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减负增效”的应用探析

2022-06-09 00:54阳海燕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29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用探析减负增效

阳海燕

摘要:当前,全社会的教育工作者都重视减负增效。学生课业负担沉重,尽管有一些复杂的社会因素,然而就教育内部来讲,课堂教学效率较低也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减负增效的关键措施是对课堂教学效果较低的原因进行深入合理分析,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基于此,以下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减负增效”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减负增效”;应用探析

引言

数学学科承载着育人的重要使命与责任。“双减”政策要求学校切实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深入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增强作业的趣味化、生活化、实践化、操作化等,通过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双减”背景下的数学作业设计,要帮助学生有所收获,真正达到教育质量的提升,从而实现减负增效课堂的构建。

一、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应该掌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结合学生个性,做到因材施教,正确选择教学方法,改变自身的教学方法,确保学生对课堂始终抱有新鲜感。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运用新型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将各个教学难点逐一突破,特别是对于一些抽象化的数学概念和数学定理,运用此方法是十分合适的。比如,对“加法的初步认识”进行讲解时,该章节知识是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加法的重要基础,十分关键,然而因为小学生接触加法不久,若只是运用枯燥的语言难以使学生认识到其真正意义,所以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通过一些实际操作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加法。如讲解3+4=?时,教师可以利用动画的形式画出学生感兴趣的小白兔,首先有3只小白兔,后来又跑过来4只小白兔,将3只小白兔和4只小白兔汇合的整个过程利用屏幕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学生自然就会得出这道题的答案,就是7只小白兔,即3+4=7。又如,讲解5+6=?,9+2=?時,教师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教学方法,这样可以让学生迅速计算出问题的答案,对加法有更多的认识。利用该直观、简单、方便的演示,学生可以顿时知道加法的意义,因为大屏幕所展示的物体是学生喜欢的,有很强的动感,直接冲击学生的视觉,学生不仅看得清楚,而且会聚精会神地听,也会加深自己对加法的记忆,对平时做关于加法的题目有很大的帮助,可以提升计算的准确率,减少计算花费的时间。

二、实践型作业,解决具体问题

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枯燥、神秘且难懂的印象,根本原因在数学教学脱离了教学的实践性。现阶段很多学生的课业负担相对较重,根本原因在于教师布置了大量的课后作业,甚至将课后作业作为提高学习成绩的方式之一,作业的内容以及形式以教师的意愿为主,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也没有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双减”政策的到来有效丰富了学生的数学作业内容与形式,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圆柱与圆锥”的数学知识点时,为了能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实践型作业,为学生提前准备一张长6.28分米、宽3.14分米的长方形纸,引导学生在课后将纸卷成一个圆筒,再为这个圆筒配上底,让学生探索哪种转法所容纳的物体体积相对更大。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去搜集生活中的圆柱体与圆锥体,如圆柱体有罐头盒、笔筒、纸巾筒、卫生纸、易拉罐、水杯、香烟、柱子等,圆锥体有沙堆、漏斗、帽子、陀螺等,并结合作业将自己的发现用于研究生活实际,从实践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例如,在学习“比例”中自行车里的数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去找一辆普通自行车,测出自行车的前齿轮齿数、后齿轮齿数以及车轮半径,并测量出自行车蹬一圈所行进的长度,详细分析前、后齿轮的齿数与转数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真正了解自行车中所蕴含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化被动为主动,引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

首先,教师应扮演好“穿针引线”的角色,结合教学内容,巧设问题情境,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以情境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例如,教学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课堂上先出示问题1:妈妈去超市买水果,已知苹果每千克5.98元,妈妈买了8千克苹果,带50元钱够吗?谁能快速回答,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思考的?以问题情境引出估算,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像此类无需算出准确值的问题,我们可以用估算更简便快速地解决。接着再出示问题2:妈妈带100元钱买了2袋东北大米,每袋30.6元,还买了0.8千克猪肉,每千克26.5元,剩下的钱还够买一盒10元的鸡蛋吗?谁能快速解决?这个问题相对复杂,但有了前例,学生此时会联想到用估算的方法是不是也可以快速解决此类问题,由此引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其次,教师应该正确把握问题切入点,培养学生的反思和分析等能力。问题虽然有助于学生调动思维,有利于其提高思考的充分性与主动性,但要让问题充分发挥效果,还需要教师把握好问题的引入时间,控制好问题的实际数量。

结束语

新课改提出了减负增效的要求,同时也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教师则应该明确当前时代的人才培养需求,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联系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的思考,应用信息技术深化数学知识探究,组织开展数学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落实“减负增效”政策,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向红,张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减负增效的策略研究[J].小学教学研究,2020(23):47-49.

[2]强新凤.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减负增效”[J].安徽教育科研,2019(06):41-42+64.

[3]张焕清,潘彩燕,叶颖,谷丽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减负增效的策略研究[C]//.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五卷).,2018:1156-1161.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用探析减负增效
初中英语教学中实现“减负增效”的策略
轻摆渡,济江川
扁平化设计在网页版式中的应用探析
如何更好地提升小学生数学课堂参与度
浅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施
浅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初中作文教学分层分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