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移植术后应用他汀类药物的临床效果及护理策略分析*

2022-06-14 03:18张一杰赵会霞赵巧燕
黑龙江医药 2022年10期
关键词:移植术类药物胆固醇

张一杰,赵会霞,赵巧燕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心脏移植术后患者易出现排斥反应和高血脂等并发症,进而威胁患者生命安全,要注重患者排斥反应和高血脂并发症的预防工作[1]。心脏移植术后对患者进行他汀类药物治疗已成为心脏移植术后非常重要的部分[2-3]。他汀类药物能够达到降低胆固醇水平的目的,控制患者高血脂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还具有促进凋亡,抑制血管生成,下调循环细胞因子和减少循环单核细胞的多种效应,对于降低心脏移植患者心脏功能不全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具有抗血小板凝聚、抗氧化应激、抗炎及抗增殖等多种重要作用[4-5]。研究表明[6-7],他汀类药物可以通过降低血脂从而降低心脏移植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病率。他汀类药物联合应用吗替麦考酚酯、甲泼尼龙以及他克莫司实施治疗可以抗排斥反应。为了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在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高效护理措施,促使患者接受系统的护理,可增强患者的治疗效果[8-9]。本研究旨在探究他汀类药物对心脏移植术后患者的作用以及护理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49例接受心脏移植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访1年。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24例患者,其中男14例,女10例,年龄37~60岁,中位年龄(41.2±3.1)岁。观察组25例患者,其中男16例,女9例,年龄36~61岁,中位年龄(42.5±3.2)岁。纳入标准:(1)患者认知正常。(2)均接受心脏移植手术治疗。(3)签订知情同意书。(4)手术前不存在严重肝肾功能损害。排除标准:(1)患有精神疾病,认知不正常,其他严重慢性病,延迟关胸的患者。(2)围术期血液透析的患者。(3)二次开胸止血的患者。(4)多器官联合移植的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经样本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且未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了解患者病情,并给予患者基础用药,即控制血糖,控制血脂的药物,同时给予患者抗排斥反应药物治疗,即他克莫司(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0762),手术完成1 d后调整药物用量为0.025 mg/(kg·d),早晚两次服药;甲泼尼龙(Pharmacia Italia S.p.A,批准文号:H20070174),术后第4 d剂量为0.6 mg/(kg·d),每隔2 d减4 mg,最终药物剂量维持在8 mg/d;吗替麦考酚酯(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0002),术后第1 d剂量为750 mg,早晚两次服药。常规护理措施包括护理人员给予患者健康教育、生命体征密切观察、用药指导等基础护理服务。手术完成后积极展开保护性隔离,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予以密切监测,强化呼吸道护理,维持循环系统稳定。此外,积极维持引流管通畅,对患者是否存在出血情况予以观察。

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及他汀类药物治疗。选用辛伐他汀(重庆西南合成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13495),用量为2粒/次,频率3次/d;阿托伐他汀钙胶囊(天方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1984),用量为4粒/次,频率3次/d[10]。综合护理措施:(1)无菌护理理念。接受心脏移植手术后,患者入住隔离病房,护理人员在落实护理措施时,要按照无菌操作原则洗手消毒、穿隔离衣、戴帽子口罩等,做好防护措施,避免出现交叉感染现象。另外,无关人员禁止进入监护病房,为心脏移植术后患者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严格按照消毒标准予以消毒处理。(2)呼吸系统护理。护理人员监测呼吸机各项参数值的变化。注重患者呼吸音的变化情况,若患者呼吸音出现异常情况,给予患者吸痰处理,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护理人员需将患者痰液送去检验,检查患者有无感染,可有效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给予患者雾化治疗,每隔6 h进行一次。机械通气期间,床头抬高30°。(3)消化系统护理。待患者撤离呼吸机后,护理人员需观察患者胃液颜色和量,若无异常情况,则可以将胃管拔除。为了预防患者因应激性溃疡所引发的消化道出血,应为患者使用抗胃酸分泌药物,改善患者生存质量。(4)引流管护理。护理人员需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一旦患者在术后3 h内出现引流液量大于100 m L/h,且引流液中有较多的血凝块,呈现鲜红色的情况,护理人员应立即告知医生,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5)泌尿系统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尿液颜色、性质,并每间隔1 h记录尿量一次,详细记录患者24 h尿液量,心脏移植术后患者尿液量标准为1 mL/(kg·h)。若是患者尿液量减少,应告知医生,并按照医嘱给予患者利尿剂。同时观察导尿管留置情况,固定导尿管,防止导尿管出现脱落、打结等现象,影响患者尿液排出。另外,可以依据患者恢复情况,酌情拔除尿管,避免出现泌尿系统感染等情况。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2)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3)比较两组患者排斥反应发生率、再次入院率、胆固醇水平。(4)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重症监护时间以及术后机械通气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情况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情况 例(%)

2.2 两组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

观察组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 例(%)

2.3 两组患者排斥反应发生率、再次入院率、平均胆固醇水平情况

两组患者排斥反应发生率、再次入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排斥反应发生率、再次入院率、平均胆固醇水平情况(±s)

表3 两组患者排斥反应发生率、再次入院率、平均胆固醇水平情况(±s)

组别观察组(n=25)对照组(n=24)χ2值P值排斥反应发生率[例(%)]02(8.33)2.172 0.141再次入院率[例(%)]1(54.00)3(12.50)1.180 0.277平均胆固醇水平(images/000.png±s,mg/dL)193.5±16.2 248.9±19.5 10.836 0.001

2.4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重症监护时间及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情况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重症监护时间以及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重症监护时间及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情况(±s)

表4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重症监护时间及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情况(±s)

组别观察组(n=25)对照组(n=24)χ2值P值住院时间(d)16.06±4.12 20.80±7.04 2.861 0.006重症监护时间(h)4.27±1.72 6.22±1.20 4.618 0.001机械通气时间(h)7.54±2.76 14.93±12.45 2.841 0.007

3 讨论

由于心脏移植患者管理质量受多个因素的影响,所以积极实施科学规范且精准的护理管理措施,对心脏移植患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心脏移植手术是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生命的主要治疗方法,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命,但依然需要注重心脏移植术后患者的治疗与护理工作,持续改善患者预后生存质量[11-12]。他汀类药物中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能够抑制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的特异性竞争,减少内源性胆固醇的量,进而降低患者总胆固醇的水平,起到良好的降脂效果,可有效预防高血脂并发症发生,降低患者再入院率[13-16]。与此同时,要辅以高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为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增强患者康复自信心,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为患者开展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以及引流管等全方位护理,能够持续强化他汀类药物的治疗效果[17-1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平均胆固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重症监护时间以及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由此可知,心脏移植术后患者采用他汀类药物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后,能够持续改善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并且降低多种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好,他汀类药物是心脏移植术后患者治疗中不可或缺的治疗药物。

综上所述,接受心脏移植术治疗的患者,在术后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同时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干预,能够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胆固醇水平,提高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

猜你喜欢
移植术类药物胆固醇
多肽类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谈谈胆固醇
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上)
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下)
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术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与非盘状半月板损伤疗效对比研究
正电子类药物全自动核素分装仪的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围手术期难治性冠状动脉痉挛临床分析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与肝细胞癌发生风险的关系
这类药物值得警惕
胆固醇稍高可以不吃药吗等7题…