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沟通化解矛盾情切关系

2022-05-31 00:41蒋平
中学生报·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16期
关键词:矛盾师生关系师生

蒋平

人具有社会性,是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必须同外界联系,与外界交流沟通。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群体和群体之间的沟通就是通过语言、肢体动作等方面的交流,使思想或目标趋于一致、达成一致,或使感情融洽和谐的过程。如果沟通双方能准确理解对方传递的信息,实现沟通目标的沟通就是有效沟通。

简单的交流沟通,可以拯救大多数人际关系,通过沟通能使矛盾化解、分歧消失。不沟通或沟通的有效性不强,有时会带来很多遗憾。

教师和学生是学校里的两个主要角色,师生关系是校园里的一对重要的人际关系。师生间的沟通良好而有效,对于增进双方相互了解,情切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质量,建设平安和谐校园具有重要的意义。反之如果师生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就可能出现隔阂和矛盾,矛盾激化、反目成仇,甚至会酿成校园暴力和惨剧。湖南沅江爱生如子的鲍老师周末因作业问题对学生严厉训斥后惨死在学生的刀下;西安一高三男生,因为老师没收了他的手机,而在校园内将老师杀害;辽宁朱老师,只因没收学生的扑克牌而惨死在讲台旁……导致这些惨剧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双方缺乏良好而有效的沟通,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为了拉近师生关系,化解师生间的矛盾与冲突,减少校园暴力和欺凌,需要加强师生间的有效沟通。要实现有效沟通,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尝试:

一、沟通的准备工作

现代管理之父德鲁克说:一个人必须知道该说什么、什么时候说、对谁说、怎么说。这就告诉我们,在与学生沟通之前,要做好功课。第一,要确定沟通的对象(与谁沟通);第二,要确定沟通的主题(沟通围绕什么主要内容进行);第三,要清楚沟通内容的层次(先讲什么、后讲什么,有效的沟通取决于沟通者对话题的充分掌握);第四,要明确沟通的时机(什么时间沟通最恰当,不要在憎恨、生气、嫉妒或无把握的时候,不经思考的说话);第五,要注意沟通的场合(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公众场合进行,还是私下约谈);第六,要正确选择沟通的方式(是面对面沟通,还是通过电话、QQ、微信、短信等方式进行。如果沟通的对象离自己不远,且沟通的主题内容很重要,宜采用面对面沟通;若沟通的双方相距较远,且沟通的主题内容较为紧急,就可先通过电话、QQ、微信等方式进行沟通)。另外,在沟通之前,也需要对我们的沟通对象从其他渠道或侧面尽可能地进行了解。增加了解,沟通才会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沟通要注意的问题

沟通的过程是应用语言、配合动作、呈现态度和体现个人修养的过程,因此,在沟通过程中,为增强沟通的有效性,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语言方面。语言是免费的,但如何使用语言是有代价的。语言用得好,可以使沟通更加有效。口语,要言之有物,言之有序,不能泛泛而谈,不着边际,也不能语无伦次,缺乏条理。沟通中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过程中可以很幽默。如要强调,则可以通过语音、语调,语速的变化来实现。肢体语言是一种易表达信息且让人易懂的语言。可以通过微笑、点头表示认同和肯定;可通过手势表达特定含义,吸引对方注意,增强表达效果。但不要用手指著对方,不要双手叉腰,也不要双手合抱于胸前,否则就会拒人远之,不利于增强沟通的有效性;还可通过目光、眼神的交流,双方心领神会,甚至读懂对方心中的秘密;在与同性沟通时身体可微微前倾,以示倾听,拉近与对方的情感距离。呼吸也是一种表达情感的肢体语言,平心静气可以给沟通对象一种平和的沟通气氛。

第二,态度方面。塞涅卡说:沟通中有谦和、愉快、诚恳的态度,同时又加上忍耐精神的人,是非常幸运的。沟通中我们要有谦和、愉快、诚恳的态度,投入自己的热忱和真诚。如果你对自己的话不感兴趣,又怎能希望他人感兴趣,又怎能感动他人。教师要善于用心倾听,尊重对方,理解学生的内心感受,同感程度提高,使师生双方沟通的有效性提高。

第三,个人修养方面。沟通中要做到尊重对方、宽容对方,要富有爱心,要终身学习与人沟通之道。尊重学生,平等沟通。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人都希望受到别人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都希望自己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承认。尊重需要得到满足,才会自信,才会对社会和他人充满热情。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沟通,才能增强沟通的有效性。

宽容。宽容是一种仁爱,是一种美德。一个人胸怀能容得下多少人,才能赢得多少人。犯错误是难免的,沟通中教师要有宽容之心,并注意设身处地和换位思考,帮助学生找出错误原因,帮助他们改正,从而赢得学生的信任,促进有效沟通,减少或避免矛盾和冲突的发生。

富有爱心。素质教育是爱的教育,爱是教育的根本。沟通中教师充满爱心,富有同理心,学生才会信赖你,亲近你,向你敞开心扉,才能有效沟通,减少师生矛盾,情切师生关系。

终身学习。当今知识、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相当快,人人都需要终身学习。心理专家陈默说:中国的孩子已经变了,老师和家长却还没有跟上。如果我们跟不上时代和孩子,特别是在新知识方面,与孩子们的距离会拉大,或者说有代沟,沟通就会变得困难。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提高素质,加强修养,掌握更多更好的沟通技巧,实现更有效的沟通,从而更懂孩子们,与孩子们愉快和谐的相处。终身学习,是每位教师一直的必修课。

三、沟通之后的跟进工作

沟通之后,我们要密切关注沟通的效果和动态,要留时间给学生思考,若学生有不清楚的地方,则要给学生作进一步的解释,争取做到通过沟通让学生口服心服。

总之,通过师生间的有效沟通,增进了解,化解误会和矛盾,拉近师生关系。这样,校园会更加和谐美丽!

参考文献:

[1]林春仙.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信息化教学思考[J]. 华夏教师, 2019(1):2.

[2]陈默. 孩子,你怎么了: 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解答[M].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猜你喜欢
矛盾师生关系师生
将政策的优势落到实处——“双减”政策下师生关系的现实重构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矛盾的我
“矛盾多发”可怕吗?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
麻辣师生
恋爱中能否一直让着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