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落实新部署 稳健奋进新征程

2022-06-10 10:17丁声俊
粮食问题研究 2022年3期

丁声俊

摘要:本文从“国之大者”的深刻内涵切入,概括了我国开创的粮食安全新局面。主要包括:粮食改革发展指导理论的科学化;粮食等主要初级产品增长持续化;人民生活实现全面小康化;粮食产业转型升级全面市场化;国家粮食储备制度化和智能化;科技创新促进粮食产业融合化与现代化;粮食行业由封闭转变为国际化。在上述基础上,本文重点阐述了党中央、国务院为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后疫情时代新环境,对确保大国粮安做出新部署: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实行党政同;稳定面积保口粮,端稳中国饭碗;因地制宜保多样,丰富农产品供给;集中力量攻难关,打好种业翻身仗。在上述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深刻阐述了三个重点问题:构建国内粮食大循环体系的客观必要性;构建以国内粮食大循环为主体的新体系;建立粮食新业态模式。最后,文章指出只要全面落实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新部署,稳健奋进新征程,一定能把中国粮食安全推进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和更坚实的基础上。

关键词:大国粮安 新部署 新征程

民生要安泰,社会要安定,经济要安稳,国家要安邦,必须强化国家粮食安全,确保大国粮安,乃“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让人民生活日益幸福美满,由“吃得饱”到“吃得好”,再到“吃出健康”,是“国之大者”的精髓。胸怀“国之大者”,就是要为时代立业,为人民立命;不忘初心,坚守本心,为生产者谋利,为消费者造福,不断从新时代的高度强化大国粮安的“压舱石”。当今,站在新时代的高度,粮食部门坚持新发展理念,秉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开创大国粮安新局面。为此,广大农业粮食工作者必须深刻领会“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实质和深邃内涵,坚守战略定力,坚定信心,奋勇前进,勇做新时代新征程的坚定者、奋斗者、搏击者。

一、我国开创了大国粮安新局面

新中国诞生70余年来,历来把发展粮食生产、保障民生供给,置于治国理政的战略地位。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启的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把我国农业粮食产业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中国农业改革开放丰碑上熠熠闪光的“中央一号文件”,记载了中国共产党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指导中国农业农村改革的一系列重大决策的历史。这一史无前例的改革,对实现农村改革率先突破、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粮食生产腾飞起到了巨大的历史性作用。迄今,党中央、国务院已发布24个“中央一号文件”,它们都聚焦于农业、农村和农民等“三农”议题,始终把保障大国粮安视为永恒的主题,置于治国理政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不断谱写我国粮食安全的新篇章。

(一)农业粮食改革发展指导理论科学化

如今,“中央一号文件”已成为中央“三农”改革发展的风向标,实现中央“三农”工作总部署的动员令,完成“三农”战略任务的进军号,成为中国农业粮食改革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的指南。理论的彻底性,决定了实践的坚定性,及方向的正确性,保证我国农业粮食改革与发展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胜利向前。

从1982年到1986年,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发布的5个“中央一号文件”,在强调建立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同时,还创新性提出了另一个主题,就是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即后来所说的市场经济。这5个“中央一号文件”使亿万农民逐步从绵延数千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产模式中解放了出来,推动粮食生产跨上新台阶。在198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40731万吨,创历史新纪录。在解放生产力的同时,实现了劳动力自身的进一步解放与发展,为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动力。这使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经济理论在改革实践中实现了中国化,在九州大地上得到了成功运用和发展,产生了开创中国农业粮食新局面的威力。

从2004年到2022年的19个年头,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发布了19个“中央一号文件”。这些具有创新性的光辉文献,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经济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成果,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广大农民的伟大创造,成为我国农业粮食产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的指南。从国情出发确定科学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和发展新动能。从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來,国家为保障粮食安全建立起“四梁八柱”:从顶层设计的战略制定到落地生根的具体措施;从调整生产关系到发展生产力;从调动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到优化农业粮食生产要素配置;从传统农业粮食生产方式到现代生产方式的转变。其中,我国创新性探索开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粮食发展道路;制定符合中国需要的粮食安全新战略,以及相应配套的战略举措;建立健全了粮食市场经济体制机制,以及完整的市场体系与价格体系;探索创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以及促进绿色发展、生态发展;建立和充实国家粮食储备制度和储备体系,以及应对严重自然灾害与突发事件的应急储备;建立和加强粮食宏观调控体系,全面发挥“无形的手”与“有形的手”两种调控手段和机制;开辟和发挥“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作用的农业粮食对外合作的新开拓。

要特别指出的是,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不提新主题、不讲新提法,而是锚定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对2022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出全面部署。文件共包括8个部分35条,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两条底线、三项重点、一个加强”。所谓“两条底线”,就是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所谓“三项重点”,就是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所谓“一个加强”,就是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研读“中央一号文件”可以清楚看到,党和政府关于农业粮食的决策,包括建立和完善符合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安全体系,以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并把粮食安全提升为国家战略的高度,开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局面。

(二)粮食等主要初级产品增长持续化

从2004年以来,中国粮食生产打破周期,创造出农业粮食“十八连丰”的奇迹,粮食总产量跃升为世界第一位。其中,谷物种植面积占全国粮食作物总面积的85%以上,总产量所占比重高达92.45%。与此相应,我国粮食实现基本自给,大米、小麦等口粮的自给率保持在98%以上,民众的口粮绝对安全。伴随粮食总产量的连续提高,人均粮食占有量不断提升。从2010年以来,在人口总量不断增长的条件下,全国人均粮食占有量持续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20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74公斤左右,比世界人均粮食占有量的360公斤高出114公斤。而且我国除粮食以外的其他重要农产品也呈现增长趋势:畜产、水产、果蔬等产业都呈现持续发展态势。438664A6-12E7-44E4-B613-EBB54DBF05E2

(三)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实现全面小康化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均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占有量逐步增长,经历了从票证供应到放开市场的自由购销时代;民众从饥饿、半饥饿型变为温饱型,再升级到全面小康社会,告别了不得温饱的岁月。值得强调提出的是,我国在2013年提出了贯彻落实“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的具体要求及实践路径,取得了全面消除贫困的巨大成果。2020年在农村实现“两不愁”基础上,又解决了“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历经8年,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国以此壮举,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中国的贡献。城乡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逐步下降,肉蛋奶等动物蛋白食品的消费量显著增加,人均口粮消费量比改革开放前下降40%,肉蛋奶的消费量增加2倍,食用植物油的消费量增加近3倍。居民食物从短缺单一,转变为丰富多样,食物结构不断合理化。这样,居民膳食结构更加科学化、营养更加平衡化,居民的营养水平名列发展中国家前列。如今,我国已由建国初4亿人口“吃不饱”的苦难岁月,转变为14亿多人口“吃的好”的美好生活,迈进了丰衣足食的新时代。

(四)粮食产业经济转型升级全面市场化

我国从实施改革开放之日起,农业粮食就始终朝着市场化总方向迈进。数十年来,我国粮食改革始终坚持以体制改革为根本、以机制转换为核心,不断引入和扩大市场因素,注重建立健全粮食市场价格体系,建立以市场为主形成粮食价格的机制。打破了传统计划经济的顽固堡垒,建立了全面市场化粮食购销体制;对稻谷、小麦实行最低保护价收购政策,对玉米实行“市场化收购+补贴”的收购政策,其他豆类、雜粮完全实行市场自由购销。粮食转型升级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从粮食购销体制到机制,从市场主体到业态,从行政主管到以经济手段为主,从单一计划价格到完备的市场价格体系,从单一化企业形式到混合所有制,从长期封闭到“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相结合。这些改革举措的实施与完成,有力推动我国粮食产业成为具有本国独特特色的现代化市场经济:市场主体多元化,市场经营网络化,市场价格体系化,市场制度完善化,市场机制灵活化,生产规模超大型化。迄今,我国已形成了统一开放、高效灵活、竞争有序的生产体系。2022年1月,中国市场主体达到1.5亿户,企业的活跃度在70%左右,具有极大的市场容纳量。

(五)国家粮食储备制度化和智能化

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特别是以1990年国务院决定建立国家粮食储备为契机,我国逐步建立健全起现代粮食储备制度和储备体系。建造和改造了一大批新型现代化粮食仓库,布局于全国城乡,据《粮食安全》白皮书显示,到2018年全国共有标准粮食仓房仓容6.7亿吨,简易仓容2.4亿吨,有效仓容量比1996年增长31.9%。这些粮食储备库大都分布在陆路、水路大通道上。无论是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中央储备粮库和政策性粮库,还是地方储备粮库,储备粮数量充足,质量合标,调度有序、结构合理、分布适当、覆盖全国的粮食储备体系,增强了国家粮食宏观调控能力。同时,国家还建立了应急储备、地方粮食储备制度,以及国家储备粮食的轮换等。这表明,我国已经建立和完善起粮食垂直储备制度和储备体系。

值得重视的是,我国在建立充足数量的粮食储备的同时,高度重视确保数以亿吨的储备粮食质量的科技创新,大力推进国有粮库智能化、信息化建设,标准化建设,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先进理念和技术,构建粮食管理平台。对国有粮食库进行基础硬件改造、粮库业务管理、智能出入库、智能仓储保管、智能安防和远程监管数据接口等六个方面的智能化建设。通过国有粮库智能化建设,实现储备粮管理业务规范化和数据标准化,提升仓储作业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突出储备粮食数量、质量和安全管理,实现账、卡、表、簿电子化和业务网上办理,提升数据采集、处理、传输、共享、存储、发布等信息化应用水平。为宏观调控、行政管理、公共服务和行业发展提供支撑,为储备粮安全保驾护航。迄今,我国国库智能化储粮的覆盖率高达98%,储粮依存率高达95%,粮食损失率不到1%,居世界先进水平,受到国际粮食组织的高度赞扬。特别要指出的是,在频发的严重自然灾害和突如其来的疫情的冲击下,我国的粮食储备制度和储备体系助力抵御空前大灾害、一次又一次化险为夷,成为维护市场稳定、人心安定的“定盘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六)科技创新促进粮食流通现代化

粮食流通产业经济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包括粮食“购、销、储、运、加”等环节。每一个产业链条的设施布局,都关系“粮食+产业”节本增效和粮食安全。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取科技创新战略,不断提升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实施“五优联动”“优质粮食工程”“好粮油行动”等重大举措;研发流通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城乡一体化的连锁、超市、代理制等现代业态,以及“物联网+”新模式,展现粮食流通产业现代化面貌。

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五大新发展理念”引领下,我国粮食流通经济越来越高水平地迈向现代化、信息化和智能化:(1)普及推广新业态。即促进现代业态蓬勃发展,促使粮食的销售方式从传统方式转变为现代化方式,更好适应民众消费结构持续升级、以及个性化、品质化趋势的需要。像网购、快递、外卖等销售方式已经遍布大中城市。(2)探索创新粮食流通“互联网+”新模式。这种新兴的平台经济,直接带来流通方式的现代化转变,各类实体店消费向网络消费转移,致使网上零售增势强劲,释放消费新需求,从工业品下乡到农产品进城;从实体店零售到线上线下融合销售,乃至打造社区便民生活服务圈,形成以乡镇为中心的农村流通服务网络。(3)农产品电商形式方兴未艾,成为促进创业、推动创新、稳定就业、改善民生服务的重要平台,对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目标起关键性作用。此外,农产品电商还对促进贫困地区产品销售、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扶贫脱贫攻坚的一种新形式。438664A6-12E7-44E4-B613-EBB54DBF05E2

(七)对外开放合作,实现国际化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农业粮食从封闭转变为开放,向着国际化迈进。以“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以互利和双赢为原则,采取积极稳健的措施:一是向多极化开辟和发展;二是向实业化开拓和发展;三是突出企业主体,扩大农业粮食对外合作。目前我国已与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相关技术和产品的合作关系,涉及育种、植物保护、畜牧医药、农用机械领域的60余项新技术和新产品。总而言之,我国农产品从商品贸易到资源配置,从科技合作到引进外资,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对外合作从单纯商品贸易到技术援助,乃至资源配置等,合作广度和深度越来越扩大。农业粮食以多种形式实现从“封闭”变为“开放”,大大促进了规模化、国际化。

二、确保大国粮安的新部署

2022年2月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工作更进一步细化和硬化、制度化和机制化。如果把2021年和2022年两个“中央一号文件”结合起来学习,领会其方针和方向、思想和思路,内涵和精髓,那么就可以进一步认识到中央对确保大国粮安提出的新部署。

(一)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实行党政同责

历史和现实的实践昭示:改革和治理、创新和发展“三农”事业,根本保障在于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到新的高度,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202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制定了责任制度及其考核办法。明确要求: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粮食安全省长要负责,党委书记同时也要负责,实行党政同责。这是立足“两个大局”,直面风险挑战,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的重要举措;也是完善粮食安全制度政策、提升現代治理能力的长远之策;还是强化政治引领、凝聚强大合力、进一步筑牢粮食安全根基的需要。贯彻落实中央文件决议的精神,我国修订了《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党政同责第一次在行政法规中得以明确规定,进一步健全完善了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承担保障本行政区内粮食安全的主体责任。其实质是进一步明确粮食安全“谁来管、怎么管、管什么”的问题;压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强化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明确县级以上地方政府要建立粮食安全保障机制。各地必须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守“两条底线”,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应。为此,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刻认知、正确处理保障粮食安全和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之间的辩证关系。按照辩证唯物方法论,确保大国粮安,既要坚持“重点论”,又要运用“两点论”,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相得益彰。各级党政领导既要全力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又要大力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

(二)稳定面积保口粮,端稳中国饭碗

粮食具有不可替代性,是城乡居民的生活必需品。中国作为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为此,要坚守“以我为主、立足国内”,做到粮食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从国内粮食生产、收购、储备、加工以及销售等全产业链入手,稳定提高粮食,特别是谷物产能,并保持其稳定性、可靠性。必须抓得“紧而又紧”,不可丝毫放松,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供应。

1. 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重大战略。耕地是不可再生的稀有资源,是万物生长的温床和载体,必须使其实至名归。要采取“长牙齿”的过硬措施,实施最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和土地节约制度;坚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不可逾越;确保15.5亿亩永久基本农田不可缩减;确保到2022年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到2025年建成10.75亿亩高标准农田,同时改造提升1.05亿亩高标准农田。与此同时,继续健全完善“土地三权分置”改革,保障农民的财产权,适度扩大规模经营,避免和克服土地撂荒现象。当前,要继续加大依法治理土地乱象的力度,纠正“非农化”“非粮化”,以及建造“大广场”“绿化带”“宽马路”等浪费土地的现象。同时依靠科技创新改善耕地禀赋,提高耕地产出率。包括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发展节水灌溉系统,以及改善化肥结构和合理使用化肥、推广秸秆还田和配方施肥,减轻和消除面源污染,改善农业粮食生产环境,发展绿色生产,生态生产,提高耕地产出率和产品优质率。

2. 保持足够粮食面积,稳增粮食产能。保持足够粮食种植面积是稳定提高粮食产能的基础条件,永久基本农田主要用于生产粮食,以及种植瓜菜等一年生作物。现阶段,以三大谷物为主体的粮食作物,是保障粮食基本自给,特别是保障民生口粮绝对安全的不可或缺的产品,必须确保粮食种植总面积在17.5亿亩上下,总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为实现这一重大总目标,全国各个粮食类型地区,都要认真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协同合力,依靠科技进步保粮食面积、保粮食产量、保粮食质量,共同扛起粮食安全重担:(1)粮食主产区,即余粮输出地区,要继续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做出更大担当。(2)粮食主销区,即缺粮输入地区,要挖掘生产潜力,切实稳定和提高粮食自给比例,减少粮食输入量。(3)粮食产销基本平衡区,即粮食基本自给地区,要稳定提高粮食自给水平。

(三)因地制宜保多样,丰富民众“菜篮子”

人体发育成长、维护健康和生命,必须摄取包括能量、蛋白质、脂肪及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素。它们来源于多样化、优质化的食物资源。因此,人们在“吃饱”的基础上必须进一步改善“吃好。

1. 树立“大食物观”,满足民生多样化需求。如前所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之间,是相互支持、相得益彰的辩证统一关系。前者主要指稻谷、小麦、玉米,以及豆类、薯类等;后者主要指“菜篮子”食品,包括食用植物油、肉蛋奶等动物性食品以及水果与蔬菜产品等。广义讲,“菜篮子”食品,也属于粮食安全的范畴,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食物安全”(“Food Security”)概念,即“大食物安全观”。

所谓“大食物观”,就是面向全部国土资源,包括耕地、山地、丘陵、草原、森林和海洋等,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满足民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在于,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食物领域,要向整个国土资源“要食物”,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粮食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438664A6-12E7-44E4-B613-EBB54DBF05E2

2. 积极扩大油料产能,提高油料自给水平。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芝麻油和向日葵油等,都是我国主要食用植物油品,是各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必需品。油料作物与禾本科粮食作物间作,既可增产植物油料,又可养护土壤。我国食用油的油料作物,主要包括大豆、油菜、花生、葵花子和芝麻等。近年来,我国进口大豆数量巨大。接近1亿吨,为减轻对国外大豆的依赖,我国实行了《大豆振兴计划实施方案》。国家采取鼓励和支持政策措施,包括加大耕地轮作补贴、产油大县奖励力度,以及其他保障措施,集中支持适宜区域、重点品种、经营服务主体等,以及扶持因地制宜扩大大豆、菜子油等油料作物种植面积。迄今,我国大豆播种面积已连续4年增加。我国大豆传统种植区域分布在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和长江流域产区。预计2022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将增加2000万亩以上,总面积达到1.5亿亩,国产大豆市场供应有保障。此外,菜子油是我国南方广大地区一种主要食用油品,主产区分布在长江流域及西南各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种植油菜既改良土壤,又不与粮争地,还开发一个巨大的油源。

3. 确保基础产能,丰富“菜篮子”产品供应。“菜篮子”产品是民众生活多样化的保障。除丰富多彩的果蔬之外,动物性蛋白食品在“菜篮子”产品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广大消费者在追求更美好生活的食品,必须保产量、保质量。其中,老百姓最为普遍关心的是肉蛋奶,特别是猪肉。据农村农业部在2020年4月发布的《中国猪肉展望报告》预测数据显示,我国猪肉消费量将稳步增长。预计到2029年,我国猪肉的产量和消费量将分别达到5972万吨和6077万吨。为满足广大消费者对动物蛋白食品日益增加的需求,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其基础产能:首先,必须稳定生猪生产的长效支持政策,稳定生猪产能,防止大起大落。众所周知,猪肉是百姓广为关心的肉食品,必须通过健全长效机制、平稳发展生猪产业。其次,必须加快扩大牛羊肉和牛奶业生产,推进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能。再次,必须扩大水产养殖业面积,提升渔业生产产量、提高质量。最后,必须确保大中城市常年蔬菜面积,与此同时,大力推进北方设施蔬菜,及“南菜北运”基地建设,提高蔬菜应急保供能力。通过上述措施,促进“菜篮子”产品产能稳定增长,确保多样化初级产品的充分供应。

4. 开发沉睡山区,扩大基础资源。我国山区丘陵面积广阔,占国土总面积的比例接近70%,拥有森林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90%以上,通过开发山地,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不仅能够生产大量优质食物产品,而且还能够改善生态环境。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0个部门联合印发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新增或改造木本粮油经济林5000万亩,总面积保持在3亿亩以上,年初级产品产量达2500万吨,木本食用油年产量达250万吨,林下经济年产值高达1万多亿元。振兴木本粮油产业,生产大量茶油、橄榄油、核桃油、红枣、板栗等优质特色产品,变丰富的食物资源优势为保障“大食物安全”实力。这里强调指出,油茶、核桃等木本油料在许多主产省已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特色产业,要继续支持扩大油茶、核桃和橄榄油等油料种植面积。同时,通过革新和改造,把低产油茶林、核桃林提升为高产高效林,开辟一个巨大木本油源。

(四)打好种业“翻身仗”,实现种源自主自强

作为一个农业粮食大国,种业绝不单纯是一个经济学意义上的产业。它是一项“卡脖子”的核心技术,是“大农业”“大食物”的芯片,也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处于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关键时期的中国种业,必须抢抓机遇,不断提升种业市场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水平为方向,全面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营造创新主体有动力、市场主体有活力、种业市场有秩序的良好种业发展环境,切实保障用种安全。赢得主动,占据制高点,加强科技自主创新,提高种业创新水平和种源的保障能力。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种业改革政策措施,全国种子行业逐步走上了产业化、市场化道路。经过30多年的研究发展,我国种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农作物选育和良种水平,以及良种供应能力都显着提升。2017年,我国种子市场规模为1222.12亿元,市场规模跃居全球第二,预计2020年种子市场规模将超过1400亿元。

1. 积极推进《种业振兴行动方案》。2021年9月,中央又正式下发了《种业振兴行动方案》。这个重要文件,首次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对振兴我国种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都做了全面安排。提出实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创新攻关、企业扶优、基地提升、市场净化等“五大行动”;明确提出种业发展总目标,要集中力量破难题、攻难关、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实现“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这为我国打好种业翻身仗,推动由种业大国向种业强国迈进制定了路线图。要按照《种业振兴行动方案》要求,着力夯实种质资源基础,全面摸清种质资源家底,抓紧做好保护和鉴定评价工作。

2. 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探索创建种业新体系。不断深化改革,探索建立种业新体制和新机制,是我国振兴种业的保障。通过改革建立健全上下联动、部门协同、覆盖范围更广泛、努力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种业发展的局面。当前,深化种业改革措施主要包括:深化种业的科研体制改革;支持种业企业提高育种创新能力;组织国家良种重大科研攻关,编制国家良种重大攻关五年规划;加强种质资源保护管理,编制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中长期发展规划;推进国家级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加大种子市场管理力度,严格规范种业市场。特别要指出的是,要积极培育种业有实力和带动力的产业化企业,并以产业化企业为龙头整合现有企业资源、建立一批由国资控股的现代种业集团。与此相应建设一批种子培育繁殖基地,使之成为种业创新攻关、繁殖推广、信息发布的中心,构建集种业科研、生产、销售、科技交流、成果转化于一体的自主创新体系与体制。

3. 加强科技自主创新,攻破种业的关键技术。造就高素质专业队伍,是加强种业自主创新研发能力、攻破种业“卡脖子”关键技术的主力军。要推动和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的专业育种研发人才,与种业企业协同合作、加强种业创新平台和创新研发核心团队建设,形成种业研发和创新的骨干力量。他们主要承担基础性、前沿性课题研究。种业专业队伍要全面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建立全国种质资源大数据平台,对现有的种质资源进行生物学分类,建立完整的档案资料,并对公众开放,增强全民种质资源保护意识。要特别强调指出的是,种业专业队伍要把精力和注意力更多集中于科技自主原始创新,培育繁殖一批谷物、油料、杂粮,以及畜禽、水产优良品种,为农业、粮业、畜牧业、养殖业,以及园艺业等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实现我国种业科技自立自强。

4. 严格监管,规范种业市场。加强种子市场监管力度,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是保障我国种子高质量的“严关”。当前,必须采取如下措施:严格贯彻执行《种子法》,规范种子生产基地,推进许可备案信息化,强化种子质量监督,强化植物新品种权保护,以及严查非法转基因种子,确保我国粮食生物安全。此外,要建立种业大数据平台,特别是种子质量及其市场主体可追溯的信息平台;营造更加开放的市场竞争环境,通过市场手段优胜劣汰,扶持优秀种业企业、促进具有创新能力的种子企业快速成长壮大,使之成為骨干企业。

5. 积极发展种业对外开放合作。通过进一步实施“放管服”改革措施,改善营商环境,营造更加开放的种子市场竞争环境。一方面,加强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综合开发利用,并加大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力度。另一方面,要按照种业发展规律加大长期稳定支持力度,提升种业的对外合作水平,压实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形成推进种业振兴的强大合力。发挥我国在杂交水稻等领域的领先优势,鼓励种业企业“走出去”,提升种业的国际话语权。(未完待续)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合作社研究院首席研究员)438664A6-12E7-44E4-B613-EBB54DBF05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