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抓关键巧析文
——《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22-06-08 07:24万绮柔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说明文关键观点

文|万绮柔

【教材解读】

《只有一个地球》是统编本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特点鲜明的文艺性说明文。这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保护环境”,语文要素是“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而这篇课文作为所在单元的一篇文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层层递进地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观点,呼吁人们要珍惜资源,保护地球。文体特点鲜明,行文逻辑层层递进。

【设计理念】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科学性、条理性、语言确切生动是其主要特点。

课标在第三学段对说明文的学习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虽然教材没有设定专门的说明文单元,但是在四年级开始就出现了说明文,并且散落在各年级的不同单元中,承担着不同的阅读教学任务。因此,在教学说明文时,除了落实对应的单元语文要素外,更要注重说明文本身的文体特点,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为落实该目标,笔者在进行课文讲解时,抓住文体特点,与之前学过的科普性说明文《太阳》进行对比教学,通过抓关键词句,让学生直观了解文艺性说明文和科普性说明文之间的异同。

另外,与人教版《只有一个地球》相比,本课的课后习题直指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注重理性思维,指向推理和论证,要求学生从“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这一结论倒推论证过程。所以本课设计紧紧围绕课后习题,层层推进展开教学。设计中读写结合的实用性意识增强,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借助抓关键句的阅读方法,层层推理,准确把握文章观点的能力。同时,对于难点的突破,还可以分层分步,放慢脚步,通过资料引进、比较阅读、课外拓展等方法逐步化解难点,让学生掌握知识点。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比,了解文艺性说明文和科普性说明文的异同。

2.能结合关键句,说出课文表达了怎样的观点,是怎样一步步说明观点的。

3.能结合实际,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懂得要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教学重点、难点】

能结合关键句,说出课文表达了怎样的观点,是怎样一步步说明观点的。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文艺性说明文《只有一个地球》,请同学们谈一谈地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和感受。

预设:我们要保护地球。

预设:地球是美丽的。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回顾,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了解。】

二、抓关键句,以读促悟

正如文中所说:“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让我们通过视频直观地感受地球母亲的美丽和易碎。

1.播放视频,视觉冲击。

2.男女生对读,走进文本。

3.师生齐读,小结观点。

【设计意图:这篇文艺性说明文,用词严谨,表达生动,直接地赞美了地球。通过男女生对读、师生共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引导学生以读促情,感受地球的可爱,以读促悟,体会地球的易碎,初步完成教学目标。】

三、品析语言,推出结论

过渡:通过对课文的再次回顾,我们知道了地球是“美丽渺小”的,地球是“资源有限”的。(板书:美丽渺小、资源有限)

提出问题:我们能否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呢?默读第5~7 自然段,画出关键句子,找出依据,并做批注。

1.抓关键词,品析语言。

预设: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 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至少”指的是目前范围之内,“40 万亿千米”指出了距离之远,说明人类目前无法移居。

预设:移民基地建造只是遥远的设想。“设想”说明移民基地的建造还只是一个假设,暂时不可能实现。

小结:从这些关键词中,我们知道目前人类无法移居。(板书:无法移居)

【设计意图:文中作者的语言和引用的数据都极为严谨,体现了说明文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课标在第二学段已经提出让学生“抓住关键词体会其表达的作用”的课程目标,因此,要让学生都能较准确地把握关键词,感受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2.对比阅读,区分异同。

过渡:说明文语言表达总是那么准确,比如我们五年级学过的《太阳》。

(出示《太阳》课文图片)找文中的关键句子,赏析语言特点。

提出问题:同样是说明文,从内容上它们又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举例说明)

《太阳》是科普性说明文,介绍了一件事物;《只有一个地球》是文艺性说明文,阐明了一个观点。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学习,了解文艺性说明文和科普性说明文的异同。】

3.推出观点。

《只有一个地球》的观点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把它画出来。

(板书: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四、明晰结构,迁移运用

过渡:这一观点作者是怎样一步步得出的呢?

请看板书。我们的地球“美丽渺小”“资源有限”“无法移居”,所以,“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大家发现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了吗?

小结方法:抓住关键信息,很容易就能发现文章结构的秘密。

【设计意图:围绕主观点,层层论证小观点,感受其内在联系。】

2.小组合作,迁移运用。

现在推行的“垃圾分类”就是迈出保护地球的第一步。

(1)请阅读材料,根据文艺性说明文的特点,用简练的语言提炼一个观点。

提炼观点:垃圾分类,势在必行。

(2)抓住关键语句,用《只有一个地球》的结构形式,完成构思单,并用自己的话有条理地和小组同学分享。

独学:阅读材料,提炼观点。

互学:推理观点,分享交流。

3.交流展示,评价提升。

【设计意图: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推理方法,联系东莞市正在开展的垃圾分类活动,让学生对于保护地球有更切实的体会与感触。了解保护地球并非一定要做大事,身边的小事情也有其意义。学生以学习单为载体,将所学落到笔头,让情感具体地呈现出来。】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地球,了解到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这是我们的心声,更应该是我们的行动!

猜你喜欢
说明文关键观点
硝酸甘油,用对是关键
来来来,一起装修数据库——说明文也能很生动
说明文阅读专练
高考考好是关键
阐释现象 揭示事理——说明文写作六步曲
观点
业内观点
新锐观点
蒋百里:“关键是中国人自己要努力”
生意无大小,关键是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