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中文化品格培养的策略探析

2022-05-30 17:36蒋妍
考试与评价 2022年10期
关键词:品格英语教学目标

蒋妍

我国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小学教育阶段是重点。面对新课改提出的种种要求,要突破“成績至上”理念,同时重视能力与素质培养。单元整体教学作为新的教学方法,广受小学英语教师认可。此类教学法以课程单元为核心,根据教学现状和教育目标,搜集、开拓各类资源。小学英语教师应提高对文化素质的重视程度,让学生拥有更为优质的英语文化素养。本文先概述单元整体教学和文化品格的基础理论,分析培育问题,并且提出符合课堂实际的培育对策,如:制定多元化教学目标、进行文化性课堂教学,让学生奠定扎实的英语文化基础。

一、基础理论概述

(一)单元整体教学概述

我国学者朱浦认为,单元整体教学的概念是,根据教材中各个单元的内容、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程度与学习习惯,落实教学目标,设定各个小目标、布置作业、配置相关资源的教学活动。单元整体教学具有系统性与综合性,应该从目标设置、教学程序到选取相应的方法、进行教学评估等。要求各部分教学效果整合后,远远超过原本的教学效果。

(二)文化品格概述

文化品格还未形成较为完善的理论,如今,相关领域对文化品格的认知停留在“一个民族在历史进程中,生存条件与民族观念相结合,逐渐形成的文化”。此类文化在心理层面上表达,就是文化品格。文化品格内涵丰富,主要包括生活态度、情感态度、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等。为了适应课程改革要求,要求英语教学融入文化教学内容,要明白,隐性符号系统驱动语言发展。母语课程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自觉性与自发性。但是非母语语言课程缺少特定的场景与情景,需要人为探索。由此可知,在英语教学中塑造文化品格,就是通过英语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特定的文化气质和品行。

二、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中文化品格培养现状

文化是语言的核心内涵。进行语言教学时,如果学生能了解此类语言背后的国家生活情况以及历史文化,将自身代入到特定情景中,就能提高教学效果。英语是西方国家常用语言之一,体现着西方文化。然而在传统应试背景下,教学仍以理论教学为主,未能融入文化知识、创设文化场景。不能让学生在良好的语言思维引导下,持续创造与探索。未能落实新课改理念,难以有效培养英语文化品格。同时,英语作为义务教育必学科目之一,直接影响着学生未来发展。在此阶段,很多教师将小学英语教学视为套公式教学,在多年不变的教学框架中传授知识,存在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刻板等问题。难以让学生意识到英语内蕴含的趣味性,从而提高文化素质。同时,文化品格培养需要设计整体教学框架,在各个子单元中融入品格内涵,循序渐进地加深学生记忆与感知。对此,要求教师梳理英语教材脉络,加强各个单元之间的联系,突破传统的教学框架与模式,非常考验教师能力,变相提高了教学难度。由此,部分教师不愿意舍弃原有的教学理念,只是将文化品格简单带过,将其视为补充内容。由此要意识到素质培养的急迫性,要意识到英语具有人文性与工具性,让学生在掌握英语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符合个人发展与学习习惯的英语思维,在此种思维的指导下,正确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并且筛选优秀文化。

三、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中文化品格培养对策

(一)制定多元化教学目标

教育时,强调综合语言应用能力。既以学生成绩为各个阶段教学的目标,也以锻炼学生能力、拥有人文素质为贯穿性目标。要制定多元化教学目标,立足于学校总体教学目标与专有英语课程目标,从语言知识、技能和文化教育等方面入手。要融入新时代教学理念,英语教学不能停留在词汇、读音等方面,还应该为学生补充英语国家发展情况、文化知识等内容,让学生敢于、乐于开口交流。在英语教学目标体系中,文化教育目标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要求在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创设特殊、有趣的沟通环境,综合考虑思维逻辑、行为习惯等元素,满足素质教育要求。以上,不仅能明确教育改革方向,也能提供教育内在发展动力。

1. 设计单元目标,分层教学

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时,可以在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目标体系下,分级设定英语课题总目标与分课程目标等,立足于单元教学整体要求,要求各个目标层层递进,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相互衔接与影响。以文化品格培养为核心,设置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时,从英语知识与技能、教学过程与手段、情感与价值三个方面入手,让文化与英语教学紧密连接。

例如,学习My e-friend时,此单元的核心话题是“结识朋友”,文化教学内容丰富,例如给外国友人写信或者咨询相关信息等,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英语语言技巧,教学时,让学生感受到中西文化的不同之处。

设计单元整体目标:掌握交友技巧、学会分享友人信息;了解西方生活模式、学习情况;在西方表达框架下,优化个人表达;让学生敢于、乐于沟通。

设置分课目标时,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了解各个国家的国旗以及背后的含义,为学生提供图片、视频等资料,讲解西方文化。第二个阶段是让学生学会分享与介绍朋友信息,提高英语沟通能力。如:Is it a girl or boy? Dose he like playing football? 等等。第三个阶段是让学生学会不同的语言交流技巧。第四个阶段是通过比较中西方生活、交友、爱好等方面的差异,让学生拥有文化宽容之心。通过四个阶段层层递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文化素养,拥有更为丰富的英语知识。

2. 深入落实单元主题,探索文化知识

培养文化品格时,应该以小学英语教材为基础,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为学生补充西方国家历史文化背景知识,分析并掌握文化内涵与深层价值。

(二)进行文化性课堂教学,加大教材资源开发

英语教学具有文化特性,应该让课堂中洋溢着富有魅力的文化气息。传统小学英语教学以英语知识教学为主,教学方式较单一,气氛较单调。教师重视英语教材上的语言知识,例如单词读音和语法等等。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将英语设为义务教育必学科目之一后,要加强语言与文化之间的联系。教师既要重视词汇、课文与翻译三项内容,也要逐渐融入西方行为习惯、生活模式等内容。学习英语句型结构时,可以将学生代入真实的情境中,让学生掌握语言沟通技巧,理解此句话背后的含义与来源。所以要打造文化性英语教学课堂,充分应用教材元素与生活元素。

1. 结合相关元素,打造英语文化教学体系

學习At a snack bar时,通过人物对话以及菜单设计,学生能感受到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不同之处,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小游戏,将单元课文中出现的所有食物列出,让学生分类“Chinese or Western food”。可以适当补充西方食物,例如hamburger,为学生介绍此类食物的中文表达与做法。让学生理解在制作方法、所选食材方面的不同之处,甚至可以自己尝试制作。

2. 融入生活元素,拓展文化教学空间

在学习At a snack bar时,还提到了tea,大部分学生对茶的理解还停留在中式饮品,不了解茶的分类、茶文化以及风靡程度。例如红茶的西方叫法是“black tea”,因为茶叶处理后呈黑色。教学时,教师要持续补充,让学生感受到中式饮食的先进与魅力,树立文化自信。同时还可以为学生补充与tea有关的衍生饮食,例如茶点(tea and pastries)与抹茶(Matcha tea)等,英语教学要与时俱进。在西方文化中,保留着morning tea与afternoon tea的习惯,此类习惯将tea正式纳入到西方食物体系中,让学生对tea产生全新的概念,随后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搜集与tea相关的文化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在课上分享与交流。

(三)营造英语教学文化环境,传递教学价值观

教学环境在教学体系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与质量。特别是英语教学,受中西方文化差异影响,很多小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抗拒心理,难以记住英语单词、理解英语内涵以及课文中的各类文化元素。英语教学环境为教学提供更加和谐、有效的载体,教师应该塑造有趣、自由、开放的英语教育文化环境,充分利用各类环境元素,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并应用英语知识。教师应该坚持人本理念,让英语教学充满生命力,加强师生互动。还应该进行课程文化建设,通过文化对比进行情境教学,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

1. 对比中西文化,深入生活情景

学习Happy New Year时,很多学生都会对中西方送礼物时的习惯、看法以及反应产生好奇心。西方人收到礼物时,表现惊喜甚至会直接打开。而东方却不同,既要表达谦逊的态度,不能直接接受或者毫不客气地表示感谢,也不能随意打开,要适当地表达喜爱之情。通过对比两类态度,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单元课题与课文内容,每个小组整合3到5个关于礼物的文化问题,通过课上答疑为学生补充中西方文化;还可以开展新年晚会等活动,互送礼物并根据上述教学,尝试沟通。

2. 开展情境教学,调动学生情绪

文化教学的作用之一就是培育学生品格。通过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渗透积极的文化,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品格与思想道德。例如学习I can play basketball时,学生能捕捉到很多具有积极性、向上性的对话。如“Yes, I can” “Very Well”以及“Cool”等,即使拥有沮丧情绪,在好友的鼓励与支持下,仍能勇敢尝试,与东方传统的谦逊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西方文化中积极、向上以及勇于收获赞美的部分,应该得到认可与支持。教师可以总结课文词汇,为学生补充“Good” “Perfect”等赞美之词。设计各类活动或竞赛,让学生学会赞美,逐渐强化自信、放飞自我。

小学英语作为基础课程,影响着学生的整个英语学习生涯。在新课改的形势下,要正确区分、处理核心素质与文化品格,通过融合单元教学与文化素质,让学生感受到语言课堂的广阔与无限魅力,使学生真正爱上英语学习。本文通过分析单元课程教学和文化品格,为文化品格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从制定教学目标、开展文化性课堂以及塑造文化教学情境等方面入手,教学时渗透各类西方文化,通过分析东、西方文化差异,筛选积极文化,让学生基于兴趣驱动而学习,在英语教学与各类活动实践中,拥有良好的文化品格。

猜你喜欢
品格英语教学目标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