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药散合葱白散治疗寒凝气滞型妇人腹痛临床观察*

2022-06-01 03:57李文清冯占荣董其虎耿开仪
光明中医 2022年10期
关键词:散寒行气气滞

李文清 冯占荣 董其虎 耿 悦 耿开仪

妇人腹痛是指妇女不在行经、妊娠及产后期间发生小腹或少腹疼痛,甚则痛连腰骶者,称为“妇人腹痛”,亦称“妇人腹中痛”[1]。此病相当于西医学的盆腔炎性疾病,目前西医治疗慢性盆腔炎仍以抗感染为主,但反复应用抗生素可使耐药菌数量增长,久而久之,应用抗生素对患者的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中医学认为,妇人腹痛多归结于以下 5 个方面:湿热瘀结、气滞血瘀、寒湿瘀滞、肾虚血瘀和气虚血瘀[1]。耿开仪教授,现年92岁,为南京市首位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耿老认为寒凝气滞型亦为临床较为常见的证型。由于患者素体阳虚,加之此病病程缠绵,日久损伤脾肾,脾肾不足;肾阳亏虚,命门火衰,脾阳亦虚,无力充养肾精,导致下焦虚寒,或感寒饮冷,使寒湿之邪下注,气血为寒湿所凝,冲任阻滞,胞脉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而发为腹痛。耿老运用乌药散联合葱白散加减治疗寒凝气滞型妇人腹痛疗效显著,且可以明显降低复发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沭阳县中医院门诊年龄28~45岁、病程3~8年的病例,结合患者意愿和随机数字分为2组,每组患者80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生活方式调整:2组患者病情好转后,均要求注意防寒保暖、添加衣物以防淫邪侵入,伤及阳气。饮食宜营养丰富,忌食辛辣、生冷寒凉之品。注意下腹部的保暖,避免受寒。中药组采用乌药散联合葱白散加减水煎服治疗。乌药散合葱白散加减(当归 15 g,川芎10 g,赤芍10 g,乌药12 g,木香10 g,青皮10 g,炒小茴香10 g,槟榔10 g,炒川楝子10 g,桂枝 12 g,吴茱萸10 g,高良姜6 g,京三棱12 g,莪术12 g,葱白3根(自备))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1周为一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西药组采用氧氟沙星治疗。治疗药物:氧氟沙星胶囊(规格:0.1 g)400 mg,每日2次,连用14 d。2组均治疗2周,对痊愈或显效患者随访6个月。

1.3 观察指标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主要症状积分:观察 2 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下腹疼痛、腰骶疼痛、痛经、下腹部压痛)积分变化情况,分别依无、轻、中、重分别为0、1、2、3分。

1.4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病情得到显著的改善,盆腔内部的炎症已消除,3个月内没有出现过复发现象;有效:患者病情得到缓解,存在轻微的临床症状;无效:患者病情未得到任何改善,甚至加重。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校正水准为0.05,P≤0.05被认为所检验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结果均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配对样本t检验,组内前后比较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校正χ2检验。

2 结果

2.1 中医证候中药组治疗后主要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明显低于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

2.2 临床疗效中药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例,%)

3 讨论

妇人腹痛相当于西医学的盆腔炎性疾病范畴,中医古籍中无盆腔炎之名,根据其临床特点,可散见于“热入血室”“带下病”“经病疼痛”“妇人腹痛”“癥瘕”“不孕”等病证中。盆腔炎相当常见,中西医结合诊治优势互补,已取得较好疗效。盆腔炎性疾病的预后取决于治疗是否及时、有效、彻底。若经及时治疗多可短期内治愈。若失治、误治,病情加重,可发展为腹膜炎、败血症、感染性休克。若病情迁延,多转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严重者可影响生殖健康和生活治疗。凌霞教授认为此病的发生主要责之于虚、寒、瘀3个方面,认为,多是由于气虚、寒湿导致瘀血稽留于冲任、胞宫,冲任被阻,胞脉不畅,不通则痛,而致腹痛[3]。中医学认为寒证分为实寒证、虚寒证。“实寒”即是外邪入侵,犹如水遇外寒而结冰,寒湿凝滞,瘀而不通,不通则痛; “虚寒”则是阳气不足,失于防御、温煦等功能,犹如寒冬之中没有炭火,内生寒湿,血为寒湿所凝,阻滞胞宫冲任而导致疾病的发生[4]。耿老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寒凝气滞型为此病的主要证型之一。寒湿凝滞,见于经期产后,余血未尽,冒雨涉水,感寒饮冷,或久居寒湿之地,寒湿伤及胞脉,血为寒湿所凝,冲任阻滞,血行不畅,不通则痛。

葱白散中小茴香、桂枝、高良姜散寒调经止痛;川芎、当归、赤芍活血止痛;木香、青橘皮行肝气,炒川楝子行下焦之气,三棱、莪术破血行气,使气下行而主内,气一行则痛自止矣;葱白引气外通而开表,散寒通阳,如是内外和而痛愈矣。全方共奏温经散寒、活血调经之效[5]。

乌药散方中乌药辛温,入厥阴肝经,行气疏肝,散寒止痛,为君药。青皮疏肝理气,小茴香暖肝散寒,高良姜散寒止痛,木香行气止痛,四药辛温芳香,合而用之,加强乌药行气疏肝,散寒止痛之功,共为臣药。槟榔行气导滞,直达下焦而破坚;因巴豆有毒,处于安全性考虑,笔者只用炒川楝子[6]。川楝子经过炒制,减其寒凉之性,取其行气止痛走窜之用。苦寒之川楝子与辛温之吴茱萸,既可制其苦寒之性,又增其行气散结之力,共为佐使药。吴茱萸味辛、苦,性热,有小毒,归肝、脾、胃经,散寒止痛,疏肝下气,燥湿,常用于脘腹冷痛、疝痛、头痛 及虚寒泄泻,此药气味雄烈,具开破之性,能解肝经之寒凝,缓解川楝子的寒凉之性。方中加入三棱、莪术活血化瘀止痛治疗,加入吴茱萸、高良姜,加强温经散寒之效。诸药合用,使寒凝得散,气滞得疏,肝络调和,则腹痛自愈。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木香、小茴香、高良姜、乌药等药中含多种挥发油,有较强的止痛、促进肠蠕动作用;槟榔含有槟榔碱,川楝子含挥发油性脂肪酸,止痛效果明显[6]。当归具有镇痛作用,可抑制各种急慢性炎症反应,增强免疫功能[7]。本研究中乌药散合葱白散加减治疗寒凝气滞型妇人腹痛疗效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慢性盆腔炎症状,降低复发率,为此病的治疗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散寒行气气滞
中医学“行气”医术初探
自拟脾胃安方治疗脾虚气滞型餐后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气滞胃痛颗粒联合叶酸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加味乌药汤合失笑散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
健脾暖胃、散寒止痛 试试桂花三红茶
艾草
手足偏凉 艾叶青蒿泡脚
A Meta-analysis of Dachaihu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 with the TCM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 and liver-gallbladder dampness-heat
腰背痛:揉按委中穴
胃泰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