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治疗仪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卒中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研究

2022-06-09 06:53顾瑞玲刘晓梅
江苏科技信息 2022年15期
关键词:周径小腿治疗仪

顾瑞玲,刘晓梅

(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江苏 南通 226300)

0 引言

当下肢深静脉血管中的血液部分成分出现凝结甚至凝固时就会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1]。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易诱发多种并发症,下肢DVT就是其中的1种[2],22%~75%的急性卒中患者会发生下肢DVT。一般而言,卒中患者在发病后的1~2周内会诱发下肢DVT,甚至会诱发肺栓塞,严重者会导致猝死[3]。因此,对急性卒中患者需采取积极的措施预防下肢DVT,改善患者预后。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气压治疗仪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卒中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急性卒中偏瘫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47—81岁,平均(65.7±8.2)岁;脑出血1例、脑梗死31例。对照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49—82岁,平均(66.3±8.3)岁;脑出血2例、脑梗死3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参与研究的患者及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内容包括病情观察、遵医嘱用药、记录病情变化情况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压力泵气压治疗仪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在治疗前,患者取仰卧位,医护人员测量足跟至臀部的距离、小腿数据,根据测量结果选择相配适的弹力袜,辅助患者穿戴;认真检查压力抗栓泵,检查接口是否连接准确、是否连接密封;辅助患者安装压力抗栓泵,需要注意的是,在安装过程中应先在压力泵内固定好患者的下肢,压力袖带与下肢留存1~2 cm的距离,随后再开打开关,每次治疗时间为20 min,每次2次;在治疗期间,医护人员需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及时询问患者的感受,判断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在疾病早期制订康复训练计划,指导患者进行肢体锻炼:(1)结合患者身体情况帮患者制订合理的康复训练计划,按照卧位平衡训练、床边坐立训练、站立平衡训练、行走训练顺序循序渐进地进行。(2)对于脑梗死后遗症早期患者,由于身体原因不能下床活动,护理人员需帮助患者在床上进行体位变换训练、肢体屈曲与伸直训练、躯干扭动训练、坐立训练等,训练频率控制在每天2~3次,训练强度以患者不感觉到疲乏为宜。(3)在患者能够进行床边活动时,帮助患者进行站立训练、行走训练,在帮助患者进行站立训练时,应让患者用健侧的下肢支持身体重量,待病情恢复后方可用患侧肢体支撑身体重量,在帮助患者进行行走训练时,护理人员要立于患侧,辅助患者缓慢行走。(4)指导患者进行日常活动,内容包括穿衣、上下床、洗漱、用餐等,提高其日常生活行为能力,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下肢DVT发生率。(2)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小腿周径差值,以入院时测量的小腿周径为原始数据,测量点为患者胫骨结节下方10 cm处,在护理后再次测量小腿周径,计算2次测量值的差值。(3)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两组腘静脉、股静脉的血流速度。(4)按照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评价问卷评估护理满意度,分为很满意、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5个等级,每个等级对应的分值为5分、4分、3分、2分、1分,由患者独立进行评分,最后统计。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下肢DVT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1例患者发生下肢DVT,DVT发生率为3.13%;对照组4例患者发生下肢DVT,DVT发生率为12.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75,P=0.017<0.05)。

2.2 两组护理前后小腿周径、腘静脉、股静脉血流速度比较

护理前,两组小腿周径、腘静脉、股静脉血流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小腿周径小于对照组,腘静脉、股静脉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护理前后小腿周径、腘静脉、股静脉血流速度比较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4.6±0.5)分,高于对照组的(3.2±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4,P=0.02<0.05)。

3 讨论

静脉血流滞缓、血液高凝状态以及静脉壁损伤等均会导致DVT的发生[4]。急性卒中偏瘫患者身体机能受损,无法正常自主活动,术后需长时间卧床休息,导致患者下肢的静脉回流速度减慢,进而发生下肢DVT[5]。另外,卒中患者多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进一步降低了血流速度,使血液黏稠,导致DVT[6]。此外,饮食不规律、用药不规范、护理感染等因素会进一步促进DVT的形成[7]。

虽然常规护理已将并发症预防视为重点康复项目,通过训练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血液循环速度,但往往达不到预期。气压治疗仪有助于增加血管压力,降低静脉系统血容量,缓解血液淤积,促进血液流动,增强血液循环代谢能力,达到清除静脉窦中淤积血液的效果[8]。气压治疗仪不仅操作便捷、可操作性强,而且相比于人工按摩更利于促进血液流动。此外,临床研究也发现,只要卒中患者神志清醒、病情平稳,越早给予患者康复护理越有利于其病情恢复[9];早期康复护理通过在常规护理措施中制定科学系统的康复训练内容,鼓励患者进行肢体的主动及被动运动,来帮助大脑神经元重新建立运动回路,从而加速了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也促进了下肢深静脉血液的回流,从而降低了下肢DVT的发生率[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小腿周径小于对照组,腘静脉、股静脉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气压治疗仪联合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预防卒中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同时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周径小腿治疗仪
四肢骨折后张力性水疱的处理方法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膝关节容积率与术后早期膝关节活动度的关系研究
桃红四物汤在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石氏三色膏治疗小腿腓肠肌损伤60例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冰硝散外敷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中的应用
我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