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创新精神培养的对策研究

2022-06-07 18:16郝丹徐美漪刘喜陈思岐杜雨晴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33期
关键词:对策研究大学生

郝丹 徐美漪 刘喜 陈思岐 杜雨晴

摘要:在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之下,教师就必须要充分掌握当下的高校教育发展趋势,了解国家推出的一系列与教育改革有关的政策和制度,以学生能力培养要求和教育需求为导向,加速传统高校向高校的转换。另外,教师还必须要对不同专业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掌握创新创业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以阶段性教学目标为参考,利用不同有效的方式手段来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对策研究

引言: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之下,各行各业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提出更多的要求,而学生所承受的就业压力和创业压力在不断增加。在此情况之下,高校就必须要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全面反思和总结,掌握教学过程当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以促使大学生成功就业为目的,对以往的教育模式进行全面创新,科学进行教育流程的调整,将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培养渗透贯彻到高校教育的每个阶段。

一、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培养意义分析

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的教育体系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的提升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就必须要充分的掌握创新创业教育的社会实践产物、时代发展取向、搜集范围广泛等的基本特性,结合大学生的阶段性培养目标和要求,对各环节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统筹规划。通常情况下,在创新创业过程当中,大学生需具备不自卑、坚持性、进取心、不屈不挠、自信有良好心理品质,以及克制性、敢为性、独立性的特点。

在创新创业过程当中,大学生需具备担当者的能力和创业信念,对创新创业成功充满自信,具备坚定的意志,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责任感。在创新创业过程当中,能够更好的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和远大理想。成功的创新创业项目不仅能够缓解各行业的就业压力,同时也能更好的为国家或社会作出贡献。大学生还需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以持续不断的创业激情为前提,以乐观积极的态度来面对创新创业当中的困难与挫折,及时的进行创新创业经验的反思和总结,采取有效措施来消除、清理、排除影响创新创业活动开展的常态化心理因素。顽强的意志表现在确立了创新创业目标和理想后,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来将规划转为行动,就有效的方法来攻克创新创业过程当中的难题,将百折不回、不屈不挠、坚忍不拔、贯穿到创新创业整个过程当中。大学生需全面的加强对市场发展动向和行业发展趋势的关注,具有较高的创新创业敏感度,能够把握最佳的创业时机,正视创新创业风险,并结合自身的专业特性和创业需求来做出相应的规划。要勇于进行探索和研究,立足于实际的创新创业现状,不断加强全新的创新创业道路的拓展。

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还具备年龄优势和学习优势。大部分的大学生本身的理论基础十分扎实,自身的领悟能力和理解能力相对较强,且能够掌握与创新创业有关的各项专业技能。缺乏创新创业阅历和经验,但大学生充满活力、精力旺盛、朝气蓬勃,在未接受创新创业挫折影响的情况下,大学生更敢于进行尝试和创业。且自身对未来充满着希望和乐观,具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相对较高,若能够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对其进行相应的引导和指导。不仅能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成功几率,还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大学生引领和带动潮流发展的潜质。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养的有效措施

(一)构建优秀师资队伍

高校还需及时的引进一些具有较高专业水平或创新创业经验的优秀人才,为其安排专业化的岗前培训,确保每位教师都具备执政上岗的资格。外聘一些在创新创业领域具有突出成就,或是该领域具有深入研究的专家或学者担任兼职教师,全面提升高校师资队伍的素质和质量。针对现有教师,高校可为其安排针对性的理论培训和技能培训,引导其关注一些创新创业领域的行业信息和资讯,或是结合实际的教学诉求增加一些计算机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以及职业素养、师德师风等的培训。也可以充分的结合教师的教学计划,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或者到优秀的创新创业机构或基地进行实习,使教师能够更好掌握不同行业的创新创业方法,进而在后续的教育过程当中更好的将自身的创新创业经验分享给学生。

(二)完善教育课程体系

高校需对以往的课程教学体系进行研究,掌握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有效的参考和借鉴来进行全新的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高校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增设一些热门的创新创业理论课程,以及一些跨学科和跨专业的交叉性课程,及时开设新方法、新技能培养科目。另外,也可以充分的把握当下的教育发展趋势,有针对性的进行创新创业网络课程的设计。可将一些具有激励作用和促进作用的成功创新创业案例引入课堂中,通过成功创业者的创业规律、创业过程、创业方法、创业精神的展示与分析,全面提升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高校还必须要科学的进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比例的调整,充分的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全面开设创新创业教育隐性课程,根据相关标准的要求来进行学分设置。

(三)构建综合实践平台

高校需对以往的创新创业实训模式进行改进,结合创新创业教育需求来进行专项资金的设置,通过社会融资,通过申请和社会融资的方式来获取更多的办学资金,全面的加强校内实训室、模拟教室、数字化教室、专业实验室、仿真创业虚拟实验室、创业模拟实验室的建设。高校还可在校园内部成立创业协会或者创业社团,让学生自主进行创新创业项目的规划、组织、实施,并由专业教师来为其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指导。另外,需充分的进行社会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具有较高资质的企业或机构进行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到创新创业一线进行实习和实训的机会,全面建设符合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创业孵化园、创业基地、创新创业实训中心等,全面而深入的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企业家精神。

结束语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不仅带来了经济飞速发展的机遇,也使我们国家和社会面临着创新型应用人才短缺的挑战。综上所述,当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创新创业教育需求。基于此,教师必须要及时的树立全新的教学思想与理念,立足于严峻的就业形势,以促使大学生更好的完成职业生涯规划目标为前提,制定科学的创新创业精神培养方案。这样才能够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獻:

[1]吕盛,傅许坚.浅谈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内涵[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9(16):40-41.

[2]陈高产.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5):254-255.

猜你喜欢
对策研究大学生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