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的批注学习

2022-06-06 23:31张弛
速读·下旬 2022年2期
关键词:学习策略

张弛

◆摘  要:批注,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一种手段,旨在养成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读书习惯,同时通过一边阅读一边批注可以加深、丰富对文章的理解。通过批注,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的有效性,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最终有效学习语文,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文章以部编教材四年级上第六单元为例,分析如何在实践中指导学生“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

◆关键词:批注;学习策略;四年级上第六单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关于阅读的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新的部编教材和以往教材不同,在阅读教学中更为关注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在每一单元前面都写明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在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六单元中首次专门引入了一个单元的批注策略教学。

此单元单元扉页上写清了本单元的3个语文要素,第1个单元语文要素就是“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那么,什么是批注呢?批注,指的就是阅读时在文中空白处对文章进行评论和注解。批注,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一种手段,旨在养成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读书习惯,同时通过一边阅读一边批注可以加深、丰富对文章的理解。通过批注,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的有效性,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最终有效学习语文,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利用这一单元教材,带领学生学好本单元课文,同时掌握批注这一语文策略,引导学生深度阅读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这几方面着手。

一、立足学情,分析学生起点能力

虽然在部编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上第六单元中才首次引入“批注学习”这一策略,但学生此前对于批注学习并不是一无所知。从一年级的学习中,语文课堂上就一直在引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低段学习中,一年级时,教师就会要求学生去预习课文,给每个自然段标标序号,圈出本课要學的新的生字新词等,这也可以说是学生最早接触批注的一种初次尝试。在部编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青蛙写诗》的课后有一道思考题:“青蛙写的诗里有逗号和句号,请你圈出来。”可见在一年级已经从最简单的动笔圈画开始逐步渗透批注的意识。到了二年级,对批注的要求又有所提高,会要求学生按照课后题的要求画一画相关句子。

到了三年级,渐渐还会要求学生画出自己觉得有新鲜感的词句和关键语句等,三年级上册则专门设置了一个“预测”阅读策略单元,《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中课文旁边小伙伴的思考过程就是一种旁批,在该单元接下来的安排中,则会逐步引导学生按照《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例文那样,写下自己对课文的预测,这也可以说是一种批注。进入四年级,在学习“批注”策略单元之前,之前还安排了一个“提问”策略单元,要求学生读课文积极思考,想想自己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在后面的几篇课文中,学习小伙伴在课题和课文旁边的提问都可以算是批注的其中一种形式。

纵观学生从低段到中段的学习经历,我们可以发现对于学生来说,批注学习并不是凭空而降的,学生此前已有一部分学写批注的基础,从一年级的圈画生字、标小节号到二年级的画相关句子,直至三年级的学写预测、四年级的不同角度提问,学生已经从不同角度初步接触过批注这一学习形式。在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批注”策略学习中,教师要做的是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基础,帮助学生系统梳理批注的各种形式,同时教给学生一些新的知识和方法,让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对于“批注”这一语文学习策略有一些增量和提升,能够掌握学写批注的几种方法,通过批注这一语文学习策略,帮助自己进行深度阅读,提升语文素养。

二、从扶到放,由浅入深学批注

(一)范例引路,学写批注

本单元的第1篇课文是《牛和鹅》,该文讲述了一个童趣十足的故事:“我”在放学回家途中,被鹅追赶、袭击,吓得惊慌失措,金奎叔帮“我”赶走了鹅,在他的帮助下,“我”改变了对牛和鹅的看法及态度。

《牛和鹅》作为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首篇课文,地位十分重要,在教学时,我将本篇课文作为学生系统学习批注策略的范例,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运用批注这一学习策略,最终帮助学生深度阅读。

在课堂伊始,笔者就呈现《牛和鹅》的课文原文,引导学生关注《牛和鹅》这篇课文和我们以往学习的其他课文有什么不一样。学生立马就会发现在课文旁边多了一些文字,比如在第1自然段的旁边,有一行字:“事情真的是这样吗?”抓住这一契机,笔者顺势告知学生像这样写在课文空白处的文字就是批注,让学生能够初步直观感知什么是批注,初步感知批注的作用。

在完成课文内容和常规教学内容任务后,再次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五处批注,让学生思考这五处批注分别是从哪些角度给课文作的批注,通过学生自主思考和发言,教师最终归纳总结:批注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如文中第一处批注“事情真的是这样吗”涉及对课文内容的疑惑——遇到有疑问的地方,可以作批注。文中第二处批注:“逃跑——被鹅咬住——呼救,那种惊慌失措写得很真实”——针对的是课文的写法,除了可以对课文内容进行提问,还可以对文章写法进行点评,文中第三处批注“鹅之前多神气,现在多狼狈啊”——则是在课文内容体会较深的地方作批注,除此之外,文中第四处批注“‘挂着泪笑’,事情的变化对‘我’来说,太突然了”则是在写自己的感受,文中第五处批注“看来鹅并不可怕!只要不怕它,鹅就不敢欺负人了。”则是在写通过阅读自己获得的启示。

通过这样的范例引路,首先让学生明晰可以像这样从“有疑问”“写得好”“有体会”“谈感受”“有启发”多个角度对课文进行批注,先给学生系统梳理写批注的不同方法,搭建学习支架,降低之后学生自己学写批注的难度。

接下来,在之后的教学环节中,笔者就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像课文旁边的范例一样,试着像这样从不同角度给课文学写批注,通过初步感知什么是“批注”——范例引路,认识批注的各个角度——再读课文,多角度学写批注这样3个步骤,让学生在第1课《牛和鹅》的学习中,初步获得批注这一学习能力。

(二)巩固运用,借助“批注”指向深度阅读

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以“成长故事”为主题,编排了《牛和鹅》《一只窝囊的大老虎》《陀螺》三篇精读课文,在《牛和鹅》这篇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初步获得了批注这一学习能力,那么,在接下来的两篇课文中,教材以留白的形式让学生继续练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以达到巩固和运用“批注”这一学习策略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二、三篇课文教学中,教师需要适当放手,不必再手把手指导学生撰写各个角度的批注,做到五个角度面面俱到,像《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中,课后题提出的要求是“默读课文,在你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并和同学交流。”《陀螺》这篇课文后,课后题提出的要求是“默读课文,在你体会比较深的地方作批注”,教学环节中,应充分安排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撰写批注并充分交流,经过第一课的批注专项能力教学后,在这两课中,慢慢由扶到放,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撰写批注。

另外,批注只是一种语文学习的学习策略,教学中,要注意,不能只是为了学批注而学批注,为了教批注而教批注。本单元的第2个要素是“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教学中,要注意将两个单元语文要素结合起来,将批注与文本理解结合,通过批注丰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指向深度阅读,也可以针对“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撰写批注,体会人物心情,把握文章主旨,品评文章写法。

(三)由浅入深,提升批注质量

在教学第二篇、第三篇课文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所做批注的质量。教师要巡视观察全班,相机指导学困生小组,了解学生批注的大概角度。同时可以看看哪些疑问是大家共有的,挖掘具有普遍意义和较高价值的问题,在课上一起答疑解惑。

另,如学习《陀螺》这一课时,“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话就是一句揭示该文中心的句子,如果有学生针对这句话作了批注,可以让学生在课上充分交流,说说自己的理解,最终教师再次归纳总结。在学生充分交流之后和精读课文之后,可以让学生再次整理、修订自己的批注,丰富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提升自己的批注质量。

(四)巧用时间,多方安排促提升

本单元作为一个“批注”策略学习单元,在实际教学中,课堂上还是会出现非常多的问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时间的安排。课堂上学生撰写批注、同学间相互交流、再老师点评总结,这一环节下来,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而每节课只有40分钟,一篇课文一般安排两课时,在这两课时的时间里面,还要兼顾课文内容的学习与常规教学任务,时间可以说是非常紧迫。

笔者认为,针对这一难题,在第二篇、第三篇课文的学习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突破这一问题。

1.课前预习时,自主批注

由于学生已经在第一篇《牛和鹅》课文的学习中,初步习得批注这一专项能力,接下来教师就可以适当放手了。在教学《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和《陀螺》前,可以让学生先回顾已有的批注方法,在预习时就在课文旁边记录下自己的预习心得,写写自己的疑问、感受等。

2.课后阶段,补充批注

经过课上的教学之后,同学之间相互分享了批注之后,有些批注里的疑问可能在课堂上得到了解决,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之后,借助批注这一策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得到了深化。此时,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预习阶段、初读感知阶段相比一定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在布置回家作业时,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再做一些补充批注,引导学生走向对文本内容的深度阅读和理解,此时批注的思维含量相比之前一定会有一个提升。

三、重视交流互动和评价激励

(一)搭建平台,充分交流

新课标提倡的是一种探究性的、个性化的阅读,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批注过程中,每个学生写下的每一笔批注都是自己独特的感受,是个人独特的阅读见解。

在课上,写完批注之后,还要搭建平台,让学生能够充分交流,可以先同桌交流互相写的批注,接着也可以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最后还可以在班级内进行交流汇报,教师适时补充引导。“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互相的交流和碰撞中,通过批注这一学习策略大家一起丰富、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下课后,还可以将学生写得特别精彩的一些批注拍照打印,布置在班级的学习园地内,学生下课后参观学習,互相借鉴,启发学生有更多的角度去学写批注、有更浓的兴趣去继续写批注。

(二)评价激励,提升阅读有效性

人都是渴望被肯定和赏识的。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还要相继对学生的批注进行评价。每个学生的阅读感受都是独特的,他们写下的每一笔批注都是自己个性化阅读的结果,基于此,也为了更好地激励学生能够持续运用批注法进行阅读,教师的评价应以鼓励性评价为主。不过,当学生的批注出现了背离主题、思维偏激等严重偏重时,教师需要适时引导。

此外,除了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批注进行评价之外,还可以通过同桌互评、小组互评、班级互评等形式,拓展评价的主体。教师在评价时,不仅可以评价学生的批注内容,也可以关注学生做批注时的习惯、写批注时体现出来的思维方法等。在笔者的课堂教学中,评价一般以口头评价为主,而在课后的一些补充批注环节中,则可以通过书面点评等方式评价学生呈现上来的批注作业。

通过这样的激励评价和多种评价方式,最终更好地引领学生习得批注这一技能,提升阅读有效性,指向深度阅读,提高自身语文素养。

四、持之以恒,由课内走向课外,培养批注习惯

任何能力的习得都需要反复地巩固和运用。仅仅依靠本单元区区3、4篇课文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为此,笔者在四上这学期还将批注这一阅读方法与本学期的必读书目教学结合在一起。在四年级上册专门设计了《窗边的小豆豆》整本书的阅读这一堂阅读指导课,推荐同学们去读《窗边的小豆豆》这一本书,通过批注的方法写下自己的思考。在几周之后,专门上了一堂阅读指导课,让同学们分享自己读书过程中的思考和收获等。

《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作家、主持人黑柳彻子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这本书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小豆豆(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巴学园里亲切、随和的教学方式使这里的孩子们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这本书的主人公和小学生年龄接近,文风质朴,内容有趣生动,读起来兴趣盎然,学生们读得津津有味,阅读时也有很多话可以写下来和大家交流分享,下课时经常可以看见学生们三五成群一起看书的身影,也能看见读到有趣处学生们及时提笔作批注的瞬间。

在阅读指导课上,明显可以看出通过作批注这一方式,学生们对故事内容的熟悉度提升了,也能渐渐独立分析人物的形象、谈对故事的感受等,不少批注都体现出学生独特的见解。在课上,大家娓娓道来,互相交流分享,丰富和加深了对《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的理解,同时,这种一边批注一边看课外书的方式也为学生所喜爱,让他们体会到了不一样的阅读方式,感受到了不一样的阅读乐趣。

在这一学期中,笔者也坚持鼓励学生继续持之以恒阅读更多的课外书,并写下自己独特的感受,作好批注,并不定期抽查和展示优秀的课外批注成果。滴水穿石,日积月累,相信学生一定能将批注学习法内化为自己学习语文的一种内在行为,逐步提高自己作批注的能力,优化所做批注的质量。

五、结语

批注这种阅读方法,不可能仅仅依靠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仅仅几篇课文的教学,就让学生短期掌握,方法的习得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之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也应该持之以恒地在课堂教学和课后练习中关注批注这一阅读方法的实践和运用,帮助学生有效阅读,引导学生深度阅读,坚持不懈地操作下来,相信学生一定能有所收获,真正掌握批注这一阅读方法,提升自己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刘英姿.整体思维观照下的批注特色单元设计策略——以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J].小学教学研究,2021(11).

[2]陈毅敏.统编教材批注要素落实四诀[J].天津教育,2021(27).

[3]顾婷.阅读批注 实现有深度的阅读——四年级阅读批注方法教学的思考和探索[J].小学教学研究,2020(35).

猜你喜欢
学习策略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探析初中英语词汇学习现状与词汇学习策略
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策略培养
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策略探讨
一种使用反向学习策略的改进花粉授粉算法
初中化学学习策略的运用现状及因果研究
多媒体教学条件下学习策略剖析
初中科学体验式学习策略研究
基于重音理论的英语听力学习策略
基于微博的移动学习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