can cook the meals for Wu Yifan; he can wash the clothes, and he can wash the car, too.

S2: Robin2.0 is very strict. He can make Wu Yifan read the books everyday.

S3: Robin2.0 is very naughty. He can play tricks on grandpa and Wu Yifan.

S4: Robin2.0 is very clever. He can drive the car, he can fly the kites.

...

通过学生的想象,Robin2.0 变得无所不能,学生在叙述的过程中,不仅激活了知识储备,复习了形容词和动词词组,同时落实了本课重难点知识。

三、挖掘文本话题,提炼框架,锻炼写作能力

新课标(2011版)明确规定,六年级学生要能根据图片、词语或例句的提示,写出简短的语句,因此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在课堂中为学生创造机会去写作,而读后环节是最好的时机。阅读课的输入,是为了学生最终的语言输出,写作是一种基于本文理解的拓展性输出方式,它不仅能检测文本理解程度,又能锻炼写作能力。PEP教材中的读写课,将读和写紧紧联系在一起,教材中设置的书写板块,从简单的单词书写到句子书写,一步一步搭建了学生写作的金字塔。老师们可以根据课堂需要,在相应的阅读环节植入书写练习,大部分教师还会从阅读后提炼文本写作框架,进行篇章书写,进一步深化文本理解,并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PEP 6 Unit 6 Read and write中讲述的Sarah和Robin去参观世界机器人展览时发生的对话,通过对话文本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来自世界不同国家(日本、美国、加拿大、中国、西班牙)的机器人的特征和能力,通过教材提供的小练笔,学生复习强化了现在进行时的表达。但是,仅仅局限于现在进行时的表达,会使学生的英语表达没有整体性,所以为使学生的输出更加饱满和丰富,教师可以结合文本,滚动旧知,挖掘其他语言框架。在读后活动中,教师就可以继续利用“世界机器人展”这个话题,带领孩子们走遍全世界,根据各国的文化特征,创作出符合国家特色的机器人。教师提供文本提炼出来的语言框架并加以拓展,学生先描述自己的机器人。

四、拓展文本话题,畅谈经历,实践语用能力

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在学完教材提供的文本基础上,联系学生实际,拓展该文本话题,让学生有话可说,有经历可谈,有兴趣想表达,可以增加学生运用语言的机会,提升语言运用的效果。

PEP 6 Unit 4 Read and write是一篇日记体,讲述的是Sarah观察记录小猫的成长过程。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图片、预测信息、推理结果的基础上,帮助学生顺利梳理文本脉络,读懂文本大意,并提炼了Life circle of a cat的主题。在此基础上,教师设置了Life circle of a...的读后活动,每个学生都有养小动物、植物的經历,拓展的文本话题激活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孩子们纷纷打开了话匣子,在真正意义上用英语去表达。

PEP 8 Unit 4 Read and write中讲述的是Wu Yifan的梦,梦里他参加了学校的跑步比赛,从刚开始的跑不快到跑得像一头猎豹,得益于Robin的魔法水,梦境情节一波三折,飘忽离奇,学生学完之后很有共鸣,有时候自己的梦何尝不是这样?于是教师先教授学生用Plot wave(情节波)的形式梳理Wu Yifan的心情变化过程,根据“情节波”图复述文本。接着,教师设置的读后活动便是引导学生用“情节波”的形式画出自己的梦,并根据框架讲述一个自己有趣的梦。此外,考虑到学生的水平差异,教师设置了分层任务,学生可以在小组间进行“情节梦”的故事接龙,组员一边画“情节波”,一边讲述离奇有趣的故事。这样的读后活动高年级学生非常喜欢,课堂上顿时热闹起来,画的画、讲的讲,孩子们都迫不及待地分享自己的梦,时不时听到爽朗的笑声从小组中传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是接地气的活动,学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储备的活动,才是最真实的活动,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表达的欲望,让孩子们实践语言、活用语言。

五、精选文本话题,开展分析评价,训练口语表达

PEP教材中编排的阅读材料包含很多学生关注的热门话题,为开展读后交流活动提供了很好的话题。学生完成了读前和读中活动后,围绕学生普遍感兴趣的话题开展课堂讨论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促成学生的思维碰撞,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迅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在组织学生的阅读后评价讨论活动时,可以寻找学生熟悉、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学生从角色、内容、文本结构或者人文方面进行分析评价,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例如,在学习六年级Unit 2 Read and write时,教师组织学生完成相应的文本学习和课后练习后,设计了评价讨论活动,围绕Do you like the hotel? What would you like to tell the manager?进行讨论,从宾馆设施、服务方面进行评价,并说明理由。学生们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积极开展小组交流讨论。

学生们在讨论中创造性地应用本课英语知识进行对话交流,有效地巩固了英语语言技能。读后讨论环节是提高学生口语水平的良好契机,同时也能为学生提供发表观点和个人见解的机会。教师应让学生参照文本话题,借鉴文本语言,为他们的口头语言输出做好铺垫,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做好读后活动的设计不仅有助于加深阅读文本的理解,促进知识的吸收和语言技能的提升,还能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及培养思维品质,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和能力水平,充分铺垫,设计形式多样、主题相关、有层次性、锻炼学生思维的读后活动,既可以夯实基于文本的语言知识,又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让学生感受到英语阅读给他们带来的乐趣和收获。

猜你喜欢
读后文本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虔诚描绘精神的富足——《张富清传》读后
教材精读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知无不言,言有不尽——《“夜无故入人家”——不应忽略的那一面》读后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