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一年级班级文化建设的行动探究

2022-06-09 04:54喻菊花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31期
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

喻菊花

摘要:本文通过讨论初一班级文明建设,致力于使学生们能够顺利完成了小升初的过程,使学生逐渐适应、并迅速地融入新环境,崭新开始初中的学业生涯,具有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

关键词:初一年级;班级文化建设;行动策略;

前言:初一是学生中学生涯的开始期,是小学生走向初中生的过渡阶段和适应期。步入初一,他们将面对着新环境、新同学、新老师、新方法和学习方式等各方面挑战。

一、班级物质文化建设

心理学家认为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舒适、整洁的教室环境既能够熏陶学生的学习情操,又可以调动热爱班级的内心归属情感,提升学生的向心力以及凝聚力。因此,我们可以将班级的墙壁做成了许多有特色的文化景观。例如,门口的墙壁可以设置每月之星,教室左右的墙壁可以进行作品展示,教室前后的墙壁可以设置成班级荣誉殿堂,在教室设置花团锦簇的植物园角落,以及缕缕书香的图书角。

二、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1.制定科学的班级管理制度

(1)民主制定

为了让班上所有的学生都能主动接受班级管理的制度,班主任可以利用班会课的时间与同学们一起确定了班级管理的核心理念,即“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同时布置每个小组都撰写了班级管理制度的草案,并再次利用班会课的时间逐条逐句逐字地与同学们一起分析,修改,最终使得这个制度为班上所有同学所接受。

(2)放权执行

班主任也不可能随时都待在班级里,不可能时时刻刻都关注到班级的情况,因此班级的各项工作要想得到有效的管理,就需要在班级内组建一支管理能力强、认真负责的班干部队伍,充分地放权给班干部,让他们在老师不在时代行管理班级的责任,这样才能够实现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管理模式,才能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与自我教育能力,才能使制定的班级管理制度真正得到不折不扣的实施。

2.制定合理的班级考核制度

(1)量化考核

采取量化考核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将学生在一个学期中所有的表现都纳入对他的评价,这样更加突出考核的过程性,避免了过分强调结果的结果性考核。在一个学期的末尾,根据量化考核制度评分细则算出班级内每个同学的分数,即为这个学期该同学的量化考核得分,这个得分会占到总得分的 60%。

(2)同学互评

让班上的同学为除自己以外的每一个同学进行评分,最后取这些评分的平均值作为同学互评的最终得分,该评分会占到总得分的 20%,同学互评的意义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3)教师评价

这里的教师不只是班主任,而是当学期任教过本班级的所有老师,每个老师都会对同学们进行打分,最后取各科老师的平均分为该同学的教师评价得分,这个环节最后的得分会占到总得分的 20%。

三、班级行为文化建设

1.开展有效的班级活动

(1)系统而全面的主题班会

班主任应从开学之初就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将一学期的所有班会课都进行了系统的设计和安排,初一作为起始年级,侧重开展以“习惯养成”为核心的主题班会,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

(2)生动而有趣的班级运动会

与学校组织的运动会不同,班级的运动会不开设传统的田径项目,而是以一些有趣的小游戏为主,如螃蟹接力、托乒乓球赛跑、袋鼠跳、摸石头过河接力赛等等,让同学们在欢乐中感受到团队的力量,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同时也放松了自我。

2.开展特色的仪式课程--入校之初的“建班仪式”

为了更好地建设班级的行为文化,除了日常的班级活动以外,班主任还可以在班级中开展了有特色且丰富的各类“仪式课程”。在学生初一入校第一周的班会课上举行的“建班仪式”,借用学校的中型会议室,邀请全体学生与学生的一名家长一起参加,在建班仪式上,有笔者作为班主任的欢迎致辞,有年级主任的激励性致辞,有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的表态发言,更有上一届同班级番号学生的班牌、班旗传递仪式。在班牌传递仪式上,在全体学生与家长的注视下,由上一届的同学隆重地介绍这个班级番号的优良传统,并郑重地、严肃地将班牌、班旗传递到新班级的班长手中。通过这个“建班仪式”的课程,会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所在班级的光荣传统,更让学生体会到一种责任感与使命感。

四、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1.师生携手,共同描绘奋斗愿景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前提就是要创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这也是现代教育强调的一个重要教育思想,即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可以充分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还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及时地进行信息传递与反馈,能让师生之间互相尊重、相互友爱。

(2)制定共同的奋斗目标|

想要让一个班集体拥有强大的凝聚力与良好的精神风貌,只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显然是不够的,更要求班主任要对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仔细的观察,细心地分析每一位个体存在的特点,同时全面而冷静地对班级的特征进行分析,并制定出可以为之奋斗的共同目标,这样才能够构建出全员共同进步的愿景,才能够在班级管理中起到激励作用,才能够提升学生的荣誉感、集体感、幸福感以及归属感。

2.家校共育,合力提升班级面貌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管理的主体是教师,管理的对象是学生,与家长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教育是一项十分复杂且细致的工程,需要学校、社会与家庭三方面进行协作才能够形成目标统一、内容科学、生动活泼的教育网络,家校共育就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教育方式。由学校敞开校门,让家长进入到学校参与对学生的管理当中,让家长能够有机会更直接地了解到学生在校的表现情况,同时有家长与教师强强联手进行管理,充分发挥教师与家长的合力,可以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结语:初一是学生初中阶段的开始时期,是学生逐步走向初中的过渡期和社会适应时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初一班级文化建设,可以让学生迅速地适应全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也可以给学生的言行举止提供良好参考范例,为以后的初中生活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吴莉萍;. 浅谈初中生班级文化建设的方法和意义[C]// 2018年4月教育向导学术研讨会. 2018.

[2]黄军. 基于主题活动下的初一年级班级文化建设[J]. 中學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16):1.

[3]解玉平, 杨艳. 初中班级文化建设初探[J]. 青年科学:教师版, 2014, 35(7).

猜你喜欢
班级文化建设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渗透德育教育
“幼师国培”项目班级文化创建的途径与策略
小学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策略初探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须回归生命
建设幸福班集体,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高三班主任课程实施能力对班级的“正”影响
花下悟道 感受成长
“浅谈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推行措施
如何运用班级文化建设增强班级凝聚力
中学德育教育实践与班级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