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分析与改革

2022-06-13 11:28王广民杜文静肖克敏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信息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体系

王广民,杜文静,肖克敏,刘 瑶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针对我国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建设提出新的展望,加速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1]。2019 年教育部办公厅下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明确指出做强一流本科、建设一流专业和培养一流人才[2]。因此,高等学校必须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和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深刻认识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重要意义,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振兴本科教育,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奋力开创高等教育新局面。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深度数据挖掘”、“移动信息系统”、“人工智能”等面向数字化和智能化应用的商业场景不断涌现,各种基于网络、移动和云端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和企业中广泛采用,企业正由原先基于大型Information Technology(IT)架构的信息系统设计和应用需求,向针对“微技术、数据驱动以及商务变革”的敏捷管理应用转变,而且对后者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对于岗位人才专业技能的综合要求也在逐年提高。为与之密切联系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提供了更大的需求空间,也为专业建设提供了新的方向。当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也明确提出了本专业应该面向中国产业升级中的新技术应用,专业技能应该更加侧重面向企业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设计、开发、运营、管理与治理的完整性。“数字化企业”正加速向“数智化企业”演进,其本质区别不仅表现在支撑技术体系的差异性,而且体现在数智化企业面临的市场特征、经营理念、技术诉求、技术开放性和技术交付形态的差异性[3]。因此,数字化和智能化应用所急需的行业人才短缺,决定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必须快速适应和转型,才能建设有行业优势的本科专业。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面临巨大的压力,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为此,许多高校都在不断探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的有效途径,邱泽国[4]从加强学生应用技术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对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设计。黄椰曼[5]则考虑到大学生需求,基于扎根理论,通过半结构化访谈研究了大数据时代信息管理类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情况。而敖希琴等[6]通过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成绩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关联性挖掘研究分析,提出能力培养必须与课程教学相结合,课程改革才是本质工作。梁亚玲等[7]通过分析国内不同层次的20所高校信管专业的课程设置状况,发现普遍存在课程设置系统性不强、课程更新速度慢和实践环节少等问题,不能满足大数据时代用综合型人才培养需求。课程体系作为专业培养的核心工作,部分高校从课程设置角度出发,通过设置课程租、调整课程比例和扩展基础类课程对信息管理系与信息系统专业进行改革[8-9],以便促进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进而不断的满足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基于此,本文以笔者所在学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项目为依托,通过对2001级~2020级笔者所在学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调研,发现现行课程体系存在一定问题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我们对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标准,提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路和措施,最终实现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成为一流本科专业的目标。

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为全面了解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情况,本文设计的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专业认知、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材选择、教学效果和就业情况等方面,主要对笔者所在学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在校生进行调查,同时也选择了部分毕业生进行调查。

问卷从了解学生年级以及是否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目标有明确认识展开,并针对2001级~2016级已毕业学生及2017级~2020级在校学生分别设置了不同题目,学生根据不同年级填写对应的题目。

针对2017级~2020级在校学生,问卷分为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教学情况及其他方面三方面内容,共21道题目。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包含7道单选题、3道排序题和1道填空题,其中单选题分别从课程体系设置、专业课程衔接、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内容、专业实验课程教学内容、每学期专业课程修读门数及实验课课时分布等方面展开调查,选项一般设计为5个等级,分别为非常满意、较为满意、一般、较不满意和不满意,学生可任填一个选项。其中部分题目若学生选择较不满意或不满意选项,则会对应弹出“不满意理由或建议”的填空题,以便调查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排序题则是了解学生依据喜好程度对学科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及实验课程的排序。最后设置一道填空题是为了解学生认为本专业还需增加什么课程。教学情况包含2道单选题、1道多选题和1道排序题,其中单选题主要针对教学方式及考核方式,多选题针对教材选择,排序题则主要针对教学效果影响因素,通过这些方面了解专业的教学情况。其他方面主要了解学生对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就业前景看法、毕业后想从事的工作、以及对就业或升学帮助较大的课程排序等信息。

针对2001级~2016级已毕业学生,共涉及1道单选题、3道多选题和1道填空题。其中单选题主要了解已毕业学生现在从事的工作,并设计了研究生在读、IT技术类、管理职能类及其他答项,如果学生选择了工作类型,则会对应弹出工作行业、工作岗位和工作内容等填空题来调查他们的详细情况。多选题则主要了解对现在升学或工作帮助较大的课程、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等信息。针对本科阶段应注重的哪些教学内容设置了1道填空题,让学生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意见。

1.2 问卷调查的实施情况

本次调研以2001级~2020级笔者所在学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为调研对象,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平台实施,主要通过线上渠道发放,并辅之以对学生访谈、与老师交流环节。通过问卷星平台收回有效答卷115份,其中 2017级~2020级学生答卷98份(85.21%),2001级~2016级学生答卷15份(14.79%)。

2 调查问卷分析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笔者所在学校经济管理学院依托于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于2000年创建的专业,2001年开始本科招生。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授课过程中,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调研了解学生对该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教学情况等方面的需求以及意见和建议,并进行详细分析。

2.1 课程设置和教材选择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主干学科是管理学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主要的教学内容涉及专业核心课程,包括管理学、西方经济学、会计学、市场营销学、应用统计、运筹学、数据结构与数据库、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信息资源管理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主要专业实验包括C 语言程序设计、管理软件实习和数据分析工具软件实训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程序设计课程设计、管理软件实习、数据分析工具软件实训和教学实习等。

通过对“您认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是否合理?”进行调查,得出图1的数据。

图1 问题“您认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是否合理?”的调查结果

由图1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对当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还是非常认可的,只有1.23%的同学认为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还有13.58%的同学认为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有一些不太认可的地方。通过“请具体说明您觉得不合理的地方或改进建议”问卷问题的设计,得到学生认为不合理的原因主要集中于:没有对标明确的职业和专业学习计划;课程内容安排过多,不能有效消化所学知识。通过这些可以反映出当下学生更倾向于技能的学习,忽视知识储备的现状。

通过对“您认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之间的衔接设置是否合理?” 进行调查,得出图2的数据。

图2 问题“您认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之间的衔接设置是否合理?”的调查结果

由图2可以发现,认为不合理的为0%,说明学生对目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之间的衔接设置是认同的,只是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只有7.41%的同学认为不合理的地方比较严重,可以进行改进。同样对这部分同学进行不认同原因的调查,可以得到表1的结果。

表1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之间的衔接设置严重不合理原因列表清单

分析这些原因,可以发现学生对目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之间的衔接设置不满意的原因非常集中,即都认为在编程语言的课程设置衔接方面存在问题,使他们不能有效掌握。这也与对“您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内容是否满意?”的调查结果吻合,即对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内容方面不存在不满意或较不满意,学生对内容认可,只是个别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衔接设置安排存在不认同,希望可以得到调整或改进。

图3 问题“您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内容是否满意?”的调查结果

在教材方面,在对“您认为目前的教材选择方面是否有以下问题”的调查中,得出图4的结果。

图4 问题“您认为目前的教材选择方面是否有以下问题?”的调查结果

可以看出,有60.49%的学生认为教材理论过多,缺乏案例,可以适当增加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内容。54.32%的学生认为教材自由选择度较低,尤其是27.16%的学生感觉教材内容陈旧,学生期望能多讲书上没有的内容,他们认为这些教材虽然在理论方面比较经典,但在实践内容方面有所欠缺。

2.2 课程预期与培养效果

目前的教学存在很大程度的有用论问题,学生更多的考虑课程的短期价值,只希望学习有用的知识。与此同时,还出现学习兴趣至上的学习问题。对“您认为哪些课程对您未来就业帮助最大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如图5所示。

图5 问题“您认为哪些课程对您未来就业帮助最大问题?”的调查结果

其中,67.9%的学生认为数据结构与数据库对于就业非常重要;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占比高达58.02%,位列第二;50.62%的学生意识到计算机网络的重要性。然而“请根据您的喜爱程度或感兴趣程度对以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科基础课程进行排序”问题调查结果见图6。

图6 问题“请根据您的喜爱程度或感兴趣程度对以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科基础课程进行排序?”的调查结果

其中,数据结构B的得分却排在最后一位,网络技术课程的得分位列倒数第二。另外,在“请根据您的喜爱程度或感兴趣程度对以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主干课程进行排序”问题调查结果中,信息系统项目模拟得分处于最后一名。因此,个别课程存在着学生对课程的预期和授课结果相差较远,许多学生在学习相关课程后,反而失去了兴趣,且差距十分明显。

2.3 课程教学方式

课程教学方式在教学中的作用尤为重要,要采取有效的方式将相关理论传授给学生是老师们长期以来探究的重点问题。教学方式采取不当,课程就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如何将有困难的学习内容以便于学生接受的方式进行讲解?这是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现阶段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教学组织模式主要以老师讲授为主,软件学习和案例讨论为辅,教学模式不够多样,无法满足当下学生接受知识、学习新鲜事物的方式需求。在对学生偏好的课程教学方式的调查中,结果显示如图7所示。

图7 问题“学生偏好的课程教学方式”的调查结果

可见给出的四种具体方式的占比都很高,其中案例教学法高达76.47%,课堂讲授法达到52.94%,练习法41.18%,课堂讨论法32.35%,充分体现出学生在课程教学方式方面需求的多样性及灵活性,这与当前课程主要以教授为主,实践为辅,方式较为单一的现状有一定的矛盾。

3 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思路和措施

通过分析调研数据,有效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安排,合理衔接各课程之间的设置,通过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使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科的课程教学体系更加完善。

3.1 优化教学内容

着重优化学生反馈的课程内容安排过多及课程设置衔接不够合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于有难度的课程在学生时间上,一方面要加大课时学习时间,另一方面要把较难课程放在前期进行学习。同时,结合所学知识的难易程度和重要性进行课程内容的突出学习,在保证知识储备的前提下对部分技能性学习内容进行突出重点掌握。

课程教学内容以学生需求导向为原则相对灵活安排,应包括专业需要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兼顾专业特点的知识和工具,考虑教学内容在深度与广度层面的平衡。在教材选择上,树立教材辅助教学,而非教学跟着教材走的意识。同时,要把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思维牢牢树立,增加案例教学、案例讨论等实际运用,让学生感受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乐趣。

3.2 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

克服单一、刻板的教学形式,利用多种途径和方法进行教学活动。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因为内容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同时理论课的讲授也可以根据内容调整不同的教学方法,增加情景模拟教学法,翻转课堂等[10]。尤其是对于一些浅显易懂的理论知识,要改变固有的教学方式,减少这部分内容的课堂时长,采用自学加验收、讨论等方式进行掌握。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实践课程,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更符合了学生的学习需求,采取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行思考,引导学生讨论,延伸至科学问题的提炼[11],总结学习收获等多种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3.3 加强学习引导

对学生进行广泛知识储备学习的必要性引导,学生作为课程教学的对象,要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全方位提升相关理论知识水平,结合实践课进行应用。为学生提供机会,大力鼓励支持学生积极参与相关创新大赛、建模比赛等,借此让学生意识到解决问题不能只依靠某一门或几门课程。提高学生的眼界,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让学生在比赛中进步,在比赛中意识到自己知识储备的薄弱,从而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并能进一步将理论教学和实践运用进行结合,提升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效果。

4 总结

课程教学体系改革是当前学科专业建设的重点,通过设置问卷对笔者所在学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2001级~2020级的学生展开调研,着重在教材选择、课程内容衔接设置、课程教学方式和课程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当下笔者所在学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就教学内容、课程衔接设置和教学方式等方面提出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思路和措施,有助于该学科的发展,更能为培养优秀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助力。

猜你喜欢
信息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体系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造价信息管理在海外投标中的应用探讨
评《现代物流信息管理与技术》(书评)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在高速公路信息管理中如何做好QC小组活动
基于SG-I6000的信息系统运检自动化诊断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