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曼湾深水渔场拖网渔获组成及渔场分布研究

2022-06-08 14:04朱文斌徐国强冯卫东张洪亮李德伟
水产科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渔场种类鱼类

陈 峰,朱文斌,徐国强,冯卫东,郭 爱,张洪亮,李德伟

( 1.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浙江 舟山 316021; 2.农业农村部重点渔场渔业资源科学观测站,浙江 舟山 316021; 3.浙江省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 舟山 316021; 4.中国水产有限公司,北京 100160 )

伊朗位于亚洲西南部,与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土耳其、伊拉克等国接壤,南临波斯湾和阿曼湾,北与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隔里海相望,海岸线总长2700 km。伊朗的渔业水域为里海、波斯湾和阿曼湾,海洋渔场为波斯湾和阿曼湾渔场。近10年伊朗海洋捕捞年平均产量为5.586×104t,2017年达到历史最高的7.902×104t[1]。波斯湾作为多方管辖的海域,渔业受到严格限制,不对外开放[2]。阿曼湾海域处于亚热带区域,由于受到西南季风和东北季风的规律性影响,形成了定期的逆时针回旋流和上升流,使得该海域初级生产力偏高,渔业资源丰富[3],尤其是底层鱼类资源,占伊朗海洋渔业总上岸量的40%以上[4]。但大陆架沿岸比较狭窄,22 km以内为主要作业渔场,22 km以外为深水渔场[5]。20世纪80年代,上海市海洋渔业公司曾派船在阿曼湾海域进行试生产,渔获产量和经济效益较高,但后因各种原因,中伊渔业合作暂停[6]。进入21世纪,伊朗制定第6个“五年计划(2016—2020年)”,积极鼓励与中方渔业合作,吸引外商投资,以推进渔业发展优化升级[7]。阿曼湾底拖网渔业是中伊渔业合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笔者对阿曼湾底拖网作业渔场分布、渔获种类组成以及主捕种类的开发现状进行分析,以期为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渔船

调查船为浙江省海融远洋渔业有限公司所属的“汉荣115”、“汉荣118”远洋单船底层拖网船,两船船型和主尺度均相同,船长47.9 m,船宽7.25 m,型深3.8 m,功率920 kW,设计航速12.3 kn,设计排水量609.3 t。

1.2 调查海域与时间

调查海域为伊朗阿曼湾的N 25°00′~25°50′、E 57°00′~58°30′区域,海上调查时间为2016年9—11月,渔获样品采集时间为2016年9—11月。

1.3 资料收集与整理

调查期间渔船详细记录探捕船拖网位置、总产量、分品种产量、拖速、拖网时间等,同时收集浙江海融远洋渔业有限公司所属的拖网渔船渔捞日志信息,收集资料后详细汇总调查数据。

1.4 生物学取样

起网后现场随机取样进行生物学测定,包括鱼种体长、体质量、性别、性成熟期等。每站点拖网结束后,随机采集渔获样品10 kg,并对主捕种类带鱼(Trichiuruslepturus)、大眼黑姑鱼(Atrobuccaalcocki)和海鳗(Muraenesoxcinereus)进行针对性采样。样品速冻后包装贴好标签,冷冻运回实验室进行鉴定和分析。生物学取样与测定参照《国家海洋调查规范》[8]。

1.5 分析方法

(1)渔业资源的丰富程度通常以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作为指标[9],本研究中将单船日产量定义为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

CPUE=C/t

式中,CPUE为单船日产量(t/d),C为2016年浙江海融远洋渔业有限公司所属的16艘渔船产量之和或分品种产量之和(t),t为16艘单拖船实际生产天数之和(d)。

底拖网渔场分析以底拖网结束时的起网位置为准,以空间分辨率1′×1′统计产量和捕捞努力量,并根据总产量和总捕捞努力量计算底拖网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利用ArcGIS 10.0绘制拖网渔场分布图,分析阿曼湾底拖网作业渔场的时空分布特点。

(2)优势度

渔业生物优势种类采用相对重要性指数(IRI)[10]计算:

IRI=(N/%+M/%)×F/%

式中,N为某一种类的数量占总数量的百分比(%),M为某一种类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F为某一种类在调查总次数中出现的频率(%)。

(3)主捕种类生物学

分析主捕种类的体长、体质量组成。根据逻辑斯蒂模型,计算阿曼湾带鱼、大眼黑姑鱼和海鳗体质量与体长(或肛长)的关系。

m=aLb

式中,m为鱼体质量(g),L为鱼体体长或肛长(mm),a、b为待解参数。

2 结 果

2.1 渔获组成

经实验室分类鉴定,渔获物共29种(表1),属11目、23科、26属。其中鱼类种类最多,9目19科20种,占种类数的69.0%;其次为甲壳类,1目2科6种,占种类数的20.7%;头足类最少,仅1目2科3种,占种类数的10.3%。在渔获物质量组成中,带鱼为绝对优势种,占总渔获质量的50.7%,其次为海鳗、阿拉伯星鲨(Mustelusmosis)、大眼黑姑鱼和发光鲷(Acropomajaponicum),分别占总渔获质量的11.1%、7.8%、5.8%和5.1%,这5种渔获种类占总渔获质量的80.5%。作为重要饵料生物的七星底灯鱼(Benthosemapterotum),占总渔获质量的3.4%。

在渔获数量组成中,七星底灯鱼为绝对优势种,占渔获总数量的84.0%,其次为发光鲷,占渔获总数量的6.8%,经济种类带鱼仅占渔获总数量的2.3%,这3种占渔获总数量的93.1%。

阿曼湾深海底拖网渔获物种类相对重要性指数见表1,将相对重要性指数≥100的种类划分为优势种,阿曼湾深海拖网共有优势种5种,其中鱼类4种,头足类1种,包括七星底灯鱼、发光鲷、多钩钩腕乌贼(Abraliamultihamata)、带鱼和长蛇鲻(Sauridaelongata),相对重要性指数分别为8401.5、678.5、255.8、232.9和135.8。

表1 阿曼湾底拖网渔获物种类组成和相对重要性指数

2.2 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分布

16艘单拖船在阿曼湾海域共生产2126 d,总产量10 682 t,总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为5.02 t/d,其中带鱼总产量8269 t,占总产量的77.4%,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为3.89 t/d。各月产量呈现显著的变化(χ2=6608.8,P<0.01),1—3月和10—11月产量较高,为生产旺季,其中10月产量最高,为1932 t,12月和4—6月产量较低,为淡季。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也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χ2=7260.7,P<0.01),3月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最高,为5.57 t/d,4月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最低,为1.00 t/d(图1)。

图1 2016年阿曼湾拖网渔船产量和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分布

2.3 渔场分布

分析发现,阿曼湾底拖网作业渔场主要分布在N 25°20′~25°40′,E 57°01′~57°30′海域,中心渔场分布在N 25°25′~25°35′,E 57°01′~57°25′海域,总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为1.00~12.07 t/d,平均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为5.16 t/d,其中主捕种类带鱼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为1.00~8.60 t/d,平均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为4.00 t/d(图2、图3)。探捕调查显示,在E 57°00′~57°20′区间的海域渔船拖网方向为西南—东北向,在N 25°35′,E 57°20′附近海域转向东南—西北向,呈倒“U”型的拖网线路。目前已开发拖网渔场总面积约480 km2,东西长约50 km,南北长约30 km,作业渔场面积较小。由于伊朗政府规定外国渔船必须在200 m以深海域生产,经水深仪测定我国渔船拖网深度为225~268 m,平均深度为249 m。

图2 阿曼湾底拖网总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分布

图3 阿曼湾底拖网带鱼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分布

2.4 主捕种类生物学

阿曼湾底拖网主要经济种类为带鱼、海鳗和大眼黑姑鱼,其体长和体质量组成见表2。带鱼个体平均肛长328.7 mm,平均体质量407.5 g,500 g以上个体占25.5%。9—11月雌、雄性别比例为1.5∶1。大眼黑姑鱼平均体长243.9 mm,平均体质量281.1 g;海鳗平均肛长为407.5 mm,平均体质量为1293.4 g。

表2 主捕种类体长和体质量组成

带鱼、大眼黑姑鱼和海鳗体质量(g)与体长(肛长)(mm)关系如下:

带鱼:m=4.90×10-5L2.734,r2=0.9371;

大眼黑姑鱼:m=2.78×10-5L2.9246,r2=0.9711;

海鳗:m=1.26×10-4L2.685,r2=0.9218。

3 讨 论

3.1 资源渔场分布

底层鱼类资源是阿曼湾海域最丰富的渔业资源之一,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资助下,伊朗于1976—1979年使用底拖网调查船首次对阿曼湾和波斯湾0~300 m水深底层渔业资源进行了调查,评估结果显示,阿拉伯湾50 m以深水域渔业资源密度相对较低(100~300 kg/h),而南部海域密度较高(超过400 kg/h),25~50 m的沿岸海域资源密度最高,且阿曼湾海域平均资源密度高于阿拉伯湾,阿拉伯湾底层鱼类资源量超过1.425×105t[11]。2003—2004年伊朗再次对波斯湾和阿曼湾海域底层鱼类资源丰度进行了调查与评估。评估显示,阿曼湾底层鱼类资源生物量约3.9×104t,重要经济种类生物量占底层鱼类生物量的60%以上,其中带鱼占底层鱼类生物量的6%;底层鱼类生物量密度最大出现在E 61°~62°海域,重要经济种类密度在E 57°~58°海域相对较高[12],这与我国底拖网渔船中心渔场经度向范围(E 57°01′~57°25′)相符。但伊朗的调查范围仅局限在100 m以浅的海域,200 m以深海域并没有开展针对性的调查与评估,我国渔船集中在200 m以深的N 25°20′~25°40′海域生产作业,渔场范围狭窄,仅约480 km2,但渔获效率较高,单船年产量达667 t,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达5.02 t/d。这也进一步印证了阿曼湾海域具有丰富的底层鱼类资源,对其资源开发具有重要的发展前景,也是吸引我国渔船入渔的一个重要因素。

3.2 渔获组成及主捕种类

阿拉伯海及阿曼湾海域底层鱼类种类繁多,根据历史调查,沿岸拖网渔业捕捞350种鱼类、8种虾类、2种刺龙虾、1种单铲鼻龙虾、1种墨鱼、1种蟹类和1种鲍[4]。我国拖网渔船在阿曼湾200 m以深海域生产作业,渔获种类仅29种,相比沿岸海域种类丰富度偏低。主捕种类为带鱼、大眼黑姑鱼和海鳗,其中带鱼为最重要的经济种类,2016年带鱼总产量8269 t,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为3.89 t/d。兼捕种类为七星底灯鱼、长蛇鲻等小型鱼类,这些兼捕种类在伊朗当地销售,是伊朗沿岸鱼粉加工厂的重要来源。2003年波斯湾和阿曼湾带鱼资源专项调查显示,带鱼占调查总渔获量的70.0%,其资源评估量1430 t,平均资源密度为1287.6 kg/km2,除带鱼外,其他兼捕种类包括鲹科鱼类(2.7%)、银鲳(Pampusargenteus)(5.2%)、鳐类(3.2%)、鳓(Llishaelongata)(3.0%)、鲨鱼(1.9%)、斑点马鲛(Scomberomorusguttatus)(1.3%)、乌鲹(Parastromateusniger)(1.7%)、长颌宝刀鱼(Chirocentrusnudus)(1.6%)等[13],而长周期渔业资源评估结果显示,波斯湾和阿曼湾带鱼潜在资源量达到1.0×104t[14]。我国深水带鱼的产量已趋于这个评估结果,但沿岸渔获组成和经济种类比例与我国深海拖网船存在显著差异。同时从主捕种类的渔获规格看,阿曼湾深水带鱼和海鳗个体较大,平均体质量分别达到407.5 g和281.1 g,普遍大于国内近海捕捞个体[15-17]。

4 结 论

阿曼湾渔业资源丰富,经济种类繁多,渔业开发潜力尚可,但渔场面积狭窄,可容纳渔船数量有限,同时渔业资源也受到海洋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影响,资源量也存在一定的变动。并且目前美国与伊朗关系紧张,海湾局势错综复杂,进一步影响了我国与伊朗的渔业合作,渔船数量和安全管控是后期入渔的重要考量因素。

伊朗是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合作国家之一,加强渔业交流与合作对双方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阿曼湾资源的共同开发与中伊渔业合作的深入推进,不仅有助于伊朗经济的复苏,为伊朗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同时也有利于新时期我国远洋渔业的供给侧改革,促进我国远洋渔业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渔场种类鱼类
埃及超大规模养鱼场
鱼类运动会
基于稀疏表示的宠物狗种类识别
基于稀疏表示的宠物狗种类识别
电影
基于北斗船位数据的渔具分析方法浅析
引发海啸(上)
让课堂成为学生的“渔场”
消防车有哪些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