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教育理念下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探索

2022-06-10 02:37纪梦琦
关键词:中学美术生活化

纪梦琦

美术是中学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美术课程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明显提升,且在生活教育理念下的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模式也发生了改变。然而,当前的美术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为此,如何能够有效开展生活化美术课堂,提升课堂质量,是当前美术教师应当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陈旧

目前,仍有许多教师未能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将艺术绘画视为辅助课程。从长远来看,这将导致学生难以真正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抑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教学方式单一

由于教学观念转变的迟滞,当前美术教学呈现出了“模仿教学”样态,即教师要求学生依据教材或PPT课件中的图画“依样画葫芦”。该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枯燥无味,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

(三)评价方式僵化

当前,部分教师的教学评价僵硬、模式化,评价仅以单一的“优秀”“良好”为学生打分。此种僵化的评价无法让学生获得被认可、肯定的喜悦,将会影响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甚至会使学生对美术产生厌烦情绪。

二、生活教育理念在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一)运用生活化教学元素

教育与生活密不可分。美术教材不仅涵盖大量趣味性、生活化图画,也具备较强的可拓展、可延伸性。因此,教师可充分运用课内外的生活化元素,为教学增添色彩,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插花”一课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花草树木、欣赏自然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和艺术的情感,感受美术与生活间的关联,并将所学美术知识运用到生活之中。

(二)打造生活化教学情境

艺术源于生活。教师应突破传统教学思维,将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运用能力上,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美,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同时,教师也可以针对各年龄段或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规划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例如,在教学“精美绝伦的石窟壁画”一课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课前了解和搜集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引导学生思考:你都看到了哪些形象?他们都在干什么?你能根据他们的动态,给他们取一个代表性的名字吗?由问题驱使学生思考。课上,教师可以展示石窟壁画,让学生观察几幅画像之间的不同。同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讨论,总结归纳石窟壁画的特点,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阐述观点,教师在倾听后作出适当的评价。

(三)创新美术活动

在生活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充分意识到组织并创新美术活动的重要性。创新性活动能够发掘学生潜在的创新才能,促使学生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教师可以借助运动会、艺术舞台等活动为学生布置相关美术任务,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将美术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例如,在教学“纹样与生活”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班级徽章,使其既具有独特的标识,又具备特殊的寓意。在这一任务驱动下,学生分工合作,多方搜集资料,发揮自身想象力,创造出许多具有重要意义的作品。这样的美术活动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也可以让学生将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之中。

美术是一门艺术性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教师应当将美术教学回归生活,在美术课堂中融入生活教育理念,从多个角度出发,不断探索和优化美术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美术学习中,应用美术知识美化生活。

(作者单位:济宁市实验初中)15A0E3DE-89BD-4769-8613-3B612B0331FE

猜你喜欢
中学美术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美术篇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