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背景下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

2022-06-12 20:11边华菁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2年11期
关键词: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摘要:社会多元化发展模式下,造就社会岗位以及行业缺口,此类市场高速发展下的需求点,为一部分有想法的本科生提供创业机会。但是,对于初出校园的本科生讲,欠缺社会实践经验,极易造成创业的失败,挫伤的学生自信心。对此,高校应认知到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结合新媒体平台,优化创新创业教育机制,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思维导向。

关键词:新媒体;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引言:新时期的到来下,社会经济体系呈现多结构化发展势态,深化各行业领域发展期间的联动性,为社会人员提供更为广阔的就业以及创业空间。对于大学生群体讲,本身接受过高等教育,自身思维以及专业能力、职业素养等具有一定优势,使得越来越多的本科毕业生投入到创新创业之中。学生的发展需求以及市场大环境的人员补充需求等,均需高等教育院校针对学生基础技能、社会认知等进行深化教育,增强学生知识储备,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在后期就业与创业过程中,对自身能力进行职业定位,保证学生自身发展的持续性。对于此,本科院校应针对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进行调整与革新,适应新时代社会的发展规律,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则是针对新媒体背景下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一、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一)创新创业教育认知短缺

从学生发展角度来讲,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开展是高校对学生专业能力以及职业素养培训的重要环节,此类教育体系具有较高的专业性以及较强的实践性。但是從大多数高校资源投入或针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认知形式而言,存在滞后性。具体表现为资源倾斜力度不足以及基础教育体系构建不完善,例如,社会、家庭与学校之间未能达到三位一体化的联动教育管控,令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仅仅停留在理论化层面,无法在实践方面进行延伸。

(二)教学手段落后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开展中,多数沿用传统理论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繁杂的理论知识点灌输,对于学生创新思维而言显然无法进行对接。与此同时,高校部分理论知识环节的内容设定相对陈旧,缺乏与时俱进的案例,甚至部分课本上的教学内容在现有市场竞争中已经走向下坡,理论知识无法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除此之外,知识结构的单向输出,令学生无法与教师或社会实践环境等进行有效交互,弱化实际教学效用。

二、新媒体背景下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

新媒体作为互联网时代的衍生产物,其呈现的媒体介质以及在社会发展之间起到的推进作用,已经逐渐借助网络或大数据实现爆炸式增长。期间,新媒体对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具有较高的促进效用,可构设大场景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同时也可通过新媒体产业链为学生后期的创业想法提供平台。对此,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创新创业能力的教育及培养,应当与时俱进,摆脱传统教育局限,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后期的教学实践以及创新创业过程中,真正发挥学生潜力。

(一)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当前,新媒体产业正处于红利期阶段,伴随互联网技术以及产业的不断革新,新媒体技术也将随之优化,此类经济以及产业之间的深度融合,为后续市场提供深度发展平台。同时,新媒体提供的资源是依据互联网体系进行信息资源的共享及传输。对此,可为学生树立新媒体意识,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核心,构设资源共享的教育体系。比如,学校在开展课堂教育时,借助新媒体平台来将资源进行整合处理,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板书教学或多媒体教学。通过资源化、技术化的教学,打造出线上与线下交互的教学场景,将教育资源以及各类创新创业的想法融合到学生的学习思维之中,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性,打破传统的教育时间与教育空间的局限,令学生在广阔的知识体系中找寻到适合自身发展的知识内容,为后期职业规划以及创业的想法提供正确引导。

(二)拓宽创新创业教育渠道

现有社会发展模式下,大多数学生对于毕业之后创业具有想法,但是从市场大环境或学生实践能力、社会经验等方面,无法针对复杂的创业市场起到正确引导与规制。对此,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体系的建设,则可借助新媒体平台组建具有交融性的场景。此类平台融合各类专业教师以及创业成功的往届毕业生,平台上的用户可进行畅所预言,教师以及成功创业者之间带来的思想或经验,则成为学生在学习以及能力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点。市场大环境发展下,创新创业体系呈现动态性特征,先进的个人经验以及教育经验,可摆脱传统课本内容产生的滞后问题,加强对知识结构或实践项目的规范性引导,提高其具体教育价值。

(三)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教育

从学校教育角度来讲,其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呈现出的重视度相对不足,此类认知将导致学生专业技能或职业素养存在欠缺。通过新媒体平台,则可建立健全基础教育体系。例如,通过新媒体平台,创设多元化的活动体系,可借助微信公众号、微博以及各类新媒体平台等,对创新创业的内容进行资源化架构处理,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可以将自身思维进行转变。例如,参加新媒体平台支撑的创新创业科技大赛,通过人才孵化体系,令学生在参与与实践过程中,发现存在的不足之处,保证各类教育工作开展可切实到学生的学习思维或学习意愿之中,提高学生认知能力,后续在社会就业与创业中进行精准定位。

结语:

综上所述,创新创业作为本科生应当具备的基础技能,特别是在现有的社会复杂结构的发展背景下,基础能力以及专业素养,直接决定学生在就业以及创业之中的发展导向。对此,高校应承担起创新创业能力、人文培养的重任,结合学生发展以及市场发展等,创设更为优质的教育扶持机制,对学生进行思想层面以及行为层面的正确引导。

参考文献:

[1]王东鹏,周青,王雷.案例竞赛对商科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影响——基于浙江省大学生经济管理案例竞赛的调查[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8(02):71-78.

[2]安益强.新医科背景下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考评档案建设[J].卫生职业教育,2022,40(08):20-21.

[3]曹奇.前瞻引领、精准赋能、实践提升的高职艺术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01):104-106.

作者简介:边华菁(1990.6.5-),女,汉族,黑龙江双鸭山人,硕士研究生,浙江财经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D5CBDF48-BA1E-4465-AE90-37B50F8F96A7

猜你喜欢
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能为与应为:从本科生成绩单看绩点制的功能
“Without Contraries is No Progression”: Contraries in William Blake’s “The Sick Rose”
An Analysis of the Absence of Maternal Care in The Bluest Eye
本科生论文流于形式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