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练习课设计与实施研究

2022-06-09 00:54肖坤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29期
关键词:设计与实施练习课小学数学

肖坤

摘要:當前在“双减”政策的大背景影响下,数学课堂的教学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需要进一步优化课堂结构,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数学练习课不能紧紧停留在“练”,而是既要通过习题强化、补充与应用所学知识,促进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要基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深入推进知识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练习课;设计与实施

引言

新课程下有效的数学教学,要求教师成功细致地讲解知识点,学生通过有效的练习理解并掌握知识。当下部分教师对练习的处理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练习内容过于简单、乏味,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的练习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引发疑惑,及时纠正错误,并将它们转化为相应的技能技巧,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独立自主、快乐地学习数学。

一、有效拓展,培养高阶思维

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感悟,教师需要沿着知识脉络拓展,把旧知与新知有效联系起来。因此,在练习课中,教师应从学生原有认知切入,找准学习的新生长路径,从学生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展开,沟通知识的联结,对知识进行适时、适量、适度地拓展。其一,拓在练习生成点。课堂练习拓展的关键是呈现和选择生成点进行适时展开,教师应精心预设生成,宽容接纳生成,理性认识生成,机智筛选生成,根据学生的生成,调整并展开教学。其二,拓在练习生长点。生长点是练习拓展的新触角,教师要认真思考学生的“数学现实”,一方面,从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出发,找准学习的新起点,另一方面,从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出发,找准练习的生长点,使学生将数学思想方法转化为能力,不断内化。比如对于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练习课,教师在练习环节设计上需要慎思:练习融通点在哪里?如何借助练习让学生实现知识生长与拔节?这节练习课有两个主要的生长点:一是分别由火柴盒内盒和外盒引出5个面、4个面的表面积,拓展到生活中洗衣机防尘罩5个面的表面积,实现了实物→知识→生活的生长与渐变;二是在“切长方体”环节,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怎样将长方体切成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来触发学生的知识生长,同时引发学生思考:剩下的长方体和原来相比,表面积减少了多少?两个小长方体和原长方体相比,表面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竖着切后两个长方体表面积之和与原来表面积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切分的过程中有效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变与不变中让学生对表面积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更立体,在拓展辨析中有效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二、突出练习设计主题性,廓清学生数学解题思路

数学练习的设计,要把握开放性原则,能从不同方向、不同渠道,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解题创新力。引入主题性练习,围绕一些易混淆的数学知识点,以课题形式展开辨析与讨论,鼓励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探索意识、科学态度。举例来讲,对“行程问题”的训练,行程问题需要把握“路程”与“速度”“时间”的关系。但很多学生在面对“行程问题”时,一头雾水,不知道如何下手。在行程问题中,有不同的运动方式,如同向运动、相向运动、背向运动等。不同运动方式,所需解法思路也不同。教师可以结合“行程”问题,制作实物模型,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体会不同运动的特点,把握“线段图”在“行程”问题中的应用方法。然后,针对不同运动方式,分别带领学生展开话题讨论,归纳不同运动方式对应的不同解题思路。某题中,小明骑车每分钟250m,小红骑车每分钟200m,两家相距4.5km。上午9:00,两人分别从家骑车相向而行,问何时相遇?在该题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学会分析题意,找准解题的方法。题设条件中有各自的速度,又是同时、相向出发,则两人在相遇时,刚好走完4.5km的距离。也就是说,两人所用的时间相同,各自所走路程之和为4.5km。再如,某题中,父子两人去郊游,父亲让儿子先走10步,再出发。父亲走3步的时间,儿子正好走5步。父亲走9步的距离,儿子正好走17步。问父亲要走多少步才能追上儿子?该题题意相对复杂,在进行解题思路梳理时,先指导学生分组讨论,由学生扮演父亲、儿子,绘制同向运动线路图,促进学生对题意的理解。接着,对“追击”问题进行思考,要找出两者的关系。可见,主题性练习,要切合学生易错点,展开针对性训练,提升学生解题思维能力。

三、寓学于乐,体现练习形式的趣味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投入学习,才能发挥自己的水平,从而有兴趣探索,体会到数学是有魅力的。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好奇,好动。因此,教师应基于学生的心理特征设计练习,从选择材料、活动安排和组织都要保持形式新颖、生动和有趣。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富有游戏性、趣味性、竞赛性的习题,让练习内容变得“趣”一点、每个学生大脑能“动”起来、学生的数学思维能“跃”起来、数学课堂能“活”起来。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如教学“平行和垂直”之后,笔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猩猩最讨厌什么线?当学生听到这样的问题时会疑惑:这是什么问题呀?思考片刻,有个学生迫不及待地回答:“平行线,因为平行线没有相交(香蕉)。”此时,学生们都哈哈大笑。在这样愉悦的氛围中,学生已经将平行线的性质牢牢铭记于心了,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再如,在教学“确定位置”后笔者设计了这样一道趣味性的练习:如图的方格中有25个汉字,如D1表示“天”。

(1)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份礼物,请按照“A1→C2→B4→D3→E1”的顺序寻找自己的礼物。(2)请同桌合作照样子写出一个路径帮对方选一个礼物,然后照着路径去寻找自己的礼物。这样的练习避免了机械重复时分散注意力,同时将课堂氛围推向高潮,增强了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还能巩固所学知识。趣味性的练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钻研新知的愿望,从而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其实,有时候教师只需要转变一下,变“要我练”为“我要练”,就可以引领学生走进一个丰富精彩的世界。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有效的练习是完成数学任务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所以教师要从练习的多方面精心设计练习,充分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学而不厌、做而不烦,让学生插上自由的翅膀“能飞的飞起来”“能跑的跑起来”。

参考文献:

[1]郑东洪.小学数学练习课设计路径探究[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14):7-8.

[2]郭畅.简论小学数学练习课习题设计策略[J].中华辞赋,2019(09):146.

[3]冯冠聪.小学数学练习课的设计与组织策略[J].吉林教育,2018(17):44.

猜你喜欢
设计与实施练习课小学数学
提高小学数学练习课的四项对策探讨
试析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游戏设计与实施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Pro/E设计机械零件》学习情境设计与实施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任务驱动下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流程与组织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反思
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微课设计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