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身心健康,续航职业生涯发展

2022-06-06 15:04丁晔
人力资源 2022年4期
关键词:胜任职业生涯特征

丁晔

在职场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外表看起来很健康,可心智却不健全的员工。长久以来,企业不停地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员工心理健康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自古以来都倡导培养“体魄健全”的人,这里说的“体”,就是指人的躯体或体格,“魄”就是指人的精神、心理或人格。只有体魄健全的人才能算是真正健康的人。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一个人没有疾病和身体虚弱,而且是一种身心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好状态”。那么,身心健康的员工都应具备哪些素质呢?

作为一名职业生涯规划师,我联想到很多HR们提出的困惑: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人才工作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所以在招募新人入职时,HR严格按照招聘流程进行,精挑细选,为企业招进符合岗位需求的优秀人员,可为什么入职后的员工与招聘时的反差那么大,有的竟然拖公司后腿,“拿着高工资不作为,与领导唱反调,有的甚至在精神方面出了问题,如自闭、抑郁甚至自杀”,为此,当初招聘他们进入公司的HR会被追究责任。

曾有一位资深HR向我们分享他的招聘经验,在招聘新人时,按照招聘流程,能考虑到的、关注到的、看到的细节都会严格审查,有健康体检表、高学历证书和高职业技能水平考核表等看着很光鲜的纸质档案,这些肉眼可看的资料形成的信息备案资料成为员工入职的硬件条件,即冰山上的要素。但有些软技能胜任能力是表面上看不到的,需要HR有专业的职业素养和对人性的把握,在面试的时候,重点关注应聘者的身心健康标识,比如逻辑推理能力、责任担当能力、文化自信能力等等,即冰山下的要素。

HR需要挖掘一个新人的软技能胜任能力,因为这些能力可以为企业创造无形价值,也可以提升HR的招聘成果转化率,让企业领导者看到HR工作的重要性。相反,有的新人在工作的过程中,与单位的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格格不入;有的新人承受不住工作压力和强度而逃避工作;有的新人因家庭关系、成长环境恶劣而缺乏健康的心理和健全人格。这些软技能胜任能力的缺失让员工无法正常工作,这样的损失是无法估量和评价的。企业投入了大量的招聘成本,招进来的员工不但无法完成本职工作,还对组织文化造成了破坏,这些问题的产生都是因为HR在招聘时没有对应聘者的人格健康方面进行把关。

那么如何解决这些与身心健康相关的困惑和问题?如何帮助HR和员工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尽早做好规划和准备,保持身心健康,更好地适应社会和职场,促进职业生涯的健康发展呢?

中国科学院大学时勘教授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心理促进机制研究”的首席专家,带领课题组团队针对以上所形成的职场问题进行立项,经过五年时间,在全国各地,由不同行业、不同产业、不同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者,通过大量相关调研、专人访谈等形式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大数据统计,形成“人才的全面发展核心胜任特征”模型(如图所示),为进入职场之人提前做好准备,奠定基础,笔者有幸参与到此课题中。

在调研中,我们首先针对不同行业人员的能力素质要求和岗位能力等要求作为基础能力素质进行文献整理和分析问卷施测等。选定访谈对象,有针对性的提前设计方法和形式避免出现误差。不断完善胜任特征模型和各种形式进行研究,整合形成基本的胜任特征,构建360度评价工具,针对每个胜任特征设计五步骤(评估、学习、分析、练习、应用)进行技能开发,构建胜任模型的职业教育培训系统,用于促进岗位提升培训与发展,让考核结果真正落实到职务晋升、岗位调整以及职业素养提升发展中,通过“体悟式”培训激发相关人员工作动力,唤醒天赋,发挥潜能,达到组织绩效管理的目的。

我们在银行系统、铁路系统、军队系统、教育系统、公检法系统、通信行业、制造行业等组织,都进行了此类职业素养提升、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等相关培训和实践,形成了健康型组织建设的建构体系,并在全国建立试点基地,跟踪辅导,解决问题。

在培训中,我们会遇到各种问题,但是通过不断地沟通引导,最终都能达到预期效果。一次我们团队应邀到某银行培训。作为服务窗口,经过一天的服务工作后,银行的员工对晚上的培训显得有些抵触。尽管工会和人力资源管理部为培训学员发放晚餐,可他们的脸上依然挂着不满与疲惫。我作为第一堂主讲者,在开始的互动环节就感受到了这种负面情绪。于是我反其道行之,引导学员将这些抵抗状态全部表现出来,通过这种释放,他们的情绪在慢慢好转。我抓住核心问题,再以对话的形式与之交流和沟通,学员最终接纳了当天的培训学習。

培训结束后,行长与我们分享心得:此前他是第一个反对培训的人,可是最后他却成为坚决拥护者。“体悟式”培训通过员工互动、分组、讨论、辩论等主动参与形式,使大家的思想豁然开朗,同时领悟了设计人生、构建价值观的操作方法和技巧,认识到要做自己的生命设计师。此次培训在全员中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员工灵活运用培训内容,从侧面推动了各项工作正确、高效地开展。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培训,而是一次关爱员工职业发展活动的升华。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关爱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统一“员工主动工作、积极工作、乐观工作”的思想,用理论指导实践,把培训所学的知识转化成新成果,开创新局面,为银行发展提供全维度的助力。

生命是一种状态,每个人都有向好之心,每个人都拥有独一无二性,而成功的职业路径没有相同的,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树叶是相同的,但在成长过程中,那些成功者的基因都拥有极为相似的因素(见图),进而形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胜任特征,即认知技能、人格特征和社会交往三大方面。而认知技能分为逻辑推理、事实判断、论证评价。社会交往分为责任担当、文化自信、抗议成长;人格特征分为德行宽容、人格健全;其中:人格健全体现在身心健康、视野开阔、是非分明、理性平和、积极进取。

比如我国女足的“逆境翻盘,不言败;力挽狂澜,勇夺冠”的全场表现;18岁的滑雪冠军谷爱凌“天生要强”奋斗过程中的自我突破与蝶变,都是身心健康最好的完美呈现。

有人说,想要成为一名海军,要拥有海军最基本的素质,要会天文地理、野外求生、游泳等等。如果要成为一名将军,那就要比海军掌握更多的技能和体现在如图所示的核心素养上面。而作为企业优秀的人才,也是需要具备相应的核心胜任特征才有机会成为更优秀的人才。

对照上图40项“人的全面发展核心胜任特征”,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岗位在此基础上都有不同的标识,我们需要反复思考,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以身心健康的积极状态,树立适合自己的人生坐标,最终赢在职场。

作者 天津大学职业生涯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国际生涯导师

猜你喜欢
胜任职业生涯特征
如何表达“特征”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新形势下如何增强会计从业人员职业胜任性
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
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及实施
抓住特征巧观察
大学生职业生涯团体辅导对促进就业的研究
线性代数的应用特征
基于胜任力生成过程的组工干部培训探讨
走近美国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